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郸城方言副词“狠”的用法
Usage of the Adverb “Ruthless” in Dancheng Dialect, Henan Province
DOI: 10.12677/ML.2022.104077, PDF, HTML, XML, 下载: 342  浏览: 48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赵志文: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
关键词: 郸城方言用法Dancheng Dialect Ruthless Usage
摘要: 周口郸城方言划归中原官话商阜片。本文以周口市郸城县方言为基础,主要描写了郸城方言副词“狠”的用法。对“狠”的用法在语义、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上进行描述。在郸城方言中“狠”作为情态副词,语义一对应普通话的副词“拼命地”“使劲地”表示是动作的持续时间长或重复,程度加强,或动作幅度大或力度大。从句法结构看,“狠”修饰动词,构成“狠 + V”和重叠式“狠 + V + 狠 + V”和“狠 + VV”结构;语义二对应于普通话的“非……(不可);硬要;偏”,表示故意违反要求,采取与说话人的要求相对立的做法。构成的句法结构有两种,“情狠 + V (O)”和“狠 + V”。语用功能上来说,可以表达出说话人的语气和情绪,增加一定的感情色彩,使语句的表达也更加具体。
Abstract: Zhoukou Dancheng dialect belongs to Shangfu slice of Zhongyuan Mandarin. Based on the dialect of Dancheng County, Zhoukou City,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usage of the Adverb “ruthless” in Dancheng dialect. The usage of “ruthless”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semantics,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pragmatic function. In Dancheng dialect, “ruthless” is used as a modal adverb. Semantic one of the adverbs “desperately” and “vigorously” corresponding to Mandarin indicates that the action lasts for a long time or is repeated, the degree is strengthened, or the action range is large or the intensity is lar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ruthless” modifies verbs to form “ruthless + V” and overlapping “ruthless + V + ruthless + V” and “ruthless + VV” structures; Semantic two corresponds to “must... (can’t); mandatory; partial” in Mandarin, which means deliberately violating the requirements and adopting a practice opposite to the speaker’s requirements. There are two syntactic structures, “qingruthless + V (O)” and “ruthless + V”. In terms of pragmatic function, it can express the speaker’s mood and emotion, increase a certain emotional color, and make the expression of sentences more specific.
文章引用:赵志文. 河南郸城方言副词“狠”的用法[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4): 614-62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4077

1. 引言

贺巍在《中原官话分区(稿)》中将郸城方言划归于中原官话商阜片 [1]。根据听感和一七变调商阜片又分3小片分别是商亳小片、阜沈小片、宿蒙小片,郸城方言属于阜沈小片。郸城地处周口东部,北接鹿邑,南接商丘,西边和淮阳接壤,东边和安徽阜阳搭界。李秀红《周口方言韵母系统调查研究》根据语音的差异将周口方言分为东、西两个方言区 [2]。东区包括沈丘、郸城、鹿邑,西区包括项城、淮阳、太康、商水、西华、扶沟和川汇区(中部的项城、淮阳、太康3县虽带有过渡区的某些特征,但总体上与西部县市关系较为密切,故划为西区。

郸城方言的“狠”很有特色。我们检索文献发现,没有人专门研究郸城方言的“狠”。本文拟从语义、句法和语用功能这三个角度详细描写郸城方言的情态副词“狠”。狠的语义功能有两个分部对应于普通话的“拼命地、使劲地”和“非……不可;硬要;非”。

2. “拼命地”义的“狠”

郸城方言情态副词“狠”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长或动作反复,或动作幅度大或力度大。对应普通话的副词“拼命地”“使劲地”。从句法结构看,情态副词“狠”修饰动词,构成“狠 + V”和重叠式“狠 + V + 狠 + V”和“狠 + VV”结构。

2.1. “狠 + V”的句法条件和语用功能

2.1.1. 从音节和动词的语义特征看

动词多是单音节动词(例1~4),也有少部分双音节动词(如“表扬、夸奖、锻炼、努力、鼓励、拾掇、收拾、练习、联系”,例7)。动词如果是持续动词,“狠 + V”表示动作持续时间长(例1~2);如果是非持续性动词(如“蹦、晃、敲、砸”),“狠 + V”表示动作次数多,或动作幅度大、力度大(例3~4)。如:

(1) 狠看,眼都看坏了。

(2) 狠睡,看看都几点了,还去不去了?

(3) 狠蹦,再蹦鞋都坏了。

(4) 狠晃,桌子晃坏没有。

(5) 狠敲,再敲门就坏了。

2.1.2. 从语境看

“狠 + V”出现在未然语境和已然语境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例1~5均为已然语境,V持续时间长、重复次数多,超出说话人预期或忍耐程度,故而说话人用“狠 + V”表达不满的情绪。“狠 + V”出现在未然语境表达说话人的提醒或建议,不包含说话人的感情色彩。未然语境分两种情况:一是出现在条件关系复句或假设关系复句中(例6~7);二是祈使句,V后要加数量补语(例8~9)。如:

(6) 再说瞎话,就狠揍你一顿。

(7) 你狠练习这个动作,下次就不忘了。

(8) 狠打他一顿,他就长记性了。

(9) 你狠蹦两下,就掉下来了。

例7“狠 + V”出现在假设复句的后一分句(结果)中,例8“狠 + V”出现在假设复句前一分句(条件)中。前后两个分句表示只要V持续时间长、重复次数多,就会达到某种结果。

2.1.3. 从“狠 + V”的句法位置看

“狠 + V”做谓语(例1~4、9),V还可以带宾语构成“狠 + V + O”(例6~8),“狠 + V”、“狠 + V + O”语义指向在动作本身,强调的是动作持续的时间长或者次数多。“狠 + V”还可以与介词结构共现,构成“介词短语 + 狠 + V (+O)”和“狠 + 介词短语 + V (+O)”。如:

(10) 你要不来,我就狠在这等你。

(11) 你狠往那边够。

(12) 你要不来,我在这狠等你。

(13) 远处那个桃大,你要是想摘那个,你得往那边狠够。

“狠 + 介词短语 + V (+O)”结构中,“狠”的语义指向可以是方位短语。“狠”强调加大往一个确定方向或方位(实施某一动作的)的幅度或力度。例10强调“在这”的位置;例11“狠”表示“往那边”的幅度更大。“狠”的语义指向也可以是动词,“狠”强调动作持续时间长或动作强度大。语义指向不同表现在句子的重音上:例10重音落在“在这”,强调的是方位;重音落在“等”,强调的是动作。例11“狠”重音落在“往那边”,表示“往那边”的幅度更大。

“介词短语 + 狠 + V (+O)”结构中“狠”的语义指向动词。“狠”强调动作持续时间长或动作强度大。例12重音在“狠 + V”上,强调的是动词“等”,强调“等”这个动作会一直持续,直到你来。值得注意的是,“介词短语 + 狠 + V (+O)”结构只出现在条件句中。

2.1.4. “情 + 狠 + V”

“狠 + V”常和语气词“情”一起用;表:“尽管,拼命、用尽全力地”义。用于不同的语境。“情”是周口方言的一个语气副词,表示动作行为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相当于普通话“尽管;只管”。这个语气副词在扶沟方言也有,《周口扶沟方言》写作“䞍” [3],如:

(14) 你情狠吃了,管够。

(15) 你情狠逛了,我今天的时间都是你的。

(16) 你情狠吃了,非得一气儿吃完,放到明天不中。

(17) 你情狠吃凉的了,看肚子疼了咋弄。

(18) 你情狠喝了,胃难受没人替你受。

用在祈使句中表明说话人奉陪到底的态度,无论对方的动作持续到什么时候,说话人都毫无怨言,如14~15;用在警示句中,则是表明说话人不想让对方继续此时的动作,想警示让对方停止,如例16~18。

2.2. “狠 + V + 狠 + V”的句法条件和语用功能

郸城方言还存在“狠 + V + 狠 + V”重叠式。从动词的音节看,动词可以是单音节和双音节。从动词的语义特征看,动词可以是持续动词,“狠 + V + 狠 + V”表达动作的持续时间更长;也可以是非持续动词,“狠 + V + 狠 + V”表示动作重复频次更高或动作幅度更大或力度更大。“狠 + V + 狠 + V”重叠式感情色彩更强烈,更能表达说话人说话时的心情和态度,表达的不满程度更强。程度的加强是由于重叠导致的。如:

(19) 你狠蹦狠蹦,鞋都蹦坏了。

(20) 狠哭狠哭, 说你两句,哭的停不下来了。

(21) 狠洗狠洗,头发一天都洗了好几遍了。

(22) 狠画狠画,本子还能不能用了。

(23) 狠拾掇狠拾掇,一天屋里能拾掇八百遍。

例19对方“蹦”的次数超出了说话人的忍受极限,说话人用“狠蹦狠蹦”表达自己的不满。例20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想让他哭了,但是他却一直在哭,“狠 + V + 狠 + V”带有说话人不耐烦、生气和无可奈何的感情色彩;例21、22、23是听话人“洗”和“画”还有“拾掇”超出了正常的频率和次数,导致说话人不满。

所有的“狠 + 动词”都可以重叠为“狠 + V + 狠 + V”,表达更为强烈的感情色彩,但限于已然语境。“狠 + V + 狠 + V”是重叠式不能用于未然语境。下面这个句子不成立。

(24) 你再狠蹦狠蹦两下,就掉下来了。

“狠 + V + 狠 + V”重叠式的动词不能接宾语,“狠 + V + 狠 + V”也不能与介词结构共现。像下面的这两个句子就不能说。

(25) 狠吃狠吃饭。

(26) 狠写狠写作业。

2.3. “狠 + VV”的句法条件和语用功能

郸城方言的副词“狠”可以修饰VV重叠式。从动词的音节看,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都可以,双音节数量不是很多(如“锻炼、表扬、夸奖”等)。从动词的语义特征看,动词可以是持续动词(如说),“狠 + VV”表示表达动作的持续时间更长;也可以是非持续动词(如蹦),“狠 + VV”动作重复频次更高或动作幅度更大或力度更大。如:

(27) 狠蹦蹦,粘上的东西就掉了。

(28) 得狠说说(批评)你哩,作业完成的是啥。

(29) 做的不错,周一拿到学校老师得狠表扬表扬你呢。

(30) 疫情期间,才得狠锻炼锻炼呢。

(31) 屋里真乱,得狠拾掇拾掇,才能住。

(32) 最近他考试压力大,你得狠鼓励鼓励他。

“狠 + VV”只用于未然语境中,一是在祈使句中,表示建议或提醒(如27、28、29、30、31、32),多跟能愿动词“得”配合使用。得[tai314]表“应该”义。二是在条件句中(例34、35、36),条件复句表示只要V持续时间更长、重复次数更多,就会达到某种结果。“狠 + VV”出现在条件分句中。(如例33)要想达到衣服不滴水的结果,那么我们拧衣服的动作次数要多,时间要长拧的力度要大,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33) 你把衣服用手狠拧拧,不然滴水。

(34) 你狠往那边够够,就够到了。

(35) 你往下狠拽拽,就能拽下来了。

“狠 + V + V”可以加宾语(例36)。只不过郸城方言大部分情况下将受事提前作为话题放在句首(例37)。

(36) 狠往上提提裤子。

(37) 裤子狠往上提提。

“狠 + VV”中间还可以加入表示方位的介词短语,构成“狠 + 介词短语 + VV”和“介词短语 +狠 + VV”。“狠 + 介词短语 + VV”的副词“狠”表示加大往一个确定方向或方位(实施某一动作的)的幅度或力度。语义指向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介词短语,要看重音落在何处。以(39)为例,重音落在“介词短语”上,强调的是介词短语,强调加大“往那边”的幅度;重音在动词上,则强调动词,强调“够”的动作要更大一点。

(38) 你狠往上提提,裤子不就不踩到脚底下了。

(39) 你狠往那边够够。

“介词短语 + 狠 + VV”语义指向是动词,重音在“狠 + VV”上。强调“够”和“提”的动作更大一点。(如例40~41)

(40) 你往那边狠够够。

(41) 你往上狠提提。

“狠 + 介词短语 + V”和“狠 + 介词短语 + VV”表达的意思有区别:对比下面两组句子,可以发现“狠 + 介词短语 + VV”表示的是建议,动词重叠后语气更加缓和。“狠 + 介词短语 + V”表示的是指令。(例42)要求听话人增大往下拽或者往上提的力度。(例43)给出的是建议。

(42) 你狠往下拽。 你狠往上提。

(43) 你狠往下拽拽。 你狠往上提提。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祈使句的“狠 + VV”限于肯定句中(46a, 47a),不能用于否定句(46b, 47b)。用于祈使句的“狠 + V”则既可以用于肯定句(44a, 45a),也用于否定句(44b, 45b)。如:

(44a) 你狠往河边走。

(44b) 你别狠往河边走。

(45a) 你狠往上蹦。

(45b) 你别狠往上蹦。

(46a) 你狠往河边走走。

(46b) *你别狠往河边走走。

(47a) 你狠往上蹦蹦。

(47b) *你别狠往上蹦蹦。

3. “非……(不可);偏,硬要;”义的“狠”

“狠”是情态副词,对应于普通话的“非……(不可);硬要;偏”,表示故意违反要求,采取与说话人的要求相对立的做法。构成的句法结构有两种:

3.1. “情狠 + V (O)”

动词可以带宾语,“狠 + V”必须跟语气副词“情”一起多用于警示句。“情狠V”所出的语境可以是未然的(例49),也可以是已然的(例48和50)。如:

(48) 不写作业情狠玩了,写不完作业再说嘞。

(49) 不喜欢吃的情狠不吃了,饿你两天你就吃了。

(50) 你情狠上去了,摔着就老实了。

(51) 你情狠不睡觉了,明天早起上课起不来再讲嘞。

(52) 情狠不睡觉了,明天早起上课起不来再讲嘞。

(53) 情狠不走(离开)了,我待会走(离开)了,给你留这儿。

例48表示听话人采取了与说话人要求(写作业)相反的做法(玩),说话人发出警告。例49表示的是由于听话人故意采取了与说话人要求(吃饭)相反的做法(不吃饭),所以说话人发出警告(“饿你两天”)。

主语通常限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主语是否省略视情况而定。如果主语省略强调的更多是“不睡觉”这个动作(例52~53);不省主语,强调的是主语没有按照说话人的要求去完成动作。如例(50)。

如果主语是第三人称,主语不能省略。此时听话人是“你”或“你们”,而不是主语“他”,“他”不在现场,说话人描述一种情况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出推测。如:

(54) 他情狠不睡觉了,一会儿有人给他抓走。

3.2. 狠 + V

V可以是趋向动词和一般动词,若动词是一般动词只能用于否定句。如:

(55) 不让来狠来,看看这都没有站的地方了。

(56) 不让走狠走,看看这雨下的。

(57) 让多吃蔬菜狠不吃,这一检查出问题了吧。

(58) 叫你好好上学,你狠不上,看看现在找个工作都难。

例(55~58)表明的则是,违背别人的想法或者意愿。

我们将郸城方言中情态副词“狠”语义、句法特征进行归纳,如表1所示。

Table 1. Semantic and syntactic features of modality adverb “ruthless” and degree adverb “ruthless” in Dancheng dialect

表1. 郸城方言情态副词“狠”和程度副词“狠”的语义句法特征

3.2.1. 表义功能上的异同

郸城方言、扶沟方言、西华方言、长垣方言的副词“狠”表义功能有同有异:

郸城方言有“拼命地”义和“非……不可;硬要”义。西华方言和扶沟方言有“拼命地”义 [4];长垣方言只有“非……不可;硬要”义 [5]。

3.2.2. 句法结构上的异同

郸城方言和扶沟方言“狠”都可以构成“狠V”、“狠V狠V”和“狠VV”。表“非……不可;硬要;偏”义时,长垣方言中“狠V”动词只能是趋向动词,并且不能加语气词“情”。郸城方言中V既可以是趋向动词也可以是一般动词,还可以和语气副词“情”共现。如表2所示。

Table 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yntactic structure

表2. 句法结构上的异同

4. 总结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知道,在郸城方言中,“狠”作情态动词。其用法是作情态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修饰一般动词时表义为“拼命地,使劲儿地”,表示是动作的持续时间长或重复或反复,程度加强,或动作幅度大或力度大,除此之外还带有一定的不满、责怪、劝谏、建议的感情色彩,还可表“硬,非、偏”义,对应于普通话的“非……(不可);硬要;偏”,表示故意违反要求,采取与说话人的要求相对立的做法,带有生气、警告等感情色彩。

致谢

本篇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在此向董淑慧老师表示感谢,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语料方面给我提供了帮助,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基金项目

基金專案:南開大學文科發展基金重點課題(ZB21BZ0102)

参考文献

[1] 贺巍. 中原官话分区[J]. 方言, 2005(2): 136-140.
[2] 李秀红. 周口方言韵母系统调查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5(3): 123-125.
[3] 李楠. 周口扶沟方言副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8-41.
[4] 胡卫. 西华方言副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开封: 河南大学, 2012: 24-25.
[5] 张明明. 长垣方言的副词“很” [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7(1):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