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Infant Car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Professional Posts
DOI: 10.12677/VE.2023.122023, PDF, HTML, XML, 下载: 148  浏览: 1,38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崔 静: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王文婷*: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岗位需求托育服务培养模式Job Demand Childcare Service Training Mode
摘要: 高质量、专业化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对江门市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现状的调研,确定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平台、中医药医育教结合、名师工作室设立、岗课赛证融合等方式,培养能够从事婴幼儿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看护、学习发展、家园共育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Abstract: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infant care service talents is increasing.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ant car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talents in Jiangmen City,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oriented by job demand is determin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construction platform,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famous teachers’ studio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ost-class competitions and certificates, we will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ho can engage in infant life care, safety assurance, health ca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home co-edu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work.
文章引用:崔静, 王文婷.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 2023, 12(2): 149-154. https://doi.org/10.12677/VE.2023.122023

1. 引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放开二胎、鼓励三胎等相关政策,至2025年,托幼人才缺口预计高达200万 [1] 。目前,我国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婴幼儿托育服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托育从业人员人才培养体系尚不成熟,托育行业尚存数百万的专业人才缺口,这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发〔2021〕30号) [4] 等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21年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归属调整到医药卫生大类的健康管理与促进类。至2022年,全国已有564所高职院校设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2021年成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了加快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通过调研江门市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的现状,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从事婴幼儿托育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现状

为了了解江门市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现状,我专业调研组先后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完成江门市114家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岗位的调研问卷555份,对托幼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详实的数据调研与统计、问卷调查与分析,形成一系列全面、科学、可参考的分析报告,总结经验,得出结论。相关调研结果如下:江门市托育机构教师主要是女性,占比99%。年龄主要在31~40岁之间,占比34.59%。学历中高中(中专、中职)占比37%,大专占42%。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的占比46%,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占比28%。从事婴幼儿托育服务年限在1~3年的占比26%,5~10年的占比26%。从事托育教师工作的199个占比36%。55%的教师无职称。所得薪酬在2000~3000元之间的占比54%。单位性质是民办的有511家,占比93%。调研对象希望考取证书中,依次为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健康管理师证书、育婴员证书、营养师资格证书、保育员证书、救护员证书。调研对象认为在早教托育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依次为爱心、耐心、责任心、吃苦耐劳、尊重、共情。调研对象认为在早教托育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依次有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知识、婴幼儿沟通技巧与方法知识、婴幼儿生活照料知识、婴幼儿安全防护知识、婴幼儿观察与分析方法知识、卫生消毒知识、婴幼儿健康管理知识、婴幼儿疾病防控知识、婴幼儿托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婴幼儿教育活动组织与支持知识、婴幼儿活动环境的创设与管理、家庭教育知识、机构运营与管理知识。调研对象认为在早教、托育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应具备职业技能依次有婴幼儿日常照护能力、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等日常生活护理技能、婴幼儿疾病预防和护理能力、婴幼儿营养与保健能力、婴幼儿营养与保健能力、良好的家长沟通和咨询能力、婴幼儿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早期教育科研实践能力、筹建经营、管理早期教育机构的能力。调研对象认为婴幼儿托育专业毕业生合适的就业岗位依次为保育员、育婴员保健人员、教师、婴幼儿健康管理师、育儿嫂、管理人员、月嫂。调研对象希望进行学习深造的方向依次为婴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教育原理、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婴幼儿行为观察、家长沟通、环境创设、玩教具设计制。

3.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婴幼儿发展知识、保教知识,掌握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生活照料、常见疾病的特点及预防等保健知识;具备良好的婴幼儿健康照护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婴幼儿发展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尊重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有效设计、实施、评价各类保教活动;能科学开展托育工作与家长育儿服务工作,做婴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具有德育为先的教育观,遵循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具有对婴幼儿身心活动的观察分析的能力、生活照料的能力、保教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疾病及意外伤害处理与急救处理的能力、科学研究及托育机构的管理能力,能综合利用托育机构、家庭和社区资源,创设适宜的照护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一日生活、环境、文化的综合育人作用,做婴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引导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 制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4.1. 中医药文化特色,产教融合共建平台

学校和托育机构进行深度的融合,聘请托育机构的一线老师作为兼职老师,协同学校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从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小班定制协议,学生按照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培养,企业全程参与招生与人才培养。实习期间也在对应企业,毕业后即可直接对接胜任岗位,不仅能够缓解企业托育服务人才不足的困境,高质量的托育人才更能整体带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在同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基于中医药文化的特色,通过跟对应企业合作,产教融合共建平台,实现产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融合,如合作企业中斑点豆早教集团的小儿推拿特色服务项目,婴幼儿药膳食疗的服务项目,通过在学校学习相关课程后,后在企业进行课程的实践,家长们非常认可中医药职业学院的学生提供的中医药特色医育结合服务项目。学生入校以后不同学期安排不同的专业教学活动,开学初第一学期主要是安排新生专业教育,第二学期安排托育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第三第四个学期安排托育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每个学期都安排两周企业见习,保持专业教学与实践相一致。安排专业教师每学年去企业实践两个月,学习婴幼儿的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看护、学习支持、家园共育等托育专业相关知识技能,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4.2. 实施校企共建,整合资源配置

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推进高职托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动员专兼职教师团队,发挥专任教师擅长科研、企业教师实践能力强的优势,组建校企校本教材编写小组,共同编写专业教材。由于婴幼儿托育专业是个相对较新的专业,课程开发不完善。在智慧职教、中国大学慕课MOOC国家精品课程等在线课程网站中,婴幼儿托育专业的在线课程资源少之又少。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是促进教学内容改革、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5] 。要建设托育高质量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需要建设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其中还应有企业的行业指导专家作为团队成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保障。打造校企资源共享、内容持续更新、形式丰富多样的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与卫健委、人社部等下属的职业技能培训部门合作,例如每年托育机构负责人及保育员培训班的举办,将平台资源用于面向社会的托育人才培训,发挥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托育机构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高职院校应对标国际建设标准,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可以与知名托育机构合作,扩大实训基地数量。通过结合岗位需求建立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体系,结合企业专家参与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前就能掌握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的核心技能,提升托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4.3. 中医药相关课程、医育教结合

以“中医药相关课程、医育教结合”为特点为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提供更好的人才培养方式。结合我院中医药学院的优势,组建“中医药医育结合”的教师团队,专业团队拥有儿科医学护理背景的专职教师,开设特色课程如中医药特色课程小儿推拿、药膳食疗。医护结合托育特色课程如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等课程。见图1。在儿童医院及品牌托育早教机构聘请专家进行专业教育及专业课程的授课。专家和专职老师共同制作教学计划、教案及集体备课。充分利用企业专家其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学生在不断的在企业见习实习过程中,在托育机构的真实实践场景中,提高婴幼儿托育服务技能水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婴幼儿托育专业的热爱。

Figure 1.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of infant car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图1. 中医药医育教结合的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4. 设立名师工作室,课证融合培养实用性强的现代化人才

托育行业专家带领下设立与企业真实工作项目相符合的名师工作室。学生入校之后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有计划有目的的考取各种和职业相关的职业证书,如育婴师、母婴护理员、公共营养师等。对顺利取得高级育婴师及母婴护理证书的同学优先推荐实习和就业岗位,实习期直接拿正式工资。同时这些项目亦可作为学生实习的内容和毕业设计综合成绩,项目的考核构成如下:理论知识(20%) + 操作考核(20%) + 综合考核(40%) + 毕业设计(20%)。理论知识主要是各门课程的综合测评成绩,操作考核是综合各个学期的操作成绩与见习与实习成绩。综合性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项目解决能力、人文素质考核,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高度匹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真实工作环境的能力 [6]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掌握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核。托育学生在跟随企业名师学习过程中,较早的对企业的文化、专业的现状、岗位的定位有了确切的认知。学校通过组织“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参加学术讲座、参加高级研修班、选送进修以及国内外参观考察等形式,为主要成员继续学习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在婴幼儿托育教育领域成为有积极影响的专家。

4.5. 深化岗课赛证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衔接,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大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大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等,以大赛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赛课融通,才能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作用 [7] 。托育专业学生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健康照护、世界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广东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大赛中都获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团队也不断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库与活页式教材的编制,多次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为进一步强化技能教学,满足竞赛需求,探索技能培养模式,成立技能社团。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校企结合资优势资源,突出技能训练,提升培养层次,打造金牌学生。技能社团具有学生自主性,日常管理由学生负责。安排专职辅导教师协助制定章程和学习计划训练目标,并为其提供学习和训练场所以及有计划的辅导和检测。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讨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了课程体系,优化了教学内容,突出强化了实践教学,整合了实践教学资源,解决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途径问题;通过搭建学科竞赛平台、“以赛促学”公选课程平台、学生课外科研平台和专业性学生社团平台等,构建了基于多维实践平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建立了完备的政策文件、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加强了管理和督导监控,建立了评估和考核体系,解决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措施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后,面向同类院校进行了大力推广应用实施。

基金项目

广东省高职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2022LX015)。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中国经营报数字报刊平台[EB/OL]. http://dianzibao.cb.com.cn/html/2022-10/31/content_323704.htm, 2023-01-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2103/t20210323_1270124.html, 2023-01-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 2023-01-1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20/content_5626190.htm, 2023-01-16.
[5] 林清辉, 杨智勇. 基于1+X证书制度的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8): 110-112.
[6] 徐娜, 陆晓燕.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名师工作室引领的育人模式研究[J]. 轻工科技, 2022, 38(6): 119-120, 146.
[7] 罗莹. “岗课赛证融通”下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品牌包装策划与设计课程为例[J]. 绿色包装, 2021(10):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