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游记》俄译本中民间俗语的翻译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 of Folk Sayings in the Russian Translation of Journey to the West
DOI: 10.12677/ML.2023.119562, PDF, HTML, XML, 下载: 236  浏览: 394 
作者: 夏东旭: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西游记》俗语翻译语用适应Journey to the West Colloquialisms Translation Pragmatic Adaptation
摘要: 科米萨罗夫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语用适应性调整,将原文的语用潜力最大限度表达出来,使译文为读者理解接受。《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前苏联汉学家罗高寿的俄译本在俄语世界广受欢迎,影响深远。本文以科米萨罗夫的语用适应原则为指导,对俄译本中的民间俗语的翻译所采用的语用适应策略如,保障译文读者对于原作的对等理解;将原作的情感效果传达给译文读者,促进其对原文理解正确;要针对具体情境下的具体接受者;实现“翻译外的最高任务”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了其中的替换法,概括化,具体化等翻译方法。
Abstract: Komissarov believes that appropriate linguistic adapt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maximizes the linguistic potential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makes the translation understandable and accepta-ble to the readers. Journey to the West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masterpieces of China, and the Rus-sian translation by the Soviet sinologist А. P. Rogachev is popular and influential in the Rus-sian-speaking world. This paper, guided by Komissarov's principle of pragmatic adaptation, exam-ines the pragmatic adapt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folklore in Russian translation, such as guaranteeing the recipro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work by the translated readers; conveying the emotional effect of the original work to the translated readers to promote their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targeting the specific receiver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and realizing the “supreme task of extra-translational translation”, and also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substitution, generalization, and concret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文章引用:夏东旭. 浅析《西游记》俄译本中民间俗语的翻译[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9): 4188-419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9562

1. 引言

近代国学专家陈代湘在《国学概论》中表示,《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我国对于《西游记》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神魔文化和文化负载词等方面。比如,黄婷婷在题为“目的论视域下《西游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的硕士论文中从目的论入手探讨我们在翻译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时可以使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1] ;张红梅在题为“从动态对等理论看汉语成语的翻译”中也是以《西游记》俄译本为例,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出发分析汉语成语在跨文化交际翻译时可以使用的翻译方法 [2] ;薛胜智从《西游记》俄译本中的佛教词汇入手,探讨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3] ;张小雪则是从《西游记》英俄双语译本入手,研究文化的翻译策略,认为在翻译时需要针对具体文本和语境,针对不同目标读者、翻译目的等,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加以恰当的应用,提高翻译水平,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 。

《西游记》中俗语的运用更是拉近了这部神魔小说与普罗大众的距离。俗语的运用也使师徒四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增加作品的民间性,丰富作品的现实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俗语的解释为,“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根据俗语的定义以及文本中的具有标志性的引用特征,笔者对《西游记》原著的俗语进行统计,其数目多达近四百条。当中有近三百处出自师徒四人的对话,孙悟空有近一百五十处,唐僧和猪八戒各五十余处,沙僧有二十余处,其余一百余处用于叙述语言和其他角色的语言。人们也以部分角色语言为源语创造出新的俗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语言。

近代以来,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外语,《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众多语种。

20世纪前苏联出现大量俄译的元明清小说,《西游记》俄译本“Путешествие на Запад”(1959)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其译者是著名的汉学家阿历克赛•彼得洛维奇•罗高寿(А. П. Рогачев)。罗高寿先生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曾三次来华进修,后又在前苏联驻华机构任职,前后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3年之久,这都为他日后翻译《西游记》奠定了基础。尽管他的中国语言文化素养很高,又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但在翻译《西游记》时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得到了老汉学家符谢洪洛德•郭质生(В. Голов)等人的帮助。小说出版以后,他又长期坚持研究工作,在晚年完成了论著《吴承恩及其〈西游记〉》,于1984年出版。由于得到了众多译者的翻译和评介,小说《西游记》俄译本“Путешествие на Запад”在苏联引起广泛反响。到1982年又由莫斯科大学教授、老汉学家德米特里•华克生(В. Д. Николаевич)根据罗高寿先生的译本加以摘选,出版一本《西游记》的节略本,书名为《猴王孙悟空》(“Сунь Укун—царь обезьян”),并且移用了罗高寿的四卷全译本所写的长篇序文。由此可见罗高寿先生的《西游记》俄译本“Путешествие на Запад”在俄语世界的受欢迎程度。本文则选用罗高寿先生的俄译本为研究资料。

2. 科米萨罗夫的语用适应原则

根据科米萨罗夫的观点,任何文本的构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叫交际效果,这种交际效果引起的信息接受者产生语用影响的能力叫做语用潜力 [5] 。译文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产生跨语言文化交际效果,语用潜力对于译文也是至关重要的。中俄两种语言之间在词汇,语法,语言形态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为了能够使译文读者更好理解译文,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翻译时需要对一些语言形态进行转换和调整。前苏联语言学家翻译学家科米萨罗夫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语用学思想。为了使译作达到和原作等同的交际效果,发挥出相应的语用潜力,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语用适应性调整适应译文的读者。对此,科米萨罗夫对语用适应性调成提出了四条原则:保障译文读者对于原作的对等理解;将原作的情感效果传达给译文读者,促进其对原文理解正确;要针对具体情境下的具体接受者;实现“翻译外的最高任务” [6] 。

本文将以科米萨罗夫的语用适应思想为指导,以罗译本为研究资料,分析俗语在俄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的语用适应策略和翻译方法。

3. 译例分析

3.1. 保障译文读者对于原作的对等理解

保障对等的目的,是要使译文读者通过对译文的阅读达到和原文读者相对等的理解程度。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发展具有差异性,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往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往往需要对一些必要的信息进行增加或者删减省略掉一些非必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3.1.1. 替换法

形象替换法是指,有些形象在原语当中承载着一定的寓意,这种形象为原语所特有。这种形象承载的特点在译语当中由另一个形象承载。翻译时,我们可以找到译语中具有同样特点,承载相同比喻意义的形象进行替换。在替换时,两种形象和文化内涵不可以相抵触。

比如,妖邪道:“贤妹何出此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译文:—Зачем ты так говоришь, мудрая сестра моя, —молвил дух. —Ведь ты знаешь пословицу: “Слово-не воробей, вылетит-не поймаеш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我们家喻户晓的谚语。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其出处可以最追溯到《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其中,驷马指的是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一句小小的谚语包含着浓厚的文学和文化底蕴,在翻译起来颇有难度。而在俄罗斯有表达相近含义的谚语,“Словоне воробей, вылетит – не поймаешь”,译者也直接使用了这句谚语,对将马的意象替换成了“воробей–雀”,虽然在文化传播上有损失,但是对于俄语读者来说,麻雀是俄语语言文化中常常遇到的意象,理解的难度大幅度降低。

比如,你乃东土圣僧,正是千里姻缘使线牵。……(《西游记》第九十三回)

译文:Ты праведный монах из восточных земель! Не зря говорится: “Судьба соединяет людей брачными узами даже если они находятся за тысячи ли друг от друга”...

在上面的例子中,“千里姻缘使线牵”,又做,“千里姻缘一线牵”其字面意思是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指夫妻婚配是命中注定。在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中国文化中的神魔体系和俄罗斯文化中的神魔体系大有不同,因此如果将“线”翻译出来的话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很难理解。汉学家罗高寿在处理这一处时,将译者难以理解之处的深层含义表达出来,用“Судьба–命运”表现,从而传达出原文含义。

3.1.2. 概括化

概括化,是采用更为概括性的形象来表示原文作品中的具体化的形象。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将汉语中具体的词汇和形象,选择用含义抽象、概括译词加以表达。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行者道:“古人云,走三家不如坐一家。”(《西游记》第五十回)

译文:—Ещевстаринулюдиговорили: “Чемходитьпонесколькимдомам, лучшеподождатьводном”.

“走一家不如坐一家”在《中华古谚语大辞典》中的解释为,意思是没把握地到各家、各处去求助,不如有把握地专在一家一处求助。古代谚语当中的“三”并非表达一个具体的数字含义,而是表达“多”的概括性概念。译者罗高寿先生在翻译“三”时也是将其的概括性含义给表现出来,选用“нескольким”,这样更方便译文读者理解。

比如,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西游记》第七十八回)

译文:Ведьправительгубитсвойнарод, какоежетебедоэтогодело?! Ложисьспатьинеубивайсяиз-зачужогогоря.

“莫替古人耽忧”的意思是指不应有不必要的忧愁。替古人耽忧是耽忧不必要的事情,中国古代的谚语经常会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较为概括性的概念。在翻译这句俗语时,译者将古人处理为“чужого горя”更加符合译语的表现习惯。

3.1.3. 具体化

与概括化相反,具体化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原文中的某些形象或者内容,在翻译时候用更为具体的,具象的表达方式表达。

比如:行者情知是要取铃铛,收了铁棒道:“好汉子不赶乏兔儿,你去你去!”(《西游记》第七十一回)

译文:СуньУ-кунсразужесмекнул, чтоцарьдьяволовхочетпойтизасвоимиволшебнымибубенцами. Онубралпосохисказал: —Хорошийохотникнегонитсязазамореннымзайцем! Ступай, наедайсядоотвала, придешь – легчебудетпомирать!

“好汉子不赶乏兔儿”比喻有本领的人不以制伏已经疲惫的人为能。俗语中的好汉子指代的是有本领的人。译者将“好汉子”具体化为“Хорошийохотник–好猎人”,将其处理成更具体的形象。

3.1.4. 反面着笔法

所谓反面着笔,又称正说反译或反说正译,指的是原文从一个角度表达,而译文则反向翻译。这种翻译方法,有时是因为在汉语中无法直接按照俄语的表达来正向翻译,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反面着笔,使译文流畅;有时,译者故意为之,能为译文增添不少色彩。

比如:行者道:“日久见人心。”(《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译文:—Сердце человека познается не сразу, —произнес Сунь У-кун.

“日久见人心”,出自宋代陈元靓的《事林广记》。其含义是,时间久了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本性。罗先生将其翻译为“Сердце человека познается не сразу–人心不是马上展现出来的”。反面着笔,翻译更为灵活,译文也更加流畅,为译文增添光彩。

3.2. 传达情感效果

译者需要将原文中的正确情感效果传达给目的语的受众,从而使得原文的内容得到正确理解。因为每一种语言中都有独特的事物或情景,他们的名称可以让该语言的受众群体产生独特的联想,类似的联想如果没有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传达或者被歪曲,那么即使是等值的翻译,也难以达到原语的语用潜力。

比如:菩萨道:“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

译文:—Еще древние люди говорили, —молвила бодисатва:-“Если хочешь своего спасения, не делай того, что этому мешает

“前程”,我们通常理解为前途,但是结合《西游记》第八回的故事情节,这里应该是指黑熊精偷盗了宝贝袈裟是不是能活下去。罗高寿先生将其翻译为“спасения”,这样的处理更贴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走势,便于俄语读者理解故事情节。

3.3. 针对具体接受者

不同于前两项语用适应原则针对的是一般接受者,针对具体接受者针对的是具体交际情况下的具体接受者。在具体的交际情景当中,将原文的语用潜力表达出来比形式来的更加重要。

比如: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西游记》第一回)

译文:Поистине про нее можно было сказать: В горах мгновеньям Не ведётся счет, Кому же знать, Который ныне год?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中的“甲子”是天干地支相配的第一位,这里指历日。在罗高寿的俄译本中则是直接传达了内在的含义“В горах мгновеньям Не ведётся счет”。

3.4. 实现“翻译外的最高任务”

实现“翻译外的最高任务”是完成超出文本信息以外的超额任务的原则,在实现该原则时,译者不会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尽量复制原文的语言形式。在《西游记》翻译过程中,罗高寿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遵循了该种语用适应原则,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文化名词时。

比如:自古道,“姻缘配合凭红叶,月老夫妻系赤绳。”(《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译文:Еще в древности говорили: “Брачный союз скрепляется красным листком, а новобрачных связывает красным шнурком Подлунный старец”.

上述例子中的俗语旧指男女婚配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并由专人主持。红叶指的是,唐朝卢渥在御水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有绝句:“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发放宫女,卢渥与题红叶诗的宫女结为夫妻。红叶的背后承载的是中华文化典故。月老则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主管姻缘的神仙形象。罗高寿先生在翻译时,选择异化的策略,保留二者形象,引导读者了解二者形象及其伴随意义,助力中华文化在俄语世界的传播。

4. 结语

中国的民间俗语都是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达着哲理,经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当中,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罗高寿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生动的指导案例,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最大限度发掘和传达原文的语用潜力,达到原文的交际效果,为此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语用适应为俗语翻译的原则,选用合适的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 黄婷婷. 目的论视域下《西游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2] 张红梅. 从动态对等理论看汉语成语的翻译——以《西游记》俄译本为例[J]. 百科知识, 2021(30): 63-66.
[3] 薛胜智. 论《西游记》俄译本中佛教词汇的翻译——兼论文化的可译性限度[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张小雪. 文化翻译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5.
[5] Космиссаров, В.Н. (1980)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и перевод.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Москва, 26-35.
[6] Космиссаров, В.Н. (2004) Современное переведение.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 ЭТС, Москва, 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