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自己”回指类型研究及其认知解读
A Corpus-Based Research on the Anaphoric Types of ziji and Its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DOI: 10.12677/ML.2021.96206, PDF, HTML, XML, 下载: 283  浏览: 396 
作者: 王一铭: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
关键词: 自己照应语(回指语)语料库认知ziji Anaphor Corpus Cognition
摘要: 本文对“自己”的照应(回指)用法进行了探索。通过检索500条语料,发现了“自己”的两种指称类型:域内同指和域外同指。此外,前者的频次要远高于后者,其比例约为2.63:1。由此表明,域内同指是“自己”最常用的指称类型。随后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本文认为,“自己”的先行语是自由的,并不一定是所谓的“指人名词”。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naphoric use of ziji. Through searching 500 corpora,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anaphors for ziji: anaphors within the binding domain and anaphors outside the binding domain. Moreover, the frequency of the former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the ratio is about 2.63:1. This shows that anaphors within the binding domain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ype for the reference of ziji. Then, we try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Finally, we believe that the antecedent of ziji is free and i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so-called “nouns referred to people”.
文章引用:王一铭. 基于语料库的“自己”回指类型研究及其认知解读[J]. 现代语言学, 2021, 9(6): 1509-151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6206

1. 引言

Chomsky [1] 在管辖与约束理论时期把名词分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型:照应语(anaphor)、代名词(pronominal)以及指称语(R-expression),并由此提出了约束三原则。其中原则A认为,照应语在它的管辖域(该名词所在的最小TP)内必须受到约束,如Maria believed that Jamesi liked himselfi。从表面来看,汉语中的“自己”似乎对应于英语中的-self,应当同样遵循原则A (即“自己”在其管辖域内受约束),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1) 小李i喜欢自己i

2) 小李i认为小王j喜欢自己i/j

1)中的“自己”指“小李”,此时“自己”与英语中的-self用法相同。而在2)中,根据我们的经验,“自己”既可以指其管辖域内的“小王”,也可以指其管辖域外的“小李”,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具体所指。这使我们不禁思考:汉语中的“自己”到底有几种指称类型?目前来看,除了和英语里的原则A对应,“自己”似乎还可以指其管辖域外的名词短语。由此引发了我们对汉语里“自己”指称类型的研究。

2. 以往研究综述

以往对“自己”的研究主要有两大阵营,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个纯句法的问题,并试图在句法学的范围内对其进行解释;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对“自己”的研究仅仅从句法层面考察是不够的,还需结合语义及语用因素。

2.1. 句法层面的相关研究

2.1.1. 阻断效应

根据傅友相 [2] 的描述,阻断效应(blocking effect)是指只有当所有可能的先行语在人称与数量特征上保持一致时,对“自己”的长距离约束才能实现,否则,长距离约束就会被阻断。例如:

3) 小王i说小赵j骗了自己i/j

4) 小王i说你j骗了自己*i/j

3)中的“小王”和“小赵”都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二者在人称和数量上保持一致,所以“自己”既可以指“小王”,也可以指“小赵”。而在4)中,“你”是第二人称,而“小王”是第三人称,二者在人称上不一致,所以“自己”与“小王”之间的约束关系被“你”阻断。因此此句中“自己”只能指代“你”而不能指代“小王”。这种方法遭到了徐烈炯的质疑。他 [3] 曾举出一个例子:

5) 他i知道他们j对自己i/j没有信心。

按照阻断效应,“他”和“他们”的数量不同,因此“自己”只能指代“他们”,但从我们的常识来判断,“自己”是可以指称“他们”的。

2.1.2. 照应指代词分析法

王嘉龄等 [4] 提出将“自己”归属为新的一类名词,独立于Chomsky所列的三类名词词组之外,称为“照应指代词”(anaphoric pronoun),是PRO的有形对应物,并另立一条新的约束原则D来规定“自己”的释义,使其在根句主语支配的整个语类中受约束。然而,这一理论虽然考虑到了“自己”的特殊体质,却存在严重的“理论内部问题”,和管约论中的PRO无法存在有形对应物的现象产生了矛盾 [2]。

2.1.3. 次统治约束

汉语中的“自己”有“次统制约束”的现象,即当主语的中心词是个无生命体而主语的领属语是个有生命的NP时,该领属语可以约束自己 [5]。但该理论也存在问题,如:

6) 张先生i的爸爸j的钱被自己i/j的朋友偷走了。

在6)中,主语的领属语为“张先生的爸爸”,“张先生”并不统制或次统制“自己”,但仍然可以充当先行语。

由此可见,仅从句法角度来分析“自己”是不够的。下面将介绍融合了语义及语用等因素的研究。

2.2. 多因素的相关研究

2.2.1. 徐烈炯的题元等级理论

徐烈炯 [3] [6] 相信“自己”不受句法局部性限制,并提出了题元等级(thematic hierarchy)理论,认为“自己”对先行语的选择要遵循以下题元等级:

施事 > 经事 > 客体 > 受事。

接着他解释道,“处于题元等级顶级的是施事”。不管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施事所处的典型位置是主语位置。但是,不是主语的NP也可以做施事,于是这一非主语NP也可以做“自己”的先行语。如7)中的介宾“他”:

7) 好东西都被他拿到了自己的屋里。

但是,徐烈炯的题元判定标准似乎不太好把握 [7]。

2.2.2. 胡建华和潘海华的NP显著性的计算

胡建华和潘海华 [8] 指出:1) 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只有一个,没有必要区分局部“自己”与长距离“自己”。所谓的两个“自己”实际上在指称先行语时都遵守同样的限制;2) 任何具有显著性的NP如果不被一个介入性的阻断语阻断的话,都可以做反身代词的先行语。阻断语是强制性自我归属域中最显著的介入性NP。他们的研究表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在指称先行语时,NP的显著性始终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局部条件也可以纳入到显著性条件之中。然而,栗爽 [7] 认为,他们对阻断语和强制性自我归属域的说明过于模糊,随意性过大,这便不可避免地导致该理论解释力的减弱。

2.2.3. 陈平从基点度、主体性方面的研究

陈平 [9] 指出,【+基点度】和【+主题性】是调节“自己”释义的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指称对象要想成为“自己”的合格的先行语,它必须是基点度,且具有高主题性。他认为这两个因素既可以用来解释主语倾向性、局内约束、话语约束和长距离约束,也可以用来正确地预测一个指称对象何时不能做“自己”的先行语。但栗爽 [7] 认为,陈平的“主题”范围过大,它可以扩大到主语的所有格、“把”宾语和直接宾语,因此解释性必然减弱。

2.3. 总结以往研究

以上是对以往“自己”研究的简单介绍。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以往对“自己”的研究“所采用的例句多是自拟的,虽然可以解释某些研究成果,但由于缺乏自然语言的特点,很多脱离了语言实际” [10]。对于此,本文将运用语料库,检索出大量含有“自己”的真实语料并进行分类,从而对“自己”的指称情况在宏观上有个大体的把握。其次,以往对“自己”的研究大都是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进行考察,从认知角度出发的较少,本文将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对“自己”的指称情况进行分析。最后,综合上文我们发现,对“自己”的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句法、语义、语用甚至认知。因此试图找到一种万能的解释方式来把“自己”的用法意义解释得详尽、无可挑剔,似乎是不可能的。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从小处入手,探究“自己”用法的一个小方面。

3. 本文研究内容概要

张宁 [11] 曾提出,“自己”的用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照应用法,用于回指某个先行词;第二是强调用法(emphatic use),用于强调或对比等;第三是泛指用法(generic use),用于表达某个带普遍性的事实或信念。基于此,本文拟探究“自己”的照应(回指)用法。

初步查询语料库后我们发现,“自己”的回指用法可以分为两类:域内同指和域外同指。域内同指,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的管辖域内可以找到指称对象,如8);而域外同指,即在其管辖域内找不到和“自己”同指的对象,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搜索,如9)。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域内同指,还是域外同指,都是可以在给定的语料库里找到“自己”的指称对象的。另外,由于我们研究的是“自己”的回指用法,因此对于其他用法(如强调等)的语句我们将进行剔除。

8)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摘选自语料17)

9)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韩愈、朱熹、王守仁、颜元等,都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总结当是的教育经验,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和主张。(摘选自语料2)

4. 基于语料库的“自己”指称类型研究

4.1. 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语料库为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 [12]。我们从该语料库中检索了500条带有“自己”的语料,在特定的语境下,尝试找出每条语料中“自己”的所指内容。检索到“自己”的回指用法487条,其他用法8条,语料错乱5条。

4.2. “管辖域”的界定

根据Chomsky的定义,英语中的管辖域是指包含这个名词的最小小句。但汉语的情况要复杂很多,需要进一步界定汉语的小句是什么。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一个小句一般是一个主谓短语,也常常是一个动词短语(包括只有一个动词),在少数情况下是一个名词短语(包括只有一个名词)。语调是辨识小句的关键 [13]。

在界定了什么是“域”之后,我们来谈谈“域外”。以往的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单个的句子,所以“域外”一般指的是“自己”所在的小句外,整个句子内;而本次由于我们使用了语料库来进行检索,收集到的语料不再是句子,而是段落,因此我们认为“域外”是“自己”小句外,所给段落内。

4.3. 结果统计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自己”域内同指和域外同指的数量相差甚远,其比例约为2.63:1。

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reference of ziji in 500 corpora

表1. 500条语料中“自己”的指称统计

此外,在检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有相当一部分(在有效的487条语料中,共计95条)“自己”的先行语并不是指人名词,如10)~14)等,这与袁毓林“‘自己’要求其先行语必须是指人名词 [14] ”的观点相左。

10)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摘自语料1)

11)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在社会发展运动中必然与其它社会现象发生相互作用,并形成自己多方面的功能。(摘自语料8)

12) 群体授课有自己的评测系统。(摘自语料164)

13) 科学的历史学在承担自己特殊的任务和进行特殊性范畴研究的同时,完全越俎代庖地包揽、包办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全部任务和研究对象。(摘自语料232)

14) 人类社会史作为世界的“某一现象”,明显地与其它的一些现象有着区别、不同,也即是有其自己的特点。(摘自语料310)

5. 结果解读

5.1. 为什么“域内同指”占绝大多数

我们在确定每条语料中“自己”属于哪种回指类型时依据的是认知经验:即使有些例句比较短小,没有具体语境,我们也能判断出其中的所指。在我们检索的500条语料中,“域内同指”占了绝大多数,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这与我们的话语构建方式是分不开的。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大都会遵循经济性原则,会考虑如何说话才能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能明白。因此当“自己”的先行词就在其附近时(即“自己”的短距离约束),听者能更快地捕捉信息并做出回应。其次,像英语中有些动词后面需要加反身代词一样(如confine oneself to …),汉语中的“自己”有时也会形成一些“固定用法”,如“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中“自己”的先行词往往是这个句子域内的主语。最后,根据秦洪武 [15] 的启示,这种现象也与“词汇–语义的激活功能”有关,体现了认知语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词所指称的是外部世界,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的外部世界的实体。但词是通过观念与外部世界事物发生联系的,因而词的意义具有经验特征,表现为词能在人脑中激活与之相关的一个场景,离不开我们的前理解,前知识,是我们理解话语、把握回指关系的知识基础。而由于往往是相邻词汇之间更容易激活,因此域内同指的比例会占绝大多数。

5.2. 为什么会出现非生命的指称

下面我们对非生命指称进行解释。本文认为,“‘自己’要求其先行语必须是指人名词”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些道理的。在有些语料中,“自己”的先行语看似是非生命的,如(15)、(16),但仔细想想,其实作者是用了隐喻或转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作,用看似非生命的物体来代替实则他想表达的有生命的实体15)中用“民族”来表示“该民族的人民”;(16)中用“各国”来表示“各国人”)。

15) 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某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的语言,完成语言的融合。(摘自语料463)

16) 医学、药学、动植物分类学等领域,各国历来统一使用拉丁学名,新的趋势是用古希腊语的语素构成术语,各国可以按照自己的拼写法加以转写。(摘自语料457)

然而,上述10)~14)也表明除了一些转喻外,“自己”还是可以指称非生命体的。此外,还有一些“自己”虽然表示有生命体,但它不是指人,而是指各种动物等。因此本文认为,“自己”的先行语是自由的,并不一定非要是指人名词。

6. 结语

本文是在张宁 [11] 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照应(回指)用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通过检索500条语料,我们发现,“自己”有两种指称类型:域内同指和域外同指,并且前者的频次要远高于后者,其比例约为2.63:1。由此表明,域内同指是“自己”最常用的指称类型。接着,本文又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我们认为,与袁毓林“‘自己’要求其先行语必须是指人名词 [14] ”的观点不同,“自己”的先行语是自由的,并无此限制。

虽然我们努力确保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在统计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疏漏,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Language, 60, 670-699.
[2] 傅友相. 谈汉语中的“自己”[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8(3): 44-48.
[3] Xu, L.J. (1993) The Long-Distance Binding of ziji.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1, 123-142.
[4] Wang, J.L. and Stillings, J.T. (1984) Chinese Reflexiv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Harbin Conference on Generative Grammar,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ess, Harbin, 100-109.
[5] Tang, C. and Jane, C. (1989) Chinese Reflexive.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Theory, 7, 93-121.
https://doi.org/10.1007/BF00141348
[6] Xu, L.J. (1994) The Antecedent of ziji.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 115-137.
[7] 粟爽. “自己”语义所指的认知解释和语义限制[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8(2): 71-78.
[8] 胡建华, 潘海华. NP显著性的计算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指称[J]. 当代语言学, 2002(1): 46-60.
[9] Chen, P. (1992) The Reflexive ziji in Chinese: Functional vs. Formalist Approaches. In: Lee, T., Ed., Research on Chinese Linguistics in Hong Kong,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1-36.
[10] 柏灵. “自己”的结构语义限制及其认知解释[J]. 汉语学报, 2005(4): 82-89.
[11] 张宁. 汉语“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的对比研究[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8(1): 96-101.
[12] 詹卫东, 郭锐, 常宝宝, 谌贻荣, 陈龙. 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研制[J]. 语料库语言学, 2019, 6(1): 71-86.
[13] 储泽祥, 王文格. 现代汉语小句的判断标准[J]. 宁夏大学学报, 2009, 31(4): 28-35.
[14] 袁毓林. 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汉语学习, 2001(3): 1-5.
[15] 秦洪武. 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中的应用分析[J]. 当代语言学, 2001, 3(1): 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