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育人现状调查及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CM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CES.2023.113078, PDF, HTML, XML, 下载: 159  浏览: 35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 麒, 周月倾*: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院,云南 保山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文化育人育人体系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 Education System
摘要: 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核心价值的育人作用,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开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度和认同度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突出“价值引领、道德修养、行为引导、知行合一、显性文化”的育人思路,并从思想理念、制度与管理、行为规范、实践与评价、环境形象设计等5个层面构建了中医药文化育人体系。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CM tal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ully explore and play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the core values of “benevo-lence, harmony, precision and sincerity” of TCM cultur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CM. Through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perception survey, puts forward the prominent “value guidance, ethics, behavior guide, unity, dominant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educational ideas, and from the thought idea, system and management, behavior standard,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environmental image design and so on five aspects to build the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system.
文章引用:杨麒, 周月倾. 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育人现状调查及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3): 477-483.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3078

1. 引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价值取向,其“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价值,是优质而独特的教育资源。

2. 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育人现状调研

通过互联网开展了《中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度》调查,收回问卷1683份,有效1683份。被调查者中,中医药类专业学生350人、其他医学专业学生1333人。其中,28.88%的大学生表示“对中医药文化非常感兴趣”,46.35%的大学生表示“对中医药文化比较感兴趣”,24.12%的大学生表示“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一般”,0.65%的大学生表示“对中医药文化不感兴趣”。

2.1. 在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调查

在“中医药文化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调查中,64.29%的大学生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30.12%的大学生认为“占有很高的地位”,5.53%的大学生认为“地位一般”,0.06%的大学生认为“地位不重要”。在中医药名著认知调查中,1.49%的大学生表示“都没有听说过《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等中医药名著”,29.65%的大学生表示“都没有阅读过《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等中医药名著”。具体调研数据见表1

在大学生认知和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渠道方面,调查显示,相关渠道的重要程度依次是书籍、课堂学习、网络、讲座、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看病时听医院医生或家乡民族民间医生介绍。

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cognition of TCM classic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表1. 中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医药名著认知调查统计表

2.2. 在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调查

调查中,81.58%的大学生表示“生病时会选择看中医”,18.42%的大学生表示“生病时不会选择看中医”。在“学习中医药文化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塑造个人身心健康是否有帮助”调查中,57.1%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36.07%的大学生认为“比较有帮助”,6.54%的大学生认为“一般”,0.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在“未来中医药发展前景如何”调查中,46.29%的大学生认为“发展前景非常好”,40.05%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好”,7.43%的大学生认为“一般”,5.82%的大学生认为“在艰难中曲折缓慢发展”,0.42%的大学生认为“前景渺茫,将会被取代”。调查显示,中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依次是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医乃仁术、调和致中、天人合一、医道自然。具体调研数据见表2

Table 2. Survey of the core val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表2. 中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认同调查统计表

2.3. 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教育现状调查

调查中,32.6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学校教育对自己学习中医药文化的贡献度非常大”,37.97%的大学生认为“贡献度比较大”,25.31%的大学生认为“贡献度一般”,2.67%的大学生认为“贡献度很小”,1.43%的大学生认为“几乎没有帮助”。在参加中医药文化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方面,45.16%的大学生表示“每年参加3次以下”,17.11%的大学生表示“每年参加3次及以上”,37.73%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参加过”。在课程教学方面,46.52%的大学生表示“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提到和讲授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40.11%的大学生表示“有时会提到和讲授”,11.23%的大学生表示“很少提到和讲授”,2.14%的大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提到和讲授”。在“如何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育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提升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方面,调查显示,课堂教育仍然是提升中医药文化育人成效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具体调研数据统计分析见图1

Figure 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way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CM cultural education

图1. 提升中医药文化育人成效的路径和方式调查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中医药院校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比较感兴趣,普遍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学习中医药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和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院校学生对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具有积极的主观意愿,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存在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中医药经典理论和名家典故不了解等现象。目前,中医药院校对中医药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其丰富内涵比较认同,开展了大量尝试和探索工作,但仍还存在重视不够、缺乏系统谋划、育人逻辑架构模糊、对学生中医药文化需求掌握不足、相关课程开设较少、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创新不够、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育人形式感染力和渗透性不足等问题。

4. 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

王晨菲 [1] 认为高校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从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构筑多维文化育人体系。张勇等 [2] 从世界、国家、社会、个人4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行了论述,并以“知识、情感、意志、行为”为价值塑造维度,提出了文化育人“文化自知、文化自豪、文化自觉、文化自为”的逻辑架构,从知识嵌合、资源整合、平台融合、活动聚合等4个方面构建了文化育人的教学体系、承载体系、交流体系和实践体系。平若媛等 [3] 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环境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的思路。王波 [4] 从历史、精神、职业、特色、器物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内涵及外延,提出应从理念、课程、实践和保障等方面构建专业文化育人体系。朱爱胜等 [5] 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文化活动、网络学习教育为两翼,融合区域文化、行业企业文化、多元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体两翼三融合”文化育人模式。成涛等 [6] 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的基础上,从制度、课程、环境、平台、实践等五个维度,构建了高职院校“五维同育”文化育人创新体系。

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天道、人道、文道、医道”的思想精髓,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健康观、疾病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改进和提升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育人效果,最为关键的是坚持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协同推进的思路,按照有标准、可量化、易实施、能考评的原则,从思想理念、制度与管理、行为规范、实践与评价、环境形象设计等5个层面系统推进育人体系建设。构建思路如表3

Table 3.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表3. 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思路

4.1. 以“和”为核心,突出价值引领,构建思想理念体系

“和”的具体内涵包括“天人相和”的宇宙观、自然观和生态观;“人我相和”的社会观与处世观;“形神相和”“阴阳平和”的身体观和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等几个层面。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和根本保障,中医药院校要完善和优化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将中医药文化素养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中医药文化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形式着力建设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文化、中医药文化学、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经典古籍选读、中医药养生文化等课程,并充分发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作用,构建系统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拓宽和完善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结构。同时,要加强校风、校歌建设,校风和校歌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全校师生立身处世的价值引领。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的校风能够塑造学生“和”的价值取向,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

4.2. 以“仁”为核心,突出道德修养,构建制度与管理体系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也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仁”字的内涵不断丰富,如仁者爱国、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人命至重、仁心仁术等,是一种极为广泛的道德范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崇高道德境界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也是个人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追求。在学校管理中,制度是依据一定的价值理念而设计形成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是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之间的桥梁。科学的制度体系不仅能引领、规范和约束学校各部门及师生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更能调动部门和个人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新创造和成才的潜能,是师生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医药院校应以“仁”为核心,对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将“仁”的道德标准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师生日常管理、选人用人、师德师风建设、后勤服务保障、评优评先等制度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仁”的育人内涵,教育引导师生厚植爱国、爱校、爱家、爱人、爱己之情。

4.3. 以“精”为核心,突出行为引导,构建行为规范体系

“精”是对医术的要求,也是对医道的要求。学医不仅仅要练就精湛的医术,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还要有精勤进取、勤学苦练的意志。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实在“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教风与学风正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习惯、态度和行为特征,良好的教风、学风对引导和规范师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院校要突出“精”的要求,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精”的教风建设要从强化教书育人理想信念教育、完善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搭建教师多元发展平台、构建教师良好的从教生态等方面进行改善,着力引导教师不仅仅精于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还要精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精”的学风建设要从严格日常教育管理、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就业危机感、强化勤奋意识培育、优化各类课程考核评价、完善评优评先激励机制、创新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等方面进行改善,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惟精惟一、精益求精的精神,博极医源、博采众长的情怀,业精于勤、勤奋好学的意识和习惯。

4.4. 以“诚”为核心,突出知行合一,构建实践与考核评价体系

“诚”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对一个医者从内心到行为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医者发愿必须心地诚谨,心怀至诚;医者对待患者必须真诚恳切,守信戒欺;医者自我行为必须诚信求真,慎独自律”三个方面 [7] 。“诚”最终要体现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首先,中医药院校要统筹构建校内外实践育人平台,通过专业实习、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多元载体,广泛开展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功法锻炼,中医义诊或中医药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健康保健及药膳美食活动,中医药文化艺术节,中医药企业参观实习及调研行业产业发展;打造中医药特色学生社团;开展中医药悦读之星评选及知识、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体验、理解和认同。其次,评价导向决定着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中医药院校要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全员覆盖、指标科学、操作性强的中医药文化育人成效考核评价与诊断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和素养。

4.5. 以“表现形态”为主要考量,突出显性文化元素,构建环境形象体系

物质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文化中最直接、最直观,能给人以感官刺激和情感熏陶的外显层文化。隐文化与显文化建设是不可分割的,隐文化反映学校的内在品质,决定显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表现形态,而显文化受制于隐文化,是隐文化的外在表现,两者有机融合、一体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文化育人效果。中医药“仁、和、精、诚”的内隐文化不仅要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形态表现出来,还要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强烈冲击,才能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因此,中医药院校要在整体设计、校园建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内部装修、标志物、校园广播、新媒体宣传阵地、校史馆、文化展览馆、中药植物园等物质载体建设中,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推动中医药显性文化表达方式、表达元素和表达体系的守正创新,充分彰显“仁、和、精、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

基金项目

2019年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技计划项目“高职中医药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编号:2019k006m)。

参考文献

[1] 王晨菲. 高校校园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的现实路径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3(1): 93-97.
[2] 张勇, 黄华.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构建探析[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20(1): 12-18.
[3] 平若媛, 任丽敏.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建设[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9, 35(6): 42-46.
[4] 王波. 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育人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 2016(16): 46-48.
[5] 朱爱胜, 承剑芬, 奚小网, 等.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7(1): 1-5.
[6] 成涛, 张晨莲. 高职院校“五维同育”文化育人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1(5): 27-31.
[7] 张其成.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的内涵[J]. 中医杂志, 2018, 59(22): 189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