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挑战与新进路
The New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 of Mor-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ost-Truth Era
DOI: 10.12677/AE.2023.13101167, PDF, HTML, XML, 下载: 297  浏览: 456 
作者: 马金妹: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Post-Truth” Era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in Ethics
摘要: “后真相”是一种介于真相与虚假之间的“第三种现实”,“后真相”时代是以情感宣泄重于理性判断、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客观事实与谎言并存为特征的时代。“后真相”时代影响下的价值观混乱,缺乏道德共识;情绪化影响严重,道德判断能力弱化;道德自律缺失,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网络道德行为异化,现实道德责任观念淡薄等现象对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构成巨大挑战。消弭“后真相”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强化网络道德建设,需着力促进大学生形成道德共识,激发道德情感与倡导理性回归,培养道德自律坚定信念、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构建知、情、意、行高校德育生态环境。
Abstract: Post-truth is a kind of “third reality” between truth and falsehood. The post-truth era is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al catharsis over rational judgment, value rationality giving way to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objective facts and lies coexisting. The valu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t-truth” era are chaotic and lack of moral consensus; emotional influence is serious, and moral judgment ability is weakened; lack of moral self-discipline and prevalence of moral relativism; the alienation of network moral behavior and the lack of realistic moral responsibility pose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day.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post-truth” envi-ron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morality, we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a moral consensus, stimulating moral feel-ings and advocating rational return, cultivating moral self-discipline, standardizing network moral behavior, and 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马金妹.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挑战与新进路[J]. 教育进展, 2023, 13(10): 7513-752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1167

1. 引言

“后真相”时代是以情感宣泄重于理性判断、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客观事实与谎言并存为特征的时代,对活跃在网络与现实双重空间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等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把握“后真相”时代本质及其特征,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造成的巨大挑战,有助于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应对新变化开展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

2. “后真相”时代本质特征及其生成

学术界关于后真相时代的密切关注是在2016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中特朗普赢得了选民支持以及“后真相”一词收录于《牛津英语词典》被评为“年度词汇”之时。“时代”一词被冠以“后真相”前缀,自此大家认为人们进入了所谓“后真相”时代。探究“后真相”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挑战与新进路,需要我们把握“后真相”时代的本质及其特征以及促使“后真相”时代产生重要因素。

2.1. “后真相”本质及其特征

所谓“后真相”,是在“真相”之前加了“后”字,一字之差注定其内涵大不同,它既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真相也不是假象。其实,非完全真非完全假的“后真相”是一种将真相与假象杂糅混淆,介于真相与虚假之间的“第三种现实” ‎[1] 。

将“后真相”定义为一个时代有以下特点:

2.1.1. 情感宣泄重于理性判断

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后真相解释:“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 ‎[2] 。在“后真相”时代,信息的传播不再是以客观事实为标准,而是诉诸了大众对信息的“需要”,大众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缺乏理性辨别真伪,对于真相的渴求度相对降低,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将个人情感的宣泄置于辨别客观事实之前,其行为受情感因素影响较大。大众传媒利用大众的情绪波动解构客观真相,与某一圈层大众形成情感共鸣,以达到自己的特殊目的。这时大众对于某些信息的判断不再是基于理性而是受他人的情绪煽动,情绪化的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这种对于事件客观真相的忽略以及对情感冲突的放大构成了“后真相”时代的一个特征。

2.1.2. 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

在“后真相”时代,大众的生活被网络生活所占据,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日益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使得公众对待信息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众对信息的传播不是为了剖析信息背后的某些伦理道德、信念理想、事实真相等,而变成了为了获得某些利益或寻求某种利益集团庇护以融入某些圈层的一种手段,使得公众对待某一事件的认识是基于自身立场、利益圈层而选择事实“真相”,即对于信息的认识上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

2.1.3. 客观事实与谎言并存

客观事实与谎言并存这一特征是基于“后真相”是介于客观事实与虚假之间的“第三种现实”这一定义来说的。在“后真相”时代,大众越来越不关注信息的真实性,更加注重的是选择符合自身圈层利益的信息和能够宣泄自己情绪的信息,这使得信息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了个人的主观选择、改造,变得不再客观并充满着个人色彩。客观事实经过主观的选择依旧是真相,但是部分客观事实经过个人带有情绪性、目的性的改造之后,便成为了虚假的谎言。基于此,我们必须承认“后真相”并不是完全的与真相对立,因为它并没有完全否定客观事实,但它也绝不是真相,因为其信息内容是经过一定的主观改造的,因此“后真相”时代具有客观事实与谎言并存的特征。

2.2. 网络媒体促使“后真相”的产生

2.2.1. 科技赋能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

科技进步改变了原来的“信息–权威媒体–个人”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见图1),使得原来单向流动的信息流形成了闭环,即信息可经过权威媒体传递给个人,也可以是信息通过个人媒体传递给个人,信息在大众之间流动,同时大众也产生信息,大众既可以是信息的受众也可以是发起者(见图2)。

Figure 1. Unidirection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method

图1. 单向信息传播方式

Figure 2. Map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methods in the post truth era

图2. 后真相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图

在这样人人能产生信息、传播信息的互联网世界里,大众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大众不像权威媒体那样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能够公正客观地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评价,他们只是“由心而发”容易受情绪支配,网络空间使得人人都可以发言评论,这时信息的传播是动态变化的,舆情反转成为了常态,因此大众身边处处都是经过别人“加工改造”所谓的“真相”。

2.2.2. 网络技术赋能提高了大众话语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上的话语权加大,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已经超出了传统媒体的控制范围。网民群体庞大繁杂,基于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认识加深,话语权把握在自己手中,人们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的同时再经自身情绪选择加持,使得信息在一系列内因与外因作用下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即形成一种非完全真非完全假的一种“后真相”。传统权威媒体的传播信息的能力被稀释,“把关人”的职能被边缘化,人人都是把握着麦克风的自媒体,对信息的甄别筛选能力低,无法保证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的价值引导。

3.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新挑战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空间的言行举止对于整个网络空间秩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素质高低也对整个网络社会有影响。时代在变化,“后真相”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等方面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3.1. 价值观混乱,缺乏道德共识

3.1.1. “后真相”时代价值观混乱

大学生已经形成了某些价值观,对待信息会依据已有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当有些“事实”的发生与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念不相符时,他们对所谓“真相”无法接受,便会发展为情绪的宣泄。为了达到“事实”与“价值”的认知平衡,大学生们会筛选、改变甚至创造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真相”,这样使得已有价值观在情感的推动下得到重塑,形成新的价值观念。由于网民的受教育程度、学历、社会经验的不同所发表言论、见解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使得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不同的利益需求、立场站位、情感偏向等都冲击着大学生活跃的网络平台。大学生的情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基于自己立场和主观情感形成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同时易受其他网民的观念影响,最终造成了价值观混乱的情形。

3.1.2. 客观事实瓦解,道德共识崩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3] 。在“后真相”时代,权威信息被忽视,虚假信息泛滥,舆论反转等现象时有发生,消极错误言论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言行,这对他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扩展到了网络的当今,网络覆盖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他们在网络上直接进行道德评判、表达观点、宣泄情绪,加之不同的个体的情绪,想法不同,大学生在网络上采取各种行动时极易产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冲突。标题党、流量为王已经成为当今网络空间混乱的重要影响因素,所谓“官方媒体”、“网络大V”俨然已经成为标题党的践行者,为了吸引流量、制造话题,不惜违背作为新闻人应该尊重事实进行报道的原则,夸大事实、制造矛盾,虚假报道、激起民愤。他们掌握了“流量密码”越是能激起网民愤恨的话题,越是能击中网民痛点的事件,就越能够吸引流量,越能得到资本支持。网络媒体为了流量点击率舆论宣传无底线,各自为了既得利益不顾传统人伦道德,传统的道德共识在网络被消解,客观事实彻底瓦解,引发道德共识崩塌,从而导致道德共识缺乏的局面。

3.2. 情绪化影响严重,道德判断功能弱化

3.2.1. “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递具有情绪化的特点

“后真相”背景下,大众将情绪的宣泄、个人利益为重、娱乐至上置于宣扬理性、集体为重、尊重客观事实之上,有意识的为了自身利益而制造所谓“真相”从而引导舆论。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浏览量较高,传播量较多的文章中,多是具有强烈的情感偏向类的文章,内容不乏煽动情感、批判字眼,网民在读到这样的文章时,似乎从中看到了自身处境,形成“共情”,他们被文章中的情绪偏向所煽动,所以转发、评论这类文章变成基本操作,由此从路人变成话题的拥护者,成为情绪的傀儡。在情绪宣泄占据客观事实真相的背景之下,青年大学生情感充沛、社会经历不足,思想活跃,表达欲望强烈,受其社会经验缺乏,网络道德教育不足影响极易被自身情绪所支配,在网络平台活动中道德判断能力受到情绪左右,易做出道德失范行为。

3.2.2. 大学生群体道德判断缺乏理性

大学生一味情感支配去认识事件而失去了重要的理性的判断,其实是失去了进行道德判断的重要的一环。道德判断是关于道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个体根据自身的道德观点对他人的行为做出的一种判断。道德判断不应是纯理性或者纯感性的一件事情,大学生进行道德判断不仅需其情感的激发,同时更需要理性驱动。道德判断过程中真相是重要依据,理性是加工真相形成判断的重要品质。在网络舆论中心不乏出现“站队”情形,大学生受自身认知的局限性,急于找到“同盟”以满足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了融入某一个队伍,以对方的观点作为自身的立场所在,缺乏客观判断,丧失对客观事件的独立见解。大学生在网络上对某些事件进行道德上的判断时缺乏理性,道德绑架、道德审判现象的发生,无疑是道德判断能力降低的表现。

3.3. 道德自律缺失,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3.3.1. 网络空间道德自律缺失

“后真相”时代网络发达,信息的传播和改造范围广、频率高,加之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时缺失了道德的约束,从而产生道德失范的言行。道德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用以指导人们做出正确言行的社会意识,在道德的约束和促进下,大学生形成的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能够保证其在社会实践中采取合乎规范的正确的行为。由此看来,道德能够使大学生正确的处理与他人的和社会的关系。在当今网络平台中,网暴、诈骗、营销流量等,成为了有组织有预谋的产业链,在这样的组织里不存在道德约束,其中“爱国”“羞辱女性”“仇富”成为了他们煽动大众的最强武器,他们躲在屏幕背后,敲敲键盘,就可搅弄风云,网络言行不断更新反转,颠覆了现实世界的行为准则,大学生身在其中,潜移默化,道德被解构难以形成道德自律,极易产生道德失范的言行。

3.3.2.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随着“后真相”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爆炸、舆论反转事件屡见不鲜,使得大学生对网络信息难以辨别真假。网络空间真假互渗、美丑交融,信任与怀疑并存,现实与虚拟同在,使得大学生对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界限感到模糊,在这样的环境下滋生了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是具有多样性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道德相对主义思想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塑造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实存在着有些人为了评奖、评优在网络上散布竞争对手的信息,随意诋毁他人,而自身却维持着积极向上的完美人设。某些大学生越来越强调自身的情感欲望,崇拜娱乐至上、个人私利为重的极端观念,坚持相信带有自己主观色彩的信息并排斥其他与自身利益相冲的真相。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受空间、时间约束性小,是一个虚拟性强的陌生人社会,这使得有些大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不顾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认同个人主义、利益之上的道德相对主义观念。

3.4. 网络道德行为异化,现实道德责任观念淡薄

3.4.1. 网络道德行为异化

“后真相”时代处于一个网络发达的世界,在这里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时是隔着屏幕的,处于一个虚拟的空间中,每个人有自己的网络账号,如:微信号、QQ号、抖音号等,他们通过虚拟的账号可以塑造出与自己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虚拟人物,如: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等,可以自由灵活、不负责任甚至试图摆脱法律的束缚去评判网络上的时事热点。15岁寻亲男孩刘学州被无良媒体恶意揣测,断章取义引导舆论,被吃瓜群众造谣、谩骂,最终他不堪其扰选择自杀;只是因为在看望病重的爷爷时恰好染着粉色头发,便被网友言语羞辱谩骂,女孩最终无法承受,鲜活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类似的网暴事件历历在目,你以为只是发表了一下个人观点,只是随手点赞或转发,但这样的不负责任行为使得你变成了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在网络舆论中,大学生们对待某一热点问题时思想活跃、情绪高涨,试图通过网络这一渠道、利用还未发展完善的道德观念进行道德判断,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评判新闻事件,这样不仅无法探索出真相,同时容易被某一群体利用他们的情绪引导舆论,这时大学生极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成为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始作俑者”。

3.4.2. 现实道德责任观念淡薄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特点会使得大学生群体存有侥幸心理,同时“后真相”时代真假信息互渗、舆论反转现象时有发生,对于社会事件的评论、判断多是大众基于自身道德认知进行的主观评判。流量至上的网络空间,在利益驱动下,无良媒体不顾职业操守,制造所谓舆论话题,激起网民恐慌、愤怒,因网络空间人人可匿名性发言、评论,不少人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不负责任的表达观点,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喷子”“愤青”。这种情形在“饭圈”盛行,某些粉丝为了维护自家偶像,不顾事实真相,一味偏袒自家偶像,贬低他人,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网暴、人肉搜索,他们不顾社会应有的秩序、随意窥探别人隐私,这种不顾人伦道德,随意将他人信息公布于众,谩骂、诅咒的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却极少受到现实制裁,没有承担后果。这种忽视客观真相、主观意识强烈舆论的产生,使得大学生的心态发生变化:网络世界的行为规则较少的受现实道德约束,大家可以自由表达、交流,表达的内容是可以随意发挥的,因为不是现实世界,不会受到惩罚、不需要去承担现实的道德责任。

基于以上不正确的观念,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道德教育,形成的道德观念不再应用到网络行为中,这就导致大学生变成了“双面人”,即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不一致。然而,大学生在日常活动时不可能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完全隔离开来,这使得在这两个空间的道德行为必然会趋于一致。当大学生现实世界的道德观念受网络中不负责任的道德观念所影响时,必然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造成巨大挑战。

4.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新进路:构建知、情、意、行高校德育生态环境

道德是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种因素起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并且与事实、价值密不可分 ‎[4] 。在“后真相”时代,强化网络道德建设,着力促进大学生形成道德共识,激发道德情感与倡导理性回归,培养道德自律坚定信念、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4.1. 凝聚共识:厘定道德方向

大学生情感丰富、思维跳跃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尤其是处于“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基于自己立场和主观情感形成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他们更加擅长使用网络传播信息、发表言论以输出自己的道德观念,“人人都有麦克风”使得网络上道德观念混乱,所以引导大学生厘定道德方向形成道德共识迫在眉睫。

4.1.1. 改变传统德育,强调师生对话

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知识化”倾向,容易使得道德教育变成“道德教化”,偏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不只是教师的知识输出,更得有教育双方的对话交流,“后真相”时代真诚的表达传递信息又格外重要,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之时“真诚地对话”是不可或缺的。对话要具有引导性,道德教育中的对话是为了引导学生清晰正确的道德认知进而形成道德共识。

4.1.2. 增强马克思理论学习

教育内容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社会主流道德观念靠拢。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使学生认识到: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引导学生看待某些社会事件时去把握实事件的本质,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避免被假象蒙蔽双眼。学生学习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到世界处处充满着矛盾,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理性发声。在“后真相”时代,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朝着良好道德目标前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使得学生拨开“后真相”迷雾认清真相,不被错误的道德观念带偏从而凝聚道德共识。

4.2. 情理兼备:激发道德情感呼吁理性回归

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已然形成了基于情感宣泄、受从众心理影响而忽视追求真相的畸形价值观念。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成为了情绪的附庸扼杀了理性评判,导致事件真相被掩盖,虚假信息成为舆论风暴中心,犹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到:“思想和情感因暗示和相互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 ‎[5] 。对于信息的处理仅仅是情感的参与就会使事实偏离航道,离真相越来越远,单纯地理性思考却又会使社会生活越来越冷漠无趣,可见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既需要激发其情感又需呼吁其理性的回归。

4.2.1. 拓宽学生信息获取渠道,避免“信息茧房”的影响

大学生接触的网络信息多元是表象,实则是受网络数据分析推送消息的限制,造成“信息茧房”效应,导致接触的信息途径窄化而陷入情绪宣泄的漩涡。要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多途径的获取信息,尤其是当一件热点事件发生时,学会摆脱自我情绪的支配,利用不同平台、不同媒介了解信息,不要拘泥于自身周围的小群体利益,而限制了追求事件客观真相的态度。

4.2.2. 培养学生同理心

同理心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识别他人的困境或处境,达到感同身受的,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分享这种体验。亚当·斯密认为,感同身受有助于在人际交往中建立信任关系,有益于道德体系的建设 ‎[6] 。要避免大学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网络事件进行评判。

4.2.3. 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理性判断能力

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网络热点事件随时发生反转,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对于信息的理性判断能力是必要而不可缺少的。注重意识形态教育,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学生进行道德判断提供理论依据,充分利用学校课堂、讲座以及各种媒体方式引导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存有质疑,有理有据的筛选传播信息,培养其追根溯源理性判断的态度,避免其受情绪与不理性的支配造成认知偏差而做出道德失范行为。

4.3. 自觉自律:坚定道德信念

在“后真相”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活跃在网络平台,成为了各种信息的传播者、改造者,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真假互掺。所以,必须要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增强道德自律、激发其责任意识和道德约束力,做到理性传播信息。

4.3.1. 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数字素养和技能

“后真相”时代网络空间真相与虚假并存,感性与理性碰撞,缺乏道德共识,各种风险隐匿其中,容易被学生忽视。数字素养是数字社会公民应具备的数字知识、能力、素质、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的集合 ‎[7]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学习网络文明观念、规范,传播正能量,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网络安全、网络违法犯罪事件,使其清楚情绪化煽动言论可能带来的后果,使其自主的提高道德约束能力。

4.3.2. 增强学生网络法治意识,促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虽然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但是在网络中活跃的人是现实的人,必须要遵守法律规范。近年来,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既维护了网络权益也给我们的网络生活规范了底线。一方面,大学生要主动学习网络法律法规,增强知法守法意识,提高自觉抵制网络虚假舆论能力。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应积极开设法制讲座、组织辩论赛等活动,鼓励青年大学生踊跃参加,在校园中形成学习网络法规、抵制网络道德失范,创造良好网络生态的氛围。

4.4. 虚实交融: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道德行为一致

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8] 。道德教育必然也是面向社会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基于现实考虑从学生出发。

4.4.1. 加强网络与现实的联系

在“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不仅仅是在周围的实际空间更包含了网络虚拟空间,所以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与要求、方法与途径等也必然是适用于学生的网络生活的。原来的传统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现实的生活,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自觉根据一定道德规范行事,但虚拟网络空间利益群体多样关系复杂多变,大学生在这样虚拟性强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网络空间活动时更容易产生道德冲突,做出道德失范的行为。“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坚持面向虚拟的网络空间和面向现实空间同步进行,网络平台教育宣传加强大学生的现实个人生活与网络生活生动、全面的联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打破网络与现实的壁垒,促进大学生的网络空间行为与现实空间道德行为的一致。

4.4.2. 现实榜样与网络宣传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加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联系,将现实的榜样利用网络媒体传达给学生信息,使之在网络空间中依旧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净化网络世界,借助榜样的力量进行网络道德的引导,把网络世界的虚拟与现实世界的真实隔阂打破,将现实榜样置于网络进行典型的示范和带动。同时,注意大学生身边榜样人物、事件的挖掘,优秀的同学群体能够发挥其教育带头作用,相比于长辈、领导,身边同学的榜样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念,经过相似的时代变迁,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共同的记忆点多易产生共鸣,所以朋辈榜样往往更具有影响力,更容易感化身边的人。

4.4.3. 开展网络舆情实训演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真相”时代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归大学生作为现实和网络实践主体的德育中。高校建立相关网络舆情演练机制,紧抓时事热点,打造专业化的演练环境,针对学生在网络中理性筛选、传播信息等能力进行训练,有益于学生将虚拟网络事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体验中审视和反思自身行为,避免道德失范行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5. 结束语

只有把握“后真相”时代本质与特征,分析其影响下的大学生德育问题,才能帮助大学生厘清网络舆论事件背后发展、传播逻辑,提升信息筛选能力,提高网络道德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效避免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后真相”环境下系统有效的改进道德教育路径,需从凝聚道德共识、激发道德情感呼吁理性回归、坚定道德信念、促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道德行为一致四个方面努力,构建知、情、意、行高校德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江作苏, 黄欣欣. 第三种现实: “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伦理悖论[J]. 当代传播, 2017(4): 52-53+96.
[2] 王雪飞. “后真相”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进路[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 30(11): 117-124.
[3] 卿志军. 打造凝聚共识的新空间[J]. 中国报业, 2020(11): 5.
[4] 赵芮, 丁赞华, 邹文君.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的困境与应对[J]. 大众文艺, 2022(4): 167-169.
[5] (法)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M]. 冯克利,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6] 侯亚方. 大学生道德教育之同理心的培养[J]. 决策与信息, 2017(1): 87-91.
[7] 邹宏. 着眼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提升 推动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创新发展[J]. 中国信息安全, 2022(1): 28-31.
[8] 邵芳强, 吴云志. “后真相”时代价值观教育的隐忧与改进[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8):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