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DOI: 10.12677/VE.2023.125131, PDF, HTML, XML, 下载: 135  浏览: 231 
作者: 牛 静, 刘梦宇:石河子大学文艺学院,新疆 石河子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Vocationa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摘要: 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型必修课,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同样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为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而探索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相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实现所有目标的前提基础。
Abstract: As a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also holds a relativ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help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eaching knowledge,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talents for societ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xplore relevant strategies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all goals.
文章引用:牛静, 刘梦宇. 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J]. 职业教育, 2023, 12(5): 853-857. https://doi.org/10.12677/VE.2023.125131

1. 引言

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 (以下简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基本导向和价值体现 ‎[1]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国家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普职融通、科教融通已成为必然趋势,随之而起的中职教育发展备受瞩目。提升课堂效率,传授基础知识,增强学生技能,提升学生素质,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工具课” ‎[2] 。中职生普遍文化基础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行为习惯不够好。鉴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弱、理解能力较差、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基础,学生学习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知识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意识不强。语文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与思想性格,从而影响专业能力的学习,专业素养的提升。因此,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3.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意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课与工具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语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化鉴赏能力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生长久的性格养成、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对于中职生的职业塑造也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强化专业特性。在与生活实际结合的过程中,增强对接社会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因此,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凸显中职语文的特性与价值已成必然趋势。

4.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4.1. 树立学科意识,凸显“立德树人”

在“立德树人”德育原则的引导下,中职语文教育同样需要把握教学宗旨,遵守教育原则。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强调“育人”的重要性。古文运动中提出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主张,同样强调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强调“文以化人”的宗旨 ‎[3]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字词轻素养的问题。对于中职生而言,更需要的是在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从业态度、敬业程度。因此,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首要原则。在人才培养、就业前景、职业特性的需求下,围绕“立德树人”原则,凸显语文学科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探索适合于中职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结合各专业特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培养成为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奋斗。

例如,中职语文课本中《诗经·静女》一文中,展示的是健康真挚、含蓄执着、率真自然的爱情故事。在教授过程,同时应注意对学生爱情观的正确引导,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素养,发挥语文特有的情感塑造功能。

4.2. 依据主体差异,优化教学内容

学贵于思。《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因此,应打破“发言就是优点,不发言就是缺点”的绝对评判标准。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也是学思结合的方法。思维活跃的同时能够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从而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提升课堂氛围。对于中职生来说,降低知识难度,增强知识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

重在引导。《礼记·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同样强调教学重引导、重启发,重在授之“渔”而非授之“鱼”。加强引导性,毕竟牵着学生远比推着学生走要成效显著。

以生为本。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倡导“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曾卫和老师曾指出,在“生本课堂”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学科实用性、长远发展性、主体价值性、兴趣以及心理原则。语文知识尤其文言文知识,听起来枯燥乏味,尤其对于语言基础较弱的后进生更是如此。因此,在了解学生学情、品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择、适度教导、适时点拨,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从而提升课堂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荀子的《劝学》一文时,首先应明确对于中职生来说,掌握较难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领会荀子写《劝学》的用意,告诫后人为何要学习,如何学习,学习的目的何在等等。其次,掌握其中容易理解的实词含义,能够翻译下来全文,达到疏通文意了解文意的目的,不须做过多过深的拓展与剖析。在了解重难点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适当精简与筛选,以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更愿意投入专注力。接着进行启发式诱导,适当引导,关注个体学习差异,把握课堂节奏,最终向着高效课堂迈进。

4.3. 立足职业特性,运用信息手段

面对五花八门的教学形式,层出不穷的信息更迭,教师要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有所取舍,进行甄别筛选。寻求适合中职生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而不是为了“求新”而“求新”,本末倒置,从而失去教学的本质与意义。中职生本身语文基础薄弱,对学习的需求与欲望不足,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手。借助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带入到课堂情境中,从而一定程度上调动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 ‎[4] 。但同时需注意,运用信息手段不宜过多,不宜过于追求形式化,切忌有喧宾夺主、隔靴搔痒的倾向。

首先应坚持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采用适当的内容,适当的教学目标以及适当的切入点,合理运用,科学选择,实现高效课堂的利用。将语文知识与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充分结合,融入一些读写游戏、课外知识链接、拓展延伸环节等,贴合生活实际,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课堂情境,改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感染力,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奠定基础 ‎[5] 。

例如,在教学《蒹葭》一课时,教师应充分引入诗经的相关背景知识,先攻破相关知识点内容,再顺势通过图片动画导入课题,在音频朗读的背景中感受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经四言的语言美、回环往复的结构美,层层递进中,感悟诗意,品味诗意。这首诗中最有价值的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与失意,而是明明近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即”的煎熬。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专业特性,分析“伊人”可以象征的所有意义,并不局限于文学中常说的“贤才、情人、友人”含义。可以是高山、流水、沟谷、天堑,亦可以是攻破技术中的难关、任务完成中的关卡等,答案不唯一,根据学生回答,值得深入探讨。

4.4. 采用对分课堂,培养实践能力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提出的一种新课改模式,提倡将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授课,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讨论,又称“PAD课堂”。其实这种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力、协作力、思考力的对分课堂更适用于中职学生 ‎[6] 。长时间的灌输式教学,学生难以全神贯注,对于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的中职生来说更是如此。与其多讲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如留给学生时间,让其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有效讨论、自主安排,进行个性化吸收内化的同时,采取对应的考核方法,更强调过程性评价。

中职生更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就业岗位需要综合能力、综合素养强的人才。对分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力、集体合作力、思考发散力以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决策力、行动力、自控力等。因此,对分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学、思、做”的过程中,增强思维理解深度,加强决策控制能力,实现课堂最大程度的高效化。

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便可充分运用对分课堂模式。围绕“讲授、内化、讨论”基本流程进行活动,但不穷尽教材内容。首先利用先行组织策略,预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学前诊断。接着建立知识框架,利用课堂讲授法梳理文章知识点,补充说明文文体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机制,采取“对分 + 互检互评”、“对分 + 竞赛”、“对分 + 快问快答”、“对分 + 思维火花”等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学生互动互学 ‎[7] 。最后通过自我检测系统,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缺补漏,吸收内化,实现自我评估、自我提升。

纵观全文可知,针对当前中职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为提升课堂有效性,须从以下几点入手:树立学科意识,凸显“立德树人”宗旨;依据主体差异,优化教学内容;立足职业特性,运用信息手段;采用对分课堂,培养实践能力。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以人为本”的生本理念,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实践型、创新型人才。

5. 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型必修课,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同样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为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而探索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相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课与工具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中职生的职业塑造也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强化专业特性。在与生活实际结合的过程中,增强对接社会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珊. 基于培养阅读能力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J]. 文学教育(下), 2021(8): 110-111.
https://doi.org/10.16692/j.cnki.wxjyx.2021.08.047
[2] 黄启良. 寓德育渗透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35): 86-89.
[3] 王彦飞. 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现代化, 2017, 4(38): 223-224.
https://doi.org/10.16541/j.cnki.2095-8420.2017.38.109
[4] 邱兰钧. 论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才智, 2019(23): 103.
[5] 温霞. 对分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探索[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6): 36-38. https://doi.org10.19494/j.cnki.issn1674-859x.2021.06.039
[6] 胡任秋. 职业学校对分课堂的应用——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例[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5): 164-166.
https://doi.org/10.16871/j.cnki.kjwhb.2021.05.075
[7] 吴淑兰. 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应用研究[J]. 品位∙经典, 2021(18): 155-15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