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以江苏某高校为例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Mode of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Applied Psychology—Taking a University in Jiangsu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CES.2021.96285, PDF, HTML, XML, 下载: 326  浏览: 96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董云英, 花江美: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江苏 常州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专业移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Applied Psychology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Autonomous Learning
摘要: 本文采用问卷法调查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移动自主学习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资料的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基本现状,结果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大学生有移动自主学习的动机,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移动自主学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构建“课前–课堂–课后”的移动自主学习模式,为促进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移动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 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Applied Psychology, and the survey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wareness of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applied psychology students needs to be improved. Although they have the motivation of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actual action is not positive, and the effect of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On the basis, we construct a “before class-in class-after class”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in applied psychology students.
文章引用:董云英, 花江美.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以江苏某高校为例[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9(6): 1710-171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6285

1. 引言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移动技术的成熟,移动学习逐渐从理论层面走向现实行为层面。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20年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占网民整体的40.5% [1]。

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性移动设备,阅读各类杂志、书籍;观看MOOC、微课等视频教学来学习专业知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以下简称移动自主学习)是指在移动设备和移动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评价标准的学习模式 [2] [3] [4]。在移动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不再受教师和学习者的学习因素等主观条件的影响,同时,学习者不受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进度 [5]。

2020年上半年,在“停课不停学”政策的引导和助推下,全国2.82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已不能满足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在如今的网络技术支持下,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充分发展的网络技术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教学,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江苏某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自主学习的现状,探索其移动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并积极探究适合互联网环境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的发展策略,为全面认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江苏某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问卷星随机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85.9%。其中女生156人,男生33人;大一37人,大二50人,大三42人,大四60人;生源来自农村96人,城镇48人,城市45人。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郭颖(2019)编制的问卷,对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 [6]。问卷包括基本认知、硬件条件、学习者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者行为、学习资源、学习效果7个维度,共44个项目,其计分方法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分值越高表示越认同。经检验,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各维度得分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57~0.92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现状特征分析

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Table 1.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Applied Psychology (n = 188)

表1.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的描述性分析(n = 188)

表1可知,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总均分为3.62,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各个维度来看,基本认知因子的均分最高,其次是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学习者行为、硬件条件,最后是学习者态度。从标准差来看,大学生在移动自主学习六个维度上的离散程度较低。可见,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水平较好。

3.1.1.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硬件条件

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设备比较普及,潜力最大的移动学习工具是手机,大学生拥有移动学习设备硬件基本功能较全,已经具备了较好移动学习条件,66.5%的大学生认同学校或自身能够满足移动自主学习的要求,有14.9%和33.9%的学生认同或比较认同学校的网络速度,有33.9%和13.1%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网络覆盖范围较大,有41.2%和12.2%的大学生认可自己所在学校的学习氛围,能够满足移动自主学习的要求。可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想要进行移动自主学习是可以实现的,随着校园网的覆盖面积的扩大,网络速度不断更新加速,再加上现在校园网流量和手机数据流量实现了免费,网络这方面完全可以支撑学生进行移动自主学习。同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移动自主学习。

3.1.2.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有65.2%的大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有一定的了解。70.6%的大学生对移动终端的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实现移动自主学习。有77.3%的大学生均认可技术的发展促使移动自主学习这一行为,但仅43.9%的大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的方式表示了解,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同传统的学习方式。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够操作网络平台找到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也知道如何进行移动自主学习。

3.1.3. 网络资源为移动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调查发现,有64.2%的大学生认可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有65.2%的大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的呈现方式表示满意,有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网络资源质量不高,而且娱乐资源居多,接近55%的大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信息的更新、修改、完善持认可态度。可见,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多样的学习软件工具,学生在移动自主学习方便较传统的学习方式更方便,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优劣性,质量无法保障等原因,再加上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可能不太足,而且网络学习软件存在费用高、程序更新跟不上、软件广告多等原因,影响学生的移动自主学习效果。

3.1.4. 大学生有移动自主学习的动机,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

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都会因为兴趣、学习需要、学业、解决问题还有其它原因主动进行移动自主学习,有接近90%的大学生把个人前途作为移动自主学习的目的,说明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整体来看,兴趣浓厚、目的明确、动机明确的大学生在移动自主学习中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虽然大部分学生(79.6%)认为进行移动自主学习是必要的,也认可移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76.5%)和学习风格(55%),都能够操作网络平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也知道如何进行移动自主学习。但是还是有很大部分(56.6%)的大学生不能利用好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但只有43.4%大学生认为自己对移动自主学习有很高的积极性,可能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在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时候存在着自控力不足、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时间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互联网是移动自主学习的基础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在运用移动设备时,往往最先打开的APP都是会选择娱乐休闲活动,从而占据了很多课余时间。

3.2.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2.1.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的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

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校风、硬件条件、学习资源等外部条件以及学习者身体素质、学习态度、行为以及动机等自身条件均会影响移动自主学习的效果。移动自主学习的优势性体现在:让90%的大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更加高效、视野及知识面都得到拓展、学习资源被充分利用以及学习渠道变得多样化,85%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94%以上的学生觉得移动自主学习在其它方面给自己带来了提升。

本研究对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的基本认知、学校硬件条件、学习者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者行为以及学习资源与学习效果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确定依存关系,结果见表2,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的基本认知、硬件条件、学习者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者行为、学习资源六个维度与学习效果均存在密切关系(ps < 0.01),说明基本认知、硬件条件、学习者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者行为、学习资源与学习效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among the dimensions

表2. 各个维度间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

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ix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on learning effect

表3. 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六个维度分别对学习效果的回归分析

3.2.2. 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六个维度分别对学习效果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寻大学生基本认知、学校硬件条件、学习者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者行为以及学习资源对移动自主学习效果的预测作用,分别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自变量“基本认知”对于移动自主学习效果的变异的解释程度为35%,一元线性模型检验值F = 102.07,p < 0.001,回归系数β为0.59,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基础认知”因子能正向预测学习效果。自变量“硬件条件”对于移动自主学习效果的变异的解释程度为19%,一元线性模型检验值F = 45.50,p < 0.001,回归系数β为0.44,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硬件条件”因子能正向预测学习效果。自变量“学习者态度”对于移动自主学习效果的变异的解释程度为39%,一元线性模型检验值F = 122.32,p < 0.001,回归系数β为0.62,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学习者态度”因子能正向预测学习效果。自变量“学习动机”对于移动自主学习效果的变异的解释程度为38%,一元线性模型检验值F = 118.33,p < 0.001,回归系数β为0.62,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学习动机”因子能正向预测学习效果。自变量“学习者行为”对于移动自主学习效果的变异的解释程度为51%,一元线性模型检验值F = 200.43,p < 0.001,回归系数β为0.71,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学习者行为”因子能正向预测学习效果。自变量“学习资源”对于移动自主学习效果的变异的解释程度为33%,一元线性模型检验值F = 97.35,p < 0.001,回归系数β为0.58,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学习资源”因子能正向预测学习效果。

4. 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移动自主学习实效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认清移动学习的辅助定位

大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的基本认知影响移动自主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提高大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的认知度,加深大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的了解。然而,互联网有利有弊的,所以需要学校教师和学工办等相关部门,主动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新型的移动自主学习方式进行融合,可以增强对互联网移动自主学习方式的宣传力度,树立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的正确认知,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帮助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促进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的提高。

由于移动自主学习碎片式学习的特性 [7],在进行一些专业领域的学习时,只是在原有方式的基础上起辅助作用,并不是取而代之。通过移动自主学习,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学习自己所需的内容。因此,移动自主学习建立在传统在线学习的方式之上,为大学生提供进一步的辅助学习。

4.2. 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制定合理的自主学习目标和计划,培养学生的移动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网络对于大学生学习起着广泛且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网络学习资源的质量仍需提高,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和监督有待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自控力和信息素养亟需提高等,这些问题较大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过程中,重视教师的引导和示范。首先,教师在网络课堂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课后花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样会更好的因材施教。对于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还需要加强监督,教师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其次,学生设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的时候提供一定帮助,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置富有创意的课外作业,并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 [8]。再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着学习效果,针对大学生自发性、主动性不强这一现象,在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帮其树立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动机。同时,学校可开设移动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及学习策略的相关知识讲座,以培养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策略。

4.3. 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的统筹建设,融合移动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

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优劣影响移动自主学习的效果。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使学生不局限于传统的课本内容,能随时随地进行检索、浏览和学习。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切实需要,弥补资源匮乏的问题。当下移动互联网资源已经可以充当一个移动的图书馆,建议学校建立网上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质量高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并且帮助学生对资源进行分类和利用。而且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拓展专业知识点的视频课程,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建立教学情境的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塑造与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的检索能力,从而减少干扰性信息对有效信息的影响,同时对学生的自控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此外,利用移动自主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在课前共享资料,在课中讨论资料进而总结、凝练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知识,巩固记忆。在此过程中,大学生通过移动自主学习解决课程难题,能够充分感知到移动自主学习的实践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可开发网络课程或微课资源,大学生利用移动网络和设备进行自主学习。

4.4. 设计移动自主学习模式,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

促进移动自主学习效果,应该构建移动自主学习模式,并完善相关的机制,推动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确保其长期的良性发展。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移动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碎片化”自主学习能力。

Figure 1. The mode of mobile autonomous learning

图1. 移动自主学习模式

图1所示,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指导及安排的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选择在线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进行移动自主学习,并定期总结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并提出遇到的各类问题;在课后根据教师对移动自主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调整移动自主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与教师、同学之间开展线上交流与讨论,最后整理知识结构,完成对知识的内化与创新 [9]。

设计合理的移动自主学习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方面,建立移动自主学习外部监督机制。适度的外部监督可以帮助引导学生融入移动自主学习过程,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对于参与学习频率较低、学习进度较滞后的学生要及时跟进,采用短信、系统信息等进行提醒和督促;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推送相关的拓展学习内容 [10]。另一方面,健全移动自主学习的交流共享机制。教师可因势利导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问题并放到手机的微助教、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表看法,以玩促学,减少学生课内外玩手机的时间;同时借助手机微信、QQ等方式即可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式学习,跨时空地分享知识和交流思想,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了朋辈激励效应,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1]。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移动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另外,优化移动自主学习效果反馈机制。及时有效地反馈对于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既是一种评价又是一种激励,对于大学生移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提升移动自主学习的实效。

5. 结语

本研究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移动自主学习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大学生有移动自主学习的动机,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移动自主学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扩大宣传,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的统筹建设,融合移动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构建“课前–课堂–课后”的移动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移动自主学习效果。

基金项目

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16110118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的中心. 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9/P020200929546215182514.pdf, 2020-09-29.
[2] 王奕标. 构建新一代互联网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和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8): 36-39+70.
[3] 单小艳, 李文艳. 大学英语移动化自主学习模式及其教学有效性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6): 171-173.
[4] 黄荣怀. 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 北京: 科技出版社, 2008: 229-230.
[5] 张利娜, 孙艳芬. 移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J]. 电子商务, 2016(1): 68-69.
[6] 郭颖.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泛在学习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19.
[7] 王竹立, 李小玉, 林津.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 新路径[J]. 远程教育杂志, 2015(4): 16-23.
[8] 李艳.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9] 李秋珍.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3): 90-91.
[10] 尹立杰. 移动互联网在线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对策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9): 110-111.
[11] 张哲. 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 轻工科技, 2020, 36(11): 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