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基本权利保护研究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Digital Divide”
DOI: 10.12677/DS.2023.91003, PDF, HTML, XML, 下载: 246  浏览: 721 
作者: 张丽平: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关键词: 数据鸿沟大数据弱势群体 Digital Divide Big Data Disadvantaged Groups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的整体速度、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数字鸿沟,处在“数字鸿沟”中弱势地位的人民群众和强势地位的人民群众对数据信息、新兴技术拥有和使用方面的差异造成了社会的分化,“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很难得到保障,造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保护“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本文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展开的,主要介绍了“数字鸿沟”中弱势群体的含义、“数字鸿沟”中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大数据时代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性提出保护他们基本权利的建议。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Big Data era has boosted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increased the overall speed and efficiency of society and facilitate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brought about a new prob-lem—the digital divide, in which the disadvantaged people i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the powerful people in the “digital divide” are divide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ossession and use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and new technologies between the disadvantaged and the powerful people in the “digital divide” has led to social polarisation, making it difficult to protect the basic right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creating a new kind of social inequality. In order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and protect the basic right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digital divid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deas of “what”, “why” and “how”, it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digital divide”,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the impact of the big data era on them,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basic rights.
文章引用:张丽平. “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基本权利保护研究[J]. 争议解决, 2023, 9(1): 14-20. https://doi.org/10.12677/DS.2023.91003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人们利用信息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在数据信息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中存在这样一部分人——老人、贫困的村民等,他们或因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或因为缺乏使用智能设备的必要条件等,而无法获取信息或者获取信息速度较慢,相比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掌握丰富信息的人,他们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弱势群体,“数据鸿沟”也由此产生。我们利用大数据的本意是方便人类生活、谋求社会发展,但是它却对“数据鸿沟”中的弱势群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他们的基本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保障,比如,现在医保缴纳几乎所有地区都实行网上缴费,一个会用智能手机的年轻人足不出户,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医保缴纳,但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就要花费几倍的精力、时间去完成医保缴纳,大数据惠及人们的同时却把这一部分人排除在外。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能把这一部分人关在门外,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 “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的含义

我们要研究“数字鸿沟”中弱势群体的含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一词源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于1990年出版的《权力的转移》一书,该书提出了信息富人、信息穷人、信息沟壑和数字鸿沟等概念,他认为数字鸿沟是信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鸿沟,信息和电子技术造成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化 [1]。美国是最先对数字鸿沟含义作出具体规定的,他将数字鸿沟定义为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通俗的讲就是在社会大众之间或者在国家间由于经济能力或者知识能力的差异等原因,有的人会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最新的数据信息等,他们享受着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各种便利,而有的人则很难得到或接触最新的网络技术、最新的数据信息,他们走在了数字时代的末端,在这种情况下,两部分人之间就形成了所谓的“数字鸿沟”。从上述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鸿沟”是指在数据信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不同人之间产生数据信息两极化的现象。而“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来说的,是指那些使用数字化设备和技术存在困难,无法及时获得、利用和分享数据信息的人。

3. “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特点

3.1. 原因

1) 经济因素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济快速发展,GDP逐年增长,老百姓手里的钱也多了起来,大部分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阔,依然存在不少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脱贫攻坚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受限于自身的条件,缺少接触数据信息的电子设备、缺少网络信号等,而且对他们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自身的温饱、生存问题,他们并不想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上花费太多或者是没有能力负担这些,这就导致他们互联网的使用率低,容易成为数据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

2) 生理因素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从国家统计局2020年公布的数据来看,到2019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为2.5亿,占据总人口的18.1%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现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来说,他们在数据的获取、占有和使用等方面存在差距,即使是知识水平较高的老年人,他们也可能受限于自身的身体机能等,在使用智能设备、获取信息时遇到困难,不如年轻人操作熟练。不仅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存在数据鸿沟,婴儿、儿童由于年龄小,缺少必要的知识教育等原因,也容易成为数据时代的弱势群体。此外,残障人士因为生理功能的缺失,很容易与外界脱节,被社会淘汰,这一部分人容易成为数据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

3) 地域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种多样,有高原、山岭、平原、丘陵等,地形的复杂多样给通信设备的铺设、道路的修建、城市的建造等带来很大难度,比如西藏地区,由于地处高原,气候寒冷等,它的通信设备铺设率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人民缺少获取数据信息的必要条件,地域的限制容易导致人们之间产生“数据鸿沟”。

4) 教育因素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自实施以来,我国的文盲率显著降低,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有调查表明,仍然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受教育或者就受教育水平低,这一部分人或因为不会拼音,或因为不会电脑、网络技术等,不容易获得、利用数据信息,他们就容易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弱势群体。

3.2. 特点

1) “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获取数据信息的途径较少

在数据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大众获取数据信息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使用智能手机、电脑浏览各种APP、网站、社会公众号等,比如,浏览微博可以找到最新时事、八卦新闻,使用淘宝不需要出门就可以买到各种需求品,使用微信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沟通交流、得到及时的反馈等等,这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对于数据信息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有的人因为经济问题无法购买智能手机、电脑,缺乏接触网络数据的工具,有的人因为地域问题缺乏通信设施、没有网络信号而缺少了接触网络的途径,有的人因为年龄、生理功能、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而无法使用智能设备,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可能就只有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介,相较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存在滞后性等问题,容易发生消息不对称、不对等的问题。所以,数据弱势群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能用便捷的智能设备快速获取信息,缺乏获取信息的途径或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少,这就促使他们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2) “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虽然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社会文盲率降低,人们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但是通过分析导致“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的数据鸿沟,还是因为地域因素、生理功能障碍、年龄导致的数据鸿沟,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经济问题会导致无力负担学费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地域差异会引起师资力量的差异、教育资源的失衡,生理功能障碍可能会剥夺受教育的能力,而且我们现在社会年龄大的那批人,与现代年轻一代相比,他们大都学历水平低,知识文化素养不高。以上种种都表明了受教育程度与现代数据信息获取、利用等息息相关,有一部分人因为受教育程度低,无法及时获取利用信息而成为数据化时代的弱势群体。

3) “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以农村居民为主

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的弱势群体大多是一些贫困区、贫困县,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民靠天吃饭,缺乏科学的种植培育技术,收入水平相比城镇居民要低得多;因为年龄问题而导致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居民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年龄大,文化程度就会低点,而农村年龄大的居民大都只有小学水平,甚至有的人并没有上过学,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对于数据信息并没有什么概念,不懂得如何获取利用新兴科技、数据;因为地域问题导致的弱势群体大多是没有铺设通信设备的农村,相较于城市的发展,农村在基础设施方面会落后许多,农村的互联网建设依旧是个短板 [3],这在疫情期间体现的明显,疫情期间教育部倡导“停课不停学”,要求老师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许多偏远农村的孩子没有智能设备或者有智能设备但是没有网络信号,他们被迫只能放弃上网课。相较于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水平,农村无疑是落后的,他们基本权利更不容易得到满足,更易成为“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

4.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的影响

4.1. 大数据时代增加了“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获得利用数据信息的难度

大数据具有来源多、数量多、类型多、价值低的特点 [4],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一方面,数据信息的复杂性加大了他们获取利用的难度,而且极有可能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给人造成混乱,降低效率;另一方面,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大量信息涌来的同时,也引来了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的思考,网络散布谣言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弱势群体来说,本身获取利用数据信息就有困难,虚假信息的存在更加大了提取信息的难度,比如,新冠疫情期间,出现过“粮食短缺,赶紧囤米抢油”“新冠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湖北农产品传染新冠病毒”“多戴几层口罩才可以防病毒”“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等谣言,这些谣言的出现加大了疫情期间数据信息弱势群体获取利用信息的难度,不能及时地配合国家的防控工作,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4.2. 大数据时代容易忽视“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的需求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在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用户的数据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府政策等方面,它可以快速收集并分析出相关用户的需求、倾向,找出存在的短板并及时修正,但这仅仅针对的是数据信息强势群体,对于数据信息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在相关平台出现或出现较少,导致相关平台缺少他们的数据信息,在做大数据分析时就容易忽略其诉求,给与相关优惠政策时会倾向于数据信息强势群体,把弱势群体排除在外,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尤其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如果不能全方位地了解人民的需求,就会导致社会失衡,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损害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

4.3. 大数据时代在一定程度给“数据鸿沟”中的弱势群体的生活造成困扰

大数据时代,给社会大众(数据信息强势群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像足不出户即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医保缴纳;出门购物消费不需要带现金,扫码支付即可;外卖送货上门;商家、生产商可以分析顾客的消费需求,针对需求生产产品,减少资源的浪费。但是对于数据信息弱势群体来说,他们可能因为不会使用或者不能使用而被排除在大数据时代的门外。近日,媒体报道了湖北省一位老人冒雨交医保,因工作人员拒收现金而不知所措,视频中,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 [5]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人们围绕“数字化时代正在抛弃老人”这一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先不论这个医保窗口是否具有收费资格,不深究其背后的体系问题,但是不收现金这一现象的确给很多不会使用手机、银行卡支付的人带来了很多困难,这其中以老人尤甚,好像是把他们抛弃的感觉,损害了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无独有偶,疫情期间,一位老人在乘坐地铁时,因为没有出示健康码,乘车受到阻拦 [6]。一面是严格执行防疫规定的工作人员,一面是没有健康码要坐地铁的老人,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规定、履行工作职责没有问题,老人乘坐地铁本身也没有问题,老人也并不是不想遵守规定,而是不知道这项规定、不知道如何得到健康码,老人没有健康码是大数据时代带给他们的困扰,他们“无力”跟上这个时代。大数据时代给了社会大众便利,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办事成本,但从上述两个案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时代给数据信息弱势群体造成了一定困扰,他们享有乘坐地铁、使用现金支付的权利,这是不可否认的,也是不能被剥夺的,大数据时代却对他们行使他们这些权利时设置了诸多限制、诸多门槛,要他们跨越这些限制、门槛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困难,最终就会使得他们的权利得不到很好地行使,这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符,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了我们的不可推卸的任务。

5. 保护“数据鸿沟”中的弱势群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7年发布了《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报告,特别建议在数字领域建立坚实的伦理框架的起点,明确提出了“保护弱势群体:分享和使用特定类型的数据会增加特定人群的风险,国际社会应对此达成共识” [7]。大数据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具备及时、快速、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对国家和个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尽管世界处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但在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大数据时代之外,他们享受不到数据信息带来的变化,这既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我们要积极应对,建立系统完善的体制来帮助信息弱势群体,提高全民族的数据信息能力。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5.1. 政府层面

1)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贫困地区、贫困人民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只有解决了数据弱势群体的中经济基础的问题,他们才有可能接触智能设备、接触数据信息,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脱贫攻坚战略,消除贫困,提高人人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2) 完善基础设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道路交通、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地区缺乏通信设备的情况,对于这部分地区来说,建设通信信号是一个挑战,地理环境因素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因此,国家政府的扶持就必不可少,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互联网普惠化 [8],让这部分地区的人民享受大数据生活带来的便利。

3) 制定相关政策——放缓脚步,给予传统生活方式生存空间

大数据生活时代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速社会发展,追求速度、效率、方便等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但是我们追求发展的同时,不能一味求快,也应该放缓脚步,给予传统生活方式一定的生存空间,等一等那些跟不上的群众,如:在扫码点单的同时提供纸质菜单、医保缴纳时设置人工缴纳窗口、在使用健康码时允许纸质证明的存在、扫码支付的同时允许现金支付等等,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有“人情味”。政府要宏加强观调控,制定相应政策,不抛弃“数据鸿沟”中的弱势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是为了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更好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生动实践。

4) 推进现代化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很明显的是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他们即使拥有接触数据信息的物质基础,但缺乏文化知识的情况下,也不会获取或者利用数据信息,不能享受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因此,政府要继续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培养知识型人才,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平,建设知识型社会。

5.2. 社会层面

1) 数据提供者积极承担责任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提供者是掌握丰富数据信息的强势群体,掌握着主动权,权力大,责任也大,数据提供者要建立相关数据库,收集、整合数据信息,让杂乱的数据信息变得系统化,也要甄别数据信息的真伪,剔除虚假信息,让数据弱势群体更好的获取利用信息。

2) 相关企业加强技术开发,提供“适弱性”产品

企业利用大数据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人们的需求,虽然总体上来说,年轻一代是消费主要群体,但是也要发扬企业的人文关怀,照顾那些数据信息的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比如为老人开发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智能设备,降低使用难度,简化操作流程,让老人更好地利用智能设备,努力追上时代步伐。

3) 社会组织提供帮助

“数据鸿沟”中的弱势群体是一种社会性弱势群体,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己社会力量,通过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字时代。就网络技术来说,相关组织通过建立网络培训室、设置网络培训课程等向数据弱势群体普及数据信息知识,帮助他们使用智能设备、利用和分析数据信息,教会他们识别信息真伪、减少网络诈骗的发生。

4) 大众传媒发挥力量

电视等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是“数据鸿沟”中的弱势群体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大众传媒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弱势群体提供并解读新兴的科技、最新的时事等,让受众能够读懂大数据并受用于大数据 [9],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不被大数据时代“抛弃”。

5.3. 私人层面

1) 个人积极学习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时代,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社会数据信息更迭速度快,社会形势瞬息万变,不管是“数据鸿沟”中的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应该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弱势群体,在大数据时代本就处于不利地位,除了利用政府、社会提供的帮助外,自身更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保持进步性、先进性,保护自身的基本权利。

2) 家人提供帮助

对于“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受经济、地域、知识文化水平、生理等因素影响,他们获取利用数据信息能力弱,家人作为他们亲近、最易接触的群体,可以主动教会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等使用手机上网,让他们熟悉相关软件的使用,更从容地应对大数据时代下的衣食住行。

6. 小结

“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老人因没有健康码使其出行受阻”反映的是一种“数据鸿沟”中弱势群体基本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现象,实质上是“数字鸿沟”下的新的社会不公平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靠政府、社会各界和自身的不断努力,政府完善基础设施,让民众便利地获取信息,数据提供者和大众传媒利用自身影响力帮助民众甄别信息,民众自身也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有助于广大人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大数据红利 [10],更好地适应大时代的生活,保护“数字鸿沟”中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让社会成为一个“有温度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托夫勒. 权力的转移[M]. 吴迎春, 等,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6.
[2] 汪建. 消除隐性“数字鸿沟”关爱老年智能生活[N]. 人民邮电, 2020-11-30(001).
[3] 余娟娟, 万晓红. 智能信息平台弥补“数字鸿沟”可行性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4): 7-10.
[4] 高霏霏. 大数据时代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权益保障研究[J]. 情报探索, 2017(11): 14-27.
[5] 许修洋. 老人冒雨交医保被拒收现金[EB/OL].
https://3g.163.com/dy/article/FT1VBJN50514EV7Q.html, 2020-12-08.
[6] 张典标. 善待数字化时代的弱势群体[N]. 中国老年报, 2020-8-13(003).
[7] 郎友兴. 科技向善——数据时代的弱势群体及其解决之道[J]. 浙江经济, 2020(9): 8-11.
[8] 方伟. 大数据时代数字鸿沟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 青年记者, 2019(6): 35-36.
[9] 郜书锴, 白洪谭. 理解大数据时代的数字鸿沟[J]. 新闻研究导刊, 2014(1): 35-38.
[10] 冯志宏. 大数据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公正[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6):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