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视角下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原因及对策探究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grant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Management
DOI: 10.12677/AE.2023.1391081, PDF, HTML, XML, 下载: 128  浏览: 197 
作者: 王银珊: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彭苏洲:深圳市宝安区海港小学,广东 深圳
关键词: 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管理对策亚文化Migrant Children Academ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Subculture
摘要: 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阻碍其向上发展的重要问题,有效缓解流动儿童成绩不良状况对教育发展、个人成长以及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问题的主要表现为教育的流动性和不连续性导致学习基础薄弱、不当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难以助力学业提升、学习求助渠道受阻导致缺乏学业指导、产生亚文化群体导致偏离学习轨道。研究基于学校管理视角对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问题进行原因探析,积极探寻学校管理方面的解决对策: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教师支持措施、课内课外进行针对性教育、实行多元评价体系。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grant childre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exists for a long time and hinders their upward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the situation of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grant children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personal growth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grant childre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weak learning foundation caused by the mobility and discontinuity of education, the difficulty of improper study habits and methods to help academic improvement, the lack of academic guidance caused by the blocked channels for learning help, and the deviation of learning track caused by the generation of sub-cultural group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managemen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actively explores the solutions of school management: creating a diversified and inclusive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promoting teachers’ support measures, carrying out targeted edu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and implementing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文章引用:王银珊, 彭苏洲. 学校管理视角下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原因及对策探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9): 6941-694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91081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形态日益呈现出举家迁移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这些随父母等监护人在流入地暂居半年及以上、有学习能力的6~18周岁儿童被称为流动儿童 [1] ,或者被称为随迁子女、农民工子女、移民二代等等。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迁入,城市流动儿童占比也逐年增加,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426.96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42.03万人,在初中就读384.93万人 [2] 。特别是在超一线城市,其优越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者、创业者,流动儿童也成为了城市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数量居全国首位,超过78万人,其次为广州市,约60万人,上海市和北京市的流动儿童数量分别为50万和48万人 [3] 。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这些数字还在继续攀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一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

其中,流动儿童成绩不良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阻碍其向上发展的重要问题,缓解流动儿童成绩不良现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就教育本身而言,为全体儿童提供全面的基础教育,教育的过程和成果由学生共享,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民主性,在教育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不因学校成绩不良而导致学生掉队,这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正义的要求。其次,就个人发展而言,缓解流动儿童成绩不良的现状,给处于思想成型阶段的学生全面接纳、学业关怀、道德引领,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正确的三观和道德素养,使他们具备向上流动和参与竞争的能力和信心,从而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提升。最后,对城市经济来说,这些流动儿童作为城市的“新移民”,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潜力股”,只有缓解这些学生学校成绩不良的状态,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劳动技能、符合城市规范的新一代城市建设者,才能进一步促进未来城市的高层次、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4] 。

2. 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的问题现状

(一) 教育的流动性和不连续性导致学习基础薄弱

流动儿童的教育具有流动性和不连续性,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流动儿童最初就读于家乡农村的学校,后来随父母转学到流入地城市,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其短期内难以适应新环境,而且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也使得流动儿童难以达到城市学校教育的要求,此外,新课程提倡“一纲多本”的教育举措,各地区根据不同教育情况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各版本教材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流动儿童无法有效衔接、及时融入到新的教材教学中去,难以适应老师的提问和作业的难度,最终造成学校成绩不良的后果。另一方面,在城市就读过程中,流动儿童也会面临因父母工作变动或者居所变动而转学的情况,难以确保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儿童面对环境的不断变化,将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适应环境和建立人际关系上,在学习上的收获和积累总体上远低于城市儿童,学业上难以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便容易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学习懈怠,造成成绩不良的状况。

(二) 不当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难以助力学业增长

流动儿童在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方面,缺乏家庭和学校的有效指导,而不当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难以助力学业增长。首先,流动儿童家长由于自身缺乏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未对流动儿童学习习惯的养成予以重视和指导,导致流动儿童在家庭学习中往往随性松散、自由拖沓。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状况,而对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未予以充分的关注,甚至对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习惯并未进行及时的制止和规范,例如抄袭作业、学习拖沓。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采取功利式的奖惩方式,从而导致流动儿童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为了得到家长的金钱奖励而突击式学习、甚至考试抄袭;为了避免家长的惩罚而更改考试成绩、与同学替换作业。其次,大部分农村学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大多数从农村转出的流动儿童没有养成预习、复习、做笔记等的学习习惯。因此,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流动儿童进入新学校之后,适应力较弱,学习效果不佳。同时,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也会影响流动儿童在学校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由于流动儿童学习方法使用不当,例如,不知道怎样有效地听讲和做笔记、怎样进行分工合作、制定计划,导致流动儿童在改善自己的学习现状上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这会极大的打击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出现习得性无助和自我放弃的学习状态。

(三) 学习求助渠道受阻,缺乏学业指导

流动儿童在学习上的求助渠道受阻,缺乏学业指导,导致学习困难、成绩不良。首先,在家庭学习中,由于父母工作时间忙,对孩子学业指导无暇顾及,而亲子沟通是影响孩子学习投入的重要变量,家庭亲密程度越高,孩子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中 [5] 。此外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指导无能为力,因此,流动儿童难以从家庭中得到学习上的有效指导。其次,在学校教育中,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流动儿童往往会表现得内向、腼腆,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而教师对待流动儿童往往停留在课堂知识的传授,未能主动洞察其自身心理因素和学习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而流动儿童面对难以解决的学业问题也难以主动向老师请教,形成了“两不主动”的局面。同时,有研究指出教师对流动儿童的负面价值判断也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6] 。流动儿童在班集体中还未建立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面对学习困境较难从同学中寻得帮助。这种现状给流动儿童留下一种学习孤独感和边缘感,致使流动儿童学校成绩不良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学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载体,现代城市学校也大规模地引进了现代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和资料查询越来越智能化。但在查阅资料和使用电子工具方面,流动儿童感到很陌生且不敢尝试,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化的学习工具,因而无法转化为有力的学习资源。

(四) 产生亚文化群体,容易偏离学习轨道

流动儿童因学习成绩不良带来的无助感和孤立感,促使其迫切寻求一种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在学校中容易产生流动儿童的“亚文化”群体。该亚文化有别于学校主流文化,是处于学习劣势的学生自发组成组织集体而形成的因学习挫败而转向追求其他刺激从而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的文化机制。具体表现为流动儿童对自己的学习现状感到无力和失望,因而不再指望成为学校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转而在朋辈之间寻求刺激感和认同感 [7] 。在流动儿童的亚文化群体中,群体成员在学校相识,有着相似的教育经历、教育体验和情感需求,因而形成了紧密的群体组织,该群体能够让学校成绩不良的流动儿童找到归属感和宣泄口,满足其情感需求并得到心灵寄托。虽然有研究发现学校流动儿童比例对于长期流动儿童的学业成就是一种保护机制,具体表现为随着学校流动儿童比例升高,长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的学业劣势呈现缩小的趋势 [8] 。但是,“抱团取暖”的方式使群体内部难以产生积极的学业向导,导致流动儿童不再有进取学习、向上发展的内在动机和热情,容易转向外在的易获得的刺激追求,从而偏离了学习轨道。

3. 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的学校管理原因探析

(一) 学校管理一刀切,校园文化难融入

流动儿童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学习习惯等。接收流动儿童就学对于学校教育管理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当下的大多数学校普遍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对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未予以充分重视,仍按照以往的管理方式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实行“一刀切”的管理,未能真正了解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无法使其适应学校教育,造成学业成绩落后的不良后果,这一“差生”群体又进一步被学校忽视,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核心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上,还体现在其包容度和融入性方面。流动儿童与城市学校、城市师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校园文化可以在二者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校园文化与流动儿童之间也存在一道隔膜,致使流动儿童难以融入学校文化、获得文化认同和学习归属感,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学校基本人际关系的建立上效果不佳。因此,流动儿童更容易转向具有相似经历和情感需求的小团体,形成一种有别于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模式。

(二) 教师经验缺乏、精力有限,忽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对于流动儿童特殊的成长背景,城市学校的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外,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受到生活环境和教育经历的影响,流动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运用专业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予以引导预防。但在实际情形中,教师往往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需求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导致教师无法第一时间敏锐察觉学生的异常表现,错失最佳教育时机,影响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教师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建立上重视不够。一般来说,教师在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与流动儿童的交流往往局限于课堂的教学互动,而对其特殊的教育背景和心理作用没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对流动儿童而言,教师是不敢接近的对象,应对陌生环境和学习困难等问题往往不敢向老师求助。此外,面对流动儿童的班级融入问题,教师也没有发挥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学生之间仍然存在隔阂甚至对立、歧视,不利于和谐融洽班集体的建立和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三) 课程整合力度不够,教育教学忽略差异性

流动儿童出现学习成绩不良问题跟频繁流动、基础薄弱、教材不衔接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但新学校接受流动儿童后,没有根据流动儿童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衔接课程或者补偿教育。首先,学校并未重视流动儿童教材和课程的衔接问题,通常是将流动儿童划分到城市儿童班集体中去,跟着“大部队”一起上课,而教师也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步骤按部就班地开展课堂教学,面对流动儿童提出来的问题进行“点对点”解答,对于没有提出来的问题就“默认”没有问题,从而缺乏对流动儿童全面的帮扶和解惑。其次,在补偿教育上,学校忽视了对流动儿童的查漏补缺,致使其与城市儿童存在较大的学习差距,长期处于学习不利的状态,缺乏学习自信心和原动力。再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班集体的整体管理和总体教学进度,教师通常认为流动儿童的流动性较大且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针对性教学和管理实施难度大 [9] 。因此,教师较少会在教学和管理中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进行有针对性、有区别的管理和教学。

(四) 教育评价体系单一,难以获得正向反馈

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阶段性评价时,学校往往以统一的标准对全体学生予以评价和要求。这对处于学业劣势的流动儿童是有失公允且残酷的,长此以往,受到表扬和嘉奖的往往是那些在学习适应力、学习效果和成绩方面占据优势的城市儿童,而流动儿童从而会受到忽略和打击,成为评价过程中的“边缘人”和“透明人”;另一方面,评价的内容过于单一,通常以学习成绩为主导。而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中,学习是其中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流动儿童因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当、成绩不良等而难以获得学习上的积极正向评价,同时也被忽略了其本身的闪光点和优势,例如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等优良品质。单一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使得流动儿童长期得不到正向反馈,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体验到成就感和获得感,极大地打击了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更加加剧了其学习适应力不佳和成绩不良的情况。

4. 提高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学校管理对策探究

(一) 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

面对流动儿童的特殊性,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儿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根据儿童实际情况建立流动儿童个人档案,对其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心理健康状况有较详细的掌握,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教学和实施管理,做到有的放矢,不抛弃不放弃,教育的过程由全体儿童参与,体现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公平性和民主性。其次,可以基于对流动儿童的教育信息的分析和管理,探索其教育危机的预警机制,做到防范于未然。例如,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为流动儿童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及时地追踪调查与记录,对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予以引导和矫正,了解和满足流动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并且,及时发现其教育危机的产生并加以干预。最后,学校要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并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待流动儿童,要照顾到流动儿童的特点,积极帮助其发现和展示自身的优点特长,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面对流动儿童形成的“亚文化”现象,要予以适当的理解和尊重,并积极地进行正向指引,发挥亚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其与校园主流文化相契合,帮助流动儿童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激励其向上发展,积极进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和收获感。

(二) 推进教师支持措施,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教师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学习和反思,提升教育教学智慧。教师支持的三个维度,即学业支持、关系支持、情绪支持,均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正向关系,教师各项支持程度越高,则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越强 [10]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给予充分的学业支持。正视差异、尊重差异,唤醒自身“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流动儿童的学习教育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难度,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反思不足之处,扬长避短,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艺术,又能够更好地帮助流动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最终取得学业成功。其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要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关系支持,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和心理需求,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要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帮助流动儿童顺利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建立友好的生生关系,例如,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征等因素合理分配小组成员,鼓励学生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既锻炼了能力、教授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流动儿童的学习和心理变化特征,鼓励引导其大胆提问和发言、展示能力特长,从而获得学业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 灵活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服务进行补偿教育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对课堂内部提供充足的学习指导和教育关注,对流动儿童进行个体化指导,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热情,努力解决和弥补因早期教育背景而造成的学习落后状态 [11] 。因此,教师要适当根据流动儿童的教育基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张弛有度,既能够推动集体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避免班级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状况,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平台对处于学业不利的流动儿童进行补偿教育,主动了解掌握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例如英语薄弱、学习习惯不良等,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地补偿教育措施。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等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弥补其学业上的不足;同时,对流动儿童的特长爱好予以重视和培养,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增加积极正向反馈

单一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对流动儿童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容易挫伤其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首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在诊断性评价中,全面掌握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教育背景和学业差距,根据实际情况对二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在过程性评价中,充分发挥流动儿童的主体作用,引导流动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成功,提高其学习适应力和学业成就感;在总结性评价中,要综合考量流动儿童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客观分析流动儿童学习阶段前后的进步和成效、问题和不足,适当予以正向反馈,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并引导流动儿童进行下一步的改进和提升。其次,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学业成绩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指标之一,学校应根据人的全面发展内容而合理制定全面的教育评价内容,使处于学业劣势的流动儿童也有其他被予以正向评价的机会,例如,德育评价中的乐于助人、劳动教育评价中的勤劳刻苦。全面挖掘流动儿童的闪光点和特长,并给予积极正向评价,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性,进一步追求学业上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改变学习成绩不良状态。

5. 总结

不管是从教育本质、个人发展还是城市化建设而言,有效缓解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从学校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流动儿童成绩不良的现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此提出改善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教师支持措施、课内课外进行针对性教育、实行多元评价体系等多项举措以期对缓解流动儿童成绩不良问题提供帮助,建设多元化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共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 处于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 2020-05-20.
[3] 陈颖, 杨楚滢, 等. 流动的“走读生”, 长大后的“外地人” [EB/OL].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4166907014696.html, 2018-11-08.
[4] 熊少严.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J]. 广东社会科学, 2006(1): 165-169.
[5] 刘成伟, 王茂文, 唐敏燕. 流动儿童亲子沟通与学习投入: 家庭亲密度与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 30(8): 1261-1265.
[6] 刘泽云, 郭睿. 流动儿童同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北京市三个区的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20(1): 64-76+86.
[7] 向芯, 孙瑜. 超大城市流动青少年的亚文化生产机制[J]. 青年研究, 2022(1): 60-72+96.
[8] 张云运, 骆方, 董奇, 等. 学校群体构成对流动儿童数学学业成就的影响: 一项多水平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1): 56-64.
[9] 芮雪萍. 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研究——以L市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8.
[10] 杨奎臣, 贾爱宾, 郭西. 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基于CEPS (2014~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20(1): 77-86.
[11] Adelman, H.S. and Taylor, L. (2015) Immigrant Children and Youth in the USA: Facilitating Equity of Opportunity at School. Education Sciences, 5, 323-344.
https://doi.org/10.3390/educsci50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