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张鲁回族镇名称考析
Analysis of the Name of Zhanglu Hui Nationality Town in She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DOI: 10.12677/OJHS.2023.113032, PDF, HTML, XML, 下载: 288  浏览: 72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孙新萌: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关键词: 张卢集张鲁集张鲁回族镇清真寺人口Zhanglu Market Zhanglu Market Zhanglu Hui Town Mosques Population
摘要: 借助地方史志材料、碑文等资料,以聊城市莘县张鲁回族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张鲁集”到“张鲁回族镇”变化过程;辨析《朝城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中“张卢”名称是否系刊误;探究张鲁南寺、张鲁北寺、张鲁女寺等三座清真寺的历史变迁以及张鲁穆斯林习俗与人口等问题。厘清明清时期张鲁回族镇名称的演变,以利于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
Abstract: Using local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inscriptions, this study focuses on Zhanglu Hui town in Shen County of Liaocheng and explores the changes from “Zhanglu” to “Zhanglu Hui Town”. It also discusses whether the name ‘Zhanglu’ in the 12th year of the Kangxi era of Chaocheng Chorography is a proofreading error. Furthermor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three mosques: Zhanglu South Temple, Zhanglu North Temple and Zhanglu Women’s Temple, as well as customs and population issues of Zhanglu Muslims. The evolution of the name of Zhanglu Hui town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clarified, facilitating the inheritance of rural history and culture.
文章引用:孙新萌. 山东省莘县张鲁回族镇名称考析[J]. 历史学研究, 2023, 11(3): 204-212. https://doi.org/10.12677/OJHS.2023.113032

1. 引言

张鲁回族镇位于山东省聊城莘县西部马颊河畔,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带。东为莘县县城、南为朝城、观城(观、朝两城曾经均为县治,今废为镇,属莘县),西为河北大名,北为冠县,位于县域道路之交汇点,今之省道丈樱公路沿线。土地面积83平方公里,有耕地7.28万亩,人口5.4万余人,其中回族6500余人,占总人口比重约12%。本地回族主要分布在张鲁回族镇内,分东、南、西、北、中,五街五个村委会,其中东、南、中、北街回族分布较多,周围韩庄、沈庄也有回族分布。

从聊城回族研究的地区和研究领域来看,较多侧重于临清地区的回族族源、音乐观等 ‎[1] ‎[2] ,莘县的清真寺、教育等 ‎[3] ‎[4] ,冠县回族武术查拳等 ‎[5] ‎[6] ,而其他县市虽有回族分布,但相关的研究讨论较少。其中针对莘县的张鲁回族镇有:在1996年,邱兴旺、杨连民在《聊城地区的回回民族》一文中,讨论了张鲁回族镇经济、文化和教育以及宗教情况等 ‎[7] ;在2006年,邢培华等人的《近代山东聊城回族概述》一文,也同意《聊城地区的回回民族》讨论的观点,并进一步讨论了张鲁回族镇爱国主义观点 ‎[8] ;在2009年,辛建伟在《山东莘县张鲁镇回族传统教育调查研究》一文中,讨论了张鲁镇回族传统教育 ‎[9] ;综上所述,地区上主要集中于临清、冠县、莘县三地,领域上主要集中于宗教、音乐观、武术、教育及清真寺建筑等相关领域。侧重对张鲁回族镇的研究较少,而对当地回族人民聚集地的名称,清真寺,人口等历史渊源研究方面有待深入。

2. 张鲁名称起源考察

关于张鲁回族镇名称中“张鲁”二字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依张鲁回族镇回民的通说,张鲁起源于张、鲁两姓家族在此聚居,张姓后人今仍在张鲁东街居住,可以考证其为回族;鲁姓或绝户或迁走,现今张鲁回族镇已经没有鲁姓居住。相关口述材料如下:

某张鲁回族镇李姓回民:“咱这边因为啥叫张鲁,是因为张鲁推到始祖那时候就是一户姓张的一户姓鲁的先迁来,后来其他的姓慢慢往这边靠拢,把这个集发展起来,你看我是阎村李,俺家从阎村迁来,从祖上到我这,贺景清宪镇五辈,带我父亲,五辈坟墓。后来有迁来的有迁走的,有没人的绝户的,张鲁有几十个姓。后来姓鲁的没了,一家都没了,姓张的不少,还是个大户。”1这种地名命名规则在华北地区颇为常见,张鲁集周边也不乏有以姓氏命名村落、集镇者,但是仍需相关史料佐证。

另一种说法是,张鲁集本名为“张卢”,因为本地原有一个钟,上镌“张卢”二字得名。后人流传讹误,渐渐成“张鲁集”。此类现象亦不少见,周边另一见载于该种方志中的集镇“王凤集”亦与今名“王奉集”有一同音字之差。2且以本地标志性建筑、物品等命名也是地名一大来源。但需要借助史料,进一步考证最初“张鲁”名称是否为“张卢”。

张鲁成集可考的最早历史是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据明代周鲁修,谢注纂的八卷本《朝城志》,在县图部分刊有“张卢集”地名得知 ‎[10] 。下文对地方志书进行梳理,以求对张鲁集沿革有进一步了解,并对“张鲁”来源两种说法进行辨析,以及进一步解释为何判断“张卢集”即为“张鲁集”。

张鲁这一回族社区的建立年代,不迟于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这点是由张鲁清真寺内一座名为《张鲁清真寺事年录》的石碑所推知的,它记载了“张鲁清真寺始建于元朝至正八年……”,内容包含了清真寺始建年代和历次翻修年代。3历史上信奉伊斯兰教的回人有围清真寺而居住的传统,他们会在聚居地建立清真寺(当时多称礼拜寺)。散居信奉伊斯兰教的回人无条件建寺,则居家礼拜,所以清真寺的建立也标志着当地信奉伊斯兰教的回人有一定的数量和财力。张鲁清真寺始建于元至正八年,则在此之前有可能张鲁族人已经在此居住。随着周边回人向张鲁聚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集称“张鲁集”。据史料记载,张鲁集在明清时期归于朝城县管辖,而张鲁作为集,地域狭小,鲜有单独史料记载,故张鲁集历史的追溯需依赖朝城县4的史料记载。

今存《朝城县志》最早见于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刊行八卷本《朝城志》。据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发行的《朝城县志》记载,“嘉靖《朝城志》八卷本,明代周鲁修,谢注纂”,5“是志始修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成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嘉靖二十年刊行” ‎[11] 。这是有记载的最早朝城县志。正编分八卷,分别为建革志、疆域志、田赋志、礼仪志、职官列传、学校志、邑人列传、艺文志 ‎[10] 。此书在县图部分刊有“张卢集”地名,据周围集市地理位置结合现在仍存的乡村位置,可以推断“张卢”即为今日“张鲁” ‎[10] 。此处可以说明,关于“张鲁”名称的第二种说明更为可信,因为“鲁”字原为“卢”,并非鲁氏家族迁移而来而得名。为进一步搜集何时名称发生变化,以及更多支撑两地为同一地名的材料,下文继续对朝城县史料进行阐述。

3. 张鲁回族镇名称变化辨析

3.1. 从“张卢集”到“张鲁集”

据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发行的《朝城县志》记载,在明代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曾经刊行过《朝城县续志》。关于此书编者情况亦有所记载,“由知县张泾修,岳万阶等纂”, ‎[11] 6但今未查阅到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刊行《朝城县续志》一书,仅在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发行的《朝城县志》书中见到记载。

据地方志记载,《朝城县续志》后刊行的便是清代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的《朝城县志》十卷本。《朝城县志》中对编者情况、类目情况有所记载,“由祖植桐修,赵昶等纂”, ‎[11] 7始于康熙十一年知县徐允登,未及成稿,徐氏离任。康熙十二年由继任祖植桐修成刊行。卷前有祖植桐等人序四篇,明万历志序三篇,修志约言,县图四幅,正编分十卷,分别为建革志,疆域志,赋役志,学校志,礼仪志,风俗志,职官志,人物志,艺文志,灾祥志。此书除有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刻本外,另有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刻本。8但两种刻本对“张鲁集”的名称记载略有不同,考证如下。

Figure 1. In the 12th year of the Kangxi Dynasty of the Qing Dynasty (1673 AD), the “County Map” in the “Chaocheng County Record” was engraved ‎[11]

图1.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刻本《朝城县志》中的《县城图》 ‎[11]

Figure 2. In the ninth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20 AD), the “County Map” in the “Chaocheng County Record” was engraved ‎[12]

图2.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刻本《朝城县志》中的《县城图》 ‎[12]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刻本的《朝城县志》中现在的“张鲁集”称之为“张卢集”。关于“张卢集”地理位置记述,除在县图部分刊有“张卢集”地名外,在《建革志》集市目下还有:“张卢集,城西北四十里”的记载。从《县城图》中地理位置以及在卷一《建革志》的集市目下,本集周边之毕集屯,大王寨、附余集、王凤集(王奉集)的记载,结合现在张鲁的地理位置,邻近村镇分布,可进一步确定“张卢集”为今之“张鲁集” ‎[11] 。9而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刻本的《朝城县志》,其中县图中的“张卢集”替为“张鲁集”,其卷一《建革志》的集市目下“张卢集”的“卢”字依旧承袭了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底本。因为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刻本是对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底本的复刻,应以康熙本为准。故推测“张鲁集”的鲁字应为刊误,应也是“卢” ‎[12] 。其选用了“鲁”字也可能是因为受到民国九年时“张卢集”已经改为“张鲁集”的影响 ‎[12] 。康熙本《朝城县志》可以进一步说明“张卢集”原名可靠性,以及出现了向“张鲁集”的变化。现将两版本《朝城县志》的《县志图》部分进行比较,见图1图2

后续有清代黄葆年纂修的约为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朝城县志略》一卷。《朝城县志略》中对编者情况、类目情况有所记载,此书由黄葆年纂修 ‎[13] 。卷前无序,正编分沿革门,田赋门,兵制门,水利门,古迹门、灾异门六门,约六千字,记事最晚至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共七纸,每纸加盖县府印。田赋门、兵制门及水利门内容关注民生利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他各门,内容言简意赅。约为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的卷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另有地方图书馆藏有清末抄本。

此书兵制门下的附朝城异匪防剿形势中记载,“……惟张卢獨完蓋其形势……” ‎[14] 。据上下文可知,此处“张卢”即为“张卢集”。可知此时“张卢集”名称依旧延续了祖植桐的《朝城县志》书中名称,即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仍称“张卢集”。

其后有清代袁大启,吴玉书、吴式基等人撰修的约为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刊行的《朝城县乡土志》一卷。《朝城县乡土志》中对编者情况、类目情况有所记载,此书由袁大启修,吴玉书、吴式基纂10。卷前有吴式基序,内容分为历史、政绩录、耆旧录、兵事录、人类、户口、民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物产制作、道路、商务,约两万字。书中户口、实业、商务部分,记述了清末人口、从业构成及商品进出数量、种类与流向,是之前县志缺少部分,丰富了朝城县经济方面资料。有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刻本和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刻本,此书现保存数量较多,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刻本,另有地方图书馆藏有刻本、抄本。

《朝城县乡土志》书中,在卷3《耆旧录》志目下有,“马岐山,邑庠生,居城北仁四里之张鲁集”的记载 ‎[13] ;在卷4《兵事录》志目下有,“……遂犯本境之张鲁集一带,多所杀戮,兼虏人民”,“二月初二日,降众程顺书等复犯本境之栾家屯、毕家屯、张鲁集,匝地烽烟”的记载 ‎[13] ;在卷5《人类》志目下有,“……张鲁六百六十五户,人九百余口”的记载 ‎[13] ;在卷13《道路》志目下有,“……又十里程大营,又十里张鲁集,又十里大王寨……”的记载 ‎[13] 。

据地理位置,上下文可知此处“张鲁”即为“张卢集”。可见《朝城县乡土志》中“卢”已全部改为“鲁”字,故可知在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到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期间,“张卢集”名称可能已经改为“张鲁集”,但仍为集。

为进一步考证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后的“张鲁集”名称是否有变化,故将之后刊行的《朝城县续志》一并整理。民国初期,杜子懋,贾铭恩等人的《朝城县续志》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刊行。《朝城县续志》对编者情况、类目情况有所记载,此书由杜子懋修,贾铭恩纂,11民国后,由继任潘知事组织成帙,未等完成,潘氏离任,民国九年由杜子懋定稿刊行。卷前有杜子懋、贾铭恩等人序五篇和建置沿革表。正编分建革、风俗、名宦、官吏、科目、乡贤、贡监、佐贰、武冑、殉难、孝义、艺文、匪患、灾祲、志异、宗教十六门目,共二卷,约五万字。此书材料收集范围较为有限,内容与祖植桐的《朝城县志》有较多重复之处(同年有《朝城县志》新刻本,故重复意义不大),清末民初史料补充不够丰富,志目分类较前人略混乱。

《朝城县续志》书中,在《孝义》志目下有,“李氏,张鲁杨俊之妻,暨男元春之妻武氏……”的记载 ‎[15] ;在《艺文》志目下有,“……先生及贾守朴夜至张鲁……”的记载 ‎[15] ;在《匪患》志目下有,“复犯本境之栾家屯毕家屯张鲁集……”的记载 ‎[15] 。据地理位置,上下文可知此处“张鲁”即为“张卢集”。可见《朝城县续志》中“卢”也已全部改为“鲁”字,故可知在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时,“张鲁集”延续了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的名称,也仍为集。

3.2. 从“张鲁集”到“张鲁回族镇”

迨至于抗日战争时期,设张鲁抗日区公所。抗战胜利后张鲁大部分村庄属朝城县。1947年,朝城县更名南峰县。1949年,复称朝城县。1950年,朝城县属平原省濮阳专署。1952年,属山东省聊城专署。1953年,朝城县和观城县合并为观朝县。1956年,撤销观朝县,分别划归山东莘县、河南范县和寿张县,朝城属于莘县朝城区驻地。张鲁地也属于划给山东莘县地的一部分,也有了更详细的行政区划归属。1958年成立张鲁人民公社,划归范县。因为1958年12月至1961年7月,莘县建制撤销,张鲁便划归范县。1961年复归莘县。1984年撤销张鲁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东半部为刘庄乡,西半部为张鲁镇。1987年3月改称张鲁回族镇,2001年撤销刘庄乡,归并为张鲁回族镇 ‎[16] 。综上所述,张鲁回族镇的名称经历了从“张卢”到“张卢集,”“张卢集”到“张鲁集”,又从“张鲁抗日区公所”到“张鲁人民公社”,最后从“张鲁镇”到“张鲁回族镇”。这样的变化体现了,规模级别上经历了从村落上升到集镇,再上升到建制镇的变化。也说明了,“张卢集”最初更有可能是因为刻有“张卢”钟而得名,而“卢”字的更改或许因为战争年代,时局动荡,后人流传讹误,渐渐成“鲁”字。

4. 结语

在搜集张鲁镇名称的相关史料过程中,亦发现了记载关于张鲁清真寺与人口的史料。因清真寺与人口变化同名称变化一样承载了张鲁镇悠久的历史,对于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具有一定意义,故一并整理于下。

4.1. 对张鲁清真寺的考察

清真寺回族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内有管理教务和穆斯林民事问题的人员,称为乡老、海里凡、掌教、阿訇。掌事乡老是经穆斯林群众推举产生;海里凡是清真寺学徒;掌教教中各级负责人,可世袭;阿訇负责教授伊斯兰教知识,参与穆斯林红白事,实行聘任制,三年一任期。

张鲁回族镇历史上张鲁曾有三座清真寺,分别是张鲁南寺,张鲁北寺和张鲁清真女寺,以供穆斯林朝拜。南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可考始建年代为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经过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三次翻修,成此规模。内有礼拜殿,讲堂,沐浴间、碑亭等,在二十世纪末开始在原址上重修。关于南寺的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等记录来自于一则碑文,即《张鲁清真寺事年录》:“张鲁清真寺始建于元朝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分别于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和清朝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返修。雄伟壮观、远近闻名,文革中惨遭破坏,一九九四年由李志诚阿訇重建,于2015年由当时全体阿訇发启广大穆斯林及汉族朋友慷慨解囊,凭着真主的襄助、一年的修建,工程在二零一六年五月竣工,仅此记石为念。”

需要说明的是,本篇碑文中关于张鲁清真寺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记载原载他处,此碑摘录他文而载。在对清真寺两位阿訇的口述采访中得知,在翻修清真寺旧址时在北面墙下发现一方小石碑,其中始建和重修年代的记载被摘录到《张鲁清真寺事年录》中。

另据《山东省宗教志资料选编(第一辑)》所载:“原寺內存有一碑上书‘永乐三年修复’字样……” ‎[17] 。该篇史料是莘县民宗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所编,与此次口述史调查记述相符。另外,从传统建筑的惯例和地方的习俗来看,确有在屋宅等建筑上留下建造年代的惯例,尤其是寺庙等大型建筑,小石碑的发现有其合理之处。

北寺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布局结构和南寺相似,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拆除,未再重修 ‎[17] 。女寺为女性穆斯林沐浴礼拜场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 ‎[17] 。在民国初年,杜子懋修,贾铭恩纂《朝城县续志》的《艺文》志目下,也有对当时清真寺的记载,“回教礼拜寺在北大街道西,坐西朝东” ‎[15] 。

4.2. 对张鲁回民情况的考察

张鲁回族镇内回民多信仰伊斯兰教,诵读《古兰经》,他们称为穆斯林。关于回民穆斯林的习俗方面,在《朝城县乡土志》有所记录,卷5《人类》志目下记载了:

“本境汉户外祗有回民无番畲苗等种。回,回人相传自唐贞观年入中国,本境之回人,多聚居城内北街关厢与城西北四十五里之张鲁集,他村有之皆零星小户,其系真阿拉伯人与否,年湮代,远彼族亦不能详。风俗不食犬猪,不与汉户通婚,崇尚穆罕默德,教名曰清真教,有经三十卷,名曰古尔阿尼经,有寺名曰礼拜寺,主教者曰阿訇,每七日共诣寺礼拜,曰主嘛不。祭祀追远则请阿訇同跪墓前,曰走坟。不论小建闰月,以三百六十日为一年,曰大节,其户口数开列于左。” ‎[13]

书中记载了朝城县回民主要居住于张鲁集,穆斯林饮食、婚姻、礼拜、丧事等习俗。书中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通称为回人,体现了古代对穆斯林和回人名称区分并不明晰,主要因为当时回人多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也兼有其他原因。就其习俗信仰变化方面而言,随着社会发展,在民族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回汉民族间联系更加紧密,回汉通婚已成为常事。

关于回民人口方面,在《朝城县乡土志》书中亦有所记录,卷5《人类》志目下记载了:

“北街一百一十二户,西街五十七户,北门外十四户,西门外二户,宋海二户,陈庄二户,陈堂二户,马厂五户,谢集十户,桃园八户,八里铺五户,栗海二十五户,谢炉五户,石庄三户,张鲁六百六十五户……” ‎[13]

可知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左右,朝城回民总户数约917,总人数约1355,主要分在北街、西街、张鲁,其中以张鲁居多,张鲁回民户数占朝城总回民户数百分比,约为72%。人数占朝城总回民人数百分比,约为66%。据卷6《户口》志目对人口、户口的记载,可知朝城县总人口26,000余户,151,000余人 ‎[13] 。可见回民约占到总人口0.89%,即约为1%,总户数约占到总户数3.5%。据数据可知,朝城县地的回人,相对于汉人的每户人口数较少。关于张鲁镇人口与户数分布详见表1

Table 1. Table of population and household distribution table of Zhanglu Town around the thirty-third year of Guangxu (1907 AD) ‎[13]

表1.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左右张鲁镇人口与户数分布表 ‎[13]

现在张鲁五街共有回族34姓,1852户,其中户数过百者有杨(544户)、李(425户)、马(219户)、蔡(134户)、王(115户)五姓;其他姓氏从1户到79户不等,如安、沈、程、褚等。五街亦分布有于、虞、沈、程、黄等汉族姓氏,有的姓氏回汉均有,如李、王、张、刘等。12可见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张鲁的回民户数已经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左右的665户增加到1852户,一百年间已经翻了将近三倍。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张鲁回族镇回族居民的口述调查以及对张鲁其他相关史料搜集,对历史上张鲁这一鲁西较大回族聚居点,从名称变化、人口数量与分布以及清真寺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考察,并从以上诸方面简要分析了张鲁集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这一地区史料的搜集,希望可以有助于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并对相关研究起到绵薄之力。

基金项目

本文系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回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山东省莘县张鲁回族镇为中心”(项目编号:S20191044703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NOTES

1采访地点:张鲁回族镇。采访时间:2019年12月20日。受访人:清真寺阿訇。

2采访地点:张鲁回族镇。采访时间:2021年4月10日。受访人:原张鲁文化站站长。

3对该石碑详细考证参见本文“3.1对张鲁清真寺的考察”部分。

4开元七年,武阳县改成朝城,宋属开德府,金属大名府,元先后属东平府和濮州,明属东昌府,清属曹州府,民国先属东临道,后属聊城专署。

5《朝城县志》记载,鲁,天城人,时任朝城知县。注,字潜石,嘉靖十四年岁贡生,嘉靖十九年修邑志。

6《朝城县志》记载,“泾,山西忻州举人,万历四十四年任职朝城县”,“万阶,字允升,别号仰山,陕西左布政使”,“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生,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进士,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卒”,“万阶、祖父母,父母,妻子都被封为诰命”。

7《朝城县志》记载,“植桐,辽东宁远人,荫生,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任朝城知县”,“昶,字永南,号贞庵”,“奉旨纂修,继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志而作”。

8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刻本的祖植桐,赵昶等的《朝城县志》一书,在书目第二页题为《朝城县旧志》,可能是为了区分民国九年时已有的新志,但是书中其他地方也保留了原来《朝城县志》名字,另外为区别之前的县志,以及保留原本书名,故此处民国九年刻本也称为《朝城县志》。

9补充一点,此处卷一《建革志》的集市目下的王凤集,据书中地理位置“城西北七十里”的记载,结合《县城图》,即为图中王奉集。

10《朝城县乡土志》记载了,“大启,江苏华亭人,举人,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署理朝城。玉书、式基,邑贡生。撰修始于光绪三十一年,光绪三十三年修成刊行”。

11《朝城县续志》记载了,“子懋,浙江绍兴人,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任朝城县知事”,“铭恩,字丹忱,光绪戊戌岁贡生,编志时任县丞。因康熙县志之后二百四十余年未有完整县志,故立志续修。始于清光绪末年,因国乱民贫,经费紧张而未完成”。

12张鲁五街回族姓氏及户数来自实地考察统计。2021年4月上旬,赴张鲁回族镇派出所查阅了相关数据,本数据来源于张鲁镇派出所户籍科2019年的调查,但仅能查到五街居民户主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马恩惠. 山东部分回族族源问题探索[J]. 宁夏社会科学, 1991(4): 43-49.
[2] 王新磊. 宗教认同、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从几个不同角度浅议临清回族人的音乐观[J]. 艺术探索, 2009, 23(6): 16-18.
[3] 赵世金, 马振颖. 《净因大师道公高行碑》及临潢阿育王第十九塔考[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3): 57-63.
[4] 马效义. 回族社区经商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山东莘县朝城镇回族社区个案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5): 63-67.
[5] 张健健. 山东冠县张氏查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宁: 青海师范大学, 2016.
[6] 马景卫. 宗教与武术技艺的融通: 回族武术的渊源, 表征与传承[J]. 体育与科学, 2015(6): 58-62.
[7] 邱兴旺, 杨连民. 山东聊城地区的回回民族[J]. 宁夏社会科学, 1996(1): 96-99.
[8] 邢培华, 雷凤芹, 孙建华. 近代山东聊城回族概述[J].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2): 137-139.
[9] 辛建伟. 山东莘县张鲁镇回族传统教育调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10] 周鲁修, 谢注撰. (嘉靖)朝城志[M]. 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3-4.
[11] 祖植桐修, 赵昶撰. (康熙)朝城县志[M].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2-49.
[12] 祖植桐修, 赵昶撰. (民国)朝城县志[M]. 民国九年刻本: 2-19.
[13] 袁大启修, 吴玉书撰. (光绪)朝城县乡土志[M]. 清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9-35.
[14] 黄葆年修. (光绪)朝城县志略[M]. 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6.
[15] 杜子懋修, 贾铭恩撰. (民国)朝城县续志[M]. 民国九年刻本: 3-50.
[16] 莘县政协. 朝城县旧志[M]. 济南: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18: 9-10.
[17] 山东省民族志宗教志编篡工作办公室主编. 山东省宗教志资料选编(第一辑) [M]. 济南: 山东省民族志宗教志编纂工作办公室出版社, 1989: 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