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A Study of Marx’s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I: 10.12677/ACPP.2023.129314, PDF, HTML, XML, 下载: 223  浏览: 936 
作者: 孟嘉慧: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现实意义Marx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Socialism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摘要: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的一大重要发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是在批判古典剩余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形成过程经历了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多重转变,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对马克思剩余价值论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分析,我们不仅能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的运动规律,而且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is an important discovery of Marx. Marx’s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is produced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classical surplus thought, and its formation process has undergone multiple changes in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method and research ideas, and is the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Marx’s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we can not only fully understand the movement law of surplus value produ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but also discover problems and propose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文章引用:孟嘉慧.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J]. 哲学进展, 2023, 12(9): 1894-1900.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9314

1. 引言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也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时指出:“剩余价值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 [1] 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揭示了在平等交换面纱掩盖下,资本主义以其私有的生产资料为基础,对雇佣者的剩余劳动力无偿地进行占有,使其由“物本思想”向“人本理念”的巨大跨越,这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思想来源

所谓“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其价值远远高于其劳动本身的价值,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剩余价值而不断增强对劳动者的剥削。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和功绩,但在此这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们也曾就剩余价值问题做过研究。

2.1. 威廉·配第的地租理论

威廉·配第是第一个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家,他在著作《赋税论》中对地租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收获中扣除种子、食用、换取衣物或者必备物品后剩下的谷物,就是这一块土地这一年的地租。” [2] 从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角度出发,配第说明公认的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而其工资论又表明,工人的工资仅仅等于最低限度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使他在事实上把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工人的道德价值看作两个不同的量,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他所说的地租,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剩余价值。事实上,他将地租概括为农业生产工人所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也就是从所有的农产品中,减去诸如工资、种子等生产成本之后,剩余的以剩余价值所体现出来的剩余产品。但是,由于历史与发展阶段的限制,配第并没有真正理解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并且将其与剩余价值相混同。另外,他以租金为表象的剩余价值,则是由于其对价值性质的认识不足,仍被“重商主义”思想所限制。

2.2. 亚当·斯密对剩余价值的理解

亚当·斯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的产品,其价值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产品而获得的工资、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以及土地所有者收取的地租,简要来说,就是工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将此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形式” [3] 。斯密认为工资是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中工人的最低费用,而利润、地租和利息则是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减除额,也就是与劳动者在原材料上的劳动量相当的产品价值的减除额,这是他对剩余价值的一般见解。但他不懂价值规律在资本同雇佣劳动的交换中,作为一个特殊的规律,它在这里起着特殊的作用,即通过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双重关系进行调节而使商品交换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他没有认识到劳动和劳动力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劳动力本身就可以作为商品,而这种特殊的商品有一个特点,即它的使用价值可以创造交换价值。此外,斯密还将剩余价值与利润相混同,他只将利润与租金视为剩余价值的一种普遍形式,而没有将剩余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加以说明。斯密对剩余价值的见解为后来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当作一种独立形态提出来提供了认识基础 [4] 。马克思是肯定斯密的思路,他认为劳动的成果不是一种简单的、统一的形式,它是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劳动者的工资,另外一个是资本家的利润。

2.3. 大卫·李嘉图关于剩余价值论的进步

李嘉图已经比斯密前进了一大步,他的突破在于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从而把剩余价值的理论建立在经过创新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李嘉图从斯密的理论中找出了混乱与错误,但同时也继承了其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李嘉图认为,斯密对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只看到了区别,没有完整的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李嘉图在理论中清楚指出了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必要前提,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斯密把地租看作是商品价值组成部分的做法不同,李嘉图认为所谓的地租是“为了获得原始土地生产力的使用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产品的部分” [5] ,李嘉图肯定了斯密关于利润是劳动成果的扣除部分的观点,又发现了利润和工资此消彼长的关系,区分了价值生产同使用价值生产,能够明确把工资和剩余价值都作为工人劳动新创造的加到产品中去的价值。

3.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之前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对于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是,由于受到阶级的影响,他们也无法出发认识到剩余价值的本质以及它是怎样产生的。“他们都犯了一个错误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6] 对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主要从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和价值增值过程、资本的本质以及剩余价值生产四个方面来阐述。

3.1.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所雇佣的每一位工人都在做两种劳动,他的工作时间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工作,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7] 劳动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指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雇佣工人这种劳动具有一种特殊性,即能够将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中去,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把资本家开给工人的工资偿还给资本家,而且还能够带来超过工资价值的更大的剩余价值,然而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也揭示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和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一种商品,既有价值,又有利用价值,而且劳动成为商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总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一是劳动者能够以随意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把它当作商品来进行交换;二是劳动者要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生活和生产资料。这两个条件逐渐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形成。

3.2.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就是人的活动通过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先确定的变化,并经过加工劳动,将其对象化,进而创造出产品的过程。价值增值过程的实质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 [8]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超出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的价值,而这部分新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特征,则是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只能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这种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工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后者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时间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和生产剩余价值,也对应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时,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人和机器等物质资料,这些人和机器等物质资料构成了再生产劳动力的资本。在这两个过程中,可以说剩余价值是通过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剩余价值就是通过剩余劳动生产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

3.3. 资本的本质

在经济学意义上,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9] 即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资本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是运动的,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的表现形式总是以各种物质性的形式出现的,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作为物的价值,或者说是价值的物化形式。马克思很敏锐地发现了资本,并简单地为它作了界定,即为了价值增值而去购买商品的货币就是资本。资本的目的一定是价值增值,获得更多数量的货币,而且它要不断地用新增值的货币去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而再收获更多的货币,如此循环往复,使价值不断增值。资本家也是以价值增值为主要目的,不断地谋求价值增值的无休止的运动。

3.4. 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生产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 [8] 剩余价值生产分为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即在不改变必要劳动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数来提高剩余劳动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二是相对剩余价值,即在不改变劳动力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必要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它们本质是一致的,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无休止地盲目地追求剩余价值,无视道德极限以及劳动者的身体极限,加强对劳动者的压迫,缩短劳动力的时间和寿命来实现最大限度使用劳动力,从而赚取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由于剩余价值的无穷性,必然会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4.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特点

从马克思基于前人对剩余价值的理解和研究,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来看,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有着历史性、二重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4.1. 历史性

没有一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突然而来的,它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产生,并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适应。剩余价值论也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社会,它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形成的。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其产生有其客观的自然基础,同时还具备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提出劳动力商品,并论证了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这从根本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即“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 [10] ,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差额。

4.2. 二重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二重性问题。正如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样,剩余价值也有二重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 [11] 将作为一切扩大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共有范畴的剩余价值概括为“剩余价值一般”,即劳动过程的剩余价值范畴,剩余价值一般的存在不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条件,而以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为前提,并以剩余产品作为商品出售为条件;与“剩余价值一般”相对应的就是“剩余价值特殊”,即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剩余价值范畴,它对应着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12] 它既是一种劳动过程,也是一种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3. 阶级性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资本的本质,揭示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揭露资产阶级对于工人阶级劳动剥削的实质揭示为了实现无休止的价值增值,获得剩余价值。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形成了劳动价值论,从而让人们了解到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事实,也为后来无产阶级的反抗提供了理论基础。

5.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加深对其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帮助我们解决时代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指导,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重视劳动者的生产力主体地位,实现社会所有制和到达共产主义。

5.1.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和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郭时征指出:“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真谛的基础上,联系新的历史条件深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发展其现实内涵”,并用于指导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 [13] 过去,我们未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4] 按照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所谓剥削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他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 [15]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成为了现实,也在我国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实际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动进行分配”的社会状况相比较,它虽符合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动进行分配”的社会状况,但又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动进行分配”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按劳分配制度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大力发展各类经济,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过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国的分配制度更加的完善,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特色。

5.2. 有利于重视劳动者的生产力主体地位

劳动者拥有物所不具备的改造自然,从而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能力,只有尊重和保护劳动者, [16] 逐渐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指出剩余价值以剩余产品为载体,剩余产品的增多体现了社会财富的增加 [16]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不平等的剥削关系,指出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将人的作用同物的作用等量起来,要充分看到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剩余价值只能由劳动者来创造,要尊重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充分发挥各类经济主体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从而激发其经济发展创造性,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新时代的征途中,同样要重视劳动者主体地位,推动实体经济的向好发展。同时,对于劳动者的重视也贯彻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五大重要原则,其中第三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强调“物”的价值即以商品为基础的货币价值不同,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更强调“人”的价值,即人对劳动产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对人的劳动给予了更多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的高尚思想的真实反映。

5.3. 有利于实现社会所有制和到达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达到共同富裕是目的和结果,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但要想彻底地消除剥削,彻底地消除两极分化,首先要使生产力得到解放,使生产力得到发展。我们国家在实行多元化的公有制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从而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强调将公有制经济‘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让其不断保值升值’,又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重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个没有变’,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18] 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亟待恢复,需要各种经济共同努力发展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创造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19] 不断努力恢复市场经济,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坚持达到共产主义。加强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出社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完善所有制,提升社会生产水平,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共同占有、共享和分配劳动成果,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

6. 结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产生无疑是伟大的,在对前研究者理论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内容,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实践的探索,其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以及实现共产主义有着现实意义。在新时代征途上,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深入探索不能停止,我们要以其理论武装实践,促进我国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48.
[2] 威廉∙配第. 赋税论[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6: 4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921.
[4] 孔昱程.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探析[J]. 决策探索, 2019(8): 39.
[5]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 76.
[6] 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 第1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7.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8] 陈劲. 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1): 16-19.
[9]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10]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219.
[11] 郑晓光. 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J]. 湖北社会科学, 2007(4): 5-8.
[12] 谢超. 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 对一个新范式的形成脉络的考察[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6): 183-206.
[13] 厉无畏, 郭时征. 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2): 25.
[14] 新华社.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s://www.gov.cn/test/2008-08/01/content_1061490.htm, 2008-08-01.
[15] 夏征农. 辞海: 上册[M]. 上海: 辞书出版社, 1979: 433.
[16] 富丽明.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 知识经济, 2020(14): 67-68.
[17]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EB/OL]. http://www.qstheory.cn/zt2022/descqgdbdh/index.htm, 2022-10-25.
[18] 光明日报.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EB/OL].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2/28/nw.D110000gmrb_20211228_2-16.htm, 2021-12-28.
[19] 新华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21-12/10/content_5659796.htm,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