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恋与道德伪善的关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cissism and Moral Hypocrisy of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2.121010, PDF, HTML, XML, 下载: 400  浏览: 647 
作者: 王云霄, 陈 华: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四川 成都
关键词: 自恋水平道德伪善社会评价双加工机制Level of Narcissism Moral Hypocrisy Social Evaluation Double Processing Mechanism
摘要: 为研究自恋与道德伪善之间的关系,探究认知因素在道德伪善层面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加工分离中情景评定法对道德伪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自恋与道德伪善具有显著正相关;社会评价存在情况下,自恋因素主效应显著,社会评价因素边缘显著,无交互作用。本研究表明自恋者的情绪以及认知调整会促使个体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cissism and moral hypocrisy,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factors on moral hypocrisy, this study uses the situation assessment method in processing separation to measure moral hypocrisy.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rcissism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oral hypocrisy. When social evaluation exists, narcissistic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while social evaluation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edge and no interact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narcissists’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adjustment will prompt individuals to make different moral judgments.
文章引用:王云霄, 陈华 (2022). 大学生自恋与道德伪善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进展, 12(1), 104-112.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1010

1. 引言

人们对于道德伪善的认识为“说一套,做一套”、“披着羊皮的狼”。1999年,Baston采用道德两难范式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道德伪善存在于人们的行为选择中,并发现了道德伪善存在一种不同的形式,即道德伪善个体表面上努力做出道德的样子,但实际上追求的却是自我利益,并且尽可能地去避免真正道德所需的成本(Batson, Thompson, Seuferling, Whitney, & Strongman, 1999)。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大众良好的评价。也就是说,是对于理想道德自我形象的维持(Sachdeva, Iliev, & Medin, 2009)。而在自恋这种人格特征的定义中就包含了对于自我的关注,并且为了维护自尊,他们常常进行自我美化和自我提升(Judge, Piccolo, & Kosalka, 2009)。何宁等研究者(何宁,朱云莉,2016)发现,自恋者有较低的助人和亲社会倾向,缺乏共情,而这正是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Pavey, Greitemeyer, & Sparks, 2012)。所以本研究推测自恋与道德伪善之间存在关系。

1.1. 自恋和道德伪善的关系探究

由于自恋处在正常和异常发育的交集,我们对自恋的理解需要从一个跨学科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方向显示,个人从获取长远的利益角度出发(满足优越感),很容易为了社会评价而暂时抑制自恋的想法和感受,制定双重标准评价主体和客体事物(Jordan, Giacomin, & Kopp, 2014)。对自己和他人进行道德评价时使用双重标准是道德伪善的表现形式。自恋与道德虚伪有密切关系(Naso, 2007),与自恋者对外展示自己美好形象相似,道德虚伪者也会对外展现出高道德水准。精神分析学家提出,自恋与羞耻、道德虚伪密切相关(李东阳,高雪梅,2011),当人们的总体目标往享乐方向上转移时,即在关注人们感受的方式而不是道德义务的方向上,就会产生这种伪善,通过外部评价和自我暗示的方法维系着内心的自恋标准(Hale & Pillow, 2015)。所以本研究假设:高自恋个体表现出较高的道德伪善水平

1.2. 道德伪善的理论基础

道德伪善的定义从两方面来进行描述:从个体来看,道德伪善是指个人在面对自我事件时无法执行支持的道德立场,即言行不一;从人际上看,道德伪善是指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对主客体采用的道德标准不一致(Polman & Ruttan, 2012)。有关道德伪善行为出现的成因,本研究总结以往理论,如表1

本文所探讨的道德伪善则是在双加工理论影响下的行为结果。即当自我事件追究责任时,负责情绪的加工通道会帮助我们作出道德判断和行为决策,道德伪善者通常会因此展现出道德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自恋这种动机性强,情感色彩浓重的特质可能倾向于非理性加工而造成道德伪善。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个体面对公开的契约时,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会出现个体不协调感。由此引起的压力可能会促使人们采取措施减少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龙运杰,王宏,2017)。所以社会评价可能会对道德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道德伪善。因此本研究假设:社会评价存在情况下,自恋者会对道德认知进行调整。

Table 1. Summary table of explanation of moral hypocrisy theory

表1. 道德伪善理论解释总结表

注:本表根据前人研究总结而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大学生400名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自恋人格问卷和道德情境评分题,有效回收331份,有效回收率为82.7%。随后抽取部分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150名,填写自恋人格问卷,筛选高自恋者和低自恋者,分为两组进行社会评价道德情境评分实验。如表2所示:

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表2. 大学生人口学特征统计表

2.2. 研究工具

2.2.1. 对自恋水平的测量

本研究使用自恋人格问卷(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中文版(周晖,张豹,陈丽文,叶敏怡,2009),在实验前对被试进行自恋水平测量。共56道题目,根据得分将被试定义为高自恋者(155~240分),中度自恋者(135~154分),低自恋者(40~134分)。

2.2.2. 对道德伪善水平的测量

情境评定法能较好反映人际层面道德伪善的情况。道德伪善的材料是在Polman和Ruttan (2012)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其实验材料进行一定的修改而成的(何思延,2017)。每种道德情境需要被试判断两次,分别是主体为自己和主题为他人。道德评分为−5至5评分,共有八个道德情境,行为主体是自己和他人时各四个。道德伪善水平表示为自己道德情境评分减去他人道德伪善评分。

2.3. 实验步骤

2.3.1. 研究一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大学生400名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自恋人格问卷和道德情境评分题,有效回收331份,有效回收率为82.7%。

2.3.2. 研究二

采用2 (高自恋、低自恋) × 2 (高社会评价、低社会评价)被试间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是自恋与社会评价,因变量是道德伪善的水平。

便利抽取华北理工大学未参加过道德评分实验的大学生170名,填写自恋人格问卷,筛选出高自恋者64人,低自恋者50人。被试完成阅读道德情境的材料并进行道德判断。本研究材料参考陆瑶的实验材料,行为主体为自己的道德情境两个加入高评价,两个加入低评价,行为主体为他人的道德情境也是如此,共八个道德情境故事。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使用E-prime程序依次呈现指导语以及8个加入不同社会评价道德情境故事。被试按键进行选择。记录被试评分。正式实验前进行两次练习,使被试熟悉实验流程。为了平衡道德情境对他人和对自己评判的顺序效应,随机选择一半被试先评判以他人为主体的道德情境,再评判以自己为主体的道德情境,其余被试先评判以自己为主体的道德情境,再评判他人为主体的道德情境。

3. 结果

3.1. 大学生自恋现状

在自恋人格问卷中,得分在40~134之间为低自恋者,在135~154之间为中度自恋者,在155~240之间为高自恋者。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恋现状,如表3所示,中度自恋者的学生有190人,占比57.4%,明显高于低自恋者(23.3%)和高自恋者(19.3%)。

Table 3. Statistics of narcissism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表3. 大学生自恋现状统计表

表4所示,自恋得分在性别(t = 1.61, P > 0.05)和居住地(t = 0.81, P > 0.05)上差异不显著,而在是否独生上差异显著(t = −2.55, P < 0.05)。

Table 4.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tic scores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表4. 人口学变量的自恋得分差异分析表

3.2. 大学生对不同评价对象道德评分的差异

表5表明,大学生对以自己为主体的道德评分明显高于以他人为主体的道德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 = −9.084, P < 0.01)。

Table 5. Difference analysis table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scores of different evaluation objects

表5. 大学生对不同评价对象道德评分的差异分析表

表6是对大学生在道德伪善上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道德伪善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 = −1.99, P < 0.05),女生道德伪善得分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在道德情境评分过程中,女性对自我道德行为和对他人道德行为标准之间的差距更大。

Table 6. Gender difference analysis table of moral hypocrisy of college students

表6. 大学生道德伪善的性别差异分析表

3.3. 自恋水平与道德伪善的关系分析

表7可以看出不同自恋水平的道德评分有显著差异,高自恋者在对自己道德评分(M = 7.07, SD = 1.79)高于对他人的评分(M = 6.08, SD = 2.10)。不同自恋水平在他人道德评分(F = 12.30, P < 0.01)、自己道德评分(F = 28.09, P < 0.01)和道德伪善(M = 10.68, P < 0.01)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8显示自恋与道德伪善具有显著正相关(r = 0.190),以道德伪善水平为因变量,自恋总分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恋对道德伪善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 = 0.19, P < 0.01),具体见表9

Table 7.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narcissism level and moral scores of different evaluation objects

表7. 自恋水平与不同评价对象道德评分的差异分析表

Table 8.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moral hypocrisy

表8. 自恋与道德伪善水平的相关分析表

**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Table 9. Narcissism predicts moral hypocrisy

表9. 自恋对道德伪善的预测作用

3.4. 社会评价存在下,自恋者道德伪善差异分析

表10表11可得,自恋在道德伪善水平上主效应显著(F = 4.050, P < 0.05),社会评价在道德伪善水平上主效应边缘显著(F = 3.547, P = 0.062),表明高自恋者在高社会评价条件下(M = 0.484, SD = 0.990)道德伪善评分低于在低社会评价条件下(M = 0.945, SD = 0.952),低自恋者也出现同样的结果,该结果表明,高社会评价条件下,个体对自我道德行为和对他人道德行为标准之间的差距变小,道德伪善水平降低。而在低社会评价条件下,个体道德伪善水平变高。自恋与社会评价交互作用不显著(P > 0.05)。

Table 10.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moral hypocrisy in different narcissistic groups under different social evaluations

表10. 不同自恋组在不同社会评价下道德伪善的描述统计表

Table 11. Differenc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arcissism and social evaluation on moral hypocrisy

表11. 自恋与社会评价对道德伪善影响的差异分析表

4. 讨论

4.1. 大学生自恋现状的一般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大多处在中度自恋的水平。这是一种适应性的自恋,已有研究表明,适应性自恋与个体的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这种个体更能够认同对自我的积极幻想,以及将自我描述为相对成功(黄藜,2004),即适当的自恋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发展(鲍峥璐,刘超,2017)。本研究发现在自恋水平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近些年女权运动迅速发展,男尊女卑的思想日趋淘汰。现今的男女平等思想也使得与自恋特质相类似的男女性特质表现出更小的差异性(姜红梅,于红军,2015)。

另外,本研究发现独生子女自恋程度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P < 0.05),可能的原因是现代家庭对于独生子女的关注比较多,因此独生子女因为家庭的关注及鼓励的原因而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将注意力过多的聚焦于自我(黄藜,2004)。从居住地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城镇学生的分数并没有高于农村学生。这说明,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认为自己更加的优秀、具有影响力(王梦云,王志浩,张文杰,尹忠泽,2018)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现阶段城镇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小,城镇学生的优越感减少。

4.2. 自恋对道德伪善的影响分析

高自恋者道德伪善水平明显高于低自恋者,该结果表明高自恋者对自己道德行为标准更加宽松,自恋是一种喜欢并且没有条件的接纳自身所有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Jordan, Giacomin, & Kopp, 2014),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色彩和动机功能的人格特质。根据双加工理论,这可能是因为高自恋者对自己道德行为进行判断时倾向于非理性加工,而对他人进行道德判断时倾向于理性加工,这种加工方式的分离导致道德伪善的产生(孙嘉卿,顾璇,吴嵩,王雪,金盛华,2012)。

自恋与道德伪善有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自恋程度的增高,道德伪善水平也增高。这可能是因为高自恋者在进行道德决策是情感卷入比较高,更倾向于做出功利性的决策,这种利益性的决策可能导致高自恋者会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判断,增加道德伪善水平(陆瑶,2015)。但结果也表明,自恋对道德伪善的预测效应并不高,所以自恋是道德伪善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不具有决定性,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4.3. 自恋与社会评价对道德伪善影响分析

不论高自恋者还是低自恋者,高社会评价条件下的道德伪善水平均低于低社会评价条件下。即社会评价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标准,高社会评价有利于降低个体的道德伪善。这种实验结果可能是因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道德伪善就是当个体的信念与行为间存在不一致时产生的,自恋者具有高度关注他人评价,追求“理想自我”的社会赞许倾向(马国亮,2006)。在社会评价对被试产生认知诱导,增加了自恋者的公正理念,所以采取措施减少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从而缓解这种不协调状态,因此降低了道德伪善水平(冯曦,肖玮,张家喜,2018)。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在以往实验基础上对自恋与道德伪善的关系进行研究,虽然两者显著正相关,但自恋对道德伪善的预测作用并不高,也就是说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本研究未对此做深入探讨。另外,实验二中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本实验中使用道德伪善的测量方法为以自己为主体道德情境评分和以他人为主体道德情景评分之差,在此方法不能对道德伪善的结构进行探索,在以后可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增加道德伪善的应用领域。

5. 结论

① 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恋现象,但大多数处于中等自恋水平;

② 大学生在道德情境评分中对自己更为宽容,存在道德伪善现象。道德伪善水平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③ 相较于低自恋者来说,高自恋者更容易产生道德伪善。即自恋促进非理性加工,影响道德伪善;

④ 社会评价存在情况下自恋者道德认知进行调整,道德伪善有所变化。

参考文献

[1] 鲍峥璐, 刘超(2017).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自恋文化研究. 党史文苑, (12), 52-54.
[2] 冯曦, 肖玮, 张家喜(2018). 道德伪善解释水平视角下的认知差异. 医学争鸣, 9(1), 32-35.
[3] 何宁, 朱云莉(2016). 自爱与他爱: 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 心理学报, 48(2), 199-210.
[4] 何思延(2017). 大学生道德自我调节对道德伪善的影响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5] 黄藜(2004). 大学生自恋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6] 姜红梅, 于红军(2015). 大学生自恋人格、社会适应和自尊关系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7), 136-139.
[7] 李东阳, 高雪梅(2011). 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8(3), 29-31.
[8] 龙运杰, 王宏(2017). 国外道德伪善研究综述. 道德与文明, (3), 153-158.
[9] 陆瑶(2015). 大学生自恋与道德决策的关系研究.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10] 马国亮(2006). 浅论青少年亚自恋人格障碍.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3), 115-116.
[11] 孙嘉卿, 顾璇, 吴嵩, 王雪, 金盛华(2012). 道德伪善的心理机制: 基于双加工理论的解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4), 580-584.
[12] 王梦云, 王志浩, 张文杰, 尹忠泽(2018). 自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认知移情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6(3), 430-433.
[13] 周晖, 张豹, 陈丽文, 叶敏怡(2009). 自恋人格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的初步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7(1), 5-7+11.
[14] Batson, C. D., Thompson, E. R., Seuferling, G., Whitney, H., & Strongman, J. (1999). Moral Hypocrisy: Appearing Moral to Oneself without Being So.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525-537.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7.3.525
[15] Hale, W., & Pillow, D. (2015). Asymmetries in Percep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Hypocrisy: Rethinking the Meaning and Perception of the Construc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5, 88-98.
https://doi.org/10.1002/ejsp.2064
[16] Jordan, C. H., Giacomin, M., & Kopp, L. (2014). Let Go of Your (Inflated) Ego: Caring More about Others Reduces Narcissistic Tendencies.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8, 511-523.
https://doi.org/10.1111/spc3.12128
[17] Judge, T. A., Piccolo, R. F., & Kosalka, T. (2009). The Bright and Dark Sides of Leader Traits: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Leader Trait Paradigm. Leadership Quarterly, 20, 855-875.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09.09.004
[18] Naso, R. C. (2007). Beneath the Mask: Hypocrisy and the Pathology of Shame.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4, 113-125.
https://doi.org/10.1037/0736-9735.24.1.113
[19] Pavey, L., Greitemeyer, T., & Sparks, P. (2012). “I Help Because I Want to, Not Because You Tell Me to”: Empathy Increases Autonomously Motivated Help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681-689.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11435940
[20] Polman, E., & Ruttan, R. L. (2012). Effects of Anger, Guilt, and Envy on Moral Hypocris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 129-139.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11422365
[21] Sachdeva, S., Iliev, R., & Medin, D. L. (2009). Sinning Saints and Saintly Sinners: The Paradox of Moral Self-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523-528.
https://doi.org/10.1111/j.1467-9280.2009.0232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