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研究
A Study on Improv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DOI: 10.12677/AP.2023.1312758, PDF, HTML, XML, 下载: 190  浏览: 30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高 爽: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亲和力Positive Psych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Affinity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的感召力、教育方式的渗透力、教育关系的共情力和教育环境的感染力,只有在四种力量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形成最大合力。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有关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四个途径。一是增强教育者素质,提高教育感召力;二是创新施教方式,增强教育渗透力;三是强化师生关系,提升教育共情力;四优化环境氛围,增强教育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各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体,教育亲和力的形成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它是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是各要素合力的最终体现。
Abstract: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inly include the appeal of educators, the penetration of educational methods, the empathy of educ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appeal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nly under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four kinds of forces can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m the greatest resultant for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results related to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four ways to improv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first i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ors and improve the appeal of education. The second is to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enhance educational penetration. The third is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empathy. The fourth is 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the appeal of education.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each element of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organ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affinity is not the simple addition of the affinity of each element, but the result of the synergy of the affinity of each element, and the final embodiment of the resultant force of each element.
文章引用:高爽 (202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研究. 心理学进展, 13(12), 5968-5975.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2758

1.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高校育人质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在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新形势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和针对性的优化,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研究,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立足学生现实需要,注重人文情感关怀,为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重要问题,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可能的理论参考和可行的现实支持。

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相关概述

2.1. 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影响下的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学领域发展出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域,即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提出的,传统心理学主要是关注人类的心理问题和不良心理状态,如抑郁、焦虑、狂躁和精神紊乱等等。而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类的优点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如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等,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特质和意识,可以提高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对能力,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富有创新性的理念和内容,但其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积极心理学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传统心理学关注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而积极心理学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人的努力、认真、执着和负责等积极的人格品质,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上,强调普通人身上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其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帮助人们通往幸福之路。积极心理学探讨的重点在人类的优点、潜能和幸福上,致力于帮助个体提升自我价值和实现更高的人生境界,获得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时以个人幸福愉悦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其三,积极心理学强调以乐观和正面的态度看待“问题”。积极心理学指出,“问题”并不一定是给我们带来悲伤和焦虑的难题,也有可能变为磨砺自我、提升自己的重要机遇。“问题”到底是困难还是机遇,这取决去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例如,面对比赛时间的临时提前,拥有消极心理的人会抱怨还没有做好准备,逐渐气馁;而拥有乐观心态的人则抓紧时间准备,奋勇拼搏,激发自己的潜能,以实现预期目标。因此,积极心理学教人们遇到难题时不要气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从容应对,把生活中的困难变成成功路上的机遇。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亲和力作为一种感知觉的存在,是一种情绪情感的力量,它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和期待的满足(黄宗芬,刘社欣,2018)。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亲近、吸引、感染和感召教育对象的力量。具体而言,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拓展教育载体和优化教育环境等,使教育活动对大学生产生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进行分解。在本文看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由教育者的感召力、教育方式的渗透力、教育关系的共情力和教育环境的感染力四种因素构成。其中,教育者的感召力是指教育工作者具有人格魅力、情感魅力、学识魅力和传授魅力。教育方式的渗透力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方式和载体贴近教育对象的心理、易于教育对象接受,它是实现教育亲和力的手段。教育关系的亲和力是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它是实现教育亲和力的桥梁。教育环境的感染力是指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和虚拟互联网空间具有和谐性、开放性和人文性,它是实现教育亲和力的保障。因此,要努力促成这四大要素高效配合,以期构建富有亲和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3.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

基于人本主义的积极心理学主要聚焦于人类正向的精神状况,并将其相关的理念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内容的认同感,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形成。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就是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及策划精细化的教育内容,鼓励学生自觉且热情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增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以此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3.1. 积极情绪拓延扩建理论

根据积极心理学者弗雷德里克森提出的积极情绪扩展构造论,他强调积极情绪作为喜悦与幸福的表现形式,代表着那些既感受到愉悦、乐趣、满足感和关爱等正面情绪,又不被忧虑、悲痛、愤怒或失望等负面情绪所影响的时刻。这种积极情绪能够扩大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行动力量,同时也强化了个体的自我资源,例如提升个体的身体素质、智能水平和社会适应度等等。不仅如此,积极情绪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个人的长期发展的潜力,使得后续的行为更具建设性和创新性,并且可以把这些富有创意的行为应用于其他的方面。依据情绪扩建的相关理论,如果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验到了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那么这种体验便会拓展大学生在认知领域、积极品质、自我效能感等各方面,拓展了思想与行为,促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把积极情绪拓延扩建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中,要求教育者必须高度关注并充分发挥情绪和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遵循情绪和情感规律,注重发挥情绪情感在学生感知觉、思维和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正向情绪情感,使学生产生吸收知识和丰富自我的需求,从而使教育活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3.2. 福流理论

米哈伊(Mihalyi)提出了Flow概念并构建相关理论模型,清华大学彭凯平翻译其为福流(彭凯平,2017)。米哈伊(Mihalyi)发现个体会对某一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密切专注于活动本身,带来强烈的沉浸和愉悦体验,降低对身边事物的感知,这种现象便被称为“福流”。福流体验可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学习上,能帮助个体提高学习效率,找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发现,福流体验存在九个关键特征。一是忘我感,自我意识的暂时丧失;二是对时间暂时性的感知扭曲,感到时间变慢或变快;三是反馈及时,能对个体的行为给予直接、即时的反馈;四是控制感,对事件拥有控制能力;五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六是活动难度与个人技能水平相匹配,福流理论模型发现只有当活动难度与个人技能水平呈平衡状态时,个体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并且随着外在事物难度的增加,个体会为了维持福流体验而提升技能以应对新挑战;七是意识与行动相融合,出现行为自动化;八是目标清晰,有明确的目标活动;九是享受体验,具有内在动机(朱颖,侯玉波,2015)。这些特征也侧面反映出福流所产生的条件背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地创造和运用福流体验,来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完全投入其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3.3. 积极人格理论

根据积极心理学观点,人格的发展与塑造是由内因、外显行动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有着深远而显著的影响力,通过激活并增强个人的实际能力和潜力,可产生积极的性格特征。积极人格理论主张深入探讨人们内心中蕴含的积极能量,唯有这些由自身内部生成的积极力量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负面特质才有可能得以削弱或者遏制。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潜能,但这些潜能是否能够发挥出来就需要教育者作用的发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教育者应当转变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努力和学生的心灵发生触碰,用积极的眼睛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即使学生表现出严重的负面特性,教育者也需要用发展的观点和积极的心态去相信他们具备改进自我的正向意愿和潜在力量。摒弃过去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方法,选择信任和包容的教育模式,教育者才能与学生建立起理解和信任。

4.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必要性

4.1. 教育对象需要积极的人为关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敏捷、个性突出,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忽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主体需求,不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问题,这可能影响到师生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削弱教育者的权威形象,甚至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而积极心理学承认个人的个性品质,强调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主张积极地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应给予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将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更为细致入微的管理方式,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关爱。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需要教育者按照学生的成长需求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引导,构建起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2. 教育内容需要立足现实生活世界

通过了解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不能充分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深入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在课堂上教师侧重从宏观层面进行把控,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了理论的真理性和逻辑性上,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将人文情怀等柔性因素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而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现实需求。教育者应从实际生活中出发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教育内容从抽象的理论转向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特别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心渴望与现实诉求。由此亲和力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亲和力能够打破教育内容和学生之间的界限,使得学生感受到教育内容的亲近感以及教师的亲和感染力。因此,教育者需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主体需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此更好地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基于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亟不可待。

4.3. 教育方法需要良好的师生互动

在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规律和特点时注意到,若仅依赖于教师主动授课和学生被动聆听的方式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则使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参与或表现的机会,从而难以让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亲切感和认可度,也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心理。相反,积极心理学强调不能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要鼓励他们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独立、活跃且富有创新思维的个体。因此,教育者和接受教育的学生之间应当由主客体的角色转换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平等地交流、沟通和协作。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互通与传播功能日益完善,他们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冲击,降低了学生在传统教学方式上的获得感。所以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亲和力因素,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来阐释学科理论,增加趣味性与教育的获得感,采用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这使得积极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5.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路径构建

5.1. 增强主体素质,提高教育感召力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定主体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离开了一定的主体,就不可能有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骆郁廷,2019)。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较高的教育者,其所释放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更容易让学生亲近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具有积极心理学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教育者自身的情绪体验,培养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心理(谢书楠,2012)。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如果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没有足够的热情与深入的理解,那么其教育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其一,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其对学生的吸引力,教育者应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针对学生关心的现实事件、热门话题及重点难题等,提供简单明了且深层次的解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说服力。其二,增强教育者的传授魅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富有亲和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者整体能力的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避免使用空泛的大话或进行过度的说教,而是致力于创造一种受学生喜爱并富有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教育者还需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思维变化,以便使得教育目标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内容更满足于学生的期望,教育场景则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三,提升教育者的情感魅力。教育者的情感魅力,可以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者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关注他们的现实需求和情感变化,致力于推动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增强教育者的主体素质,可以确保教育者能够充满热忱地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自身积极的方面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育者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沟通交流来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用心去打动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最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5.2. 创新施教方式,增强教育渗透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是指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信息的教育载体或教育方式,所具有的逐渐进入学生头脑深处的能力。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强调大学生应该培养积极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习惯,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积极的个性特质(秦莹,2023)。积极心理学认为教育者应创新教育方式和选择有效的教育载体,调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热情,并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其一,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课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至关重要。因此,教育者需要转变传统的老套方式,不仅要关注其内在的精神实质,也要重视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既让学生感受到形式上的新颖性,又让学生体会到内容上的价值性,进而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实现情感交融。其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等领域蓬勃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媒体被广泛应用,微课程、慕课等在线学习方式也得到了快速推广。这些充满时代特色且具有吸引力的新型教育载体,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需求。教育者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教育载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紧贴学生成长发展特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其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构建丰富的话语体系,并且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故事。

例如,鉴于当代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关注,当前很多高校主动在各社交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安排专门工作人员结合大学生学习情况与生活状态,定期发布与思政知识相关联的案例或内容,并在评论区以留言互动的方式积极开展线上沟通与交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传递正能量,做好主流价值观引导。如高校在自己的官方账号中设置“工匠精神”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身边的工匠故事,“滴灌地”引导学生多角度领悟工匠精神所蕴藏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品质。此外,还有部分高校还可充分用好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等,为学生搭建起沉浸式学习平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创设不同场景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感悟真理、道理、事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如运用VR技术模拟与优秀历史人物对话的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了解其理论、思想、决策的心路历程,更深入地掌握历史发展脉络,增强历史意识、文化意识,厚植爱国情怀。这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具体、更贴近生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真正缩小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5.3. 强化师生关系,提升教育共情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情力,是教育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积极心理学实验证明:“师生关系的质量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积极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对学校的态度更正面,学习也更投入”(曾光,赵昱鲲,2018)。积极心理学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正向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的特性包括:互相信任、尊重、关怀、陪伴、体贴、善良、激励、趣味等。其一,保持同理心。教育者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以真诚的态度去观察和评价每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其二,做到换位思考。教育者和学生都应从彼此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教育者能以“先当学生再当老师”的方式去理解学生的热情,而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对他们进步发展的热忱,深刻地感知到教师的辛勤工作和无私贡献,这样实现师生心灵交汇和共同进步。其三,勤于沟通交流。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方式。教育者经常运用包容的、激励的及开明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互动,这会让学生更加倾向坦诚相待并分享心事,进而避免了师生的心理隔阂并且加深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开设“辅导员说”“趣分享”“军工课堂”专栏,辅导员在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解读、分析时事热点问题,与学生开展实时互动,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独立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教师同学生分享优秀学生榜样事迹,帮助学生绘制成长路线图和引导学生理性规划人才发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同时以“哈军工精神”为依托,充分挖掘校园特色文化育人功能,以微课程、微视频、微网文等形式,传承优秀校园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创作大学生易于接受、乐于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通过一系列举措,教育者与学生即时互动,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构建出一种亲切友好的教育氛围,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5.4. 优化环境氛围,增强教育感染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积极心理学认为,主体与环境乃是相辅相成的,环境是个体产生积极情绪的重要资源,个体的经验和成长需要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李婧月,2022)。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上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保证在于积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感染力。其一,创建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保障,学校应打造功能清晰、风格明确的教学楼,设施完善、温馨舒适的宿舍楼,绿树成荫、花草相依的的校园绿化、整洁干净、宽敞明亮的食堂等,使学生在校园建设中感受到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其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一张独特的明信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学校可以为学生搭建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学校可以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动员学生加入形形色色的社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思想教育教育必须要与网络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杨雪松,2014)。这就要求学校注意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在学校相关网站建设中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和引导性,增强对社会道德、社会品德的倡导,引导大学生群体形成安全、文明以及法治意识,为他们有健康的人生保驾护航,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例如,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构建“四室一堂一馆”六个领域文化育人模式。充分利用教室、寝室、实验室、活动室、食堂、图书馆“四室一堂一馆”学生学习、生活、实践、活动场所,建立百部爱国主义电影走廊、大国工匠墙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大国工匠及工匠精神、教师行为规范及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展示。同时打造“美化、亮化、绿化”三个环境文化育人工程。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建设,以生态校园建设为主题,以文化育人为主导,以服务教学、师生生活为宗旨,结合学校校史校情,深入实施校园环境美化、校园景观亮化、校园园林绿化工程,打造了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环境氛围,有效提升了教育的感染力。

6. 结语

总之,积极心理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视角,对于进一步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活力具有重要启示。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既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又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在组织和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用积极心理学视角来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措施,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第22批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对青少年思想品格涵育的研究”,项目编号:22C331。

参考文献

[1] 黄宗芬, 刘社欣(2018).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广西社会科学, (1), 208-211.
[2] 李婧月(202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路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株洲: 湖南工业大学.
[3] 骆郁廷(2019).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彭凯平(2017). 积极心理是伟大的人性: 幸福之道的科学探索. 科技中国, (2), 103-108.
[5] 秦莹(2023).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6] 谢书楠(2012).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7] 杨雪松(2014).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8] 曾光, 赵昱鲲(2018). 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与健康, (10), 78-79.
[9] 朱颖, 侯玉波(2015). 线上福流与下线后的积极情感: 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0(1),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