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足球文化可视化分析
Visual Analysis of Chinese Football Culture Based on CiteSpace
DOI: 10.12677/APS.2022.103069, PDF, HTML, XML, 下载: 238  浏览: 1,02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彦稷*: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全 涛#:重庆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重庆
关键词: 足球文化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Football Culture CiteSpace Bibliometrics Visual Analysis
摘要: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992~2021年有关足球文化研究的1959篇学术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十年足球文化研究文献时序分析上呈现倒V型,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作者基本依托于体育院校或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开展研究,并且研究机构分布呈现离散–独立特点,机构间合作交流较少,初步形成小规模合作研究链;领域研究热点方面:关键词共现结果显示研究聚焦于校园足球范畴下的“应用–开发–教学”研究,聚类结果显示重点研究领域为体育文化建设背景下足球文化在地化建构,关键词突现结果显示中国特色足球文化的模糊性探索为领域研究前沿。
Abstract: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this paper makes a bibliometric and visual analysis of 1959 academic papers on football culture research from 1992 to 2021 included in CNKI databas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football culture research literature in recent 30 years, it presents an inverted V-shape, with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and then downward trend. The research authors basically rely o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s or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s of normal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rete independence, less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initially form a small-scale cooperative research chain; Field research hotspots: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development-teaching” research under the category of campus football. The cluste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research field is the localized construction of footbal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keyword emergen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zziness explor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football culture is the research frontier in the field.
文章引用:李彦稷, 全涛.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足球文化可视化分析[J]. 体育科学进展, 2022, 10(3): 480-492.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2.103069

1. 引言

近十余年,国家在陆续发布振兴足球的政策文件,强调足球文化建设对足球发展的重要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到要将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作为我国发展足球运动的远期目标之一 [1];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中提出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激励人们顽强奋斗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2];2020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及要扭转急功近利和锦标主义倾向,弘扬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营造健康的足球文化氛围 [3]。显而易见,足球文化对足球运动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中国足球的振兴既需要强大的足球物质文化作为基础,也需要强大的足球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引领,我国在建设足球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足球文化的构建 [4]。基于此背景,足球文化研究是近年来持续不断地受到学界共同关注和侧重研究的议题。在当前我国正奋力建设世界一流足球强国的形势下,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的足球文化研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进而深入探究我国足球文化研究的前沿热点,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法最早由美国学者A. J. Lot Ka提出,是运用数学及统计学方法对文献数量、时序、空间分布进行定量统计的方法 [5]。本研究利用NoteExpress、VOSviewer、Excle软件对发文趋势、发文机构、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洛特卡定律、布拉德福定律、普莱斯定律对核心作者与核心期刊进行专业验证。

2.1.2. 可视化分析法

CiteSpace是一种多元、分时和动态的可视化软件,在绘制科学研究领域内的知识图谱、分析不同类型与特征的引文网络及识别、呈现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趋势等方面有着较强的技术和功能优势 [6]。本文主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992~2021年有关足球文化研究学术论文1959篇进行可视化分析。具体而言, 应用CiteSpace软件关键路径算法(Pathfinder)对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聚类分析呈现,从而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以期探寻足球文化研究的前沿热点。

2.2. CiteSpace数据处理

2.2.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采用“专业检索”方式,以SU% = “足球文化”OR KY = “足球文化”为检索语法,时间跨度为199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检索结果为3385条,排除无关文献与会议通知、报道简讯、简介等,只保留学术期刊1522篇,学位论文437篇,共1959篇学术期刊及学位论文作为源数据。

2.2.2. 研究步骤

首先,数据准备。在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检索筛选后得到数据“Reworks”格式后导出,命名“download_XX-XX.txt”,将其保存至CiteSpace名录下input文件夹。在CiteSpace软件Date项目中对input文件夹下的数据除重,输出至output文件夹,得到有效分析文献1959篇。

其次,项目设置。Time Slicing设置“From 1992 JAN TO 2021 DEC # Years Per Slice 1”;Text Processing\Links\Selection Criteria\Visualization不做变动;根据研究需要合理选择Node Types类型;Pruning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使图谱更清晰明了。

再者,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生成后,利用Control Panel调整参数,使图谱美观、简洁。同时根据《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等书籍中相关要求来对CiteSpace V生成的知识图谱进行深入解读。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足球文化研究文献时序分析

文献数量时序变化是衡量某一研究领域历史轨迹、动态趋势、受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 [7] 近三十年我国足球文化研究发文量时序变化总体呈现典型的倒V型(如图1所示),可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

Figure 1. Time series change diagram of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图1. 文献数量时序变化图

第一阶段称为起始探索阶段(1992~2001年)。此阶段年发文量仅有零星几篇。究其原因,中国足球由专业化、体制化向职业化改革探索,研究领域注重职业化改革实操,漠视足球发展根源性问题,对中国足球文化良性发展造成制约。此阶段足球文化研究根源性问题被忽视,致使足球发展急功近利,自然难逃平庸,足球是要动真格的 [8]。

第二阶段为缓慢增长阶段(2002~2012年)。此阶段年发文量稳步递增,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外足球文化对比分析、中国古代足球文化、足球俱乐部文化建设领域方面。

第三阶段是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8年)。这一阶段文献研究数量逐年激增,于2018年达到发文量峰值251篇。此阶段,国家足球政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加速体制改革的推进,推行管办分离;政策发布主导单位趋向多元化,中国足球协会、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相继推出纲领性文件,深层次、多维度推动中国足球文化研究高速发展 [9]。与此同时,第21届俄罗斯世界杯再次激起人们对足球强国的渴望,进而足球文化相关文章激增。

第四阶段称为总体下降阶段(2019~2021年)。需要说明的是,2019年的发文量相较于2018年,其下降幅度不大,属于合理波动范围;2020~2021年发文量呈断崖式下降,其中2021年的发文量退回至2015年的水平。虽与疫情不无关系,但足球精神文化的缺失以及急功近利发展的弊端实为本源,国内顶级联赛停摆后,足球商业价值锐减,国内学者研究热度骤降。

综上所述,1992~2021年足球文化文献时序呈倒V型,发文量于2018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经过文献时序四阶段比较研究发现,国家政策在足球文化研究中起到推动、指导作用,因此如何改变发文量逆增长趋势,将足球文化发展拉回正轨,指导性政策文件是有效手段之一。此外,如何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统筹足球精神文化、足球制度文化、足球物质文化的良性发展也是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3.2. 足球文化研究载文期刊分析

对一个学术领域做文献来源的期刊分布,能够确定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能够反映该学科发展水平与发展动向,其形成与否可反映该学科领域研究是否成熟 [10]。通常而言,核心期刊的确定往往是以布拉德福提出的布氏定律为依据。根据布氏定律,将载文期刊分为三个区:核心期刊区、相关期刊区与边缘期刊区,如果3个区域期刊数量之比接近1:n:n2,则符合布拉德福定律 [11],进而确定该研究领域有稳定的核心期刊区。经计算(表1),近三十年中国足球文化布拉德福常数比为1:13:15,不符合布氏定律。因此,1992~2021年中国足球文化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期刊区,足球文化研究科学研究领域尚不够成熟。

Table 1. Football culture research bradford division 1992~2021

表1. 1992~2021年足球文化研究布拉德福分区

Table 2. 1992~2021 distribution of articles on football culture research journals (20 and above)

表2. 1992~2021年足球文化研究载文期刊分布(20篇及以上)

表2为载文量20篇以上的期刊统计,载文量20篇及以上的十种期刊仅有三种为CSSCI期刊来源,分别为《体育文化导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可见,国内体育核心期刊对足球文化主题论文关注度不够,论文发表的期刊良莠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3.3. 足球文化研究机构分析

Figure 2. Distribution map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图2. 研究机构分布图谱

(a) (b) (c)

Figure 3.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chain

图3. 机构合作链

研究机构的分布特征可以明确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以及研究力量的分布状况 [12]。经统计,近三十年共有539家研究机构(最小单位为二级机构)涉及足球文化研究。

VOSviewer分析的机构共现图(如图2所示)展示了我国足球文化研究机构分布特征,由聚类机构来看,各研究机构合作较少,大部分机构从事独立研究,离散性特征较强,但初步形成了三条机构合作链(如图3所示)。第一条合作链以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为枢纽展开的两两合作式合作链;第二条合作链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次中心开展的发散式合作链;第三条合作链是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枢纽的延长线式合作链。合作研究机构都都依托于专业的科研所,比如北京体育大学的中国足球运动学院、整体而言,各研究机构呈现离散–独立的特点,机构间的合作链虽初步形成,但合作的广度较小,同时合作机构以体育类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学院为主,未出现跨专业合作。

3.4. 足球文化研究作者分析

Table 3. Author frequency and publication frequency table

表3. 作者频率与发文频率表

分析某一研究领域发文作者分布特征,能够确定该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的形成是某一研究领域研究是否成熟的标志,其在研究领域内具备学科导向作用。验证核心作者群形成与否通常是以洛特卡和普莱斯定律为基本依据。

根据洛特卡定律,f(x) = c/x2,f(x)是写x篇论文作者数占总作者数(含合作作者)的比例,c为某一研究领域的特性常数,为60.79%。在近三十年中国足球文化研究领域中,共计有2377位作者发文(如表3所示),发文数量为1篇的作者为2083,占总数的87.63%,不符合洛特卡定律。通过普莱斯定律做进一步验证。普莱斯定律指出,在某一研究领域,论文的半数是由核心作者撰写的,存在关系M ≈ 0.749(Nmax)1/2,Nmax为最高产作者发文数,M为高产作者中最低产作者发文数。在近三十年足球文化研究领域中,最高产作者发文12篇,将其代入公式,可得M = 2.59,即发表文献为3篇及3篇以上的作者是高产作者。经数据统计,发文量三篇及三篇以上的作者共计87人,占总数的3.6%,不符合该定律规定的50%,因此1992~2021年足球文化发文作者分布不符合普莱斯定律。综合普莱斯与洛特卡定律验证结果,1992~2021年中国足球文化发文作者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8.3R生成作者共现图(图4),节点大小代表发文量多少,连线粗细代表合作强度高低,连线颜色对应合作年份。由图4可知,足球文化研究领域作者分布较均匀,以独立研究为主,初步形成作者合作群,主要为两人间的合作,其中最具规模的是以广州体育学院的周毅为核心,主要成员有张权、张孝平、唐峰、王玉峰、刘夫力、王君,依托于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等专业足球科研机构进行足球职业俱乐部管理体制、足球战术、女子足球等方面的研究;三人作者合作群是以姜付高为主,成员有刘鸿滨和刘刚,依托于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进行特色校园足球文化的研究;最多的为两人合作模式,如侯学华与薛立依托于南京体育学院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进行校园足球相关研究,孙科与乔凤杰依托于清华大学体育部中国足球发展研究中心进行足球文化、足球改革、足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张健与张建华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服务中心进行体育文化的研究等等。

整体上来看,我国足球文化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并未形成,足球文化的研究尚且处于成长阶段,研究大多依托于高校进行,并且两两之间合作研究居多,学者之间学术交流较少,不利于足球文化研究的交融与发展。

Figure 4. Author co-occurrence diagram

图4. 作者共现图

4. 近三十年足球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由于关键词是一篇文献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其反复出现的程度可以反映出该关键词是否为其所在领域的研究热点 [13]。关键词共现分析是对数据集中作者标注、提供的关键词自动分析生成科学知识图谱。

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谱中关键词节点越大,则表示该关键词中介中心性越高,当中介中心性的值超过0.1时,则称为关键节点;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共现关系,并且节点外延显示紫色则表明其中介中心性最高,最具研究价值。

Figure 5.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图5. 关键词共现图谱

从近三十年足球文化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5所示)中我们可以得知,校园足球、足球、足球文化是中介中心性最高的三个节点,但由于检索格式SU% = “足球文化”OR KY = “足球文化”中包含足球与足球文化。因此,需要将关键词足球、足球运动、中国足球、足球文化、文化剔除。

Table 4. Statistics of high frequency keyword

表4. 高频关键词统计

对剔除上述关键词后中介中心性前十的关键词(如表4所示)进行统计得知,目前我国足球文化研究领域聚焦于校园足球、俱乐部、世界杯、职业足球、对策、体育文化、传统文化、现代足球、价值。关键词校园足球与俱乐部中介中心性 > 0.1,为该领域关键节点,是足球文化的研究重点,这也与我国足球发展路径中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同步发展相吻合。但图谱中明显可以观察到,校园足球节点连线甚微,与其他关键词共现关系较少。

热点一:校园足球范畴下的“应用–开发–教学”研究

“足球作为学校里开展的集体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们学会遵守规则与尊敬他人,他们中有人会成为未来中国球星,有的人会成为优秀的中国人”,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如此强调校园足球发展之于足球发展的作用。由表4可知,近三十年的足球文化研究中,校园足球为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节点,针对其应用、开发、教学的实证研究占主流。校园足球应用、开发方面,毛振明(2015)曾指出“体制的改革”与“机制的创新”是校园足球顶层设计变革方向,从观念上认识校园足球不仅是体育,更是培养青少年的系统教育工程;体制上,以大学足球为龙头,建设完善的四级校园竞赛体系,自上至下打通升学通道的同时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机制上,打造一校一品的教学指导思想,破除藩篱,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有创新性、实效性的开展校园足球活动 [1] [2]。在校园足球教学方面,董众鸣(2011年)提出要明确校园足球工作的范畴与内容,推进建设校本课程,融洽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开展形式,充分发挥足球特色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校园足球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3]。但无论是校园足球的应用、开发研究,还是校园足球的教学研究,研究学者均秉持校园足球目标为育人,是为普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开展,培养部分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磨砺少数足球人才,在此基础上衍生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构建校园足球文化体系,以此来促进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标签词是从施引文献中提取,来源于施引文献的“摘要词条”或者“标题词条”或者“索引词条”,软件基于TF*IDF加权算法、互信息、对数似然率三种排序算法(本文采用对数似然率算法),自动探得研究主题、领域的分布情况。聚类标签通常以#A + 聚类标签词组成(A为自然数),其自然数数值越小,聚类中包含的紧密关键词越多;同时,聚类信息报告中,通常用Modularity (聚类模块值,称为Q值)与Silhouette (聚类平均轮廓值,称为S值)表征聚类效果的好坏。一般情况下Q > 0.3证明聚类结构显著,S > 0.7证明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如图6显示,Q = 0.8751,聚类效果显著;聚类标签#0~#20共21个聚类标签形成,经数据导出后形成表5 (因篇幅有限,本文只对前5个聚类分析)。

由此看出,在前5聚类中,S值均大于0.7,其结果令人信服。#0聚类标签平均年份2010年,聚类成员55,其高频标签为:体育文化;现实困境;世界杯报道;依法治体;比较体育;校园足球;农村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展措施;体育休闲文化。#1聚类标签平均年份2015年,聚类成员46,高频标签为: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体育教育;教育本真;模糊综合评价;特色学校;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身体素质;社团建设。

Figure 6. The map of keywords clustering

图6. 关键词聚类图谱

Table 5. Statistics of keywords clustering (Top 5)

表5. 聚类类团统计(前5)

#2聚类标签平均年份2009年,聚类成员37,高频标签为:中国足球;文化自觉;制约因素;外籍教练;中小城市;校园足球;文化内涵;教育功能;社会价值;冰山理论。#3聚类标签平均年份为2005年,聚类成员36,高频标签为:民族文化;足球运动;有限责任公司;拉丁美洲;足球小镇;乡村旅游;人文体育;有限责任公司;拉丁美洲。#4聚类标签平均年份为2007年,聚类成员36,高频标签为:职业足球;梯队建设;市场开发;中国职业足球;职业体育;中小学校;梯队建设;市场开发;中国职业足球;职业体育。同时在最小的类团中#21信任;缺失;失序;利益制度;职业道德中,发现缺失、失序等关键词,基于文化三分法,该类团仍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热点二:体育文化建设背景下足球文化在地化建构

201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将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五大领域之一,国内学者很早就关注到体育文化建设的国民性问题:一种成熟的体育文化必然深植于本民族文化。因而,中国足球文化应立足于国内民族文化。

独特的拉美文化是浪漫主义足球的底蕴;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严谨、笃实是日曼尔民族经久不衰的良药,世界上的足球强国无不立足于自身民族文化,中国足球文化唯有在地化建构才能实现自救。纵观前人研究,早在1999年刘志云就提出足球改革已经深化到观念的变革——文化层面变革,不仅需要认识、研究足球的规律,也要研究中国现代足球文化这一特殊规律,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融入足球,促进中国足球与其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4];随后左新荣(2001年)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发展的影响;而后陈英军(2004年)采用对比研究指出了国内外足球文化的差异,进而对我国足球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辩证吸纳舶来品、提高球员自身能力、强化足球群众基础的建议 [5];此后相关研究都是在以上基础上进行分点论述,李伟(2010)、路云亭(2015)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文化发展的利弊,并指出构建中国做派的现代足球文化、形成自己的中国足球民族符号,不仅需要辩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而且要及时更新社会文化观念 [6] [7]。政策方面,职能部门逐渐加大对足球文化的关注。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中国足球远期目标为实现全面发展,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运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将足球文化发展引导至国家层面;至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颁布,明确指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足球发展道路,挖掘足球项目文化,以此提高大众的认知度与参与度。”真正确立了中国足球文在地化构建的指导政策。

可见,足球文化在地化建构已然成为发展热点,却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足球改革由“中体西用”转变为“西体中用”是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的“伟大革命”,要理性审视中国足球长远目标的预设,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改革 [8],真正使足球国家化、民族化,让足球文化充分的融合中国国情,让文化驱动足球发展。

5. 近三十年足球文化研究前沿分析

普莱斯基于贝尔纳“科学发展总的模式与其说像树,更像网”的思想与加菲尔德发明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于1956年形成科学前沿理论,而CiteSpace基于此理论形成概念模型——“知识基础”映射“研究前沿”。关键词突现指在特定时间段内频率快速增长的关键词,能以动态方式呈现研究内容的时间性演变,可科学预测研究领域内科学前沿与新兴趋势。此外突现强度越高,则该研究内容相应时期内出现频次越高,其研究热点越高。

1992~2021年足球文化研究前沿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大体为1992~2012年,以职业足球相关研究为主,其突现强度最高,该阶段正值中国足球迈向职业化体制改革道路,研究方向辅以传统文化、文化素质,正是走中国特色改革的佐证;第二阶段2013~2021年,以校园足球相关研究为主,突现强度为三十年最高,标志性政策文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体青字[2013] 12号)于2013年2月刊发,研究前沿具有明显政策导向性。此外,足球文化研究困境、缺失逐渐受到学者关注。

研究前沿:中国特色足球文化的模糊性探索

适于本国国情、民族精神的特色足球文化是推动一国足球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图7为足球文化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可见,现阶段我国足球文化研究前沿为校园足球、高校足球、困境、小学。校园足球、高校足球、小学,归属#2校园足球聚类,纳入足球制度文化范畴;困境研究属于#21信任类团,纳入足球精神文化范畴。

中国特色足球文化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2016年肖军在《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文化历史沿革研究》中指出2009年至今,我国足球文化处于重塑阶段 [14]。中国足球精神文化方面,有两个缺失 [9],其一是诚信的缺失,主要是由于足球制度文化不健全造成的 [10];其二是足球精神的缺失,因对足球价值、理念

Figure 7. Map of strongest keywords bursts

图7. 关键词突现图谱

的失位导致足球精神的缺失 [11]。因此重新定位我国足球的价值观,凸显独具优秀民族特色的内容体系是足球精神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足球制度文化方面,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足球管理体制,我国的足球改革以特色足球制度文化为中心,切入点为校园足球,其次是体育行政部门、俱乐部与企业的变革。2015年3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将校园足球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总目标,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足球的快速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发展人才的基础,也是探索中国特色足球制度文化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国足球物质文化方面,在国家大力推动体育事业服务背景下,相继出台了关于足球场的相关政策,如《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支持。除国家层面外,各地方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足球场地建设,如河北省《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2025年实现新建社区至少配建一片非标准足球场等等。但足球器物文化不仅包括场地设施,思想的物化品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纵观邻国日本足球物质文化发展史,《足球小将》《足球风云》《野狼前锋》等一系列足球思想物化品在日本足球快速崛起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关资料显示在1979年,日本12岁以下的注册球员仅为6.89万,截至《足球小将》连载结束的1988年,注册数量猛增至24万。虽然我国也出版了《超智能足球》《宋代足球小将》等动漫,却没有形成类似《足球小将》的影响力,可见,目前足球文化的思想物化品的也是足球物质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中国特色足球文化探索道阻且长,当下我国对特色足球文化的探索存在模糊性,舶来的足球文化能否适应本国国情,现存的运行体制与机制能否真正促进我国足球水平的长足进步与长远发展是值得时间去检验的。

6. 结论与展望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992~2021年有关足球文化研究的1959篇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十年足球文化研究文献时序分析上呈现倒V型,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作者基本依托于体育院校或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开展研究,并且研究机构分布呈现离散–独立特点,机构间合作交流较少,初步形成小规模合作研究链;领域研究热点方面:关键词共现结果显示研究聚焦于校园足球范畴下的“应用–开发–教学”研究,聚类结果显示重点研究领域为体育文化建设背景下足球文化在地化建构,关键词突现结果显示中国特色足球文化的模糊性探索为领域研究前沿。

到目前为止,学界也已从不同学科视角对我国足球文化进行了可圈可点的田野调查与文本研究,取得了一批令人欣慰的学术成果。在已有研究成果中,既有国内外足球文化对比研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与足球文化融合研究,还有新时代校园足球文化发展研究,成果可谓丰富多样。从某种意义而言,推动着我国足球文化研究走向纵深发展。然而,在现有的学术成果中也存在着一些缺憾。例如,足球文化主要包括足球物质文化、足球制度文化和足球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15],但纵观既有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聚焦在足球制度文化、足球精神文化,而足球物质文化却长期以来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这也将是今后学界需要深耕的一个领域。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国足球文化研究,19YJC890034。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16/content_9537.htm, 2015-03-16.
[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关于印发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6-04/11/content_5062954.htm, 2016-04-11.
[3]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7/content_5547544.htm, 2020-08-28.
[4] 赖春. 冰岛足球文化构建及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10): 202-206.
[5] Kumar, S., Sharma, P. and Garg, K.C. (1998) Lotka’s Law and Institutional Productivit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34, 775-783.
https://doi.org/10.1016/S0306-4573(98)00027-2
[6] 陈悦, 刘泽渊. 悄然兴起的知识图谱[J]. 科学学研究, 2005, 23(2): 149-154.
[7] 于波. 基于CiteSpace III计量的我国校园足球研究: 动态、热点与趋势[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 41(5): 40-45+51.
[8] 忍冬. 中国足球七叹[J]. 新体育, 1998(1): 37.
[9] 刘路, 史曙生. 国际健康促进研究的演进脉络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V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 36(6): 69-76+82.
[10] 邱均平. 信息计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105-109.
[11] 孙海生. 国内图书情报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及合作状况研究[J]. 情报杂志, 2012, 31(2): 67-74.
[12] 邱均平, 温芳芳. 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 37(2): 51-60.
[13] 钟勇, 毛振明, 潘建芬. 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5)——以“一校一品”和“1+X”为灵魂的新校园足球课程教学模式[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 52(1): 19-23.
https://doi.org/10.15930/j.cnki.wtxb.2018.01.003
[14] 散易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足球政策研究——基于1979-2016年中国足球政策文本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2018: 49.
[15] 毛振明, 刘天彪, 臧留红. 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9(3): 58-62.
https://doi.org/10.15930/j.cnki.wtxb.2015.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