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对人的精神交往影响探究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hort Videos on People’s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DOI: 10.12677/ACPP.2023.129293, PDF, HTML, XML, 下载: 183  浏览: 396 
作者: 王小琴: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精神交往短视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异化Spiritual Communication Short Video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lienation
摘要: 精神交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重要范畴,在当今倡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情况下,研究精神交往成为构建精神生活的应有之义。短视频开拓了人的精神交往途径,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但同时也为人精神交往价值的实现制造了诸多障碍。研究从精神交往理论出发,对短视频精神交往机制进行解读,分析短视频精神交往价值与异化问题,并探索解决短视频精神交往异化问题的对策。
Abstract: The theory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Marx and Engels’ communication theor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vocating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the study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the proper meaning of constructing spiritual life. Short videos have opened up the way of people’s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and greatly enriched people’s spiritual lif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created many obstacl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people’s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interprets the mechanism of short video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analyzes the value and alienation of short video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es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 video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alienation.
文章引用:王小琴. 短视频对人的精神交往影响探究[J]. 哲学进展, 2023, 12(9): 1756-176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9293

1. 引言

进入短视频时代是人们精神交往一次创造性革命,“用时间消灭空间,是现代交往手段给现代物质与精神交往带来的革命性的现实。” [1] 短视频作为精神交往媒介丰富了人的精神交往形式,扩大了精神交往的范围,也提高了人精神交往的效率。从短视频时代生长出来的精神之花,点缀了人的精神生活,也带来了更多值得深思的隐患。

2. 精神交往理论渊源与短视频的精神交往机制

精神交往是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们在思想、意识、观念上的交换。精神交往这一概念是从整体的交往理论中分化出来的,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因此要了解精神交往的理论渊源就要回归到交往理论这个整体,也绕不开同物质交往的联系。

2.1. 精神交往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最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交往理论,他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交往与分工和生产力的关系,认为各民族的发展依赖于民族内部以及民族之间的生产力发展和交往程度。( [2] , p. 23)交往的深化进一步推动分工的细化和生产力的进步,交往的世界化则使得历史真正地成为世界历史。关于精神交往的论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样表达:“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 [2] , p. 27)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是精神交往独立的开端,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精神交往通过语言、文字、报刊等媒介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创造了世界化的精神财富。彼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交往的考察都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呈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 [3]

陈力丹的《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是首个从传播学角度系统介绍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的著作,详尽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谈到的几乎所有涉及人类传播的各种现象和交往形态,全面总结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关于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关系,他肯定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认为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和交往水平为人的精神交往提供“多种多样的某物”。( [4] , p.15)他还进一步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力的平行四边形”中阐述了精神交往、社会状况和生产力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总的合力”。

关于精神交往的动机,马克思曾用“需要的体系”论述社会需要和生产结构的关系,在这种体系中社会需要作为内在动因推动精神交往的进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曾断言语言这一精神交往媒介是迫于人们交往的迫切需要产生的一样。精神交往是出于人的精神需要,是人能动性的诠释,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实现,最终将推动人实现向人的本质的复归,人的本质的实现就是人的解放的实现,这需要世界性的精神交往来推动。只有人们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往,得到大量的信息作为精神财富,通过交往媒介实现与世界的连接,才能实现完全的精神解放。( [4] , p. 25)精神解放是人的解放的组成部分,也是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恩格斯用“交往革命”来形容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对信息时代的精神交往作出科学预见。信息时代的生产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资源结构发生变化,信息媒介成为马克思曾比喻的“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利用这些“物化的知识力量”,人们的精神交往手段不断更新迭代,从电报、报刊发展到今天的新媒体。交往革命也推动社会形态的变迁,马克思提出交往的三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形态、物的依赖系统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态。在物的依赖形态下,资本异化导致人的交往异化,人的交往受到物的控制,这种情况限制了个人精神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消除交往异化的方法正是处于交往之中,要用异化来克服异化,即利用扩大的交往产生新的联系来克服旧的交往异化。

2.2. 短视频的精神交往机制

当今正处于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信息时代,交往革命创造了传播范围更广、更加高效的交往媒介——短视频。依靠交往革命的力量带来的媒介技术升级,短视频成为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部门,通过自己制定的交往机制重塑人们的精神交往模式。短视频的运作机比以往的报刊媒介更为复杂,不同的短视频平台拥有不同的用户群体和交往特质,但都在精神交往理论所揭示的规律中发展。

2.2.1. 精神产品:生产与分工

在短视频时代,信息技术成为强大生产力,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工更为细化,短视频本身就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衍生出的精神产品生产媒介。而短视频平台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其内部也垂直分工为不同的领域,比如搞笑视频、美妆视频、美食视频等。从视频制作来看,用户的分工又是模糊的,因为他既可以作为UGC (用户生成短视频)成为生产者,又可以是普通的精神产品消费者。

2.2.2. 精神消费:被动与主动

互联网推动精神交往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浏览短视频这一精神交往活动成为许多人满足精神需求的第一选择。“人的精神交往的进化和扩大,也可以说是消费和再生产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 [4] , p.32)表面上用户刷短视频只是付出了流量和时间成本,而实际上短视频带来的精神消费远不止于此,一方面是来自用户的主动消费,刷视频给每一条视频所带来的浏览量、主动购买视频直播的商品等;另一方面是来自用户的被动消费,即浏览时为每一条视频所贡献的浏览量、潜在的插入广告为平台带来的收益等。

2.2.3. 精神交往:点赞与评论

在短视频的交往过程中,点赞与评论是交往的主要形式,点赞是认同的直观反映,评论是观念交换的主要路径。二者都是积极交往的行为,这表明刷短视频不是单向的传播,而是双向的互动。在这样的交往方式上建立的情感交流和观念的交换,对精神生活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更为广泛和强烈,因为无论是公开表达还是默默围观都是一种交往关系的隐喻。点赞和评论也是观者情感的直接表达,这种情感态度决定了作者与观者之间精神交往的效果,观者将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价值判断融入到视频中去,或是情感认同或是认知冲突,这既是精神交往的结果,又是精神交往的过程。

3. 人从短视频中所获得的精神交往价值

人进行短视频精神交往总是立足于一定的交往意图,这是精神交往的基础和动因 [5] ,在短视频中的交往意图总的来说是出于需求。“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 [6] 人观看短视频的不止是为了感官上的享受,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人从短视频中获取身心的愉悦,也获取了精神交往价值。

3.1. 精神支持:自我认知与认同

精神交往使人的主体性获得实现。在以“我”为中心的短视频运作中,视频喜好可以自己选择,大数据推送也是为自己量身定制。形色各异的短视频又或者说是他们反映自身的一面镜子,同别人的交往活动成为表现生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7] 人的精神交往依赖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充分发挥,短视频媒介作为人感官的延伸,因而也成为人的感官的发展和自主性的实现,人不仅通过自身的感官来认识世界,也通过延伸的感官即媒介来认识世界。

“人以全部感觉和思维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7] 人在以自我为尺度的短视频世界中肯定自我,在短视频中看到与自己价值观念和欲望相统一的东西,就会认同这种短视频,因为这种短视频是自我人格的复现,其根本是对自我的认同。人们通过短视频建立社会联系,在短视频中形成自己的情感空间,对于喜欢视频的认同可以产生职业认同、性别认同、价值认同等,相当程度上是获得了肯定自我的信息,以此建立对自身的肯定性认知以维持主体的心理平衡,并感到愉悦和满足。 [8]

3.2. 精神对话:情感空间的构造

短视频是人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而情感是人与短视频之间的纽带。每一次的点赞、评论都相当于与作者形成一次精神对话,这种对话正是基于情感共鸣。实际上,创作者与观看者之间逐渐形成一种供给链条,创作者提供给观看者所需要的情感,观看者提供给创作者所需要的认可,构成双向情感满足关系。 [9] 比如许多人会对两性关系的短视频感同身受,就是因为带入了自身的经历或者处境才会产生这种共鸣。对于同类视频的点赞评论越多,短视频平台逐渐会形成起具有个性偏好的推送,某几类相同类型的短视频频繁出现,就意味着属于个人情感领域的形成,每一次刷到类似的视频,就相当于是为共鸣的情感空间添砖加瓦。

3.3. 精神丰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短视频精神交往中,人是精神交往的主体,人的参与是人作为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体现,也是人的自由性的体现。短视频作为当代精神交往最新、最普遍的媒介使人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从短视频中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海量的短视频中选自己所爱。人接触到多元的生活,包括观念、生活方式、情感状态等,通过短视频媒介,人们越来越打破认知的界限,获得更为多样的文化、知识甚至技能,由此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长远来看,视频媒介正是人走向完全的精神解放的一个阶段。

4. 短视频引发的精神交往异化

短视频精神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异化,是短视频产品更新迭代的必然结果,人这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来不及思考和调整与短视频的关系,因此导致一系列的异化现象,成为人实现短视频精神交往价值的障碍。

4.1. 自我关系的异化

短视频一方面使得人的主体性得到高度的彰显,一方面又造成了人主体性的丧失,这表现在:人不仅在短视频中获得了对自我的认可,还产生了对自我的怀疑。人在短视频世界中越来越形成一个虚拟化的自我,人愈发不知道自身究竟处于现实还是虚拟,形成虚拟化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此外,一些与自己身份相符合视频所传达的负面情绪很容易让人带入自身,最终怀疑自身,特别是一些本身就不自信的人,更容易产生认同危机。对于短视频沉浸式的陶醉带来的“奶头乐”腐蚀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了娱乐至死的自私冷漠,人逐渐成为“单向度的人”,人们把短视频中生活当作舒适的生活,把浏览短视频的需要当作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需要,把大数据计算的推送当成个人选择的自由。

短视频交往造成自我关系异化的根本在于有些人自身的媒介素养低下,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短视频时缺乏理性判断能力。他们没有把短视频当成一种交往媒介而当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颠倒二者的主次关系,面对短视频的诸多价值观的输出束手无策逐渐失去价值判断能力。他们以短视频中呈现的价值标准作为自身评价标准,从而陷入对正确价值观和对自我的怀疑,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割裂是自我关系异化的表现形式或者媒介素养缺失的直接结果。

4.2. 人我关系的异化

新媒体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看似近实则远,人的性格呈现出被动性的特征,而短视频更加强化这种被动性。 [10] 人们自顾自地维持自己在短视频的世界的虚拟形象,乐于建立虚拟的社交关系,而越沉溺于虚拟就越偏离现实。当短视频造成现实社交的隔阂,就极大地限制了人在现实社交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加深人的孤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是“类存在物”的实现,而非与现实关系对立的孤立、分裂的个人,短视频精神交往本应加强人的社会联系,但实际上只是强化了一种虚拟的社会联系,而人的本质的实现是要回到现实世界的,这就造成人我关系异化的矛盾。

人我关系异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们对短视频的过度使用,短视频软件为用户打造沉浸式体验感让人们流连忘返,成为消磨时间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占据人们现实生活的社交。另一方面短视频成瘾根植于现实交往困境,现实中无法排泄的情绪通过短视频交往的形式宣泄出来,短视频交往不需要承担责任和压力为人们提供情绪依赖的空间,于是人们更加依赖短视频交往而回避现实交往。

4.3. 精神交流危机

短视频以其高传播速度和广覆盖面为人的精神交往带来危机,最突出的是短视频交往的道德危机。短视频发展至今,生产越来越具有专业化,衍生出来各种各样的网红生产机构和直播团队,已经从一个纯娱乐的平台发展成越来越具有盈利属性的平台,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对立。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是比例最高的网络安全问题,而且显示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其次就是网络诈骗问题,个人信息泄露与网络诈骗是相伴随的。短视频平台的诈骗案件主要源自直播带货和信息泄露,一些缺乏管制的视频平台安排的弹窗广告很容易将用户信息泄露给第三方,为诈骗犯提供可乘之机,网红带货一度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主要销售途径,这些诈骗案件不断突破人的心理防线和道德边界。

短视频平台既是精神产品制造工厂,又是社交工厂,它把人们不断带入到舆论的漩涡之中,即使作为旁观者也为每一个网络舆论事件贡献了流量。后真相时代短视频舆论的反转便是人们用流量助推的结果,情绪化的表达愈发能够引起网友的共情,使得人们交往过程失去理性,在真相还没出来之前就妄下论断,似乎谁拿起手机拍视频谁就拥有事件的发言权。为了某方利益对视频掐头去尾、拼凑视频制造新闻博取流量,在不断反转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很多短视频的真实性存疑,舆论反转事件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5. 短视频时代人的精神交往异化的对策

“交往异化当然是人们所不希望的,但它又是人们精神交往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正是异化和对异化的克服,推动着人们的交往不断扩大和多样化。”( [4] , p. 244)现阶段的短视频交往异化要实现对自身的克服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人自身,只有人实现对短视频的合理占有,精神交往才能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

5.1. 辩证看待:树立批判意识

恩格斯曾对“扬弃”黑格尔哲学提出的一种方法,即“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 [11] 对于短视频交往我们也应辩证地看待,既要保留其作为新型交往形式的合理之处,又要克服其发展过程中的失范现象。短视频作为精神交往媒介,只是辅助人进行精神交往的工具,而不应该本末倒置,让其操纵人的精神生活。人作为这一媒介的使用者,要时刻保持这种主体感,重拾人的批判意识,减轻对短视频的依赖,把人从异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5.2. 加强教育:培养媒介素养

在短视频时代,人人都可以当自媒体,但并不是人人都具备合格的媒介素养。短视频已经火爆多年,但对于短视频的教育并没有形成体系。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下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这既关乎着个人对短视频的认知和判断,又关乎着个人运用短视频的道德意识和防范意识,当每一个用户在短视频交往过程中都能遵循规范,那么短视频就能实现其交往价值。针对青年学生这一短视频最大的使用群体,高校也应因势而新、与时俱进,利用短视频打造育人平台,加强主流价值输出,做青年短视频交往过程中的引路人。

5.3. 正向引导:把握交往规律

短视频时代遵循“流量为王”的运营逻辑,流量成为衡量一个短视频是否成功的依据。一方面,流量带动人们对短视频精神交往活动的参与,另一方面又成为舆论方向偏离的动因。在此背景下,短视频平台需要严格把控流量方向,维护交往生态环境,对诈骗、网络暴力等现象坚决制止,构建健康稳定的交往秩序。主流媒体的作用也尤为重要,在热点舆论事件中只有主流媒体及时发声才能防止流量带偏舆论。主流媒体应该把握尺度,不能反被流量控制,失去公信力和威严。只有主流媒体在短视频的发展中找到规律,从而引导流量朝着正向发展,人们才不至于在短视频精神交往中迷失方向。

6.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交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精神交往带来福音也带来挑战,短视频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交往世界化的曙光,也让我们感到了信息异化的危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对短视频进行反思和批判提供理论基础,也仍是当下解决异化危机的重要路径。

本文借鉴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开创性成果,结合短视频发展实际来分析短视频精神交往机制、探讨短视频对人的精神交往所带来的影响,以期在短视频“热”的现状之下为人们冷静思考和对待短视频提供新的思路。未来以短视频为媒介进行精神交往已是大势所趋,处在短视频浪潮中的人们不应随波逐流,而应在享受其为我们带来的精神满足的同时,把握住内在的精神交往价值,理性地平衡和对待短视频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建构更加丰富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新明. 变迁与融合: 媒介形态的三次超越[J]. 青年记者, 2018(23): 10-11.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23-27.
[3] 赵浚. 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的本质考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8(9): 10-14.
[4] 陈力丹. 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修订版)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15-244.
[5] 林克勤. 西方思想史视阈下的精神交往[J]. 外国语文, 2016, 32(4): 14-20.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63.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25.
[8] 张彦, 郑永廷. 论精神交往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J]. 高校理论战线, 2011(12): 4-8.
[9] 柳竹. 从“精神交往论”看短视频之热[J]. 青年记者, 2018(29): 6-7.
[10] 周阳, 荆中楷. 从精神交往论看互联网对现代人的信息异化[J]. 新媒体研究, 2021, 7(24): 72-74.
[1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