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四链,跨界融合: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On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Macroeconomics Featuring Three Dimensional, Four Chains and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摘要: 通过调研武昌首义学院学生对课程思政学习的需求,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在剖析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痛点的基础上,本校瞄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三维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贯穿“课程思政、教师思政、学生思政、环境思政”四支链条,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统一,协同育人。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arning in Wuchang Shouyi University, and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experiences in many well-known colleges in China, we analyze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difficulties in macroeconomics, aim at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goals of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teach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integra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rganically, and build an inter-disciplinary, across time and spac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macroeconomics through four chains of curriculum, teacher, students and environment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combined by implicit teaching and explicit teaching.
文章引用:黄颖, 焦雨生. 三维四链,跨界融合: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 教育进展, 2022, 12(10): 3739-374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0571

1.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019年,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1]。根据新时代党中央、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总体部署,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大思政”格局下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重要发展时期,中国正处于大国关系转型的敏感时期,“重专业能力、轻理想信念”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既要培养契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端专业人才,更要培养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与高尚道德素质的人才。然而,在经济学课程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西方经济学占据发展主流且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方面具有局限性、不合理性,如果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会导致经济学教学的西化倾向日益严重 [2]。因此,构建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改革创新既是促进新时代本科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改革经济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的现实需要 [3]。

2.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学习需求特点

项目组针对本校会计、财管及国贸专业2020年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了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学习需求调查,共回收155份有效问卷,形成以下总结:89.0%受访学生认为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是通过宏观经济学知识和相应素材的学习,了解国情,建立和完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95.5%受访者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持肯定态度,并认可其具有培育国情观念、政治认同、健全人格等多元化目的。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学习方面,受访学生关注经济发展大趋势与个人专业担当、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结合,关注中外经济现实、国家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思政元素选择偏好思辨意识、创新精神,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国情观念、国际视野;青睐案例教学、研讨互动、情景模拟等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法,乐于接受观看视频、阅读文章、小组讨论等课外思政学习方式;期望采用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方式,认可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3.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供给现状

通过线上会议参与与分享,项目组深入了解了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围绕课程思政、教师思政、学生思政、环境思政四个方面梳理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供给现状。

3.1. 围绕立体化教学目标,实施全方位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

各高校已构建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立体化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在教学内容上,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在专业课程思政的组织设计上,明确思政教学目标、深挖德育元素、找准融入途径、深入学习交流、关注评价反思。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紧密对接中国现实,开展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教学、混合式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多种形式。采用多元多维评价,重在学生情感、行为评价,多采用过程性评价、描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在考核方式上,考试与习题题目活、深含义,与现实相结合、与热点相呼应;通过作业和讨论、课堂测验、课程考试,考察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变化等。

3.2. 重视教学团队建设,打造思政名师

各高校重视打造跨学科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与思政名师;构建虚拟教研室,跨校管理。此外,通过制作课程思政微课视频,建立在线课程库,利用网络平台学习、交流,提升教师团队的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

3.3. 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

各高校主动创设与学生平等探讨问题的情境与氛围,培育思考、质疑、批判性思维;设计相应教学环节、考核环节,让学生有表达思政的机会;通过第二课堂实习实践育人,行万里路,学思结合。

3.4. 全方位打造思政环境

各高校一致认同课程思政不仅仅是课堂思政,而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通过制作课程思政微视频,建设系列课程思政,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充分采用线上 + 线下、虚仿 + 实验的方式为师生打造全方位的思政环境。此外,学校层面还从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遴选课程思政示范学院等方面构建立体化的思政环境。

4.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痛点

通过课程思政的需求侧与供给侧调研,本校宏观经济学课程在思政目标、思政元素选择与融入、思政评价以及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与以上思政改革示范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存在以下问题:

4.1. 课程思政目标定位有待精细,专业区分度不高

宏观经济学课程虽然已设置知识、能力与价值三个层面的目标,且价值维度目标为构筑正确的价值观、经济观与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但没有细化到每一教学单元的目标设置中,并设计具体的教学素材与方法,仍需进一步精细明确。且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平台课,宏观经济学课程在思政目标设计、育人实践中的专业特色不足,专业区分度不高。

4.2. 思政元素挖掘与学生需求契合度较弱,融入方式灵活性不足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内容多以案例、时事新闻引入,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给予学生主动表达思政、德育实践的机会有限;在思政元素的选择上,对学生思想关切与困惑把握不够,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加之融入方式创新性不足,对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效果有限。应从专业知识、社会热点、学科发展、大师成长中深挖思政元素,植入教学,启发学生;找准学生情感的触发点,积极创造让学生主动感悟思政、表达思政、实践思政的氛围。

4.3. 思政成效评价单一,评价方式科学性有待提升

38.3%的受访学生认为课程思政评价方式单一,期望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认可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评价主要通过考试试题考核学生对思政知识点的掌握,及对国家经济战略、政策的自主思考;但思政评价并不局限于对思政知识的考核,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对思政点有深刻感悟,外化于行。而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思想、行为转变的观察与评价不足,未能灵活地根据不同内容特点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

4.4. 教师德育意识能力有待提升,整体协同效力不足

部分教师“重教学,轻德育”的思想仍未完全转变,缺乏德育教育方法的学习,对开展德育的教师主体、时间与环境理解具有片面性,难以形成整体协同效力 [4]。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经济面临新发展格局,教师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提升德育意识;学习德育教育的方法与基本原则,以合理方式融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辩证地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解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避免西化倾向。同时,坚持跨专业师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多维度进行课程思政,协同提升德育效果。

5. “三维四链,跨界融合”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实践

通过调研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学习的需求及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在剖析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痛点基础上,本校瞄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三维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贯穿“课程思政、教师思政、学生思政、环境思政”的四支链条 [5],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统一,协同育人。

5.1. 构建“三维”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涵

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基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与专业培养要求,本校《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个维度。第一,知识维度目标:系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体系;第二,能力维度目标:运用概念、原理、理论模型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分析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预测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势,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第三,价值维度目标:形成国际视野,具有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表达、自主学习能力;构筑正确的价值观、经济观与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强化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此外,针对每一教学单元,课程目标精细化,拓展教学内涵(见表1)。

5.2. 完善课程思政链,跨学科融合知识教育与价值导向,润物无声

1) 深挖思政元素,植入教学,启发学生

课程思政是融入式、嵌入式教育,知识教育与价值导向相结合。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挖掘课程体系中的“富强、民主、和谐、公正、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等相关思想政治元素,培育学生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国情观念、国际视野,思辨意识、创新精神,强化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6]。

2) 靶向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供给与组织过程,升级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摄取、教学内容的优化与生产需要在共性提炼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设计 [7]。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每一教学单元设置了知识、能力、价值教学目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BOPPPS (导入、目标、前测、深度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教学设计模式,有效衔接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实现宏观经济学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见表2)。此外,创新升级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引入比较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研讨互动教学法等,给学生深入思考、深度感悟、表达思政的机会。

Table 1.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objectives in Macroeconomics

表1. 宏观经济学课程“三维”教学目标

Table 2.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BOPPPS with GDP as an example

表2. 以GDP为例的BOPPPS教学设计与组织模式

3) 改革考核方式,增加思政元素考点,强化过程性考核

首先,调整考核分项构成,强化过程性考核。《宏观经济学》课程成绩评定由原来的平时成绩(30%) + 考试成绩(70%)改革为平时成绩(50%) + 考试成绩(50%),提升平时成绩比例,降低考试成绩比例,注重形成性评价。其中,平时成绩构成多元化,包括:线上成绩(占比50%,含:课程音视频10%、讨论15%、作业25%);线下成绩(占比50%,含:签到10%、课堂互动20%、分组活动20%)。其次,增加思政元素相关知识点考核。在讨论、课堂互动、分组活动与考试试题中均增设思政考核,并关注学生对思政点的深刻感悟及其思想行为的变化。

4) 以立德树人为首要标准,健全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以人才培养效果为基本遵循,实施多维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基于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课程思政评价四个方面。对学生课程思政的评价应把握诊断性、过程性与考核性。诊断性即课前课中设计问卷,了解学生思想关切与困惑,加强课程思政针对性;过程性在于记录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对其语言和行为等进行评价和反馈;考核性即通过作业、讨论、课程考试,设置非标准答案类题目等,考察学生的家国情怀、价值观等。

5.3. 跨专业搭建教师思政链,推进知识能力的融合,共建共享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是教师,特别是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团队。一方面,我们重组优化教学团队,推进知识能力的融合;共建共享宏观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师资力量,共同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与把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特别是在解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方面采用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对比评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理论的适用场景、局限性及其动态发展;并能有选择性地运用西方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实践,培育学生的经济学、批判性思维与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建立教学团队定期学习交流机制。教师通过网络视频、线上会议、课程思政推进会学习、交流、成长,提升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组织教学示范课,课程负责人讲解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教师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言传身教,从专业知识、社会热点、学科发展、大师成长中深挖思政元素,植入教学,启发学生;以身作则,展示新时代高校教师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感召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积极变化 [2] [3]。

5.4. 构建学生思政链,让学生情感同化、行为外化

课程思政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思政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种知识认知带来学生情感同化、行为外在化 [8]。因此,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教师积极创设了与学生探讨问题的各种情境、活动氛围,让学生有表达思政的机会(见表3)。例如:学生在学习完GDP的缺陷后,通过观后感交流,深刻领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发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呐喊。在学习消费理论时,结合中国居民消费实践,通过小组分工、资料搜集、研讨展示,学生熟悉了中国国情,并深刻认同以内循环为主促消费的经济发展战略,培育了国情观念、国际视野,也提升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养。

5.5. 链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上与线下,打造跨时空环境思政链

一方面,学校通过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课程思政项目,为师生打造良好学习、交流的思政平台。另一方面,学院、专业课教学团队力争丰富教学环境,打造链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上与线下的立体化环境思政链,共享跨时空的思政实践教学资源。例如,学生在学习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同一学期参与经贸企业与机构调研、认识实习等,将感性的参观体验、调查感受与宏观经济知识充分结合,领悟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环境与政策的变化及其带给企业发展转型的深刻影响,以及这一发展趋势下个人应具备的能力储备与专业素养。

Table 3. Forms and contents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in in macroeconomics

表3. 《宏观经济学》学生思政链的形式与内容

5.6. 协同“四链”,链链相扣,重塑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宏观经济学”以课程思政为载体链,融合学生思政、教师思政与环境思政三支链,丰富课程思政的“触点”,协同育人,三全育人。四链协同,链链相扣,重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学生思政与课程思政融合,同向同行,合力育人;教师思政与课程思政融合,思想引领、同频共振;环境思政与课程思政融合,多空间互动,全方位实践育人。

基金项目

2020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维四链,跨界融合: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构建”(2020GB140);2020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国标》指导下的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研究”(2020726);武昌首义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宏观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2020XC0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020-06-01.
[2] 张纯记. 论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J]. 高教学刊, 2020(2): 106-207+110.
[3] 孙亚南, 王晓策, 张月. “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势[J]. 教育现代化, 2019(11): 59-61.
[4] 邵文佳, 刘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德育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 40(3): 26-28.
[5] 余彪, 付云. “五个思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 40(6): 113-116+120.
[6] 茆健, 李梓毓, 杨晓丹.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融合探究[J]. 对外经贸, 2021(2): 120-123.
[7] 郑敬斌, 李鑫. 科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谫论[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7): 65-69.
[8] 王郢, 方癸椒. 课程思政评价: 疑虑、探索与问题[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 32(2):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