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思辨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aki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摘要: 近年来,高校外语界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努力实现外语教育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本文聚焦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本校英语思辨教学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总结本校英语思辨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做法,提炼出一套具有可复制性的经验供高校外语教育同仁参考。实践证明,在英语思辨课程中融入大量中国文化元素,能够有效避免中国文化失语症;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师生双方的学习热情,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第二课堂等形式能够使教师深度了解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ctively explor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ndeavored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value guida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ffective practice of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by digging deeply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extracts a set of experienc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ntegrating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into the curriculum can effectively cure Chinese cultural aphasia, that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can stimulat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us building a learning commun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at measures such as questionnaire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the second classroom enable teacher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文章引用:李锐, 郭敏.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思辨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 教育进展, 2022, 12(12): 5755-575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2874

1. 引言

当前,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时代命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所有课程都同时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责任,要发挥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因此,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的专属特色,而是所有课程都要深入贯彻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这些元素不着痕迹地融入教学之中,达到盐溶于汤的效果。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基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2. 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高校外语界对课程思政的讨论越来越热烈:2018年至2019年,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核心论文仅有5篇;由于一流课程建设等推动因素,2020年至2021年,相关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论文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

陈雪贞从最优化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弱化的现象及原因,认为教材选择忽视思政素材资源、教学方式无法激发思政元素育人功能 [2]。文秋芳基于多年教学经验设计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构成的课程思政理论框架(纵向维度分为思政范围、主要任务、关键策略,横向维度细分为4条思政链,简称内容链、管理链、评价链和教师言行链),认为外语课程思政就是要“以外语教师为主导,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 [3]。

胡杰辉从教育政策、课程学理、外语教学理论等视角解读外语课程思政内涵,提炼出教学设计的四项原则,即教学目标的精准性、内容组织的体系性、流程设计的渐进性、评价反馈的整合性。胡杰辉还指出了当前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实施外语课程思政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4]。黄国文、肖琼勾画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为什么、是什么、谁来做,何时做、何处做、怎样做,认为这些要素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是什么”和“怎样做”这两个问题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5]。

3. 全面挖掘英语思辨课程思政元素

英语思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与能力为宗旨,要求学生正确分析、理解、重构和评估各种实际论证,提出恰当问题,进行合理论证,最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改善自身的思维品质。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综合运用课堂讨论、工作坊、媒介事件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批判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批判性思维的起源、内涵与意义,掌握批判性思维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具备提出恰当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合理论证的能力。此外,学生能够评估个人经历、大众观点、专家观点、科学研究等作为证据的可信度,识别统计数据的谎言(有偏差的样本、可疑的相关性等),了解常见逻辑谬误(循环论证、滑坡谬误、诉诸情感等),有能力发现他人论证当中的逻辑漏洞,并且在自己的论证中避免逻辑谬误。

3.1. 优化教学内容,治好中国文化失语症

研究表明,教材难度不适合、文本内容本身缺乏思想等因素制约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 [6]。外语教师要有效利用课程的跨文化特点开展课程思政,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7]。以往的英语思辨教材侧重介绍英语文化,忽视作为交流另一方的中国文化,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症。学生不知道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更不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没有能力进入深层次跨文化思辨 [8]。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大量引用《中庸》《道德经》《论语》《孟子》等中华文化典籍,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更健全的人格。

例1:第1章“批判性思维概述”第2节“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引用《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精读原典,学生真正理解了批判性思维的精髓。此外,教师提供的英译本出自辜鸿铭之手,这位国学大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值得学生敬仰。在无形中,本节课实现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例2:第8章“逻辑谬误(II)”第3节“诉诸情感谬误”讲到诉诸恐惧,这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辩论者不是用逻辑说服对方,而是选择采用恐吓或威胁的手段迫使对方认同某种观点,也就是用制造恐惧来代替说理论证。教师在教学中引用《道德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通过精读典籍,学生明白了征服恐惧是智慧的开端,更有勇气面对他人的无端威吓,并敢于指出其中的逻辑谬误。

例3:第8章“逻辑谬误(II)”第6节“人身攻击谬误”引用《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人身攻击谬误是一种常见逻辑谬误,当辩论者感觉自己无法用逻辑反驳对方的言论,就会转而攻击对方的人格、动机、地位等,从而达到转移话题的目的。这种谬误攻击或侮辱对方的人格,而不是依靠逻辑驳斥对方的言论。通过领会孔子“不以人废言”的思想,学生深刻理解了就事论事的重要性,明白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品质有问题就全然否定他的观点,而是要条分缕析、有理有据进行反驳。这样学生就能从根本上避免使用人身攻击谬误,并且知道在遭遇人身攻击时应该如何智慧地回应对方。

除了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华文化优秀典籍,本课程还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研究题目及参考资料紧紧围绕社会热点时事(例如:性别收入差异是否合理),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讨论,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在网络平台发出理性声音,为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学生选定研究题目之后,以四人小组形式展开自主探究,将研究成果录制成视频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每个小组首先进行组内互评,然后进行组间互评,最后由教师点评。自主探究项目评分细则如下(见表1)。

Table 1. The Rating Form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Projects

表1. 自主探究项目评分表

3.2. 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学模式受到高校外语界关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面授课堂的颠覆,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中移交到学生手中,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成相应的测验,带着问题来到线下课堂。教师不再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讲授知识,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互动,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是我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采用翻转课堂形式。为了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本课程根据每个章节的不同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精心设计互动环节,为学生搭好脚手架,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

例1:第1章“批判性思维概述”第3节“批判性思维简史”讲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也即苏格拉底诘问法。苏格拉底在与他人交谈时,先是要求对方为所谈论的概念下定义,然后进一步向对方发问,揭示对方言论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帮助对方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苏格拉底诘问法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启迪人们对习以为常的概念进行反思,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层层深入拨开迷雾,最终得到某种确定的知识。

苏格拉底诘问法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针对这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设计了“苏格拉底思辨剧场”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精读色诺芬的著作《回忆苏格拉底》相关章节,然后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表演苏格拉底诘问法,一人扮演苏格拉底,一人扮演色诺芬。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苏格拉底诘问法的理解来设计对话,这就对他们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组同学表演时,其他同学通过在线文档协作的方式为该小组打分,起到了同伴学习的作用。

例2:第7章“逻辑谬误I”和第8章“逻辑谬误II”分析学生经常遇到的逻辑谬误。为了加深学生对各种逻辑谬误的理解,教师要求学生精读美国作家马克思·舒尔曼(Max Shulman)的经典短篇小说《爱情是谬误》(Love Is a Fallacy),然后模仿文中人物的逻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表演三分钟对话。对话场景可以是校园、家庭、职场、社会等。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表演中加深了对各种逻辑谬误的理解,树立了成为批判性思考者的决心。

4. 科学评估英语思辨课程思政成效

为了评估课程思政是否达到既定效果,教师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方法了解真实学情。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他们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在阅读《道德经》《论语》等中华文化典籍时,学生明显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学校教务系统的学生评教分数及匿名评语表明,本课程启迪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在学期结束时,学生在超星平台讨论区评估一学期的收获,大多数同学都提到了“成长”、“自信”等词语。

本课程还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非常喜欢本课程融入的中国文化元素,认为这是展开跨文化思辨的基础。学生在深度访谈中表示,希望有更多机会讲述中国故事,肩负起英语专业学生的时代使命。此外,本课程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积极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服务实践、回报社会”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权威赛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热情高涨,在以上赛事中屡获佳绩,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本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了作用。

5. 结语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能够助力高等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我校的英语思辨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这些成功的实践可以为高校外语教学提供新视角、新方法。将中华文化优秀典籍融入英语思辨课程,学生熟知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从而为跨文化深层思辨打好基础。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具体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仔细区分哪些内容比较适合放在线上。此外,课程思政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量化评价课程思政效果。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度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访学项目课题“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育的研究”(项目编号:GNF-2021-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 霍炜.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综述(2018-2021) [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3(4): 309-314.
[2] 陈雪贞. 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10): 45-48.
[3] 文秋芳.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 中国外语, 2021, 18(2): 47-52.
[4] 胡杰辉. 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 中国外语, 2021, 18(2): 53-59.
[5] 黄国文, 肖琼.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J]. 中国外语, 2021, 18(2): 10-16.
[6] 张虹. 思辨英语教学: 英语专业教师认知视角[J]. 外语研究, 2019(4): 57-62.
[7] 孙有中.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材设计[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6): 46-51.
[8] 李锐. 中华文化典籍融入英语思辨教学的路径探究[J]. 空中美语, 2022(4):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