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汉英问候语比较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应如何教授问候语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from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How to Teach Greetings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摘要: 问候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环节,对后续对话开展有重大影响。然而汉英问候语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但就目前的教材而言,对汉语问候语的教授较为浅显,不能完全符合交际需要。本文以跨文化为主要视角,对比汉英问候语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试图就对外汉语教学应如何教授问候语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Abstract: Gree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bsequent dialogue. However, 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owever, as far as the current textbooks are concerne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greetings is relatively superficial and can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analyzes the underlying cultural reasons behind the differences, and attempts to make suggestions on how to teach greetings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文章引用:康璇. 跨文化视角下的汉英问候语比较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应如何教授问候语[J]. 教育进展, 2023, 13(7): 4331-433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7683

1. 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人,见面打招呼互相问候都是人们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因而用于招呼问候的问候语也是各种语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言语形式之一,在日常交际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问候语也为后续交际的开展打下基础,从而开启一段对话,“通过问候,说话人一方面暗示了对对方的态度,同时也开始了下一步交流”(Chen, 1991) [1] 。

需要说明的是,问候语虽然极其重要,但目前学界对问候语的看法仍不尽相同。以汉语问候语为例,汉语中问候语的定义尚不明确,有学者将问候语等同于“招呼语”,如毕继万(1997) [2] 、孟建安等(2000) [3] 、陈晓燕(2003) [4] ,也有学者将其视为“见面语”,如黄晓蕾(1999) [5] ;更多学者将其称为“问候语”,如胡明扬(1999) [6] 、郭攀(2003) [7] 等。因此本文采取“问候语”这一术语,认为问候语是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为了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因而说出的表示友好、礼貌态度的话语形式。

诚然问候语在不同语言中都扮演重要角色,但不同语言中问候语的复杂程度、问候习惯不尽相同,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汉语中同样如此,独特的中国文化构建了汉语独特的问候语体系,和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出汉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对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汉语问候语表现出来的丰富“中国特色”,成为教学中的一大文化难点。这里的难点并非是指留学生在习得问候语形式的过程中存在障碍,而是意味着留学生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足,很难根据不同的社交条件准确地使用问候语,从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出现问候语的语用偏误。这种语用上的偏误应追溯到教学内容上,以《新实用汉语课本》 [8] 为例,第一课的内容是教授“你好”“你们好”。虽然“你好”“你们好”是汉语中基本的问候语类型,但日常非正式的语言交际环境中,汉语母语者几乎不会使用“你好”作为问候语开启交际,这会让母语者认为“不地道”,因此课本中教授的问候语内容和现实情境存在一定脱节,导致留学生无法掌握“问候”这一具体的交际项目,表现出语用上的轻微偏误。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来看,其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目的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在一定范围内交际的能力”(吕必松,1993) [9] ,问候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开端项目之一,也是留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汉语形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格外重视留学生对于问候语的使用是否得体、是否能够促进后续交际。因此在针对汉语问候语的研究中,有必要对比汉外问候语形式,同时针对其背后反映的文化观念差异进行研究,从而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文化教学因素,指导学生能够得体、准确地应用汉语问候语。

本文以汉语、英语中的问候语为比较对象,综合中外文化两种视角,进行跨越中外文化的对比研究,以汉英日常问候语和节日问候语为比较对象,分析语言差异背后反映的文化观冲突,并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候语教学提出一定建议。

2. 汉英问候语对比

关于汉语问候语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胡明扬(1987)根据问候语的适用场合,将其归类为家常语体、社交语体和典雅语体 [6] 。郭攀(2003)根据内容的针对程度、虚实程度和情绪性表现,将问候语分为招呼语、问询语、狭义问候语三种 [7] 。席于霞(2010)根据问候内容,将汉语问候语分为祝愿式、关心式、称赞式、寒暄式、交流式和称谓式六种类型 [10] 。本文主要以分类简明、代表性强为原则,从结构和内容着眼,遵循周旋(2007) [11] 、牟茜(2012) [12] 的分类,将问候语分为普通式、问答式和称谓式三类。在这三类日常问候语之余,本文也注意到了节日问候语这类特殊问候语的汉英差异,这也是留学生语用偏误产生的高发语言点。

本部分以汉语问候语的类型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英问候语的特点以及语际差异。

2.1. 日常问候语

如前所述,日常问候语分为普通式、问答式和称谓式三类。

2.1.1. 普通式问候语

普通式问候语形式精炼简要,对话双方往往通过同样的言语表达问候。通常发生在双方熟悉程度不高,或者匆忙的场合下。汉语中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A:你好!B:你好!

(2) A:嗨!B:嗨!

其中形式(1)主要发生在较为正式、双方(主要为平辈)熟悉程度不高的环境下,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的教授形式。然而在非正式的、双方存在辈分差距时,如果小辈对长辈直接说“你好”,会被认为是不得体、缺乏礼貌的行为,这种情况小辈以“称谓 + 好”的形式问候更为得当(见2.1.3称谓式问候语)。形式(2)是从英语“Hi”演变而来,年轻的平辈人之间经常使用。

英语中普通式问候语主要有以下形式:

(3) A:Helli (or Hi)! B:Hello (or Hi)!

(4) A:Good morning (or Morning)! B: Good morning (or Morning)!

相对于汉语而言,英语问候语中没有辈分等级的区别,不论双方身份、辈分如何,都可以采用“Hello”这样的问候语表达问候。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和英语问候语中都有“嗨”(Hi),两种问候方式几乎一样,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妨教授学生问候同学、朋友等平辈人时,采用“嗨”(Hi)的形式,从而避免在日常交际中出现“你好”这种较为正式、少见的问候语。

2.1.2. 问答式问候语

问答式问候语指双方通过询问和应答的方式表示问候,一问一答。这种形式使用范围广泛,频率较高。

汉语中这类问候语极为常见,但没有固定形式,主要根据双方身份、会面时间和会面地点决定。

比如年纪稍长的人在非特定场合会面时,经常出现如下问候:

(5) A:吃了吗?B:吃了,你呢?(年轻人使用较少)

(6) A:去哪儿啊?B:去超市。

或者同事、老师和学生之间在工作、教学场合碰面时,会出现如下问候:

(7) A:上班去啊?B:是啊。

(8) A:下课了?B:对,下课了。

上述(5) (6) (7) (8)都和双方身份、会面场合有关,也有问候和会面时间有关。

比如三餐时间,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纪稍长的人,都可能采用如下问候:

(9) A:吃了吗?B:吃过了,你呢?

这是属于用餐时间内的常见问候,而非用餐时间,年轻人一般不会采用(9)作为问候语。

或者下班、放学时间,可能会出现如下形式:

(10) A:回家啊?B:是啊,你什么时候回家?

(9) (10)主要是双方会面时间决定,没有固定模式,主要原则是依照当前时间内一般人会做的事情进行问候。

综合上述六种问候形式,可以发现汉语问答式问候语问候的主要内容是日常生活,而且非常具体。这是因为在汉语母语者的交往方式中,越具体的问候越能表达对对方的关心以及对话双方的熟悉程度。其背后也是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关心思维模式,反映出中国人的集体观念。

然而相比于汉语,英语问候语的内容非常概括,不涉及具体事件,比如以下形式:

(11) A:How’s it going? B:Just so so.

(12) A:What’s up? B:Not bad.

英语问候语中极少出现如汉语问候语中关于私人具体行程的问候语,问候类型也较为固定,一般不会根据会面场合、会面时间变化。这也和英语国家注重隐私的观念密切相关,导致私人生活内容一般不会用于寒暄。因此这种情况下,有时汉语母语者按照中国的“关心式问候”表达礼貌态度时,英语母语者反而会感到被冒犯。而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入一定的关于汉外双方文化观的教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

2.1.3. 称谓式问候语

汉语中的称谓式问候语的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称谓”“称谓 + 好/称谓 + 你(您)好”“嗨 + 称谓”。称谓式问候语可以根据称谓语内容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种是以姓名为称谓语,当交际双方辈分地位相当、较为熟悉时,可以互相称呼对方姓名(或词缀 +姓名,如“老王”“小李”),即“称名类”(陈晓燕,2003),也可采用“嗨 + 姓名”称呼对方,如(13)。而双方辈分地位不同时,辈分地位较高的一方也可以用姓名称呼另一方,如(14)。

(13) A:老张!B:嗨!老王!

(14) A:刘老师好!B:李明!好久不见!

第二种是以亲属词为称谓语,使用“叔叔”“阿姨”等亲属词加上“好”或者“你(您)好”进行问候。汉语中这类亲属词不仅可以称呼亲属,也能够称呼非亲属关系者以示亲切尊敬,如(15)。

(15) 李阿姨好!

第三种是以对方身份为称谓语,主要包括职业、职务,如(16) (17)

(16) A:陈律师!B:周医生你好!(称呼职业)

(17) A:张主任您好!(称呼职务,一般身份地位较高)

汉语称谓式问候语可根据称谓语的不同分为上述三种类型。而简要对比可以发现,这三种问候语都和交际双方的辈分地位密切相关,平辈之间多单呼姓名,而对长辈、上级则大多采用亲属词、身份词为称谓语。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等级观念,以不同的等级来确定如何称呼对话的另一方。

但是英语问候语中少有汉语中依靠双方地位决定的问候语,大多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因此留学生如果将英语中的问候模式套用到汉语中,为表示对老师的友好亲戚而直呼老师姓名,而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也会导致一定的不良影响。

2.2. 节日问候语

上文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三种问候语类型,这也是国内许多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时的一个重点内容。在此之余,留学生(特别是来自非中华文化圈国家的留学生)还经常在使用节日问候语时出现语用偏误,然而目前关于节日问候语的汉英对比研究较少,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容易忽视关于节日问候的教学,因此有必要将其独立于日常问候语研究,进行单独分析,用以指导具体的教学。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例,中国节日大致可分为喜庆节日和非喜庆节日两种类型,前者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七夕节等,后者如清明节、中元节等。对比来看,大部分英语国家的节日大多是喜庆狂欢类型的,如万圣节、复活节等,虽然也和“死亡”相关,但和中国的清明节、中元节相比,欢乐气氛更加浓厚。这就导致部分留学生的思维中,节日代表了欢乐和庆祝,进而他们很难自行习得“哀思”、“缅怀”等词语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留学生常常会在不应该祝贺的节日里向中国的老师同学们表达节日问候,比如“清明节快乐”、“中元节快乐”等不合时宜的问候,很多中国老师都曾经遇到过,这也可能会让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产生心理上的不适,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究其原因,这种交际的失败实际上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国的文化中,在祭奠亡者的节日不宜出现“快乐”“祝愿”等问候语,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表达;然而在英语文化中,绝大多数节日,不论是否与亡者有关,都可以表达喜庆的问候。而留学生作为跨文化的交际者,对中外不同的节日文化缺乏了解,才会出现上述交际失败的情况。这种失败也和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关联,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中,教师和教材进行文化教学时,大多选取春节、中秋节等传统的喜庆节日,几乎不会涉及到如清明节、中元节之类的非喜庆节日,这也源于中国传统的“死亡避讳”观念,对死亡、亡者讳莫如深。而为了避免留学生出现上述节日问候语的语用偏误,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非喜庆节日的内容,提醒留学生注意文化差异,避免产生冒犯汉语母语者的情况。

综上所述,汉语和英语在问候语上差异十分明显,差异的背后反映了文化观念的不同甚至对立,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文化教学内容,才能帮助留学生真正掌握汉语问候语的使用。

3. 文化观的冲突

在文化洋葱模型中,语言属于最外层,即符号层,是外显的内容,上述汉英问候语的差异即为外显的符号,能够反映理念层内中外文化观的不同乃至冲突。问候语差异背后反映出的文化观冲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体主义?权力距离是大是小?是避讳死亡还是直面死亡?本部分主要结合汉英问候语对三种文化观冲突进行举例说明。

3.1. 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

祖晓梅(2015)认为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可能是区别不同文化模式的最重要的文化尺度 [13] 。这也是比较汉英文化时最核心的框架之一。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最主要的区别是社会成员对自我和集体之间关系的认知不同。集体主义将个人视为集体的一员,强调集体成员之间应和谐、友善地交往,因此个人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作为交际双方谈话的资料。而个体主义则强调个体的存在和意义,突出个人的与众不同,重视保护个人的权利和隐私,因而对涉及到个人生活的内容有较高的敏感度,将其划归为个人隐私,很少作为人际交往中的谈资。

在对比汉英问候语之间的差异时,能很明显地发现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观念的影响。比如问答式问候语中,汉语一般会涉及到个人安排、目的地等话题,这是因为在集体主义的影响下,除极其私密的个人话题外,其余日常生活内容都可以与他人分享。对于问话人来说,询问越具体越能代表对答话人的关心;而对于答话人来说,为了回应对方的关切,也应该据实回答有关的问题,这也被视为礼貌的一种表现,反之如果生硬地回答“我不想说”“这属于个人隐私”,则会显得失礼和冒犯,因为这和集体主义的原则相违背。但是英语国家中,在个体主义的影响下,对个人隐私非常重视,如果问话人询问对方具体的日程安排,就会认为是触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因此问话人一般不会询问具体内容,更倾向于笼统地问候对方“It’s a nice day, isn’t it?”而答话人也不需要回答任何关于个人生活的部分。

因此,双方生活的文化环境、熟知的文化观念是集体主义的还是个体主义的,极大影响问候语的内容,大部分关于问候语的文化冲突也都由这一差异产生。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讲授“问候”这一语言功能时,对这一内容进行部分说明,询问式的问候并不是有意触犯对方隐私,而是表达关切的一种方式。而归根到底,这也是由于汉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和“得体”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3.2. 权力距离大vs.权力距离小

权力距离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对社会上权力不平等分布的接受程度(祖晓梅,2015) [13]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语国家,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不平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不同的是双方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接受程度。

中国是典型的权力距离大的国家,地位更高或权力更大的人认为他们和地位更低、权力更小的人之间有差异,并且会强调这种差异;地位更低、权力更小的人也会接受这种行为。比如年龄、官职、财富和学识等都能够构成相应的等级关系,因此中国文化中,年龄更小、官职更低、财富更少、学识更薄弱的人也会接受自己和高等级人士之间的差别,在语言中也会更恭敬、更谦卑。具体到问候语中,等级地位更低的人往往会用“您好”而非“你好”问候等级地位更高的人,“您”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比“你”更恭敬;此外等级地位更低的人也会大量使用“亲属词 + 好/您好”、“身份词 + 好/您好”来问候对方,以示尊敬。

但是在英语国家中,虽然社会地位和权力不平等的现象客观存在,但这种不平等会被人们尽可能淡化,地位低的人会认为他们和地位更高的人是平等的,因而在交际过程中,等级地位更低的人也可以用“Hello”、“Hi”问候等级地位更高的人,甚至直呼其名,一般情况下这都是可以接受的。正是因为中国(以及大多数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和英语国家中人们对权力距离的看法存在差距,那么如果留学生不了解这一差别,而是依照本国的文化背景,对等级地位更高的老师直呼其名,或者用“你好”问候,则会显得失礼失敬,对交际产生不良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强调这一文化差异,从而避免交际误会的产生。

3.3. 避讳死亡vs.直面死亡

上文提到,留学生常常会在清明节等与死亡有关的节日问候中国老师,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失礼的。这是源于中国自古就有“死亡避讳”的传统,也是中国传统生命智慧的特征之一。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文化,儒家先祖孔子在《论语·先进》一篇中提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两句著名论断,以反问的形式回避了“死亡”这一命题,将其引入到关注现实生命的角度。《孟子·尽心上》也有“知命者不立乎危垣之下”的说法,认为应该避免无谓的死亡,在合乎道义礼法的情况下尽可能求生,这也反映了儒家重视生命、回避死亡的特点 [14] 。在其影响下,避免思考死亡,珍重世俗生命,也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心态之一。因此如清明节、中元节等祭祀亡者的节日,人们也会在言语和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沉寂,更忌讳在和死亡有关的节日问候他人,这也是约定俗称的节日礼仪。

反观以英语国家为首的西方国家,早在哲学萌芽时期,苏格拉底就曾认为“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但是大家都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德谟克利特也认为人们惧怕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愚蠢,是遭受了“恐惧的折磨”……此后西方哲学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对“死亡”的思考,而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正视死亡、接受死亡,并且通过死亡反思生命的价值。因此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死亡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更能帮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乐趣和价值,因而他们在复活节、万圣节等和亡者相关的节日会采取狂欢庆祝活动。而留学生也会依照本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对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因为这在他们眼中,仅仅是一个和死亡相关的庆贺时刻。

然而事实上,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难向留学生具体解释这种深层的、文化观念上的冲突,不过也应该简要提及清明节这类非庆贺型节日的风俗禁忌,避免留学生产生语用偏误。

3.4. 小结

上述三种文化观上的不同,是导致汉英问候语差异最深层次的原因。然而就问候语这一语言表象来看,为何有些英语问候语形式(如直呼其名)在汉语中有些失礼、有些汉语问候语在英语背景下显得冒失,最直接的原因是双方对“礼貌”和“得体”的理解不同 [15] 。在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都希望表达出友善礼貌的态度,因而都会按照本国文化中对“礼貌”的原则对待对方,但由于上述文化观上的差异,双方对于“什么行为是礼貌的”“什么行为是失礼的”两个基本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才会导致双方的误解。

关于交际中“礼貌原则”的研究,中外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和汉英问候语最相关的是Brown等(1978、1987)和顾曰国(1992)提出的看法 [16] 。Brown等(1978、1987)根据西方交往认知提出了“面子原则”,将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两种。积极面子指人们像受到他人的恭维赞赏,而消极面子是指希望自己的隐私不受他人侵犯左右。然而顾曰国针对中国人的交往习俗研究,认为“态度热情原则”应该作为礼貌原则之一,需要在问候中显示对对方的热情和关切,这样才被认为是礼貌的;此外“称呼原则”、“贬己尊人原则”等都是中国人认为的礼貌表现,而被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人认为失礼 [17] 。

因而在上述文化观的影响下,中西双方对于“礼貌”的定义和理解偏差才是汉英问候语差异的直接原因。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囿于课堂时间或留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不方便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观教学时,不妨直接点明双方对于礼貌的理解差异,以此避免不必要的交际误会产生。

4. 启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以汉英问候语为例,比较汉英问候语之间的差异,并结合二者差异,分析差异背后深层的文化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本部分也将结合上文内容,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

针对当前对外汉语教材大多沿用以往惯例教授“你好/您好”这类问候语的行为,本文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着重强调,这一问候语主要适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环境下,一般非正式场合中,同学之间可以用“嗨”进行问候。同时也要注意问候语内容的历史变化,避免教授如“吃了吗”这类日常较为少见的问候形式。

此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结合问候语的社会可变性问题,强调要依照双方会面的场合、时间进行问候。比如在学校里,双方在上午十点钟会面时,可以通过“你去上课吗?”问候对方;而十二点左右在食堂会面时,可以问候对方“吃过饭了吗?”。教师在课堂中不妨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一次问候演示,通过变换见面的时间、地点,引导留学生自己说出正确、得体的问候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教授适当的文化观念,特别是针对容易引起中外交际冲突的文化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人会问候对方私人行程以示关切,以及留学生会在不应该问候中国老师的节日表达祝贺两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双方对于“礼貌”的理解是不同的,而非有意冒犯对话的另一方;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演练,示范这种情况下如何问候对方才是得体的行为。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适当”原则,涉及到文化观的教学时,可能受限于课时、语言难度和留学生语言水平,导致难以完全解释清双方文化观差异。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能灵活适当,确保留学生不产生语用偏误即可,不必过分苛求他们是否完全理解了中国的文化观念。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应该大力促进汉外学生之间的交流,让留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运用学过的问候语形式表达问候,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掌握汉语问候语的使用方式,帮助他们真正习得这一语言项目。

汉语问候语只是若干语言项目中的一项,但从实际交际的角度来看,这一语言项目也是直接关系到留学生的汉语是否“地道”的内容,教授地道、得体的问候语,能够帮助留学生在对话初期建立较好的语言形象,从而促进下一步交际的进行,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Chen, S.C. (1991) Soci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ting Expression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Languages, 92, 55-60.
https://doi.org/10.1515/ijsl.1991.92.55
[2] 毕继万. 汉英社交称谓的差异[J]. 语文建设, 1997(1): 13-15.
[3] 孟建安, 傅远碧. 招呼语的社会因素[J]. 语文学刊, 2000(5): 33-35.
[4] 陈晓燕. 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 89-92.
[5] 黄晓蕾. 问候语的变迁[J]. 语文建设, 1999(3): 56.
[6] 胡明扬. 问候语的文化心理背景[J]. 世界汉语教学, 1987(2): 30-33.
[7] 郭攀. 问候语说略[J]. 语言文字应用, 2003(1): 110-115.
[8] 刘询. 新实用汉语课本[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5.
[9] 吕必松. 关于中高级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1): 20-33.
[10] 席于霞. 汉语问候语的民族文化特色探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0(4): 93-96.
[11] 周旋. 汉语问候语及其教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12] 牟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问候语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2.
[13] 祖晓梅. 跨文化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14] 段德智. 死亡哲学[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
[15] 徐强. 现代汉语问候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泉州: 华侨大学, 2012.
[16] 钱厚生. 礼貌语言研究: 理论与方法[J]. 外语研究, 1993(4): 15-19.
[17] 李田新. 英汉问候语礼貌原则对比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5): 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