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情境创设英语学习的途径
Creating English Learning Approaches Based on Authentic Contexts
DOI: 10.12677/AE.2023.137712, PDF, HTML, XML, 下载: 193  浏览: 30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 洋, 蔡玲凌:四川轻化工大学外语学院,四川 自贡
关键词: 真实情境单元主题任务型教学英语活动学习观Authentic Context Unit Theme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English Activity-Based Learning Approach
摘要: 创造真实英语学习能够使学习者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其更加自信和流利地运用英语,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这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开始。本文主要以初中英语课文为例,围绕单元主题、任务型教学和英语活动学习观创设真实语言活动,促进学习者学习。
Abstract: Creating an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enables learners to apply English in real language environments,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language input and output, and enhancing their communicative and practical language skills. It helps learners become more confident and fluent in using English, strengthening their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foster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language learning. This is essential and the key to educational success. This article primarily focuses on using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xts as examples to design authentic language activities based on unit theme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English activity-based learning approach.
文章引用:杨洋, 蔡玲凌. 基于真实情境创设英语学习的途径[J]. 教育进展, 2023, 13(7): 4532-453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7712

1.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当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类似的情境时,他们能够更轻松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并且更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此外,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用途,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应该关注主题意义,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实践任务型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2. 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途径

2.1. 围绕单元主题创设真实情境

教学的情景化设计需要基于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围绕某一主题,体现义务教育的综合化和实践化。“语言的使用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了使学生感知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真实感、现实感和需求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情境” [1] 。在真实情境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促进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升。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可知,英语教学必须是在主题的统领下进行,主题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范畴,起着联络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 [2]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语言活动场景同样需要满足主题来设计,以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 is my school bag?为例。教师在创设真实情境时要先考虑到此单元所属主题,Unit 4属于人与自我语境下的生活与做事主题群,涉及“身边的事物与环境”“生活自理”“生活的自我管理”等子主题。因此,创设真实的语言活动场景时,必须参照以上的内容进行规划,并采用尽可能真实英语语言材料进行情景的创设。

基于真实情境设计教学,首先,要围绕语篇的主题意义,抓取学习者在该主题学习方面的生活经验,激活学习者在该主题下的已有知识,以此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的起点;其次,要以语言为载,选取真实的情境素材,为学习者创设真实语言的活动场景;第三,要依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语言能力,搭建合适的语言支架,让每位学习者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构建真实的语言表达氛围 [3] 。

例如,2b语篇是用英语表述的真实内容,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设置真实情境:与学生聊聊是否有兄弟姐妹、他们与自己爱干净的程度有什么区别、是否因为对方不爱整理东西而感到困扰、你对此有什么建议(Q1: Do you have a sister or a brother? Q2: Who is more likely to be tidier? Q3: Do you bother with his/her untidy? What can you do for that?),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唤醒学习者与语篇相似的经历和情绪体验,建立真实的情感链接,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为其进一步获取语篇中的新信息打好基础。

2.2. 依托任务型教学创设真实情境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习者完成真实、有意义的任务来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任务型教学强调学习者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任务型教学对改变我国外语教学中传统的、机械的知识记忆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蔷在《英语教学法教程》一书中,对任务型教学流程表述“见图1”。首先,任务介绍。教师向学生明确任务的目标、要求和背景信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第二,语言准备。教师提供与任务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工具。其次,任务执行。学生在个体或小组中完成任务,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再者,教师进行反馈与评估。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并加深对语言和任务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评估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最后,总结与拓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任务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从中提取经验和教训。同时,教师可以拓展任务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4] 。

Figure1. The procedure of TBLT

图1. 任务型教学步骤

任务型教学具有实用性和真实性,关注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经验,提高语言的实用性。强调学习动机和学习者的参与度,通过设立有意义和具体的任务,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在任务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看等各项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任务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合作与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总的来说,任务型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运用和合作,从而提高语言水平和学习效果。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1 What’s the matter?为例,此单元学习目标是引导学习者认知表示身体部位的单词以及部分疾病的表达,描述自己或他人身体的不适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其重点是让学习者掌握 What’s the matter?和You should...的句型,并运用于特定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自带语境,有明确产出,有延展空间,每个人都能有事可做,且有趣。可以让学习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帮助他人描述其病情,锻炼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如,教师提前录制好自己咳嗽、牙痛或头疼的视频,让学习者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医生,一人帮忙告诉医生教师的病情,并转达医生的相关建议。也可以让同桌两人,一人扮演病人,一人扮演医生,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交流,达到交际目的。

2.3. 秉持英语活动学习观创设真实情境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外语教学在中国创建的本土化的教学主张与实施路径。此概念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被提出。其核心是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活动构成,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实施指导。其目标是要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课程既要重视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 [5] ,从而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融合统一。总之,英语活动学习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实践,注重意义和实用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合作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能力。这种教学观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语言学习的全面发展。

英语活动学习观的优点在于它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学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此外,英语活动学习观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秉持英语活动学习观组织和实施教学,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的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2] 。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显赫,是一种以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为核心的英语学习方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和重要途径。强调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和积极互动来建立语言能力,促进语言学习的全面发展。英语活动学习观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三类活动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将语言、文化、思维三者紧密结合,实现目标、内容与方法的融合统一 [6] 。举行英语学习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基于已有的知识,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意义的探究,主题引领在文章前部分已经提到过,这里就不赘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指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以活动串联学习内容,以活动驱动学习过程,以活动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 [1]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灵活地运用活动,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学习理解性活动的设计:教师需引导学习者感知与注意语篇的背景信息,使其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链接,紧接着,帮助学习者获取和梳理语篇的基本信息,对语篇内容进行概括与整合。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一系列真实的问题,驱动学习者对语篇的理解。首先,教师引导学习者感知文本插图,让其思考并回答(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ir relationship?),激活已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What happen between the two girls? Can you draw the picture of their objects where they are in their room? What suggestions can we give for that?)阅读文本,获取基本信息,并帮助其梳理文本逻辑。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概括与整合,制作思维导图,厘清语篇结构 [7] ,如“图2”:

Figure2. Mind map

图2. 思维导图

例如,应用实践类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引导学习者描述和阐释语篇基本内容,分析与判断隐含信息,提升思维品质,内化与运用语篇主题意义,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任务链的方式驱动学习者的语言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习者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句,复述与阐释Kate 和Gina两姐妹谁更爱干净的故事,巩固所学知识。其次,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物品放置的位置,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最后,教师引导学习者对Gina提出相应建议,并思考如果我是Gina,我可以如何处理目前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学习者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将要学会生活的自我管理内化于心,走向深度语言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落实与人价值目标。

例如,迁移创新类活动的设计:教师应鼓励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新的生活情境中,用于解决真实的问题 [8] ,提升高阶思维,促进能力素养转化。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习者观察同学们的课桌整理情况。其次,教师引导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合理放置自己的私人物品,思考如何摆放自己的书本及文具并给出相应方案。最后,教师引导学习者对方案进行批判思考,改进不足之处,形成最佳方案并将方案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思考的能力,促进学习者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学会用英语表达对特定主题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

3. 结语

创设真实情境需要运用直观的方式,将书本知识进行再现,将知识融于情境中。无论是围绕单元主题创设真实情境,还是运用任务教学法或英语活动学习观创设真实情境,前提是基于对学习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的分析,如学习者年龄阶段、受教育的程度、英语水平现状等。再根据前面所分析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提到的三种途径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是交叉使用的,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基金项目

厅级重点课题:2020~2023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核心素养视角下课程思政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2020SC0058);

省级项目:2021~2023年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适应性研究”(SC21WY019)。

参考文献

[1] 王蔷. 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 “情境” “问题”与“活动” [J]. 基础教育课程, 2016(5): 45-5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M]. 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12-17.
[3] 李琪. 张雨强. 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价值及其实践路径[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3(3): 31-36.
[4]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高教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6-3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4-8.
[6] 王蔷, 钱小芳, 吴昊.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活动学习观: 内涵、架构与学理基础[J]. 中小学外语教学基础, 2021(7): 1-6.
[7] 张莉.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9(11): 54-60.
[8] 梅德明, 王蔷. 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