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An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re Literacy
DOI: 10.12677/CES.2023.115160, PDF, HTML, XML, 下载: 335  浏览: 722 
作者: 张 敏, 朱 林: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核心素养English Classroom in Junior High School Effective Teaching Core Quality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与革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虽有提升,仍存在较大问题。文章基于核心素养价值导向,通过诠释杰里米•哈默课堂语言“三要素”及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七要素”的具体实施,力求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domestic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lthough the quality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s been improved,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this paper tried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y interpre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elements” of Jeremy Hammer’s classroom language and “seven elements” of Gary Borich’s effective teaching,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张敏, 朱林.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5): 1037-104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5160

1. 引言

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难以突破新的高度,尤其是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鲜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思维力发展受到限制,英语学习有效性难以提升。基于此,文章结合当下初中英语课堂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诠释杰里米·哈默课堂语言“三要素”及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七要素”的具体实施,旨在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而为解决师生困境提供参考性建议。

2. 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落实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向,这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路径在于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 [1] 。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方面,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围绕初中英语课程和教学目标,从学生“听、说、读、写、看”五项能力实现全新的突破发展,促进教学和生活密切结合 [2] 。正如“五四”以来,中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师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纳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学做合一”。因此,教师应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价值导向,不断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形成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教学内容真正生活化,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化 [3] 。

3.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

3.1. 杰里米·哈默课堂语言“三要素”

国际上名闻遐迩的英国英语教学专家杰里米·哈默在其著作How to teach English中强调,投入(Engage)、学习(Study)、运用(Activate)三要素是语言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通过三者之间顺序的变换,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有效性教学模式,帮助教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 。

3.1.1. 投入(Engage)

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国内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口语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语音语调不够地道,而核心素养下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关键在于把握好英语口语的表达。

哈默课堂语言“三要素”中的“投入”,指的是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英语相关音频、视频、游戏、讨论、话剧等方式。比如,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英文歌曲或影片片段,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及听觉,带领学生在感知歌曲或影片魅力的环境中开启学习之旅,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口语更纯正。同时,国内部分学者研究发现,教师为学生创造情境化学习模式,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较好的,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4] 。

除教学活动的引入,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不断深化,初中英语教师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投入多媒体技术,对既有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英语课堂氛围,推动学生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从而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3.1.2. 学习(Study)

核心素养下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任务。哈默课堂语言“三要素”中的“学习”,指的是促使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性知识。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中可依据“音形义”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图片引出单词,教师说出单词的正确发音并呈现拼写形式,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大意,循序渐进加深学生对于陌生词汇的理解与识记,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下的逻辑思维能力。再比如,王蔷在《英语教学法教程》中曾讲到,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演绎法与归纳法两种学习模式,演绎法指先给学生呈现语法规则,再举出大量例句解释说明;而归纳法相对于前者更受学生们喜爱,教师先罗列大量例句,引导学生发现句中共有成分,总结出对应的语法规则,这对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5] 。通过如上教学法,能使初中英语课堂趣味性增加,便于学生高效学习新知,增强核心素养下的学习能力。

此外,当今语言教学中流行着众多教学方法,包括三P法,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法等,常常会采用多元化的活动与任务,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方面核心素养协调发展。

3.1.3. 运用(Activate)

分析国内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后,未能做到“学思行”相结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不符合当下课标的教育要求。原因源于两方面:第一,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专注于完成教学计划,常常采取“灌输式教学”和“保姆式教学”,这些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很少获得开口表达的机会,教师的输出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教师中也只有少数可以做到全英授课,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真实语言环境的缺失。第二,学生除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交流外,课后运用的机会微乎其微,重视语言使用的家长可能会考虑给孩子开设外教课程,增加口语练习的机会,但其费用较为昂贵,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的起。

哈默课堂语言“三要素”中的“运用”,指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活动,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知识,进而帮助学生高效掌握所学,典型的活动有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为改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可在课上多留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在课后安排一些贴近生活的英语活动与任务,比如,定期开展英语角讨论东西方文化差异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在学期末组织英文话剧表演,旨在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经历的英语调查问卷,使学生在对话中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举行季度英语辩论赛,既有利于加强学生个人的勇气与信心,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发展,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6] 。

3.2. 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七要素”

现今,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论述众多,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有效教学方法》作者加里·鲍里奇(Gary D. Borich)在其书中反映了这样一种描述,有效性教学来自于有效教师的有效教学法。首先,有效教师所使用和遵循的教学常规必须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有效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材料、环境出发,自觉地运用不同教育心理学理论所阐述的有效教学法,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 [7] 。鲍里奇在浙江宁波举办的“教育与文化重建——2012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的发言中也曾提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教师重点要关注班级管理、课堂氛围、任务导向、学生参与、学生成就、教学方法和知识建构这七大要素。

教育与课程价值的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赖于实际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过程。结合鲍里奇有效教学“七要素”,笔者通过探析相关文献发现,明确的任务导向为驱动,建构单元知识网络和加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能,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所在。

3.2.1. 明确的任务导向为驱动

20世纪80年代,珀拉胡提出一种强调“做中学习”的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这是一种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是近3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任务型教学法自引入国内教育教学改革以来,为初中英语课堂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打破了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和实际应用相割裂、语言形式和内容意义被瓦解的传统模式 [8] 。任务型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师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某些任务为基础展开语言教学过程,能够直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9] 。

国内学者解冰、龙美如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 Unit 9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课文为例,在深入解读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课堂活动设计探讨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得出结论: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鲜活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10] 。

3.2.2. 建构单元知识网络

教师可通过引入思维地图等新时代教学方式,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促进学生的单元知识网络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地图是一种具体思维的具体表示法,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在选择某个具体的图示时意味着选择了该图示背后隐藏的思维策略,以聚焦具体思维的方式实现对该思维技能的精细化训练 [11] 。国内学者徐紫燕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上)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B Reading为例,探讨了如何将思维地图应用于阅读前、中、后三个教学环节,使知识系统化、思维可视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框架和文本内容,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12] 。

结合课标要求,笔者建议初中英语教师可将思维地图作为思维训练工具和教学评价工具,应用到进一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上,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1] 。

3.2.3. 加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前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学生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因此,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清楚学生当下的英语水平,以稍高于学生现有的程度来进行教学,及时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而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发展英语学习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由此可见,鲍里奇有效教学“七要素”的具体实施能够进一步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但并非缺一不可,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这些策略,从而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正面临全新思路、全新理念和全新模式的挑战,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有根据地将杰里米·哈默课堂语言“三要素”及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七要素”应用于英语教学。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采取丰富的课内外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推进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方面全方位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程晓堂, 赵思齐.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5): 83-85.
[3] 张华. 陶行知生活教育观: 内涵、价值和境界[J]. 中华文化论坛, 2017(2): 54-60.
[4] Harmer, J.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5] 马丽. 情境化教学提高初中英语课堂实效初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5(10): 63-65.
[6]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M]. 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 沙培宁. 加里•鲍里奇: “有效教学”七要素[J]. 中小学管理, 2013(4): 53.
[8] 袁昌寰. 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 课程•教材•教法, 2002(7): 40-43.
[9] 鲁子问, 康淑敏. 英语教学设计[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 解冰, 龙美如. 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设计与反思[J]. 基础外语教育, 2019, 21(2): 62-70+110.
[11] 赵国庆. 中学思维训练丛书第4册——思维工具综合应用[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8.
[12] 徐紫燕. 思维地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B Reading为例[J]. 英语教师, 2022, 22(8): 102-105.
[13] 黄都, 李佳.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教与学——理解、应用、发展维果斯基的观点[J]. 江西教育科研, 2006(9): 13-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