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老人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Research Hotspots and Prospects of Mobile Elderly in China—Based on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DOI: 10.12677/AR.2023.102055, PDF, HTML, XML, 下载: 184  浏览: 506 
作者: 刘逸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流动老人老龄化可视化分析CiteSpaceMobile Elderly Aging Visual Analytics CiteSpace
摘要: 为探究流动老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1年~2023年期间收录的CSSCI相关文献数据,总计216篇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应高产作者、权威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时间线以及关键词突现图谱。共得到272个作者节点,226个机构节以及280个关键词节点,形成“流动老人”、“社会融入”、“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等10个研究聚类。发现2001年~2023年期间,关于流动老人的相关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流动老人流动成因及特征。第二、生活状态与居留意愿。第三、社会适应与融合。在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结合流动老人双重特性进行探析、拓宽流动老人的调研数据、强化系统理论并融合多学科等层面不断深化完善研究内容。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obile elderly, 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CSSCI-related literature data collected in the CNKI database from 2001 to 2023, totaling 216 articles, and draw the corresponding high-yield authors, authoritative institutions, keyword co-occurrence, keyword clustering, timeline and keyword emergence mapping. A total of 272 author nodes, 226 institutional nodes and 280 keyword nodes were obtained, forming 10 keywords such as “mobile elderly”, “social integration”, “willingness to stay” and “influence factors”. 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2001-2023, the research on mobile elderl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elderly. Second, life status and willingness to stay. Third, social adapt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future research, we can further deepen and improve the research content by combining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bile elderly, broadening the research data of the mobile elderly,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atic theory and integrating the multidisciplinary aspects.
文章引用:刘逸敏. 我国流动老人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2): 423-434.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2055

1. 引言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共有2.47亿流动人口,其中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在我国深度老龄化、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趋势下,未来流动老人数量必将持续走高。流动老人作为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其在生命历程的后期从故乡迁移至陌生的环境,需要面临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调节,因此探究其行为特征、提高社会融合、资源保障等议题迫在眉睫。在现实中,无论是在政策发布以及学术研究上,对流动老人的关注度普遍不高,我国流动老人领域在学界的研究中目前还属于新兴议题,因此在既有研究中,为更深入把握人口流动与迁移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沿,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此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高产学者、权威机构以及未来研究热点等问题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CNKI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文献库,为更完整分析学界研究情况,本文使用专业检索,将主题词设定为:主题 = “流动老人” + “老漂族” + “随迁老人”,CSSCI期刊作为文献来源,检索时间划定为2001年~2023年。文献检索结果共有227篇,剔除会议讲座、书评、刊首语等无效数据最终收集有效样本文献216篇并通过Reworks格式导出,导入CiteSpace软件加以进一步分析。

2.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发文量、权威机构、高产作者、时间线以及关键词分析对流动老人领域进行解析。首先通过EXCEL软件分析年度发文量趋势,其次使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该领域研究作者、机构、图谱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突变词进行梳理,CiteSpace是文献计量分析法中最常用的软件,能够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可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来形成学科演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以及相关研究领域发展前沿的探讨 [1] ,本文使用版本为6.2.R1。

3. 人口流动与迁移研究现状及综述

3.1. 发文量

将时间设定为2001年~2023年之间,根据图1中的统计结果可知,在2008年以前,我国学界对于流动老人领域的研究较为稀少,每年发文量不超过五篇。2009年~2016年期间文献量出现小幅增长,并且在2017年之后,发文量快速增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流动人口便呈现快速增长模式,流动人口家庭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人外出流动;第二阶段是夫妻双方共同流动;第三阶段是夫妻双方并携带未成年子女参与流动,也叫核心家庭流动阶段;第四阶段是其他亲属随同流动,尤其是老年祖父母辈随迁流动 [2] “九五”与“十一五”规划后开启了城镇化浪潮,在2003年后,我国城镇化进入白热化时期,庞大的人口流动规模带来大量家庭随迁,流动老人占比大幅提升,关于流动老人融入、随迁老人保障等问题提上研究日程。随后国家发布的“十一五”、“十二五”以及户籍改革制度等一些列措施使人口流动与迁移迎来又一波高峰,因此,在老龄化与人口流动的双重影响下,近几年来,关于老年人流动的问题日渐受到学界关注,但文献数总量还有待提升。

Figure 1. Annual publication statistics of mobile elderly literature (CSSI journals)

图1. 流动老人领域文献年度发文量统计图(CSSI期刊)

3.2. 高产作者

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出我国流动老人领域发文频次较高的作者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其领域高产作则及合作关系,可一定程度显示作者或合作团队对人口流动与迁移领域的研究水平。图谱中总共产生272个节点以及166个连接,其合作密度为0.0045。此图谱中的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位作者,节点越大,则代表该作者发文数量越多;每个节点间的直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线条越多,则合作关系越紧密。从图2可发现,作者原新是2001年~2023年期间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4篇,其次为任远、崔树义、杨菊华与张航空,发文量均为3篇。其中以原新为首,桂世勋、李健民;杨学燕、周平梅、等人分别在老人流动领域形成了一定强度的合作网络。段成荣、吕利丹程梦瑶等人也构成了小规模网络。此外该领域中有相当一部分作者进行独立研究,因此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学者形成更紧密地合作关系以推动领域长期发展。

Figure 2. Author collaboration chart in the field of mobile elderly (CSSI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23)

图2. 流动老人领域作者合作图(2001年~2023年CSSI期刊)

3.3. 权威机构

通过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到流动老人领域权威机构的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在2001年~2023年之间,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机构(含并列)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11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11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5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5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篇)、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篇)、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3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3篇)、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3篇)、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3篇)、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3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3篇)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篇)、上海大学社会学院(2篇)。其中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与人口学院为核心,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研究》编辑部等机构形成了庞大的合作网络。不难看出,各类机构在流动老人领域具有一定的关系网,尤其是各大高校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从地域属性来看,该领域发文权威机构大都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方面,一线城市是985、211高校的聚集地,每年得到的各类拨款也较高,因此在此领域能产出众多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是各地老年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较为集中。

Figure 3. Map of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of mobile elderly (CSSI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23)

图3. 流动老人领域机构合作图(2001年~2023年CSSI期刊)

3.4. 关键词共现情况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ping of mobile elderly (CSSI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23)

图4. 流动老人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2001年~2023年CSSI期刊)

关键词作为一篇文章的核心总结,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对该领域文章的研究主题窥探一二。共现可表现出不同学科间学者对主题研究的紧密程度,一般来说,图谱中的关键词节点规模越大,那么该关键词出现频率越大。本文对2001年~2023年流动老人领域发文关键词进行频次与中心性统计,设置如下: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Threholds参数设置为2,得到280个节点、447条连接(详见图4)。

本文对2001年~2023年人口流动与迁移领域发文关键词进行频次与中心性统计(详见表1),列出前20的关键词,包括:人口流动(27次),中心性为0.65、流动老人(16次),中心性为0.11、社会融入(15次),中心性为0.25、老龄化(11次),中心性为0.16、影响因素(10次),中心性为0.13、居留意愿(8次),中心性为0.05、老漂族(6次),中心性为0.03、城乡差异(5次),中心性为0.1、家庭结构(4次),中心性为0.02、性别差异(3次),中心性为0.01等。

Table 1. Top 20 high-frequency keywords in the field of mobile elderly (CSSI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23)

表1. 流动老人领域前二十高频关键词(2001年~2023年CSSI期刊)

3.5 关键词聚类

基于上述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流动老人关键词聚类情况。运行CiteSpace软件,共生成十组聚类标签(如图5),分别为#0流动人口、#1老年人、#2乡城迁移、#3随迁老人、#4人口流动、#5社会融入、#6健康自评、#7家庭供养、#8老年人口系数、#9社会适应。图谱中Q值(模块值)代表聚类显著性,数值越大,则聚类间显著性越强。S值(轮廓值)代表网络聚类中的有效程度,其数值越大,则越合理。Q值为0.774,表示该聚类具有一定显著性,而S平均值为0.9228,说明此聚类合理。

表2可知,十组聚类中轮廓值最高达到1,指标最低也达到0.768,说明各关键词聚类中成员性质较为相似。其中#9社会适应聚类指标数最高,聚焦于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个案工作、“老漂族”等方面。#6健康自评轮廓值为0.976,从流动老人、多层模型、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3随迁老人聚类指标最低,数值为0.768,该聚类集中于技术赋权、城市居留意愿、社区融入等。

Figure 5. Keyword clustering mapping of mobile elderly (CSSI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23)

图5. 流动老人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2001年~2023年CSSI期刊)

Table 2. Keyword clustering distribution of mobile elderly from 20001 to 2023

表2. 2001年~2023年流动老人关键词聚类分布

3.6. 我国流动老人研究现状

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出关键词聚类团,进一步归纳得出学界对于流动老人领域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包括:

1) 流动成因及特征

老年人口的流动一直是我国在老龄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根据上海市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60岁以上老年流动人口已达到65万。学界基于我国社会背景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影响老人流动的各类因素。在老龄化与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下,除去少数务工经商的原因,我国老人跨省市流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跟随子女进行随迁养老。(周皓2002)流动老人的根本原因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有关,并且家庭因素是老人迁移的主要动因 [3] 。(刘佩瑶2015)基于“推–拉”理论,认为老人流动的推力因素包括迁出地的环境、自身健康、退休以及家庭成员的缺失。而拉力因素包括更高的生活质量、更低的生活成本、强力的家庭支持等 [4] 。(胡雅萍、刘越等2018)基于扎根理论与抽样方法归纳出影响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政策保障因素四个方面 [5] 。

不同性质的流动老人,其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化。(唐丹、闵欣伟等2022)将流动老人分为“漂老族”与“老漂族”两大类,前者指在迈入老年前就开始流动,后者指在年老后进行才迁移 [6] 。(祝银、李拉等2010)在选取北京进行调研后,得出北京地区的流动老人普遍拥有高素质,低年龄的特征,并且女性多于男性 [7] 。(李升、黄造玉2018)发现流入京沪的老人多数属于非农业户籍,而广深则更多是农业户籍的流动老人 [8] 。另外,(宋健2005)与西方模式不同,除了享受天伦之乐外,中国老人更多帮助子女照料家庭、孩子 [9] 。从各类学者的研究中不难看出,在我国独有的户籍制度、生育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状态下,老人流动特征具有极强的国家特色,老人流动享乐型较少,被动迁移占多数。

2) 生活状态与居留意愿研究

流动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在远离家乡后,在身体与心理两方面都难以适应陌生环境。(付敏红2013)迁移老人生活质量总体不高,尤其在心理层面,老人角色变化带来一系列失落感与孤独感 [10] 。(丁白仁、王毅杰2020)不同性质的流动老人在幸福感层面具有显著差距,城–城流动老人幸福感优于乡–城流动老人 [11] 。在身体健康方面,(陈宁,石人炳2017)社会支持是影响流动老人健康的主要因素,配偶的支持、家庭收入、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均对老人健康自评具有正向影响 [12] 。在居留意愿倾向上,(李芳、龚维斌等2016)有一定的家乡资产、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等因素是促使老人选择长期居住于流入地的主要原因 [13] 。(谢东虹2019)根据户籍性质,乡–城迁移老人居留意愿不高;养老型流动老人居住意愿最高,保姆型意愿最低 [14] 。

3) 社会适应与融合研究

流动老人在流入迁移地后的社会适应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在社会、经济、心理等各类维度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第一、流动老人社会适应情况。(何惠婷2014)由于家乡与城市之间文化、方言方面的巨大差异,促使老人陷入文化冲突的困境 [15] 。此外,流动老人普遍存在消极的心理状态,(张红涛、席娟等2015)发现,在老人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孤独、自卑等主观上的无能感,严重影响其融入当地的生活状态 [16] 。在社会参与过程中,(王雅铄,殷航2016)部分流动老人存在与本地人“零交流”现象,并且基本不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交友态度保持观望状态 [17] 。第二、影响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因素。从政策制度的角度来看,(李静雅2015)我国的医疗及养老制度与户籍制度直接挂钩,导致众多流动老人无法享有当地的政策福利。形成城乡之间的壁垒,阻隔流动老人融入当地社会 [18] 。不同地域之间的政策差异进一步成为迁移老人融入社会生活。(杨芳、张佩琪2015)发现低层级的养老金制度与医保报销统筹、政策转接的双向缺失一定程度影响流动老人的社会保障质量 [19] 。家庭代际关系表示具有血缘关系成员之间的纵向关系,也是影响流动老人社会融入的关键因素之一,(张苹,胡琪2016)老人在家庭的代际支持下,能快速消除初到陌生城市的陌生感,然而由于几代人的成长背景、价值观念等各方差异,流动老人与子女间时常发生矛盾 [20] 。流动老人通过人际网络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是老人能否融入当地的重要一环。(李芳,李志宏2016)老人在迁入地生活的同时,以往的关系网络呈现中断或半中断状态,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建立起新的关系网络。社会资本的阶段性缺失对流动老人产生负面影响 [21] 。不仅如此,(王世斌,申群喜等2015)流动老年人在社区治理中,普遍处于边缘地位,进一步促使流动老人的负面情绪 [22] 。

3.7. 关键词前沿趋势

运行CiteSpace获得流动老人领域时间线(Timeline)图谱(如图6所示),图谱中每个线段代表各聚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议题。现将流动老人相关研究议题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2015年,此阶段重点聚焦于流动老人宏观层面,包括流入地的人口总量、结构变化以及流入老人的社会融入问题。“老年人口”、“人口结构”、“社会融入”、“影响因素”、“家庭结构”等关键词是学界关注热点。2016年之后,关于流动老人个人生活质量的研究逐渐增多,身心健康、居留意愿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是这一时期的研究焦点。关键词包括“心理健康”、“公共服务”、“代际扶持”等。

Figure 6. Timeline mapping of keywords for mobile elderly (CSSI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23)

图6. 流动老人关键词时间线图谱(2001年~2023年CSSI期刊)

3.8. 关键词突现图谱

一个领域内的突现词可以凸显某一时期的最新研究方向。(如图7所示),通过运行CiteSpace软件,发现2001年~2023年突发主题共25个,可以看出,“省级迁移”、“乡城迁移”、“户籍制度”等议题在千禧年之初颇受欢迎,而在2010年左右研究逐渐式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研究发现,老人流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养老、就业、照料晚辈三大原因 [23] 。总的来说,老年人口大都属于被动式流动。近些年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使流动老人所处社会环境、身份快速转变,由此引发一系类问题促使学界进行深度探究,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一、流动老人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如何利用社会支持、如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渗透来提高老人社会融合问题。二、流动老人在异地的生活质量,在我国深度老龄化背景下,着眼于“老年”特征,对该群体的社会保障方面是研究趋势之一。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状况、异地养老、医疗保障以及老人居留意愿等问题。因此,突现词“社会融入”、“城市融入”、“中介效应”、“人口结构”等是学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

Figure 7. Emergent themes in the field of mobile elderly migration from 2001 to 2023 (CSSI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23)

图7. 2001年~2023年流动老人移领域突发主题(2001年~2023年CSSI期刊)

4.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对2001年~2023年流动老人领域内的文献进行统计,梳理该领域的发文机构、作者、并进行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发现流动老人的未来研究发展态势。从上述学界已有研究来看,目前为止,学界对对流动老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处在初期阶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 研究深度有待加强

在流动老人的研究内容中,大都集中于某个方面的问题,例如老人流动的成因、影响因素、社会适应等,与流动老人有关的国家政策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与适应背后的资源需求问题未进行深层次分析,其系统、整体性的研究还有需要加强。此外,流动老人作为一类特殊群体,除了参照流动人口的一般研究,必须结合其“流动”与“老年人”的双重特性展开多样化、多层次的研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单一

现有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即流动老人,样本数据不够丰富,且调查地域范围较小,大量研究都以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缺乏全国性的系统调研以及对比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学者普遍对流动老人进行定性分析,且集中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理论框架单一,调研结论同质化严重,缺少定量研究与深度访谈。

3) 研究对象缺乏精细化分类

流动老人群体的社会适应问题在未来仍是研究重点之一,随着研究体系不断成熟,对调研对象的分类应进一步细化分类。流动老人在我国具有一定内部差异性,如不同性别、年龄、户籍、生活背景、等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不同流动老人的行为模式差异,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4.2. 未来展望

流动老人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随着我国不断政策调整,与流动老人相关的问题也越发复杂,基于学界目前对流动老人领域研究的成果,今后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可着眼于下列几方面:

第一、丰富流动老人调研数据。在流动人口的实证调研中,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丰富流动老人的各项数据,并将不同区域,如我国中部、西部、中部地区、城–乡、城–城之间以及超大城市与小型城市流动老人的特征进行差异化分析,并依托实际调研数据提出更有群体性的针对性建议。

第二、结合流动老人双重特性开展分析。“高龄”、“流动”是流动老人的独有特征,学界对于其内涵具有不同视角的划分,可参考流动人口的测量指标,根据流动老人的实际情况明晰相关概念。此外,除了从静态视角划分标准,还可结合动态指标进行探究,如流动老人的生命历程,基于其年龄与流动经历进行综合分类。

第三、强调系统理论指导多学科融合。关于流动老人的生存现状及问题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在流动老人特征、流动影响因素、社会融合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问题背后的制度因素,尤其需要长期关注与流动老人配套的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供给问题,如医疗养老的保障方式、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2.
[2] 段成荣, 谢东虹, 吕利丹. 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J]. 人口研究, 2019, 43(2): 12-20.
[3] 周皓. 省际人口迁移中的老年人口[J]. 中国人口科学, 2002(2): 35-41.
[4] 刘佩瑶. 老年人口迁移问题综述[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5, 13(1): 80-82.
https://doi.org/10.16523/j.45-1319.2015.01.017
[5] 胡雅萍, 刘越, 王承宽. 流动老人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18(6): 77-88.
[6] 唐丹, 闵欣伟, 亓心茹, 孙惠. “漂老族”与“老漂族”的特征及生活质量[J]. 南方人口, 2022, 37(6): 13-23.
[7] 祝银, 李拉, 刘慧涵, 韩雨霜, 洪凌. 北京市流动老人生活状况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 2010, 28(5): 136-140.
[8] 李升, 黄造玉. 超大城市流动老人的流动与生活特征分析——基于对北上广深流动家庭的调查[J]. 调研世界, 2018(2): 3-9.
https://doi.org/10.13778/j.cnki.11-3705/c.2018.02.001
[9] 宋健. 流迁老年人口研究: 国外文献评述[J]. 人口学刊, 2005(1): 28-32.
https://doi.org/10.16405/j.cnki.1004-129x.2005.01.006
[10] 付敏红. 增权视角下的进城老人社会适应问题探析[J]. 社会工作, 2013(2): 77-82+153.
[11] 丁百仁, 王毅杰. 压力、资源与流动老人幸福感[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6): 33-43.
https://doi.org/10.13858/j.cnki.cn32-1312/c.2020.06.004
[12] 陈宁, 石人炳. 流动老人健康差异的实证研究[J]. 重庆社会科学, 2017(7): 53-60.
https://doi.org/10.19631/j.cnki.css.2017.07.008
[13] 李芳, 龚维斌, 李姚军. 老年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布迪厄理论为视角[J]. 人口与社会, 2016, 32(4): 3-12.
https://doi.org/10.14132/j.2095-7963.2016.04.001
[14] 谢东虹. 户籍、流动原因与老年人的长期居留意愿——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J]. 调研世界, 2019(3): 37-42.
https://doi.org/10.13778/j.cnki.11-3705/c.2019.03.008
[15] 何惠亭. 代际关系视角下老漂族的城市适应研究[J]. 前沿, 2014(Z9): 157-161.
[16] 张红涛, 席娟. 增能视角下城市“老漂族”的社会工作介入初探——以济南市为例[J]. 老龄科学研究, 2015, 3(6): 31-39.
[17] 王雅铄, 殷航.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老漂族”的社会融合状况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老龄科学研究, 2016, 4(10): 53-64.
[18] 李静雅. “老漂族”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5.
[19] 杨芳, 张佩琪. “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基于广州H社区的实证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 2015(3): 10-14.
[20] 张苹, 胡琪. 在沪“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城市观察, 2016(3): 105-114.
[21] 李芳, 李志宏. 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研究[J]. 南方人口, 2016, 31(6): 11-19.
[22] 王世斌, 申群喜, 王明忠. 比较视角下流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J]. 南方人口, 2015, 30(5): 44-51+80.
[23] 靳小怡, 刘妍珺. 农村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9(2): 90-100.
https://doi.org/10.15896/j.xjtuskxb.2019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