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剧《唐顿庄园》看英语称谓语的阶级异同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English Address Terms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in Downton Abbey
DOI: 10.12677/ML.2023.113151, PDF, HTML, XML, 下载: 492  浏览: 800 
作者: 任田向秀, 李 芳: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称谓语社会阶级语言变异《唐顿庄园》Address Terms Social Class Language Variation Downton Abbey
摘要: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英剧《唐顿庄园》中不同阶级的称谓语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探究英语称谓语的阶级异同以及阶级这种社会因素同语言变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英国上层贵族阶级社会称谓语的阶级特点鲜明,而中下层阶级称谓语并无显著阶级特点;其次,为符合礼节、表达礼貌,在不同场合下,强调不同身份、面对不同听话人时,各个阶层所使用的称谓会相应变化;此外,在一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社会阶级同语言变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称谓语的指称对象凸显了社会阶级这一因素,而社会阶级也对称谓语的使用和选择产生了一定影响。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dress term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in Downton Abbe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aiming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English address terms between social class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language vari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e address terms of the upper class have more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than thos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classes. Secondly, in order to express politeness, people use various address terms to highlight different identities when facing different occasions and listeners. Thirdly, in a certain era and society, social class and language variation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hich mainly includes two parts: the referents of address terms reflect social classes, and social class influences the usages of address terms.
文章引用:任田向秀, 李芳. 从英剧《唐顿庄园》看英语称谓语的阶级异同[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3): 1094-110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3151

1. 引言

称谓语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形式,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它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上世纪60年代起,称谓语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外称谓语对比研究 [1] [2] [3] ,方言称谓语研究 [4] [5] [6] ,亲属称谓语研究 [7] [8] [9] ,流行称谓语研究 [10] [11] [12] ,性别称谓语研究 [13] [14] [15] ,称谓语的泛化 [16] [17] [18] 等,然而有关阶级称谓语的研究较少见。

《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是一部英国古典时代剧,自开播以来大受好评,故事背景设定在1910年代(英国爱德华年代末期)约克郡一个虚构的庄园——“唐顿庄园”,呈现了以格兰瑟姆伯爵一家为主线的英国上层贵族与其仆人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间百态。此剧本中的称谓语语料丰富,适合作为研究称谓语的语料。

因此,本文以英剧《唐顿庄园》中的称谓语为语料,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去探究英语称谓语的阶级异同,尝试探索称谓语研究的新领域,揭示英语称谓语的阶级特征以及阶级这种社会因素同语言变异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故事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历史文化。

2. 称谓语的概念界定和本文研究范围

许多学者都试图对称谓语进行定义,但目前尚未出现得到学界公认的定义。

莱斯利·邓克尔(Leslie Dunkling)在《称谓语术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Epithets and Terms of Address)中对于直接用来称呼他人的称谓语做出了定义:

The terms we use to others, and those used to us in return, which define us, placing us firmly at a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level, indicating our emotional impact on those around us [19] . (我们用这些术语去称呼他人,同时他人也用这些术语对我们做出回应,这些术语可以使我们处于某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层面,为我们产生一些情感方面的影响。)

国内学者杜学增对称谓语做出了更加准确的定义:

称谓语是用来在说话和写作中称呼某人的术语。这种方式通常取决于他们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称谓语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表达一个人的社会等级、权势、职业、亲属关系和距离远近 [20] 。

在区分了称谓语和称呼语的基础上,曹炜给出了更加精炼的定义:

称谓语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21] 。

对于本文称谓语的界定,笔者选取的称谓语涉及所有称呼他人时所使用的表示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的并反映出阶级特征的名称。同时,本文所研究的称谓语包括面称和背称 [22] ,面称指听话人与指称对象为同一人的称谓,背称指听话人与指称对象不是同一人的称谓。

3. 《唐顿庄园》中英语称谓语的阶级异同

本文根据学界较常见的分类方法将称谓语分为两大类进行分析:社会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 [21] 。典型的英国贵族社会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层:以大地主所有者为核心的社会上层;小地主、农场主、专业人员、商人为主的中间阶层;以小农、农业工人、城市贫民、城市劳工等为主的社会下层 [23] [24] 。本文将《唐顿庄园》中的三个社会阶层称为上层阶级、中产阶级、下层阶级。上层阶级包括主人公格兰瑟姆伯爵一家以及其他世袭爵位和封地的英国贵族;中产阶级包括以远房表亲马修为代表的,受过教育、从事非体力劳动、有稳定收入、生活体面的社会群体;下层阶级包括伯爵家的仆人们以及其他处于社会底层、从事体力劳动的社会群体。

3.1. 社会称谓语的阶级异同

社会称谓语是指表示人们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称谓语 [21] 。在分析整理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刘畅的分类方法 [25] ,本文将社会称谓语分为通称、头衔职称称谓和职业名称称谓。

3.1.1. 通称

通称指不严格区分指称对象的职业或身份的较广泛使用的称谓语。英国上层贵族阶级使用的通称具有阶级性较为显著的特点。《唐顿庄园》中,格兰瑟姆伯爵在正式场合社交时一般被称为“Lord Grantham”(格兰瑟姆伯爵),“lord”(勋爵)在这里是一种表示礼貌和尊重的通称,“Grantham”并非姓氏,而是爵位封号,除了伯爵,侯爵、子爵和男爵也都可以称“Lord”。贵族中爵位等级地位最高的公爵,和其他几种爵位的称谓有所不同,例如,第一季第一集中,克罗伯勒公爵前来唐顿庄园做客时,伯爵及其夫人称其为“Duke”(公爵),公爵声称需要一位贴身男仆,管家卡森对格兰瑟姆伯爵说自己可以做其贴身男仆时,用背称称其“His Grace”(公爵大人),公爵请一旁的男仆托马斯做自己的贴身男仆时,托马斯用面称称其“Your Grace”(公爵大人)。“Grace”在这里就是一种普遍对公爵的尊称。作为格兰瑟姆伯爵的妻子,伯爵夫人在社交时被称为“Lady Grantham”(伯爵夫人),其女儿们则被称为“Lady + 教名(按照英国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时,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名字的构成是:教名 + 中间名 + 姓)”,比如,大女儿玛丽被称为“Lady Mary”(玛丽小姐)。另外,为表尊敬,仆人们私下提到主人时会使用背称“His Lordship”(老爷)等,当面则会使用面称“Your Lordship/My Lord”(老爷)等。格兰瑟姆伯爵一家的通称归类整理为表1可供参考。

Table 1. The general address terms of Lord Grantham’s family

表1. 格兰瑟姆伯爵一家的通称

中产阶级的称谓语和贵族阶级相比较为简单,且并无显著的阶级特点。男子一般为“Mr. + 姓氏、姓名”,未婚女子一般为“Miss + 姓氏、姓名”,已婚女子则是“Mrs. + (丈夫的)姓氏、姓名”,“Sir”(先生)和“Madam”(夫人、女士、小姐)也是种较为广泛的尊称。例如,马修的母亲克劳利太太(其丈夫生前是一名医生)在社交时一般被称为“Mrs. Crawley”(克劳利太太);在家中,佣人称其为“Madam”。马修作为伯爵的继承人,和母亲经常出入唐顿庄园,受到了当地村民的尊敬。第四季第六集中,老夫人家的园丁称克劳利太太为“Your Ladyship”,她却称自己不是“Ladyship”,只是“Mrs. Crawley”,表现出她虽然已和格兰瑟姆一家成为家人,但却始终不相信自己融入了上流社会。

唐顿庄园的仆人们虽属于底层阶级,但由于在贵族家庭中工作生活,称谓语的用法也较为复杂。比如,仆人们因为职务和地位的不同,称谓语也各有不同,卡森管家作为仆人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被仆人们尊称为“Mr. Carson”(卡森先生),庄园的主人们则亲切地称其为“Carson”;休斯太太和帕特莫太太作为女管家和厨娘也在仆人们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因而被尊称为“Mrs. Hughes”(休斯太太)和“Mrs. Patmore”(帕特莫太太),这里的“Mrs.”(太太)并不指已婚女性,而是为了表达尊敬的称谓;此外,贴身男仆和贴身女仆地位也较高,因此也用“Mr./Mrs./Miss + 姓氏”作为称谓语,例如,托马斯·巴罗做男仆时被称为“Thomas”(托马斯),后升为伯爵的贴身男仆被称为“Mr. Barrow”(巴罗先生);底层仆人的地位较低,其称谓就是各自的教名,而且他们工作中的名字可以被主人或是上级随意更改,比如,男仆杰米·肯特刚进入唐顿庄园工作时,卡森管家认为其教名“Jimmy”(杰米)不适合主人们称呼,因此将其改为“James”(詹姆斯)。庄园中仆人们的等级和通称称谓归类整理为表2可供参考。

Table 2. The rank and general address terms of the servants

表2. 庄园中仆人们的等级和通称称谓

然而,女仆歌温的故事告诉我们,底层仆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和机遇而实现社会地位的大转变。第一季中,歌温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女仆,但她不甘心终身做女仆,因此自学打字机打字,希望可以做一名秘书,在茜波小姐的引荐下,她抓住机遇,进入了一家电话公司工作,后来结识了有身份地位的丈夫——哈丁先生,两人投资开办了专注女性教育的学校。第六季第四集中,两人因机缘巧合来到唐顿庄园做客,伯爵一家得知她曾在家中做过女仆后,仍然尊称其为“Mrs. Harding”(哈丁太太),表达了对其身份地位的认同。

3.1.2. 头衔职称称谓

头衔职称称谓指涉及到贵族头衔或职称以及其他头衔的称谓,目的是为了在正式场合中表现出对于指称对象的身份地位的尊敬和认同,强调一个人的不同身份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头衔职称称谓。比如,格兰瑟姆伯爵的头衔是“the Earl of Grantham”(格兰瑟姆伯爵),其夫人的头衔为“the countess of Grantham”(格兰瑟姆伯爵夫人),其堂亲弗林特夏尔侯爵则是“the Marquess of Flintshire”(弗林特夏尔侯爵),“Earl”和“Marquess”分别是“伯爵”和“侯爵”的尊称,“countess”则是“伯爵夫人”的尊称。一战时期,伯爵被授予军衔“Colonel of North Riding Volunteers”(北赖丁志愿军上校)和职称“Lord Lieutenant”(郡治安官),新的称谓给了他新的身份,同时也需要他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他对于战后医疗的贡献也体现了英国贵族阶级在社会危难之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战争时期,马修和托马斯都参军入伍,相遇在战场时,马修称他“Thomas”,托马斯立刻纠正他,请他称自己为“Corporal Barrow”(巴罗下士),也表现出托马斯对于自己新身份的强调,为保家卫国而感到自豪。

3.1.3. 职业名称称谓

和其他社交称谓相比,职业名称称谓更加关注指称对象的职业身份,也是在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较多的称谓,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会赋予一个人不同的职业名称称谓。例如,克拉克森医生在工作时被尊称为“doctor Clarkson”(克拉克森医生),一战爆发,医院开始接收战争中负伤的军人,他被授予新的军衔,并被称为“Major Clarkson”(克拉克森上校)。同样,伯爵的小女儿、唐顿庄园三小姐,在战前被称为“Lady Sybil”(茜波小姐),战时她去医护学校接受培训并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护士,在医院、以及后来被改造成军官疗养院的唐顿庄园工作时,她不再是“小姐”,而被称为“nurse Crawley”(克劳利护士),通过这种身份和称谓的转变,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再只是衣来伸手的贵族小姐。事实上,一战时,随着伤亡人数的增加,英国的许多乡村大庄园变成了临时医院,残酷的战争让贵族们和平民百姓同生死共患难,各阶级间从未有如此密切的接触。因此,可以说,一战改变了整个英国社会,模糊了其原有的阶级阶层区分明显的边界。

3.2. 亲属称谓语的阶级异同

亲属称谓语是指表示亲缘关系的称谓语 [21] 。通过对语料的分类整理,本文将亲属称谓分为夫妻称谓和其他亲属称谓两部分进行研究。

3.2.1. 夫妻称谓

在非正式场合下,夫妻之间一般彼此称呼教名或是表达亲昵的“my dear”、“my darling”等。然而,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听话人时,称谓也各有不同,比如,伯爵在家中称妻子教名“Cora”(柯拉);在正式社交场合中对外人称其“Lady Grantham”(伯爵夫人),此外,对女儿称其“your mother”;对仆人称呼妻子时,他站在对方立场使用背称“Her Ladyship”(夫人),从侧面表现出他优雅的言谈举止和绅士风度。卡森管家和女管家休斯太太结婚以后在工作中仍称呼彼此为“Mr. Carson”和“Mrs. Hughes”,但在生活中会亲密地彼此称呼教名“Charlie”和“Elsie”,体现了两位管家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3.2.2. 其他亲属称谓

在正式场合中,三个社会阶层称呼父母一般都为“father”和“mother”,但在非正式场合中称呼父母却不尽相同。比如,伯爵的女儿们称其为“papa”,称其母亲为“mama”;而马修则称母亲为“mother”;男仆威廉称母亲为“mum”、父亲为“dad”。与中国不同,除了父母和(外)祖父母,英国人对于其他长辈一般并无特定的亲属称谓,直接称其教名或是“aunt/uncle等 + 教名”,比如,“aunt Rosamond”,“cousin Isobel”。长辈称呼晚辈则一般都是称呼教名或是表达亲昵的“小名”。

由于英国贵族爵位不能由女性继承,格兰瑟姆伯爵膝下仅三个女儿,因此表亲马修·克劳利成了格兰瑟姆伯爵的继承人,他刚进入唐顿庄园时称伯爵为“Lord Grantham”,称玛丽小姐“cousin Mary”,但是随着交往的密切,他逐渐融入这个家并娶了大小姐玛丽,因而开始直接使用伯爵的教名称其“Robert”,并直接称呼玛丽小姐“Mary”,伯爵一家对马修的称呼也由“cousin Matthew”变为“Matthew”。同样是伯爵家的女婿,三小姐茜波的丈夫汤姆·布兰森对于伯爵一家的称谓也有所变化,他最初是唐顿庄园的专职司机,一战后勇敢追求茜波小姐并与之结为连理,婚后他与茜波小姐一同回到唐顿庄园时,虽然知道自己已不再是仆人,但在餐桌上他仍称老夫人为“my lady”(夫人),表现出他不敢轻易打破自己和贵族阶级的界限的心理。但这样的称呼显然并不合适,因而此后他开始称伯爵为“Lord Grantham”,称夫人为“Lady Grantham”,而伯爵一家对其的称谓由“Branson”(布兰森)变为“Tom”(汤姆)。后来,汤姆去楼下看望曾经共事的仆人们,提起玛丽时直接称其“Mary”,引起了卡森管家的不满,因为卡森认为其在仆人面前直接使用玛丽小姐的闺名不合礼数。虽然同样是从外人变成女婿逐渐融入格兰瑟姆伯爵一家,但来自底层社会的汤姆显然比中产阶级的马修更加困难,体现了下层与上层社会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4. 结论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英剧《唐顿庄园》中不同阶级的称谓语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英国上层贵族阶级与中下层阶级称谓语的差异较大,其中,社会称谓语的阶级特点更加鲜明,从侧面体现出与英国阶级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相符的语言特点,中下层阶级称谓语并无显著阶级特点;其次,为符合礼节、表达礼貌,在不同场合下,强调不同身份、面对不同听话人时,各个阶层所使用的称谓会相应变化,从侧面表现出了英国传统文化注重的良好修养和优雅风度;此外,在一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英国爱德华年代末期),社会阶级同语言变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称谓语的指称对象凸显了社会阶级这一因素,而社会阶级也对称谓语的使用和选择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所研究的语言变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爱德华年代末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一战前后的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后被动摇,王室贵族不再像过去一样高高在上,中下层社会的平民开始通过努力和机遇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尽管战前的等级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但阶级界限逐渐模糊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然而,本文的结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本研究主要局限在上层阶级的称谓语中,可能对于其他社会阶层的称谓语研究地不够充分,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那个时代下英国不同社会阶层称谓语的阶级异同,未来可以选取更多的语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更加全面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李侑信. 汉韩社会称谓语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2] 谭群瑛, 言秀华, 谢小玲. 汉语和越南语称谓语语用对比探究[J]. 语文建设, 2014(11): 66-67.
[3] 王亚光. 中英文称谓语中的人伦序位关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52(2): 117-121.
[4] 孙玉卿. 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广州: 暨南大学, 2003.
[5] 伊淑娟. 山东成武方言亲属称谓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扬州: 扬州大学, 2016.
[6] 韩肖雅. 陕西洛南杨河村“下湖话”方言岛称谓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7] 孙炜. 《红楼梦》的亲属称谓(上) [J]. 红楼梦学刊, 1990(4): 115-137.
[8] 孙炜. 《红楼梦》的亲属称谓(下) [J]. 红楼梦学刊, 1991(1): 191-209.
[9] 王娅平. 《隋唐演义》亲属称谓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10] 杨红, 刘云. 网络流行称谓语的文化学思考[J]. 求索, 2013(5): 152-154.
[11] 张译予. 从“小奶狗”等称谓语解读男性新词语[J]. 汉字文化, 2021(11): 23-24.
[12] 李英姿. 新媒体语境下新兴性别称谓语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7(4): 97-103.
[13] 张莉萍. 称谓语性别差异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4.
[14] 张莉萍. 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15] 王丹, 舒展. 《纸牌屋》性别称谓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与外语教学[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1): 349-350.
[16] 潘攀. 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 语言文字应用, 1998(2): 36-40.
[17] 王劲松. “美女”称谓语泛化的原因及文化意蕴[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4(5): 177-179.
[18] 龙德银. “老师”称谓泛化机制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 29(3): 19-23.
[19] Dunkling, L. (1990) A Dictionary of Epithets and Terms of Address. Beijing World Publication, Beijing.
[20] 杜学增.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21] 曹炜. 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62-69.
[22] 李明洁.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与功能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5): 92-96.
[23] 刘金源. 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J]. 历史教学, 2008(7): 11-15.
[24] 钱乘旦, 陈晓律.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264-313.
[25] 刘畅. 基于利奇礼貌原则的《唐顿庄园》称谓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