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反预期标记“又”
Counter-Expectation Marker “YOU” in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DOI: 10.12677/ML.2022.105142, PDF, HTML, XML, 下载: 357  浏览: 529 
作者: 汪 弘: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又”反预期反预期标记“YOU” Counter-Expectation Counter-Expectation Marker
摘要: 本文运用了反预期理论,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又”与听话人预期相反、与说话人预期相反和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相反三种反预期类型进行了分析。同时描写了语气副词“又”还具有标记认知方向相反、表示不满或愤怒的情感态度和触发隐义的反预期功能,并且分析了反预期标记“又”的形成动因。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concerned with the modern Chinese counter-expectation theory, analyzing three kinds of counter-expectation types of modal adverbs “YOU” in modern Chinese. They are contrary to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listener, contrary to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peaker and contrary to the expectations shared by a particular speech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describes that the modal adverb “YOU” also has the counter-expectation function of making the opposite cognitive direction, expressing the emotional attitude of dissatisfaction or anger, triggering the implicit meaning. It also analyses the formation motivation of counter-expectation marker “YOU”.
文章引用:汪弘. 语篇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反预期标记“又”[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5): 1054-105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5142

1. 引言

现代汉语中,“又”是一个多功能副词,其基本功能是表示重复或继续。例如:

(1) 我的小说是我在生活中探索的结果,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就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收获。(巴金《探索集·探索之三》)

(2) 他敢于回忆发生在广岛的最为残酷的人类悲剧,他通过写文章追述他所经历过的往事;他一遍又一遍地向来访的外国人诉说,而且面带微笑。(大江健三郎《广岛札记》)

(3) 女孩不卑不亢犹如天鹅一般优雅地走出教室,跟宋运辉来到操场中心,自报家门叫梁思申,又主动申辩她的理由。(阿耐《大江大河》)

除此之外,“又”也有表示轻微转折和在否定或反问句中表示加强语气等作用。学界更多对于“又”的研究主要在于描写和分析其语法意义。彭小川(1999)在研究“又”的否定形式时认为,“‘又’的相关否定形式是通过否定理由来否定某种行为或者心态,其语法功能是加强对语境预设的否定” [1]。史金生(2005)认为,语气副词“又”所在的小句是说话人特意强调的,其目的是凸显与对方的某个行为相关的否定性命题,从而增强辩驳语气 [2]。张京鱼、刘加宁(2010)认为,“又”的功能是增强语篇的衔接性,其语法意义相当于“但是……就……” [3]。

随着语言学家对反预期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批反预期标记。目前学界对“又”的反预期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从反预期角度对“又”的反预期类型、相关语用功能以及其形成动因进行描写分析,来揭示“又”的反预期标记作用。

本文在BCC语料库中共统计2000条语料,其中具有反预期标记作用的“又”有208例。

2. “又”的反预期类型

吴福祥(2004)指出,反预期信息是与某个特定预期相反的话语信息 [4]。言谈中,当说话人对谈及的某一事物提出一种与自己或听话人的预期相反的观点时,那么该说话人就表达了一种反预期信息。反预期类型可以分为与听话人预期相反、与说话人预期相反和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相反三种类型。在统计的语料中,具有反预期标记作用的“又”在三种类型中的分布如表1所示。

Table 1. The counter-expectation type distribution of “YOU”

表1. “又”的反预期标记类型分布

2.1. 与听话人预期相反

与听话人预期相反是说话人反驳或否认听话人的某种观点或意见。这是“又”作为反预期标记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在对话语境中经常出现。在统计的语料中出现了129例。例如:

(4) “没关系?他虽听不懂龟兹语,但柏克森一跑他就会下毒手,怎么逃得出来?”“我又不叫柏克森逃走,怕什么!”(绿扬《博物馆里的较量》)

(5) 宋敏说:“你唱唱,我听听。”

李麦说:“我又不会唱,只会背联儿。”(李凖《黄河东流去》)

(6) “你如果愿意我可以给你买辆汽车,你可以开车上下班。”

“你这是什么意思,高吉?我要辆车干什么,我又不会开。我就想要羊皮大衣,我快冻死了。”(沃兹涅先斯卡娅《女人十日谈》)

例(4)中听话人的预期是“柏克森”会逃跑,但说话人用“又”表示反预期,即“不会让柏克森逃跑”。例(5)中的“你唱唱”,表明听话人预期的是“李麦会唱”,但“李麦”用反预期标记“又”表示自己并不会唱。例(6)中听话人想要给说话人买汽车,让她开车上班,表示听话人预期对方会开车,但说话人用反预期标记“又”表示自己不会开车,即与听话人预期相反。

2.2. 与说话人自己预期相反

说话人最初对某一事物或事态有某种观点或看法,但后来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与自己事先预期相反,于是可以用反预期标记“又”来表达。在统计的语料中出现了53例。例如:

(7) 司机为了多载几个乘客,不愿意打表,而一些乘客为了坐上便宜车,当然觉得讲价要比打表好,慢慢就行成了这个现象。但是细想一下,又不是那么回事儿。(《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2010年2月22日)

(8) 他担任评审期间,突然以身心俱疲为由,辞退美国影集《暴君》导演工作,昨受访说:“从台湾来这里后,觉得不照顾一下自己不行。我又不是铁打的,想休息一下。”(《中国新闻网》2013年5月28日)

(9) 又不是单挑独斗……这是打仗……报仇之外,还有任务……他心里念记着师父师母,师兄师妹,还有师叔,希望他们了解……(张北海《侠隐》)

例(7)中说话人预期是“司机为多载乘客不愿打表,乘客为坐便宜车也愿意讲价,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现象”,但细想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用“又”提出了与原先预期相反的断言。例(8)李安在台湾工作非常拼命,对身体不加照顾,说明在来这里之前,李安对自己身体的预期是“铁打的”,来到这里之后身心俱疲“觉得不照顾自己一下不行”,这里用“又”表达反预期信息“自己的身体不是铁打的”。例(9)中“他”用反预期标记“又”表达与自己预期相反的观点。

2.3. 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相反

吴福祥(2004)指出,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通常体现为某个言语社会普遍接受或认可的先设,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常规”,在认知语言学里这种“先设”或“常规”通常被称为老套模式 [4]。反预期标记“又”表达与特定言语社会的“常规”相反。在统计的语料中出现了26例。例如:

(10) 富尔访华实际上是戴高乐给富尔一封信,这样一种形式,你可以就两国关系的问题进行谈判,但是这封信以委托书的性质,它又不是正式的委托书。(东方时空《从绝密到解密》2008年12月4日)

(11) 英国新闻界最近有一条“震撼人心”,又不便“大声喧哗”的传闻:英国女王迫于外界压力准备交纳所得税。(《福建日报》1992年11月7日)

(12) 人民大学习堂位于平壤市中心的南山岗上,是一座绿白相间的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达十万平方米,藏书能力达三千万册,它是一个图书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人民日报》1985年12月24日)

例(10),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两国谈判交往时的来信应该是正式的委托书,但这里用“又”提出反预期断言“不是正式的委托书”。例(11)中,“新闻”在人们的预期中就是通过媒体途径去传播让大众都能知道的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这里用反预期标记“又”提出反预期的“不便大声喧哗”。人们对于图书馆的常规认识是收藏整理图书供人们阅览、参考的地方,例(12)中用“又”提出与社会预期相反的论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

3. 反预期标记“又”的相关语用功能

反预期标记“又”在与听话人预期相反、与说话人预期相反、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预期相反三种类型中,都表现出了其反预期功能。既体现了说话人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也让听话人更确定对方想要表达的重点。本文研究范围内的“又”都具有反预期功能,反预期之外,“又”还带有其他的语用功能,和反预期也密切相关。本文将反预期标记“又”的语用功能分为标记认知方向相反,表示不满、愤怒的情感态度和触发隐义三种,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3.1. 标记认知方向相反

(13) “嗳哟!你们这是干什么呀!”许久没有说话的陆卖婆突然挥舞着双手叫了起来,“人家又不是一定不肯随你们去,只是今儿不行罢咧!(刘斯奋《白门柳》)

(14) 她说,“我怎么都成。问题是你,你怕很为难吧?”“多多少少。不过你不必放在心上,又不是一定飞不成。”(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15) 小警察又吓了一跳,赶紧用手盖着,直瞪着李天然,说不出话。德玖紧跟着补了一句,“又不是打听你们局里办的案子,只是问问组长这个人。”(张北海《侠隐》)

例(13),在“围观的人”预期认知中“董小宛”不会去,而“陆卖婆”用反预期标记“又”反驳对方的预期。例(14)中,对方的预期是“我”很为难,应该“飞不成”,但这里“我”用反预期标记“又”提出反预期“又不是一定飞不成”,标记与对方认知相反。例(15)中,“小警察”的认知预期是对方要打听局里的案子,“德玖”用“又”标记与“小警察”相反的预期。

以上例子体现了语气副词“又”标记认知方向相反的功能。

3.2. 表示不满、愤怒的情感态度

陆方喆、曾君(2019)认为,反预期标记是从功能角度划分出的语用类标记 [5]。说话人使用语用类标记,既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意图,也是为了与听话人进行更流畅、更准确的互动,同时反映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例如:

(16) 男子火焰高一点的,谐趣的,对内掌柜有点意思的,必说:“吃甜酒?又不是小孩,还问人吃甜酒!”(沈从文《边城》)

(17) 小拉一听到风声,就打电话过来问宋运辉:“你设计的?”

宋运辉连忙否认:“我又不是神人,我指挥得了东海厂的同事,怎么可能指挥日本人搞那一套?这指控我可担当不起。”(阿耐《大江大河》)

(18) 那个林大胖子摔断了腿,他也去卖了一次血,为了这么胖的一个野女人,他也舍得去卖血,身上的血又不是热出来的汗。(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例(16)说话人用反预期标记“又”反驳对方“应该吃甜酒”的预期,表达了一种愤怒的态度,从而对反预期信息来源进行责备。例(17)“小拉”预期这个事情是“宋运辉”设计的,“宋运辉”用反预期标记“又”表示此事与自己无关,同时暗含了对“小拉”打电话来质问的不满之情。例(18)中,“许玉兰”用反预期标记“又”表达了自己看到丈夫卖血的难过。

3.3. 触发隐义

陆方喆、曾君(2019)指出,反预期标记的存在促使受话人进行语用推理,获得话语命题内容以外的隐含意义 [5]。“又”作为反预期标记具有触发隐含意义的功能,可以使听话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为理解话语所付出的代价。如果没有“又”,说话人只是单纯论述某事,在否定式前加上语气副词“又”增强了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触发了间接地拒绝或否定对方请求或意见的隐含意义。例如:

(19) “老三在宋厂长厂里社会实践,花头真多,做小工嘛就做小工,轮到大学生就变成社会实践了。老四,交大啊,连宋厂长听了都说好,还说要请客祝贺。我跟宋厂长约约,后天星期六晚上,我请他。”

杨逦这才期期艾艾地找话说:“只是考个大学而已,又不是什么要紧事。”(阿耐《大江大河》)

(20) “我是说老蒋这个人不怎么样,性情暴躁且生活放荡,他的风流韵事太多了。小妹又不是嫁不出去了,何必非找他这么个老头子。我看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陈廷一《宋氏家族全传》)

(21) 队长跑到家珍跟前,挡住春生,说:“家珍,你真糊涂,有庆是事故死的,又不是刘县长害的。”(余华《活着》)

例(19)中,听话人预期考上大学是件大事,必须要请客吃饭,说话人通过反预期标记“又”表示考上大学不是要紧事,同时表达了拒绝对方意见的隐含意义:不需要请“宋厂长”吃饭。例(20)中,听话人的预期是“小妹”应该和“老蒋”结婚,而说话人表达的意思是“小妹”不是嫁不出去,不必找“老蒋”,间接地否定了对方的意见,同时表达了自己不满的态度。例(21)中,“队长”用反预期标记“又”表达与“家珍”预期相反的观点,蕴含了否定“家珍”意见的隐含意义。

在分析语料过程中,发现存在上述三种反预期标记功能同时具备或具备两种的情况。例如:

(22) 睡前胡秉宸又在洗澡间大发脾气:“我希望你们洗完澡之后,都顺便把洗澡盆擦洗干净,每次都是我擦,我又不是你们的保姆!”(张洁《无字》)

(23) “我想你说得没错,可是你不要叫这么大声好吗?”“为什么?又没有人会听到我们。”(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24) 过了一会德又把草案放下了,沉着脸对敏说:“敏,你要当心,慧很厉害,不要上她的当。”敏庄重地回答道:“我和她又没有什么关系,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么昨天晚上你为什么要走?”(巴金《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

例(22)中,“又”具有标记认知方向相反、表示不满的情感态度和触发隐义三种反预期功能。例(23)中,“又”既具有标记认知方向相反的功能,同时也触发了间接地拒绝对方意见的隐含意义。例(24)中,“又”具备标记认知方向相反和表示不满的情感态度两种反预期功能。

4. 反预期标记“又”的形成动因

“反预期信息”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由Henie提出的,他认为在双方交谈过程中,当说话人对语境中谈论的某一事物提出与自己或对方的预期相反或相背离的断言或观点时,该说话人就表达了一种反预期信息。很多语言会使用一些语法手段来标明这种反预期信息,语言学家通常把这种语法手段叫做反预期标记。齐沪扬、胡建锋(2006)指出,反预期信息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有一个参照的预期量,反预期是相当于这个参照信息量来说的,这个参照信息量可以是社会一般的预期量,也可以是说话人或听话人的预期量;第二,它与预期信息的方向是相反的 [6]。因此反预期功能是一种比较的结果,表达的是相关语境下两种情形的对比,一种是符合说话人熟悉的或者认为是听话人所具有的标准,另一种情形则是对这种熟悉标准的偏离。副词“又”的存在具有提示说话人把语义前提和“又”字所在小句进行比较的功能。例如:

(25) 宋敏说:“你唱唱,我听听。”李麦说:“我又不会唱,只会背联儿。”(李凖《黄河东流去》)

(26) “你如果愿意我可以给你买辆汽车,你可以开车上下班。”“你这是什么意思,高吉?我要辆车干什么,我又不会开。我就想要羊皮大衣,我快冻死了。”(沃兹涅先斯卡娅《女人十日谈》)

(27) 想到这儿,他糊涂了,思想的线索断了。他怎么能跟那些与他信仰不同的人一起叫喊,打架呢?他们的要求又不是他的要求。(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例(25)和例(26)中,“又”字所在小句与听话人所说的语义前提存在对比。例(25)中,听话人内心标准是:对方“会唱歌”,而说话人表示“我又不会唱”是对听话人标准的偏离,“又”字所在小句与听话人预期的“会唱歌”形成对比反差。例(26)中,听话人所说的语义前提是:对方“会开车”。但说话人说“我又不会开”与听话人标准偏离,表达了反预期信息。例(27)中参照的是说话人自己的预期量,说话人跟那些与自己信仰不同的人叫喊、打架时,预期是自己的要求与他们一样,但后来意识到“他们的要求又不是他的要求”。“又”把“他们的要求”和“他的要求”两种命题置于比较关系之下,标记了反预期信息。

5. 结语

本文运用了反预期理论,以现代汉语反预期标记“又”为研究对象,描写分析了其反预期标记的类型和功能,以及分析了反预期标记“又”的形成动因。首先,“又”的反预期类型满足“与听话人预期相反”“与说话人自己预期相反”和“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相反”三种情况。其次,“又”具有标记认知方向相反,表示不满、愤怒的情感态度和触发间接地拒绝或否定对方请求或意见的隐含意义三种反预期功能。最后,分析了反预期标记“又”的形成动因,通过语料考察分析,语气副词“又”是作为一种语法手段来标明这种反预期信息的。动因具有多样性,我们认为这里所述动因是“又”的重要反预期动因之一,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反预期标记“又”的初步探究,进一步深化对反预期标记“又”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彭小川. 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2): 57-64.
[2] 史金生. “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J]. 世界汉语教学, 2005(4): 3, 52-60.
[3] 张京鱼, 刘加宁. 汉语间接否定拒绝句式“又不/没有”的语义背景和使用条件[J]. 汉语学习, 2010(1): 33-42.
[4] 吴福祥. 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J]. 中国语文, 2004(3): 222-231, 287.
[5] 陆方喆, 曾君. 反预期标记的形式与功能[J]. 语言科学, 2019(1): 40-49.
[6] 齐沪扬, 胡建锋. 试论负预期量信息标记格式“X是X”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6(2): 2,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