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关系:自恋的中介作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Jealous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Narcissism
DOI: 10.12677/AP.2021.1110267, PDF, HTML, XML, 下载: 446  浏览: 785 
作者: 王雪皎, 井玉汝, 王树青*: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恋嫉妒心理中介作用College Students Parenting Style Narcissism Jealousy Mediating Effect
摘要: 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使用中文版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恋人格问卷和大学生嫉妒量表对271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测查,探讨了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恋和嫉妒心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 父母消极教养、显性、隐性自恋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嫉妒心理;2) 显性、隐性自恋可以作为父母消极教养与嫉妒心理的部分中介变量,即父母消极教养既对嫉妒心理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显性、隐性自恋产生间接影响。结论: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以及个体的过度自信或自卑等均会对个体嫉妒心理的形生与发展产生影响。
Abstract: Based on the ecosystem theory, 271 undergradu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arenting Style Inventory narcissism questionnair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jealousy Sca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narcissism and jealous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Negative parenting, overt narcissism and implicit narcissism can positively predict college students’ jealousy. 2) Explicit and implicit narcissism can be used as a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negative parenting and jealousy, that is, negative parenting has a direct effect on jealousy, but also has an indirect effect through explicit and implicit narcissism. Conclusion: Parents’ severe punishment, refusal to deny, excessive interference and individual’s overconfidence or inferiority will affec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ealousy.
文章引用:王雪皎, 井玉汝, 王树青 (202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关系:自恋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进展, 11(10), 2350-235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1.1110267

1. 引言

嫉妒心理是指当个体遇到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时,心中产生的不悦和焦躁,在这一过程中有的人甚至会产生污蔑、暴力和诋毁他人的行为(Bers & Rodin, 1984)。已有研究表明,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会影响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学习中产生的学业嫉妒,生活中产生的经济以及人际嫉妒,情感上产生的爱情嫉妒等(欧阳文珍,2000;王极盛,1999)。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心理幸福感和道德感(韩丽芬,陈朝阳,谭雪晴,2016;Moran & Schweitzer, 2010),甚至会引发攻击行为、抑郁或自卑心理等问题(Duffy et al., 2012;王双双,宋婧杰,2017)。近年来,由于不能够正确的处理自己的嫉妒心理而发生的事故愈来愈多,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因而考察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内部作用机制已经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对个体影响最大的微系统,父母作为个体心理成长的核心,是这一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一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显然,在讨论大学生嫉妒心理的成因时,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抚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父母传递出的一种稳定的态度、行为、情感和观念(Darling & Steinberg, 1993),对个体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张建育等(2006)发现民主的教养方式显著负向预测子女的嫉妒心理,反之,溺爱、专制及放任型教养方式则显著正向预测子女的嫉妒心理。张东昀等人(2018)发现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都会助长个体嫉妒心理的产生,而父亲情感温暖则可以抑制个体的嫉妒心理。

自恋是一种综合性的、长期存在的人格结构。每个人都可能表现出来这种行为,它是个体人格不断发展的动力。黄藜(2004)将自恋定义为一种夸大自己重要性和优越感的感觉,一种综合的人格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个人痴迷于自己,并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不好。自恋始于个体幼儿时期,且受他人对自身评价的影响,因而作为与个体早期最亲密的个体——父母,在这一过程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Barry et al. (2007)研究发现父母对生活实际的忽视以及对子女进行长期的过高评价和赞美等都会导致子女自恋的形成。子女往往会由于过高的评价而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人,从而会受到他人的过分关注,最终使他们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基于这种对自我的不现实评价,个体就会逐渐产生一种自恋的倾向。同时,何丹等人(2016)发现,父母积极教养(情感温暖)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隐性自恋水平,反之,父母消极教养(拒绝、过度保护)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隐性自恋水平。

Hansen的系统学理论认为,嫉妒是当个体感到自己的现状和自尊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情感、行为和思想的综合表征。当个体觉察到付出了与他人同等程度的努力却没有获得预期结果时,自卑心理就出来作祟,导致个体更加嫉妒他人,而自卑是隐性自恋者的一种特性,王双双和宋婧杰(2017)研究发现,隐性自恋与嫉妒心理呈显著正相关,即隐性自恋水平越高,其嫉妒心理就越强。

综上所述,随着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重视,了解并揭示嫉妒心理的成因及内部作用机制也变得十分有必要。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嫉妒心理存在显著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个体自恋,同时自恋也可以作为嫉妒心理的预测指标。因此,本研究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恋对大学生嫉妒心理具有预测作用,其中自恋(隐性自恋、显性自恋)可以作为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中介变量。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以济南大学和烟台大学两所学校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271份(有效率为90.3%)。其中男生为122人(45.02%),女生为149人(54.98%);文科127人(46.86%),理科144人(53.14%)。45.76%的被试是独生子女。

2.2. 研究工具

2.2.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釆用岳冬梅等人(1993)修订的中文版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该问卷分为父亲、母亲教养方式两个分量表,共11个维度。父亲教养方式包括六个维度;母亲教养方式包括五个维度。问卷共66个题目,采用四级评分法,从“从不”到“总是”,依次计为1~4分。在本研究中,由于近半的被试为独生子女,不存在父母偏爱,因此,删除该维度。最后基于家庭整体环境对于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针对剩下的父母共有维度(情感温暖、惩罚、干涉与拒绝)进行研究。积极教养方式通过情感温暖理解维度的得分进行评定,消极教养方式通过惩罚、干涉与拒绝维度的得分进行评定。本研究中,总问卷的Cronbach’s α为0.936,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惩罚、干涉与拒绝分量表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948、0.946、0.868、0.903。

2.2.2. 自恋人格问卷

采用郑涌和黄藜(2005)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该问卷包含了显性、隐性自恋人格两个分量表,共7个维度。其中优越感、权欲、自我钦羡和特权感四个维度属于显性自恋;特权感、自我钦羡和易感质三个维度属于隐性自恋,有7个题目是两部分所共有的,问卷最终共28个题。采用五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5分。本研究中,显性自恋的Cronbach’s α为0.882,隐性自恋的Cronbach’s α为0.836。

2.2.3. 大学生嫉妒量表

采用刘玲玲(2009)编制的大学生嫉妒量表。该量表分为6个维度(人际嫉妒、学业嫉妒、经济嫉妒、就业嫉妒、外表嫉妒、爱情嫉妒)。共33个题目。采用五级评分,从“不在乎”到“非常在乎”依次记为1~5分。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37。

2.3. 数据处理

运用SPSS26.0和AMOS25.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26.0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通过AMOS25.0建立中介模型,分别以隐性自恋与显性自恋为中介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考察模型的拟合指标,同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估计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未旋转时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46个,解释了78.54%的变异,且第一个因子的解释变异量为16.07%,远小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表1列出了父母积极教养、父母消极教养、隐性自恋、显性自恋、嫉妒心理及其六个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的数据。相关结果表明,嫉妒心理及其六个维度(学业、爱情、经济、人际、就业、外表)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显性、隐性自恋显著正相关,与积极教养方式负相关,但仅在经济和外表嫉妒上显著,说明积极教养方式可能对嫉妒以及其他几个维度影响没那么大;隐性、显性自恋均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显著正相关。

Table 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variable

表1. 各变量的相关系数

*p < 0.05;**p < 0.01。

3.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嫉妒心理的影响:自恋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将显性、隐性自恋分别作为中介变量,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作为预测变量,嫉妒心理作为结果变量,使用AMOS25.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及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

在本研究中,首先以显性自恋为中介建立模型并检验其拟合度(表2),CMIN/DF (2.673)介于1~3之间,IFI (0.938)、TLI (0.919)、CFI (0.937)、GFI (0.915)均大于0.9,RMSEA (0.079)小于0.08,模型拟合度较好,模型成立。然后以隐性自恋为中介建立模型并检验其拟合度(表2),CMIN/DF (2.380)介于1~3之间,IFI (0.952)、TLI (0.936)、CFI (0.951)、GFI (0.926)均大于0.9,RMSEA (0.071)小于0.08,模型拟合度较好,模型成立。

Table 2. Test of goodness for fit

表2. 拟合度检验

对两个模型的拟合度检验表明,两个中介模型均成立。本研究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进一步检验具体的中介效应(方杰,张敏强,邱皓政,2012)。在原始样本中随机抽取5000个Bootstrap样本进行间接效应的估计,结果见表3,显性、隐性自恋在父母消极教养与嫉妒心理之间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9和0.19,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1, 0.21]、[0.07, 0.34],两者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并且两者均为部分中介。

Table 3. Bootstrap test for mediating effects

表3. 对中介效应的Bootstrap检验

4. 讨论

本研究选取了两所大学的本科生作为被试,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嫉妒心理的关系,扩展和补充了已有研究。本研究发现,父母消极教养正向预测大学生嫉妒心理,与之前研究基本一致(刘国庆,陈维,程刚,潘运,赵守盈,2020)。家庭作为个体早期的重要接触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均会产生影响(罗蕾,明桦,田园,夏小庆,黄四林,2018)。父母消极教养会使个体感受到更多的束缚、压抑以及无爱,从而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而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泛化到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中(Bandura, 1993),最终形成孤僻、傲慢、冷漠、自卑等消极人格特质,当遇到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个体时,就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父母积极教养与嫉妒心理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与Kim et al. (2017)的研究基本一致。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指出,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与消极指标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Doll, 2008),显然,根据该模型可知,积极与消极教养对个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积极教养方式与个体的良好社会适应及人际关系、更高社会责任感以及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方面关系密切,而消极教养方式则更能预测焦虑、抑郁、自杀以及嫉妒等问题(沈倩如,李岩梅,2020;孙浩雄,李靖阳,2015),因此本研究也进一步支持了该模型。

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显性、隐性自恋在父母消极教养与嫉妒心理的中介作用假设均成立,这说明在父母消极教养与嫉妒心理的关系中,父母消极教养可以通过两种自恋人格特质,影响个体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显性自恋以争强好胜、过分自信、攻击性行为以及要求获得他人的过度关注为特点。父母的消极教养(严厉惩罚)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压力感和恐惧感,这种压力会降低个体的自主性,从而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发展,不断满足父母的要求以达到理想中的完美,甚至形成一种病态,并逐渐对自己形成一种畸形认识,认为自己应该优于他人,此时,当遇到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个体出现时,就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拒绝情绪,最后极易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隐性自恋以焦虑、抑郁、自卑且缺乏满足为特点。父母的消极教养(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正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容易对周围人产生防御性敌意,最终导致孤独、自卑,形成抑郁、缺乏信心等隐性自恋人格(Markus et al., 2003),此时,当遇到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个体时(尤其是付出同等努力的条件下),自卑心理就会出来作祟,同时会伴随着更强烈的嫉妒心理(王双双,宋婧杰,2017)。

本研究还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以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内部作用机制,但是,嫉妒心理是自幼儿期开始就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中、小学生也存在着严重的嫉妒心理,且成因复杂,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未来可以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从发展的角度探索嫉妒心理的形成原因;其次,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嫉妒不仅仅局限于线下,线上嫉妒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且对个体产生极大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当个体在社交网站上进行自我信息披露时,积极的信息分享会引起同伴(尤其是相似度较高的个体)的善意嫉妒,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许一诺,宫准,2019)。因此未来可以加强对线上嫉妒的研究,同时区分善意嫉妒与恶意嫉妒,以加深我们对嫉妒的了解并扩展该领域的研究。

5. 结论

1) 大学生显性、隐性自恋与父母消极教养和嫉妒心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显性自恋与父母积极教养显著负相关;而隐性自恋与父母积极教养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2) 父母消极教养、显性、隐性自恋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嫉妒心理;

3) 中介分析发现,显性、隐性自恋是父母消极教养与嫉妒心理的部分中介变量,即父母消极教养既对嫉妒心理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显性、隐性自恋产生间接影响。具体而言,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以及个体的过度自信或自卑等都会对嫉妒心理的形生与发展产生影响。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20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 回顾与展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 105-111.
[2] 韩丽芬, 陈朝阳, 谭雪晴(2016). 大学生学业嫉妒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4(2), 223-226.
[3] 何丹, 范翠英, 牛更枫, 连帅磊, 陈武(2016).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 隐性自恋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1), 41-44.
[4] 黄藜(2004). 大学生自恋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5] 刘国庆, 陈维, 程刚, 潘运, 赵守盈(2020).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嫉妒的影响: 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效应. 心理与行为研究, 18(3), 376-382.
[6] 刘玲玲(2009). 大学生嫉妒量表编制. 硕士学位论文, 济宁: 曲阜师范大学.
[7] 罗蕾, 明桦, 田园, 夏小庆, 黄四林(2018).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2), 164-170.
[8] 欧阳文珍(2000). 嫉妒心理及其内隐性研究. 心理科学, 23(4), 446-449.
[9] 沈倩如, 李岩梅(2020).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5), 1042-1046.
[10] 孙浩雄, 李靖阳(2015).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9), 1403-1407.
[11] 王极盛(1999). 现代妇女心理学(p. 109). 科学出版社.
[12] 王双双, 宋婧杰(2017). 大学生自恋与嫉妒心理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5(6), 867-872.
[13] 许一诺, 宫准(2019). 社交媒体嫉妒: 社交网站上的分享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 见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pp. 2016-2017). 中国心理学会.
[14] 岳冬梅, 李鸣杲, 金魁和, 丁宝坤(1993). 父母教养方式: 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 97-101+143.
[15] 张东昀, 陈翩, 刘新生, 刘晓杰, 王美萍(2018).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妒忌的关系: 自尊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11), 52-57.
[16] 张建育, 王海棠, 李文虎(2006). 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 27(4), 320-321.
[17] 郑涌, 黄藜(2005). 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 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 心理科学, (5), 1259-1262.
https://doi.org/10.16719/j.cnki.1671-6981.2005.05.064
[18] Bandura, A. (1993).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8, 117-148.
https://doi.org/10.1207/s15326985ep2802_3
[19] Barry, C. T., Frick, P. J., Adler, K. K., & Grafeman, S. J. (2007). The Predictive Utility of Narcissism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vidence for a Distinction between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Narcissism.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16, 508-521.
https://doi.org/10.1007/s10826-006-9102-5
[20] Bers, S. A., & Rodin, J. (1984). Social-Comparison Jealousy: A Developmental and Motiv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47, 766-77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47.4.766
[21]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487-496.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13.3.487
[22] Doll, B. (2008). 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 in Youth.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7, 69-73.
https://doi.org/10.1080/02796015.2008.12087909
[23] Duffy, M. K., Scott, K. L., Shaw, J. D., Tepper, B. J., & Aquino, K. (2012). A Social Context Model of Envy and Social Undermin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5, 643-666.
https://doi.org/10.5465/amj.2009.0804
[24] Kim, H. G., Parker, J. R., & Walker Marciano, A. R. (2017). Interplay of Self-Esteem,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arenting in Young Adolescents’ Friendship Jealousy.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 170-180.
https://doi.org/10.1016/j.appdev.2017.06.007
[25] Markus, M. T., Lindhout, I. E., Boer, F., Hoogendijk, T., & Arrindell, W. A. (2003). Factors of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The EMBU-C Examined in a Sample of Dutch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4, 503-519.
https://doi.org/10.1016/S0191-8869(02)00090-9
[26] Moran, S., & Schweitzer, M. E. (2010). When Better Is Worse: Envy and the Use of Deception. 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Research, 1, 3-29.
https://doi.org/10.1111/j.1750-4716.2007.0000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