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背景下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成因、影响及引导
Types, Causes, Influence and Guidance of Informal Group of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 Bullying
DOI: 10.12677/AE.2022.128408, PDF, HTML, XML, 下载: 177  浏览: 1,634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谢红雨: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肖 荷*: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内江
关键词: 学生非正式群体校园欺凌未成年Students Informal Groups School Bullying Teenager
摘要: 当下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欺凌群体愈发低龄化,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欺凌事件的实施者,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研究,不仅有利于引导该群体的正向发展,而且还有利于班级建设的健康发展。研究分析了非正式群体的定义、类型,探讨了非正式群体成因以及不同类型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各方面造成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对其正向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引导策略。
Abstract: The bullying incidents are the common occurrence in the current school, in which the groups bullied by others are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As the informal group, the students in the bullying incidents have becom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researchers.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formal groups, as well as conducting targeted research on them, which are not only conducive to guiding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lass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and types of informal groups,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informal group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al groups on all aspects of the class. And a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al groups, corresponding guiding strategies for their positive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at the end.
文章引用:谢红雨, 肖荷. 校园欺凌背景下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成因、影响及引导[J]. 教育进展, 2022, 12(8): 2695-270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8408

1. 引言

近年来发生于全国各地的校园欺凌事件陆续曝光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引起大众的关注与讨论。而这些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施暴者往往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非正式群体组成,给受害者施以身心上无法磨灭的伤害。

教育部于2020年4月6日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学校应建立对欺凌的零容忍机制;教师应关注处于弱势或特殊地位学生,发现学生存在被孤立、排挤等情形时应及时干预;学校接到关于欺凌的举报,应立即调查等” [1] 。这意味着,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校园欺凌,以科学的方法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刻不容缓。

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应从源头入手,做到对非正式群体密切关注、正确看待、科学研究与引导,三者缺一不可。

2.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界定

美国的心理学家梅奥在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中首次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理论。霍桑实验表明,在官方规定的正式工作群体之中还存在着自发产生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规范和维持规范的方法,对成员的影响远较正式群体为大,因此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正式群体而无视或轻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从群体成因以及内部结构特点出发指出:非正式群体指因个人兴趣、性格等因素而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群体目标,成员之间无地位高低之分的群体 [2] 。以此为基础,针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研究。宋艳从群体形成的原因与群体特征入手,指出班级非正式群体是指在班级中,学生以相似的经历或兴趣爱好等为基础,在日常学习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无正式规定的小群体 [3] 。叶澜在《教育学原理》一书中,从组织、规范这一角度将学生非正式群体定义为在学校教育生活中缺少正式规章制度、无教师正式介入、管理的小群体 [4] 。也有研究者从形成的价值基础来界定学生非正式群体,认为学生非正式群体即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因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而自发地组合在一起的团体 [5] 。

由此可见,学界目前对于“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一名词尚未有一个一致认同的界定。综上研究,本文认为,学生非正式群体即指班级成员在日常交往中,因兴趣爱好、个体特征、个人能力、空间距离等因素相互吸引,而自发形成的区别于学生正式群体的无明确规定的学生团体。

3.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划分

针对非正式群体成因的不同,吴玉莲在《论班级管理与非正式群体》中,将非正式群体分为娱乐群体、舆论群体、老乡群体、对抗群体 [6] 。吴康宁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依据学生之间的人际状况,将群体分为了受欢迎者、受忽视者、受孤立者、受遗忘者 [7] 。江宏从群体的成因入手,将非正式群体分为爱好型、情感型和反抗型 [8] 。但是目前对于非正式群体最常见的分类方式则是将群体分为积极、中间、消极三类,在综合分析了大量分类方式后,本研究更加赞同较为大众的分类法,认为在对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分类时,应当综合考虑群体形成原因、群体活动目标、群体所产生的影响等,所以笔者将其分为了正面型、中间型、负面型三类学生非正式群体。

1) 正面型学生非正式群体

正面型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都是有利于群体成员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可以为班级其他成员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班级,促进班级发展。这类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大致发展方向与正式群体相一致,基本不会对班级工作造成困扰,如班级中的因热爱读书、学习而自发形成的组织。

2) 中间型学生非正式群体

这类学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占大多数,他们缺乏或没有固定活动目标,成员聚在一起仅仅是为了有个同伴做同一件事。他们的活动往往不会对班级造成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不会造成积极影响。如班级里固定的打篮球的伙伴、讨论小说的伙伴等。正是由于这类群体数量庞大且无固定目标,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关注,注意其发展动向,引导其向正面型群体靠拢,避免其偏向负面型群体。

3) 负面型学生非正式群体

一般来说,负面型学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所占比例较少,这种群体往往带有破坏性,对班级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有行动上的也有思想上的,有对班级班风学风的影响也有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都是消极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班级建设。教师对这类群体往往需要密切注意并进行针对性引导。

4. 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非正式群体成因众多,宋艳和黄志林等人分别对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因进行了分析。李文芬将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因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相连,从学生的自身需要角度出发,分析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唐秀丽则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分析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本研究认为,分析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应考虑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

(一) 主观因素

首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性格相似的个体往往更能吸引对方,学生群体亦是如此。心理学界通过众多实验表明,性格相似的人在交往中往往更加和谐,其原因在于性格相似的个体之间存在更多相似之处,沟通和相处起来会更加容易。

其次,相似的兴趣爱好吸引个体自发组成小团体。相似的兴趣爱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个体共同活动的频率和共同话题的数量,成为他们建立友谊的桥梁。

再次,“个人能力”也是吸引学生组成小团体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发展水平具有个体差异性,个别学生因能力有限无法顺利完成所面临的任务,于是伙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便成为了学生乐于选择的高效进步方式,此时“个体能力”便具有一定吸引力。

最后,相似的思想观点使学生个体在面对问题时,在大方向上可以与同伴保持一致,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存在于细枝末节处。所以在多数时候,拥有相似思想观点的个体能够组成较稳定的非正式群体。

(二) 客观因素

首先,个体形象作为个体最直观、最表面的特征,在短期内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这也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之一。

其次,学生组成非正式群体还会受“空间距离”的影响。当学生长时间处于较近的空间,更容易自发形成非正式群体。

再次,教师的管理风格也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民主型的管理风格由于师生关系较为和谐民主,更容易使班内自发形成中间型与正面型非正式群体,而专制型与放任型的管理风格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或是促使学生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从而更容易形成带有破坏性的负面型非正式群体。

另外,社会风气与学校文化也是学生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又一大诱因,社会风气与学校文化作为隐性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良好的周边社会风气与学校文化,更容易促使正面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反之亦然。

除以上因素外,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还有学习困难、生活上感到孤单、成人的关心较少、外部物质吸引等因素。

5. 学生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发展的影响

(一) 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学习风气的影响

1) 弘扬优良学风

当班级非正式群体与班级正式群体目标一致时,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群体成员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确立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高效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供群体内部成员相互学习借鉴,还能通过群体的示范为班级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对优良学风的形成、发展与定型产生有利影响。

2) 蔓延厌学情绪

负面型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学风造成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学生群体中蔓延荒废学习的情绪。当班级中存在个别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时,往往对班级整体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这类以荒废学习为乐的个体自发组成了非正式群体,则给班级整体以及班级其他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9] 。这类负面型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久而久之,班内将会蔓延荒废学习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风气。

3) 形成不良习惯

除蔓延厌学情绪外,部分负面型非正式群体还会将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由于个别学生缺乏自控能力,以及受从众心理的支配,极易习得这些不良习惯,如抄袭作业、拖延作业、学习态度敷衍等等。

(二) 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建设的影响

1) 促进目标达成

非正式群体活动目标与班级活动目标相互影响,当非正式群体所制定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时,则对班级目标的实现起着推动作用。例如热爱运动的非正群体,在积极参加校运动会,为班级获得荣誉,这不仅是该群体的目标同时也是班级的目标。

2) 推进民主管理

非正式群体作为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较之于正式群体更多且类型更加丰富,这也意味着非正式群体所代表的观点与意见更加的多元。通过多元的意见改正班级管理的不足之处,鼓励非正式群体积极表达,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有利于推进班级民主管理。

3) 削弱管理力度

但也正是由于班级非正式群体数量众多,类型各异,部分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后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使得管理者无法对群体将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做到防微杜渐,所以当这类非正式群体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暴露出来时,管理者将会花费成倍的精力去矫正这些不良影响。由此可见,部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会削弱班级管理力度,分散班级教育力量。

4) 阻碍班级活动

一旦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班级整体发展目标不一致时,该群体便会给班级带来消极影响。这种影响最主要表现为非正式群体成员对所在群体的认同大于对班级的认同。所以当非正式群体成员在面临群体与班级的冲突时,首先考虑的便是群体成员的好恶以及群体成员的利益,如此便对班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 非正式群体对班级人际关系的影响

1) 满足归属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属于个体缺失性需求之一,所以当个体无法在正式群体中获得归属感需求时,就会在班级小群体内寻求这种满足。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不仅可以满足个体相互学习、借鉴的行为需要,还能满足个体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的心理需要 [10] 。

2) 提升交往技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人际关系作为校内隐性课程,充当着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必修课,人际交往将是个体一生的课题。班内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弥补了个体交往技能的短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观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原则,增强规则意识、平等意识,达到去自我中心化的目的,为社会化奠定良好基础。

3) 造成排他现象

非正式群体中过分严重的小群体意识易造成班级内部的排他现象,群体成员紧紧抱团,拒绝与班内其他的小群体交流互动,长此以往便会导致班级群体互相排斥,更为严重的还会使班级不同非正式群体之间形成对立的局面,导致整个班级“四分五裂” [11] 。除了群体之间的相互排挤,还有群体对个体的排挤现象。

4) 促成越轨行为

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激发风险互助行为的倾向,若群体成员无法辨别是非善恶,便容易走向歧途,促成越轨行为的发生 [12] 。校园欺凌便是越轨行为的典型表现。2020年7月,陕西大荔县官池镇石槽中心小学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被爆出在全寄宿制学校中,被同年级四名学生以收保护费为由,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校园霸凌,该群体手段残忍,不仅蒙头殴打受害者,还用刀具与砖块伤害受害者。可见,学生负面型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已具有极大破坏力。

6.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对策

李灵莉在《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沟通》中提出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不仅会影响群体成员的身心发展状况还会影响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情况 [13] 正如A.B.彼得罗夫斯基等人在《集体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所述“在群体中,各种人际关系必将组成不同的人际结构。对于教育者与领导者来说,了解这种结构,是发展集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14] 。所以对于班级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教师都应予以重视并采取恰当的办法进行引导与管理。

(一) 对正面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1) 提供条件满足需求

教师应主动与正面型非正式群体交流沟通。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活动目标时,了解与听取该类非正式群体的愿望与要求,接纳吸收其中有意义的意见,建立和增进班集体内部的感情,促使班级班风与凝聚力的向好发展。鼓励正面型非正式群体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个体、班级以及学校的活动,及时为该群体提供条件,满足其活动开展所需的时间、空间。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利用适当的时间与空间为这类群体提供发展机会。例如为弘扬优良学风,满足非正式群体的阅读需求,在班内专门设置阅读时间,创立“读书角”供学生阅读交流。

2) 设置奖励促进发展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观点,人的行为与其所受到的强化呈某种函数关系。当一种刺激能给有机体带来愉悦体验,则这种刺激出现的频率将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设置适当的奖励即呈现正强化,有利于增加正面型非正式群体组织有益活动的频率,促进正面型非正式群体进一步向好发展,为班内其他群体树立榜样的同时,促进班风与学风的发展。

对于正处于前习俗水平的低年级学生以及处于习俗水平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收获奖励能够满足自身的道德需求。这一时期的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非物质奖励,教师的称赞、荣誉称号、实物奖励等等,都能激励非正式群体发展。例如当班内爱好足球的非正式群体,在校足球赛中取得好成绩时,在班内当众提出表扬,并授予该群体“运动之星”称号。

3) 鼓励扩大群体规模

利用学生从众行为较为突出的特点,引导正面型非正式群体成员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使其在活动中起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学生加入,以满足更多学生归属、合群的心理需要,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发展。但教师应区分这类非正式群体与班级正式群体,这类群体的成员数量不宜超过班级班干部这一正式群体的成员数量,否则将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阻碍,削弱班级管理力量。

4) 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正面型非正式群体成员一般具有良好的目标、积极向上的态度,健康的兴趣爱好。这类群体在班级中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不仅有助于带领班级向好发展,还能使群体成员实现个人价值,从而获得集体归属感与个人成就感。但是这种群体有时也会暴露等出思想较幼稚、缺乏远见、热情过火等缺点。因此除了要支持保护外,还应注意日常的观察与引导,使之与正式群体协调一致,将非正式群体引入正式群体活动目标的轨道,使二者密切配合,共同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

(二) 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1) 注意群体发展动向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数量较多,因此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潜在发展空间较大。针对这一类型的群体,需要教师在日常班级生活中加强观察,注意群体发展动向,及时遏制不良势头,积极发扬其长处,因势利导,巧妙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2) 采取适当方式引导

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若不分青红皂白对其进行打压,易激起其反叛意识,迫使其被动走向负面型非正式群体。所以当这类群体暴露出不利于班级发展的想法、行为时,不能立即采取粗暴的态度生硬地训斥,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了解该群体做出某类行为的原因并从源头入手,加以疏导,消除隔膜,促进班级团结 [15] 。

3) 鼓励建立正向目标

在确立班级建设目标、活动目标时,需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采纳合理意见,以增强班级目标对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的吸引力,并在实践中使他们感受到只有实现班集体的目标,才有可能满足个人的需要。鼓励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向班级正式群体看齐,制定正向目标,不仅有助于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对群体本身也有重大意义。

(三) 对负面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1) 了解疏导核心人物

杜甫《前出塞》之六中写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治理班级负面型非正式群体时也应如此。每一个非正式群体中至少会有一个核心人物,他在群体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他的任何言行都会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响应。如果做好了核心人物的疏导工作,那么群体的教育疏导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班主任老师首先要主动与核心人物进行沟通,了解其动机,比较全面地掌握其行为以及思想的动态发展过程,平时要注意多收集和积累相关信息,以便在教育时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在教育过程中应采用正面教育与适当惩处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思想、行为发生转化。进行这项工作时,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任务的长期性于艰难性,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需要讲求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帮助其顺利转化 [8] 。以便在后续管理中能够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协助教师促成所在群体成员的顺利转化,使群体回归正轨,为班级建设、班风建设以及班级团结出力。

2) 关心了解群体成员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除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外,群体成员作为非正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教师予以关注和了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a)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氛围等有利于从根源掌握学生加入负面型非正式群体的原因。

b) 了解学生当前目标

包括学习目标与生活目标,目标是对社会价值观内化程度的反应,对理想生活的设想。教师积极了解学生当前的目标有利于更全面地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与纠正群体成员不当的行动目标,并予以正向引导。

c) 了解学生当前困境

关注群体成员所面临的问题。大部分负面型非正式群体成员习惯于将自己置于班级正式群体或整个班级对立面,是由于学习中、家庭里或人际交往过程中面临一定的困难,致使其内心孤僻,无法在班级集体中寻求安全感与归属感,于是选择“投奔”同样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的个体,进而组成了负面型非正式群体。积极关注群体成员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与关心,在班集体中满足其归属感的需要,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脱离原先所在的负面型非正式群体,积极融入班级整体之中,增强班级凝聚力。

3) 引导参与班级建设

心理学家马斯洛对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类型、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表明,非正式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集体的形成,并使之更加牢固 [16] 。共同制定班级目标有利于个体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所以在制定共同目标时,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尤其是负面型非正式群体以匿名的方式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允许学生发表与班级整体目标不一致甚至相对的意见,从而了解学生心里所想。参考学生意见,吸收有利建议,与学生共同制定本班的总目标和任务,使班级共同目标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大多数学生非正式群体目标的要求。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让负面型非正式群体成员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目标,群体成员也会自觉地遵守,简化了管理难度。

在完成共同目标时,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以及总目标来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负面型非正式群体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使班级目标更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负面型非正式群体能够体会到与班集体共同完成任务的归属感与成就感,意识到只有在班级共同目标实现的情况下,自己所在非正式群体目标才能实现,故而自觉地将自己非正式群体的小目标融入到班级的共同目标中去,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 [17] 。

4)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孟子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性格较为强势的负面型非正式群体成员仅靠情感说服显然行不通,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加以约束,对于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行为,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批评教育。如果规章制度对于学生的震慑作用仅停留于表象,不重视其权威性与严肃性,那就无法达到规范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导致学生对班级规章的轻视甚至是忽视,久而久之,班级规章就会失去效力,形同虚设。因此,当负面型非正式群体做出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行为时,应及时按照班级规章制度施以处罚,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从而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震慑,不敢再次轻易违反规章制度,同时还为班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5) 学校家庭联合共育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与多样性,因此教师除做好上述几项工作之外,还应经常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形成立体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做到对负面型非正式群体全方位的把控。如此才能使负面型非正式群体得到全面的管理与引导。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只靠学校教育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教师在校外监管不到的地方,家长要担负起进行监督教育的责任。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进行必要的家访或安排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近期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同时在发现一些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要与家长说明情况及原因,必要时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予指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要叮嘱家长在学校放假期间,切实关注学生的动向,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家长建立联系,共同监督学生非正式群体在校外的行为。

总之,班级非正式群体作为班级不可或缺地存在,不管是对班级中学生个体的成长,还是对整个班级的管理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班级管理者应以科学的理念、有效的方法对班级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以促进班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整个班级的健康、和谐的发展。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内江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专项师范院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JG202131);2021年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师范类本科院校金课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JJYJ3793);2021年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双一流”战略下我国大学校训文化优化研究(JJYJ4199)。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 [Z]. 2021.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472.
[3] 宋艳. 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J]. 江苏教育, 2013(10): 32-35.
[4] 叶澜, 杨小微. 教育学原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4.
[5] 班华. 班主任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12): 24.
[6] 吴玉莲. 论班级管理与非正式群体[J]. 理论观察, 2002(4): 105-107.
[7]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81-288.
[8] 江宏.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J]. 中国教育学刊, 2001(2): 15-18.
[9] 陈平. 构建学习文化, 控制教师消极型“非正式群体”[J]. 江苏教育, 2010(35): 57-58.
[10] 魏新奇, 孙庆林. 怎样使学校非正式群体发挥正功效[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8): 15-16.
[11] 贡萍. “非正式群体”对班级人际交往微环境的影响[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1): 16.
[12] 张峰.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开封: 河南大学, 2013: 9.
[13] 李灵莉. 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沟通[J]. 教学与管理, 2001(7): 25-27.
[14] (苏)A•B彼得罗夫斯基, 等. 集体的社会心理学[M]. 卢圣忠, 等,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7.
[15] 樊珍会. 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水产学校为例[J]. 当代职业教育, 2015(2): 91-93.
[16] 刘佳. 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影响及管理策略[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8): 22-23.
[17] 高姗, 李强, 焦江丽. 初中生非正式群体领导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10):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