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人员困境的质性研究:以Y社区为例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Unemployment Dilemma: A Case Study of Y Community
DOI: 10.12677/AP.2022.126262, PDF, HTML, XML, 下载: 260  浏览: 477 
作者: 蔡 辰, 何 丽*, 阮琳燕: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
关键词: 失业人员困境质性研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Unemployment Predicament Qualitative Research Social Psychological Service System
摘要: 我国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现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但失业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情况复杂,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北京Y社区16名失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探究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以及困境。结果表明,存在以下几种失业原因:公司原因、工作性质、创业失败以及人际关系。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一种或多种困境:照顾负担(照顾孩子、照顾老人、心理压抑)、自身限制(年龄限制、性格问题、身体限制、能力限制)、社会因素(前科记录、专业需求)、再就业心态(自我否定、需求不符)。面对这些困境,未来在对其帮扶中第一需要建设更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第二需要在此体系下达到“精准”帮扶。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China’s unemployment and reemployment poli-cies reflect the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However,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unemployed are complicated. This study us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conduct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6 unemployed people in Y community of Beijing, and analyzes the topics of the interview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unemployed peo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reasons for unemployment: Company reasons, job nature,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lso faced with one or more difficulties: care burden (caring for children, caring for the elderly, psychological depression), self- limitation (age limitation, personality problem, physical limitation, ability limitation), social factors (criminal record, professional demand), re-employment mentality (self-denial, inconsistent demand). In the face of these difficulties, in the future, firstly, we need to build a more perfect social psychological service system, and secondly, we need to achieve “precise” assistance under this system.
文章引用:蔡辰, 何丽, 阮琳燕 (2022). 失业人员困境的质性研究:以Y社区为例. 心理学进展, 12(6), 2207-2218.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6262

1. 引言

对于社会而言,就业是安国之策;对于劳动者自身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就业形势总体正在改善,调查失业率逐步回落,但是受到疫情等方面的影响,仍有部分失业人员面临困难难以解决,失业问题牵动人心,引起社会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失业包括了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岗位空缺和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同时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供求关系错位、就业人员的学识技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引起(赵萍,2015),是随着科技发展与创新而生成的一种负面的产物(温晓慧,2008),是在多方面的变动下所导致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一致的失业状况(宁晓丹,2015);摩擦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变动或企业、个人转型,就业人员在失去或放弃工作以后,找到下一份合适工作之前所付出的等待和寻找的时间就是摩擦性失业(张新洁,黄少安,2017)。周期性失业是指岗位过少,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其工作能力不能得到发挥。是由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导致社会的实际失业率增加(陈全,2015),同时也与毕业生数量增加、失业问题累积有关(郭万春,郭文尧,2017)。

对于失业人员也有定义与分类。失业人员是指符合年龄要求并且在一段特定时间里没有工作,虽然暂时未获得工作但在寻找工作的人(傅朝升,2006),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没有工作;第二是目前可以工作;第三是寻找工作。满足上述要求则被定义为失业人员(吴文俊,2017)。对失业人员的类型进行梳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对失业人员进行分类时,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失业人员的特点。可以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将失业人员分为不同的类型,便于进行就业指导(傅朝升,2006)。翁耀佳(2015)按照年龄将失业人员分为青年失业群体和中年失业群体。王潇(2015)通过查询与研究,对青年失业群体的年龄进行了界定,具体是指16~35岁失业人员。这类群体失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存在求职动力不强、认知存在偏差和缺少职业规划的问题(臧维红,2016)。在以往的研究和理论中,学者们对于中年失业群体的定义没有过多的分歧,定义明确。姚洁敏,钟伟(2010)认为中年失业群体一般是指女性劳动年龄段在40岁以上,男性劳动年龄段在50岁以上(可简称为“4050”失业人员),他们迫切希望再就业,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工作技能、学习能力,很难获得就业机会。

针对失业人员所面临的困难,陈群洲,张巧红(1998)认为很多失业人员有自身的就业习惯和工作模式,难以轻易改变。还有一部分失业人员对自己的定位过高,追求工资高、工作轻松有意思、离家近、体面的工作岗位,但忽略了自身的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而在所有失业群体中,中年人群在失业后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通过研究王粟圆(2018)提出了中年失业人员在能力发展方面的困境包括:再学习能力不足、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心理调适能力减弱、缺乏社区参与能力。他们由于缺少事业成就感以及缺少和家人的沟通,出现了心理问题,例如孤独,沮丧,无所事事等。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年龄是直接影响失业人员的主要因素,但国外学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不应该将年龄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来定义失业人员的就业障碍,而是应该将对工作障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年龄影响生活中其他问题的方式上(Neary et al., 2019)。

本研究希望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究社区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以及他们在失业后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再就业的困境,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利用相关心理学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职业辅导和生涯规划,考虑怎样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什么样的帮扶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帮助他们应对自身所处困境。形成社区–心理的联动模式,体现出心理学在社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来自于北京市Y社区,通过和社区的社区专干联系,统计出了具体失业人员,准备进行逐一访谈,但是很多人由于没有时间、没有需求等各种原因拒绝了访谈,所以在2018年9月到2019年7月期间,研究者共访谈了16名失业人员,其中男性参与者8名,女性参与者8名。

访谈研究中发现,16个失业人员中,有因为需要照顾家里,时间上协调不过来选择主动失业的、有因为压力多大,想要稍作调整选择暂时不工作的、还有因为公司倒闭被迫失业等。

出于对参与者隐私的保护,所有参与者姓名均以姓氏首字母大写。研究参与人员的基本信息详见表1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study participants

表1. 研究参与者基本信息

2.2. 资料收集与分析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研究者提前列好将要探讨的问题,形成一份简单的访谈提纲,在访谈中由访谈对象自由表达,对回答顺序不作规定,围绕研究问题回答即可。本研究中的访谈对象为Y社区失业人员。访谈提纲如下:

一、访谈前

1) 自我介绍与建立关系

开场白

你好,今天我约您来,就是希望能够跟你了解一下你的生活状况,看看我们能做一些什么更加契合您需求的工作。谢谢你的到来。

2) 解释访谈目的和程序

3) 签署知情同意书,强调受访者利益的维护、保密原则,重点强调录音问题。

今天这个过程,我可能会问你一些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漫谈一下,聊聊天。谈谈自己目前生活的状态和期待。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2小时的时间,这个谈话内容将会被保密,不会对你有任何负面和不良影响,请您放心。我们是为了提供更加优质和贴心的服务。

有一些寒暄和过渡

二、正式访谈部分

1) 在这次访谈之前我们已经了解到您的一些基本信息,我再跟你核实确定一下。

年龄、婚姻状态、子女状态、其他家庭成员状态、生活基本情况、经济情况、学历状态、专业情况

2) 您可以说一说你的求学经历吗?(探寻出他的专业背景和技能)

3) 您可以说一说,进入社会之后,你的工作经历吗?

4)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目前处于失业状态?

5) 你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满意吗?(0~10级评分,0为极不满意,10为极其满意,你现在满意程度是几分呢?)能谈谈你给出这个打分的原因吗?

6) 你目前是否有再就业的想法?没有的话,为什么?

如果有的话,你有什么样的期待?

7) 你怎样看待现在的自己?

8) 为了继续就业和生活的更好一些,你都做了哪些的努力?

9) 你对社区、街道以及其他的服务人员有什么期待,我们做些什么也许能够更加支持到你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呢?

说明,以上的问题只是作为参考,具体访谈过程中,我们要随时跟随被访谈者,仔细倾听,自然追问,力求自然,舒服,又能够让受访者充分表达更多的信息。

在征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后,在访谈的过程中全程录音。将录音资料转录成逐字稿文字资料,共计211,821字。资料的分析采用主题分析法,主题分析被认为是质性资料分析中一种基础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在资料中确定、分析和报告主题的方法(陈向明,2000)。本研究中进行主题分析遵循以下5个步骤:首先,研究人员反复阅读访谈转录稿,让自己沉浸在文字资料中,熟悉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第二,产生最基本的代码(generating initial codes),即开放编码(open coding)。第三,形成主题,将代码分到不同层次潜在的主题中。第四,检查主题(reviewing themes),将一些不够好的主题合并、拆分或删减,主题应该达到内部同质性和外部异质性的标准;第五,定义和命名主题,确定每一个主题的本质(essence),包含哪些方面。思考主题本身以及主题之间的关系,避免主题之间太多的重合(何丽,唐信峰,朱志勇等,2014)。

3. 结果

3.1. 失业原因

经过对录音转录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他们失业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公司原因、工作性质、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创业失败。其中公司原因包括了公司倒闭、领导内部斗争、经济危机和公司裁员;工作性质包括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工作内容;家庭因素包括生育因素、赡养照顾老人、抚育孩子。

3.1.1. 公司原因

公司倒闭:有两位参与者表示,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公司不景气,最后倒闭而失去工作。

广告公司,然后跟房地产有点关系的,包括那个房地产做宣传,后来房地产业不太景气。这房地产最好的时候他那个公司规模就大一点,然后后来就越来越不景气,然后就不行了,但是我就没换公司。就后来他那个公司不行了,倒闭了。(J)

也就一年多,在一个广告公司,第一家是广告公司,后来那广告公司个人的,他倒闭了。(C)

领导内部斗争:有一位参与者表示,公司内领导内部斗争,随着领导更换导致失业。

工作做了两三年,然后那里边又领导内部斗争,然后就觉得安排的都是自己人,我就没办法了,我就只能撤出去了。因为新来的领导他就是对财务很重视,他想安排自己的人,你想所有企业都是这样。(C)

经济危机:有一名参与者在外企工作稳定,但是受到行业内经济危机的影响离开公司。

之后的话,基本上一直到我离开离职一直在这家公司,然后因为就是说好多外企到08年的时候,我就08年之后离开那家公司了,因为08年等于是经济危机,好多像什么三洋什么松下什么那些大的这些国企从北京都往什么沿海地方走了,对,后来很多地方都外企等于就是说在北京就逐渐减少了,我们离开那家公司了(Z2)

公司裁员:有两名参与者表示,因为公司的裁员而失去工作。

就是一直工作了十多年吧将近。十多年以后呢,我们公司原来是日资企业,它是从15年还是16年,16年3月份,嗯,就是卖给上海人以后呢,上海人就接受完以后,把企业接受完以后,当时好像他们谈判的是把业务和人员全盘接收吗。但是接受完以后就是老板就全砍,像我们这十年啊,或者十年以上的老员工,你就说直接不养老员工,他直接就是无事故给你辞退。(Z3)

原来有一个说法,85年进去的终生制,我是86年进去的,正好差一年。我这人比较安静,比较低调,我这人不愿意跟他争,我也不愿意去找领导说事,我就下来了。(G2)

3.1.2. 工作性质

部分参与者表示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工作性质方面导致的,面临着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不擅长、不感兴趣。

工作强度:有一名参与者表示,在工作期间工作强度过大,导致家庭生活出现了矛盾,最后选择放弃工作。

我每天都在飞机上每天都在跑,你不知道我那时候上班,我还有助手,我因为需要一个人,我时间表恨不得连我回家睡觉的时间,我助手都要给我规划出来。关键工作也不顺,很不顺,一天到晚出差,因为你要知道对外贸易跟老师不一样,你们老师都在一个固定的环境,我们这出差,一般像天津这都算近的,一般去上海外贸有时候出国,有时候恨不得一年有七八个月都在外面跑,家里的矛盾就日积月累,也不是说谁跟谁的就事情,这种家里矛盾,没有说谁针对谁的,还有谁要针对谁,这个矛盾反而好解决,你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问题就是这矛盾不是说针对都是穿插在一起的。(L)

工作压力:有三名参与者表示,自己在工作期间受到很大的压力,负荷不了选择放弃目前工作。

干一段时间,这06年开始干到了13年吧,嗯就不干了,就一直上夜班嘛,尤其在08年的时候,那时候特别紧张,其实我那时候就知道我就觉得不行了,太紧张了,嗯,就怕出事儿嘛。(G3)

主要就是说压力一大真的觉得特别累。就是睁开眼,我在想我今天得卖多少,我卖不够怎么着卖不过最后就是而且你还得想得开,你这卖不够了,你也不能着急上火,你说你真着急上火了,病了工资人家他不给你看病钱的,那病了,你自己的抗压能力差。后来压力太大了,喘不上气,又加上要带我妈去医院,就没上了。(S)

销售工作肯定是压力大,累。各种出差应酬什么的,什么事情都完了。岁数大了,销售腿跑是吧?(Y2)

工作内容:有三名参与者表示是由于工作的内容与自身情况不匹配,例如工作内容不擅长、对工作内容不感兴趣。

这个行业发展的也很快,然后我自己本身因为他要绘画功底,因为从小没学过画画,只能做一些文字排版,或者是图形引用现成的图,然后在二次创作在排版,然后这个工作可能不太适合,我对这审美什么的还是不太好,然后就没再干。(C)

分配到那个审计局服务中心,我觉得就跟写字楼物业没什么区别,就是管这套事。我觉得这太没意思,天天给人改门禁卡,写门禁卡,就像这写字楼人家开个会给人放投影。我觉得特没劲,没干了两年多就辞职了。(G1)

嗯,保险是因为那时候当初就是实在没法干下去,感受这行不太感兴趣。(G3)

3.1.3. 家庭因素

一些参与者表示失业的原因是家庭方面的因素,由于面临生育下一代、照顾家中老人或是抚育家里的孩子导致失业。

生育因素:有两名参与者表示在怀孕,即将生孩子以后辞职,在家带孩子。

那个时候我在柜台也做过,也做过那个督导都做过,嗯,在那个柜台也站柜台。然后又在公司呆过,就做到就是我生孩子辞职。然后之后就一直在家带孩子,带孩子带到现在。(H)

然后也干快餐,就麦当劳肯德基那样,麦当劳干的时间长,然后还要干到跟我们家有结婚07年。在那汉堡王,也是快餐汉堡王一直干到我生孩子上不了了。(S)

赡养照顾老人:有两名参与者表示自己需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因为老人生病需要看护,而工作又不能请假,所以辞职。

我上午班上了俩月班,就我妈一病,当时不能请假,我只能辞了没人看,只能我看。让家里人看孩子,我去看我妈去就这么着。(S)

今年春节的时候是我自己主动辞职的,之所以辞职就是因为老人这边病了,然后膝关节这边做了一个手术,然后需要人照顾,而且也赶上快春节了,孩子正好也在放寒假,然后又有老又有小需要照顾我就辞职了(W)

抚育孩子:有三名参与者表示由于孩子的接送问题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工作时间冲突,没办法兼顾,所以选择辞职。

我就在想我要是去一个新单位,我是早到是没有问题,因为送完孩子去公司去单位就很快,但是下午接孩子那块儿真的是不行。(Z3)

我说孩子我不能让他这么管的呀,这么管着把孩子不就回去了吗?嗯,我说我得管孩子,宁愿这两年我不上班。就从孩子一上学,是九月份开学,我还在上班,后来刚上了两个月,那阵儿老师也找我,说孩子学习上必须打好基础,但我下班以后都很晚了,孩子都睡了,顾不上孩子,然后我后来为了孩子就不干了(G4)

无奈,因为我在想如果我要是找一个工作的话,孩子给别人看的话,我还有点不太放心,因为我觉得孩子的教育对于家长来讲是不可推卸的,我是一个工作狂,我过去在单位,反正就是特别敬业的那种,因为没有办法,我们单位是散摊子了到最后,所以我在想,如果我要一旦工作,孩子我估计肯定是顾不上的,所以我只能保一头。(Z1)

3.1.4. 人际关系

有一位参与者表示,因为在工作中无法处理解决人际关系,忍受不了其他同事选择辞职。

工作是顺利的,但是有时候被欺负,嗯,然后我就说嗯,就是被欺负,然后干几天不干了。外地的,就是说那个外地的欺负北京的嘛,然后再说了,我就是新去的那种的。(Z4)

3.1.5. 创业失败

有两名参与者表示失业没有工作的原因是创业失败,现在很多行业都不好干,赔钱。

然后就从住那块是一个新的小区里边好多空的底商,我们就租了一个,然后就做了点生意,然后做生意,后来也觉得不太好干,餐饮业不好干,后来我就转出去了(C)

那时候也自己干过,这瞎折腾也不行。开过台球厅,弄过饭馆。后来就不行没法干。做了以后都不太行,赔钱。(Y1)

3.2. 困境

经过对访谈结果进行主题分析后发现,失业的参与者在再就业的过程中和在失业后的生活中主要会遇到这些困境:照顾负担,其中包括照顾孩子、照顾老人、心理压抑;自身限制,其中包括年龄限制、性格问题、身体限制、能力限制(学历不足、技能不全、学习能力);社会因素,其中包括前科记录、专业需求;再就业心态,其中包括自我否定、需求不符。并且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有许多参与者不止面临一种困境,而是同时面临着几种困境,阻碍了他们的就业和自身发展。

3.2.1. 照顾负担

照顾孩子:有三位参与者的困境是目前因为需要照顾孩子,又没有人能够帮忙看护孩子,而无法继续工作。

这还都不是钱的问题,就是你一个人就分身无术,你还得去接孩子,那会我老公也赶不回来。接孩子下班离的远,我等于是我弄完我爸,然后我回店里,回完店里,高峰期忙完了我又得赶紧去接孩子去,或者我提前把孩子接回来放在店里边,所以就很忙。(C)

因为我现在还有一个诉求,孩子现在周三是半天,没人带孩子,主要是因为这个才一直没上班呢,他现在周三是半天嗯,我也没办法吧。(G4)

没办法,因为我是真不想在家待着,我没办法像孩子现在他小上幼儿园,他不像说大一点的体质,什么各个方面都好点,这三天两头有小毛病,没人看,只能我看。就是有时候朋友也给我介绍什么的,但真的就是这孩子给我拖住了,真是这么回事(H)

照顾老人:有三位参与者表示遭遇的困境是现在需要定期带家里老人去医院、随时陪伴老人而无法离开家里外出工作。

这我孩子我也给带我老人也得看,一个星期去两趟医院,完了我孩子现在学校是周二周五这都是半天。(L)

因为家里这人我一人看孩子我上不了,我母亲也病不行,我得给她开药买药什么,反正就我一个人做。她就身体疾病都好说,这心理疾病挺重的。她觉得我在她身边,她觉得她有安全感,只要我一走,她就慌了,她就慌了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就焦头烂额,就自己起急。因为之前都是我替她做这些事,做饭买菜,很多开药全都是我帮她做就弄的她现在,我就觉得就跟废人一个什么都不会做,就这样。要不然我不早上班了,谁不想上我这我上不了。(S)

找工作谁伺候老人!而且她现在都还住着一破六楼,都下不了楼老太太这。工作我工作时间长了也不行,我回头回来给老太太做饭,时间长也不行。这老太太再什么也不行,哪都动不了。天天就得围着老太太。(Y1)

心理压抑:有一位参与者表示目前由于长时间在家呆着照顾老人,不能出去工作,变得不舒服、心理压抑。

你想我妈那病,天天屋里我就感觉这气氛很怪,我就不舒服,我就愿意自己往外跑,哪怕要孩子出错,那我就慢慢坐一会,我会溜一圈哪逛逛,我心情好点我再回去,要不然你就长期在家这么呆着,我就觉得特别压抑,憋的我难受,我就愿意出去待,我不愿在家待着(S)

3.2.2. 自身限制

有参与者表示在再就业中由于自己的年龄尴尬,性格过于内向,身体状况欠佳,能力不足而难以找到工作。

年龄限制:有一位参与者表示自己这个岁数找工作不是很好找。

反正上班,班我觉得还是得上一个呀,但是具体什么时候上我倒没想好,不过现在像我这个岁数找工作也不是很好找。因为我之前就身边有朋友也没工作,然后一起聊天的时候也聊过,就是像我现在这个岁数好像找工作也难。(J)

性格问题:有一位参与者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性格过于内向,有些恐惧和生人交谈,面对陌生人时会有压力,所以面试总是不成功。

有点压力,面对生人,我老是这样,就是面试的时候也就这样。(Z4)

身体限制:有三位参与者表示,由于自身疾病、以前过度损耗现在身体不能从事一些劳累的工作,体力上跟不上工作节奏。

我那时候离婚的时候就是心情不好压抑,然后得甲亢了,得甲亢之后,治疗之后变成甲减了。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不能太累,容易犯困。那时候都想干脆我就出去找别的工作,我宁可路上耽误一个月就挣2000多块钱,然后后来我在想,我这个体力跟不上,主要是我体力跟不上(Z1)

这两年我身体不太好,住过一次院,肺部感染。辛苦累,这一路做下来,化工公司,煤炭公司下井下矿,对身体挑战还是很大的。(G2)

我生完这孩子这身体,这确实也不太以前包括,但我现在感冒也没什么事儿啊,都不吃药就能扛过去,咱就是说硬件的,就是生完这孩子,因为我不有产伤嘛,就是顺产,就是那个产前有点那个子宫有点轻度下垂,嗯,就是我就是不能干特别重的活,现在这个我就不能去干,我干的话,我这身体就会越来越糟糕。(H)

能力限制:参与者表示再就业中遇到了能力方面的限制,学历、技能、再学习能力不足等都成为了再就业中的困难。

1) 学历不足

有四名参与者表示,学历是再就业的一大难题,没有高学历现在很难再公司中找到工作。

但是我就觉得人家,你去应聘去看还是要学历敲门砖。(Z3)

一个是背景,一个是学历,我觉得你像现在每年多少个应届毕业生那找工作都费劲了,更何况我们这样,这并不是说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说大环境,硬性指标在这。人家一般人门槛就是什么本科研究生,那我没有,这个相当于就是就算能力再强都没有,都没有让这个公司去认识我的机会。(G1)

然后咱也有自知之明,你要说咱想做办公室,找那种会计出纳,咱也没有会计证,而且咱学历就一个普通高中也人家也不会要。(W)

如果是以前相熟很多的公司,即便是那样,一人也不招,主要是岁数太,学历也不高,所以说实际工作经验各方面都很强,但是你的门槛在哪?你比如随便公司,哪怕是像以前那种做音响特小,四五个人的公司,怎么你也得大学学历是吧?(Y2)

2) 技能不全

有一名参与者表示,自己只能从事专业中最基本的,不具备复杂一些的工作能力。

但是自身能力确实有限,这就不太自信,说实话不自信,专业方面你想出纳最基本的简单的一些可以做,我再复杂一点的我也做不到。(C)

3) 学习能力

有两位参与者表示再就业需要更多的技能,但是自己现在的学习能力有限,再接触新事物比较吃力。

但是你说现在如果说你要是让我学点什么,咱真没那精力真学不进去了,一是咱记忆力也跟不上以前了,因为以前什么事都没有,就一心就是专学习,可能就记忆力还好一些,能记得住您像现在家里的事儿,然后社会各个方面的事你也记不进去,你硬装你也装不进。(W)

像我这种都多年都没摸过了电脑,然后所有的下载的那些软件,所有再去上手的话,会上的比较慢比较吃力,毕竟48岁了。(Z1)

3.2.3. 社会因素

参与者表示自己再就业会受到来自社会因素的阻碍。前科记录会受到社会偏见以及社会目前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需求不足。

前科记录:有一名参与者表示,自己的这种劳改的经历,可能会直接受到来自就业公司的偏见,不会被录用。

等于说就这样,就包括工作的话,可能你说的有可能就是你要正经去面试去,可能哪个单位可能直接一看简历就把我给扔掉了。所以说那个出来之后像这种对于咱们介绍工作来讲的话,就是我不见得要求高,但是说可能人家会就同样的人,我会在再三的往下筛选。人家不会问你你的原因是什么,人只问你你进去过,那你肯定就是坏。(G1)

专业需求:有一位参与者表示他的专业属于职业匹配度很高的,但是目前他所从事行业的公司都面临倒闭等情况,社会目前对他的专业的需求不多。

现在也就实在不一样了,你说那这些东西。如果是对需要的人来说他特别的需要,可是如果是说一个和原来我在飞利浦公司工作的时候,肯定是你是专门弄这个,就是说你可能人家特别需要你,可是到现在的话,因为这个那时代变化了,企业倒闭了,等于你就是一点用都没有了,等于你这就是你其他方面的话,它不需要这个东西,不是说你不好,他可是他不需要是吧?就这么一个状态。如果这些企业都存在,我们也会存在,因为这些企业它不在了,和我们就会就等于需要你去其他的城市,那我不愿意去。(Z2)

3.2.4. 再就业心态

参与者在再就业中面临着心态调节的问题,对自己持否定心态、对工作的需求坚持自己的想法导致再就业困难。

自我否定:有一位参与者因为在工作中受到挫折以及对人际关系和沟通方面不擅长而开始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用。

就是要说那什么,就是自己自责吧。就是自己的心里比较容易自责,自己还不知道干嘛每次都没用。就是自己老说自己也没用,有时候我妈去溜公园去啦,我就自己喝喝酒。就是自己没什么用,然后自己像样的工作都没有。然后你要说是想要自己买点儿东西,就会觉得没用。(Z4)

需求不符:有三位参与者认为再就业中碰到的工作与自身实际需求不符,他们有自己对于工作的要求,难以将自己的想法与现实工作调节平衡。

除非那公司老总特和我合得来。嗯,而且工资也还可以。嗯,比如说至少得上万吧,我还能考虑,要说比较低的话就算了。但是要是没黑没夜一天恨不得十个小时那种,我还真不去(G3)

就是任何对于我来说有压力的事,我好像都不太愿意干。工作地点远近得差不多(J)

体制内的工作,对生活水平影响,我觉得一定会有。(L)

4. 讨论与分析

失业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我国对于失业问题的政策实施在减缓经济压力方面为失业人员带来了帮助和缓解压力,但是缺少针对个人的精准帮扶。尤其是目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法对失业人员进行心理支持。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结论可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在以往的研究结果中,对失业原因和失业人员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聚焦于宏观社会层面上的,很少有学者对失业人员的具体困境进行具体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对于中年失业人员来说,面临能力发展方面的困境,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心理调适能力减弱、再学习能力不强、缺乏社区参与能力(Neary et al., 2019),为研究失业人员的具体困境提供了思路同时也肯定了本研究的意义。

从研究结果表明,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主要有:公司原因、工作性质、人际关系和创业失败。失业人员的困境主要有:照顾负担、自身限制、能力限制、社会因素、再就业心态。失业原因固然重要,很多却是我们难以控制的。所以更重要的是了解失业原因的潜在因素,结合失业人员在再就业中面临的困境,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图1可知:失业人员在再就业中面临着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就像是大山一样压在失业人员的肩上,阻碍了其前进;又或是像再就业道路上的一个个障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想要去除这些障碍需要依靠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去寻找突破。

未来对其的帮扶可以针对不同的困境大山展开,在尽力解决困境的同时,为失业人员的提供资源。针对照顾负担大山,可以在社区内开展老年人饭桌、社区托管,由社工负责,帮助失业人员缓解照顾老人孩子的负担。对于由于照顾负担引起的心理压抑,可以通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减轻压力;针对自身限制大山,可以由社区社工了解具体困境,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在社区内开展就业培训,提升技能;针对社会因素大山,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就业困境带来的压力,重拾信心找回自我;针对再就业心态大山,可以系统的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帮助失业人员改变就业心态,明确就业目标和道路。

Figure 1. The plight of the unemployed four mountains

图1. 失业人员困境四座大山

对于失业人员困境的四座大山,可以选择铲除障碍也可以另辟蹊径绕过阻碍,帮扶的方式还有许多,我们能够做的也还有许多。希望对失业人员的精准帮扶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早日解决失业人员面临的困境,使其更好的发展。

本研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参与者均来自于北京同一街道,研究结果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北京市其他地区或是其他省市。另外本研究的访谈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参与者的心境,在熟悉或是安静温馨的场所参与者心情可能会更加放松,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社区内访谈有时会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打扰,是参与者思路被打断,所以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访谈环境的影响。

此外,从开展项目到研究结束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模式,对这个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到位。在后续研究中,希望能避免参与者来源、研究者本身和访谈环境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上更加清晰和完善。

5. 结论

失业人员面临公司原因、工作性质、家庭因素、创业失败以及人际关系等多种失业原因;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照顾负担、自身限制、社会因素、再就业心态,并且许多人同时面临着不止一个困境。面对这些困境,未来在对其帮扶中可以考虑两方面:第一需要建设更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第二需要在此体系下达到“精准”帮扶,铲除“困境”大山。

参考文献

[1] 陈全(2015). 我国劳动力市场摩擦性失业问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暨南大学.
[2] 陈群洲, 张巧红(1998). 正确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 中国劳动, (1), 32-33.
[3] 陈向明(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傅朝升(2006). 试论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实施. 大众科技, (2), 184-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1151.2006.02.104
[5] 郭万春, 郭文尧(2017). 当前大学毕业生失业现状及原因. 科教导刊(中旬刊), (29), 173-174.
https://doi.org/10.16400/j.cnki.kjdkz.2017.10.081
[6] 何丽, 唐信峰, 朱志勇, 王建平(2014). 殇痛: 失独父母哀伤反应的质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5), 792-798.
[7] 宁晓丹(2015). 基于结构性失业理论的我国失业问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交通大学.
[8] 王粟圆(2018). 中年失业职工能力发展的小组工作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 王潇(2015). 经济转型背景下陕西青年失业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0] 温晓慧(2008). 目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成人教育, (7), 32-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6577.2008.07.016
[11] 翁耀佳(2015). 社会工作对中年失业群体就业问题介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2] 吴文俊(2017). 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 博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13] 姚洁敏, 钟伟(2010). 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分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13), 116-117.
[14] 臧维红(2016). 青年失业群体现状与就业需求——基于北京市海淀区35岁以下青年失业人员的抽样问卷调查. 中国就业, (11), 48-49.
https://doi.org/10.16622/j.cnki.11-3709/d.2016.11.024
[15] 张新洁, 黄少安(2017).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摩擦性失业问题研究.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3), 44-55+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5804.2017.03.005
[16] 赵萍(2015).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探究. 商洛学院学报, (5), 93-96.
https://doi.org/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5.021
[17] Neary, J., Katikireddi, S. V., Brown, J. et al. (2019). Role of Age and Health in Perceptions of Returning to Work: A Qualitative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9, Article No.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