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融合”视角下乡村设计路径探索
Rural Design Path Expl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摘要: 聚焦乡村全面振兴遇到的困境,寻找破解思路,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探索“三生融合”视角下的乡村设计范畴和乡村设计路径,首先,将设计的研究范畴从过去服务于环境空间、视觉、产品等单一设计逐渐向更广阔的乡村设计领域蔓延,同时建立系统化设计思维概念;其次,基于“整体意象”和“场所精神”的设计原则,建立“铸魂塑形赋能”的乡村设计路径,同时提出“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富强兼顾”的乡村设计标准。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and aiming to create a livable, prosper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omain and rural design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fold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To begin, the research scope of design is expanded, shift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focuses on environmental spaces, visuals, and individual products. Instead, it gradually encompasses the broader field of rural design,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systematic design thinking. Next, guided by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holistic imagery” and “sense of place,” the paper lays out a rural design path that centers on the nurturing, shaping, and empowerment of the soul of rural areas. Simultaneously, it introduces rural design standards that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harmonizing form and spirit, and promoting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文章引用:沈超男, 朱旭光. “三生融合”视角下乡村设计路径探索[J]. 设计, 2023, 8(4): 3666-3673.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452

1. 引言

改革开放后,以乡促城、以农支工的政策导向,使中国乡村的资源、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市集聚,乡村被动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转嫁发展成本的“受体”,“乡土中国”话语权缺失,中国乡村问题日期突出。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应对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短板与瓶颈的破解之路。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了一项重大决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此后,更是相继提出了“两山理论”、“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具有划时代历史价值的标语。最新中央一号文件(2023)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1] 。这一系列的政策重视,使乡村从受体向相对主体转型成为可能,让设计介入乡村振兴,从而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有了政策“护航”。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庞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乡村设计自然成为了焦点。但目前有关乡村设计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景观环境设计或艺术乡建,涉及的研究范畴往往局限于单一设计领域,实际上,乡村是人们生活的载体,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空间,它不仅是单纯的居住区域,更是一个涵盖人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复杂体系。本文根据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等价值活动属性,拓宽乡村设计的研究范畴,以设计促进乡村振兴,走内生式乡村振兴之路,并建立长效的乡村全面振兴管护机制,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三生融合

国内外关于乡村“三生”的探索始于20世纪末,最初由台湾学者施能浦(1996)提出了“三生”农业的理念,即农场需要融合“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发展,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2] 。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的重要论断。此外,国内学者有关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内容,多数从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出发点,识别乡村设计的范畴与理论框架、评价与优化、特征与演化格局等方面的构建。

本文讨论的“三生融合”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强调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共生与耦合。“三生融合”即有空间涵义,又有时间上的映射。在空间维度上,“三生”指现实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的创设,是生命存在之基本形态,社会发展之根本保障,生态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生产包括产业与创新,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3] ,承载着相应的行为活动、事件、物质等场所,具体对应到即是“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统称为“三生空间”。三生融合就是乡村三生空间的融合,在参与乡村设计时要加深对生态、生产、生活之间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的了解,以及对乡村本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并且以“三生融合”的科学发展理念代替牺牲环境、无视生活为代价谋求乡村发展的模式,使乡村“三生”空间实现耦合共生,为村民和游客提供物质信息交换的有效场所,乡村一二三产有效融合、空间有序发展、生态得以改善。

在时间维度上,“三生”涵盖了对乡村本土历史文化的记忆流失的恢复,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关注,可以用“前世”、“今生”和“来生”理解。“前世”意味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表示前人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当今人们幸福的根本和基础。“今世”强调对当前生态、生产、生活在乡村这个容器里的统筹协调,映射着宜居宜业宜美的和美人居环境。和美是一种有度的、有条件的享受和幸福体验。“来生”则是面向未来,任何一代人的生存都不应侵犯下一代的生存机会和幸福权利,而应该努力造福下一代。时间维度上,“三生”成为了人们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幸福感的量化评价标准。“三生”提出的要求是把握“价值取向”,从而衍生出两个概念,一个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另一个是全维度的乡村价值的提升。

2.2. 乡村设计

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我国已将人们的美好生活作为社会主要矛盾演化的历史承接,而设计作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最直接手段,逐渐成为缓解城乡问题的催化剂。

近年来,城乡二元对立等成为全球公约性问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公司、组织和个人开始聚焦于艺术设计介入乡村的研究、实践。如以韩国釜山甘川文化村和日本越后妻有村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工程,为中国以艺术设计手段介入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富借鉴。而国内研究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艺术设计介入乡村过程中的文化重构。如郑振满(2016)提出乡村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礼仪系统和历史文脉的保留。二是提出设计介入乡村的策略方法。如董占军(2021)提出了提升乡村外部风貌、建筑空间环境、公共服务设计以及包装营销推广等介入路径。三是从城乡关系视角反思设计介入乡村的价值取向。方晓风 [4] (2018)重新审视了将设计纳入乡村的价值观念,提出应从城乡互补共生的价值体系中定位乡村发展。与此同时,设计参与乡村振兴产生了诸多实践成果,如王澍的富阳文村“乡村城市化”社会实验、娄永琪的“设计丰收”项目等,都在尝试寻找乡村与城市之间新的互动模式。

从单一的城市发展转向城乡融合、从不可持续设计转向可持续发展,众多的设计界人士参与乡村实践,大家试图通过“解救乡村”来“调适”城乡社会,种种举措虽初见成效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而本文经过前期对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后,提出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要站在问题的原点,将设计的研究范畴从过去服务于空间、环境、产品、品牌逐渐向更广阔的乡村设计领域蔓延,“设计乡村”需运用融合设计思维,来解决乡村建设中遇到的复杂棘手问题,打造“三生”高度融合的乡村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城乡关系转型。

“乡村设计”一词不是一个单一设计的概念,就如邹其昌(2022)提到“乡村设计”是属于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设计学学科,即一门专门研究乡村设计问题的学问,更是建构一门中国有根的设计理论的前提 [5] 。我们应以体系化思维理论重新认识“乡村设计”内涵及其本质结构,重构当代乡村设计理论体系,全面推进并完善设计学科建设,更好的服务人类社会。

2.3. 基于“三生融合”的乡村设计范畴与目标

在“三生融合”视乡村为有机统一体,借用“设计”外部力量,促使乡村多层级要素有效配置,从而助力乡村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生融合”是一个涵盖了全面性和持续性的融合思维方式,它不仅强调了时与空两个纬度上融合,还明确了乡村设计的具体内容与目标:

Figure 1. The designs cope based on “Three-Fold Integration”

图1. 基于“三生融合”的乡村设计范畴

1) 生态:从过去重视乡村环境的物质设计,转向更关注人在乡村环境中的生态体验设计。它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在生态资源保障、人文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满足村民与游客在居住、游憩、经营等功能上的体验,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景观,强调的是细节、美观、具有地域辨识性,注重环境对人们情感和心灵的影响,以满足人们对自然、文化和社会互动的渴望,如步行小径、生态教育活动、自然保护区、文化节庆等。总之,从物质设计到生态体验设计的过渡,反映了对乡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全面和综合的理解,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和互动的重要性。

2) 生产: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化产业的升级,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标。立足于“一二产”现有的优势,集聚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不仅追求产业生产环节的总量,更强调产业链的覆盖面和“转型”和“创新”的含金量,拓展各种创新功能、服务功能、社区功能、文化功能等延伸产品,如农产品向文创产品拓展,多元化产业升级意味着在乡村发展中引入更多的产业领域,以提高乡村的经济韧性和可持续性。这种多元化战略有助于减轻乡村产业的单一性风险,促进了更广泛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3) 生活:从乡村生活空间设计到乡村文化品牌的形成。在“三生融合”视角的乡村设计要保持乡村原有的肌理和生活方式,同时要体现本土文化元素,包括乡村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民俗活动、曲艺杂技等等;让游客有异于城市生活的生活空间体验,回归乡野感受农耕文明、劳作之趣,此外,更要考虑如何将这些文化元素整合到乡村品牌形象中,包括形成乡村IP,设计标志、标识、宣传资料等,以传达乡村的独特文化和吸引力,通过品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乡村振兴。

总之,“三生融合”下的乡村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解题了“发展”和“环境”间的矛盾关系,同时为后续的设计介入乡村振兴做了明确的目标导向,根据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价值活动属性,明确提炼出乡村的五大设计层级与六步创新设计步骤(本课题组在已立项的2023年度国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时,运用复杂系统理论解析了乡村设计的五大设计需求(见图1):空间载体层、服务层、产品层、品牌层以及文化支撑层,本文因篇幅受限,关于乡村的设计层级定义与层级间的关系,六步创新法的具体使用法则不再具体展开阐述,将再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入讨论),以及各个层级需求要素之间关联性,不同需求的层级环通过设计产生协同效应,空间承载行为,行为服务产品,产品造就品牌,品牌传达理念,最后通过系统化设计使乡村创造更高附加值,进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城乡关系再生。

3. “三生融合”视角下乡村设计原则

3.1. 整体意象设计原则

“意象”从字面上来理解,“意”就是“意义”,具有抽象性与哲理性;而“象”即物象,有具象之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具体的事物,那么所谓意象,就是在主观意识中,被选择后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的客观现象。因此人们对某乡村的意象就是基于该乡村“三生融合”理解后,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关于该乡村的加工形象,或局部的或整体的,是一种心理作用,并不涉及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触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林奇(Kevin Lynch)教授 [6] 最早将“意象”原理运用于城市规划中,提出了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所谓“公众意象就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

整体意象是指对一个事物、地点或组织所形成的整体感受和印象。它是由各种因素和要素共同构成的,通过这些因素和要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形象。整体意象包括外观和表面特征,还包括潜在的价值观、文化动力、情感认知和社会互动等方面。整体意象的概念内涵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综合性:整体意象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是单一因素或某个特定方面的表现,而是由多种要素相互聚合而成的综合体。

统一性:整体意象强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建筑、道路、公园、文化设施等各个要素都应融合在一个共同的风格和要素中,形成整体的统一和谐感。

符号性:符号性是指将符号、象征、意象等元素融入人居环境设计中,通过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形象来传递特定的信息、价值观或文化内涵。这些符号可以是物理形态、图腾图形、色彩、材质等,也可以是特定的建筑风格或艺术元素。通过符号性的设计,可以赋予人居环境层次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当地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同时采用当地特有的材料和风格,从而表现地区的文化身份。

多维性:整体意象是由多个方面的比重综合而成的,包括建筑风格、环境质量、文化氛围、社会互动、居民关系这些不同维度的要素共同构成了整体意象,要求乡村整体的打造应该配制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具体应用到乡村设计时,设计者应考虑的不能只是将乡村里面单个的文化元素简单地罗列起来,而应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前期调研,筛选提取该村落合适的文化元素,再遵循整体意象设计原则,经过系统化的设计,营造符合人们向往的整体意象空间。

3.2. 遵循场所精神原则

“场所精神”这个概念没有明确的单一来源,是在多个学科领域中逐渐发展和演化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挪威建筑学家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运用现象学的思考方法开始关注建筑在超越使用层面的精神含义,并在其著作《场所革命——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正式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他提出“场所精神”是塑造国家、城市以及高校等不同场所各具特色文化和品牌的一种理论,用于描述一个地方或场所独特的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特征以及人们与该区域之间的情感和情感联系,是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所以遵循场所精神原则是乡村设计的第二关键,它强调了在乡村设计中考虑并传达特定场所的独特精神和文化特征。这一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以下要点:

意象和精神:场所精神是指每个乡村的独特性和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观等元素。设计者应该深入了解乡村的背景和文化,以捕捉其独特的意象和精神。

综合性:场所精神原则与整体意象设计原则相互关联。设计师需要将场所精神融入整体意象设计中,以确保乡村设计不仅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还能传达乡村的特有精神。

符号性和文化表达:场所精神原则鼓励在设计中使用符号、象征和意象,以传达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这些符号可以是建筑风格、艺术元素、地方特色等,以区别不同乡村之间的设计差异。

社会互动和居民关系:场所精神还包括社会互动和居民之间的联系,设计应该促进社交活动和社区参与,以反映乡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关系。

总的来说,遵循场所精神原则意味着将乡村的独特性和文化特征纳入乡村的整体意象设计中,以创造一个具有深度、多样性和与乡村本身相契合的环境氛围。这有助于建设出令人满意和有吸引力的乡村空间,同时也尊重和传承乡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4. “三生融合”视角下乡村设计路径

基于“三生融合”视角进行乡村设计是一个多维度的探索过程,本文理解的“乡村设计”是为乡村、为村民、为农业以及其衍生产品所进行的一系列设计活动。“三生融合”视角下的乡村设计路径要以经济和文化为尺度,以人的需求为出发,乡村文化为魂,环境空间为载体,乡村产业发展为目标,特色农产品赋能转化,进行乡村系统化设计,具体如下:

4.1. 第一步,铸魂:挖文脉、凝主题

我国一直把“三农”问题置于中国的首要位置,一直在积极探索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短板与瓶颈的破解之路。不管是“两山理论”“美丽中国”还是“千万工程”,都在强调政策重视,但由于在初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缺乏顶层设计,导致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同质化状态,许多乡村的建筑与地域特色、自然环境之间没有进行融合思考与系统化设计,“千村一面”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在设计之初,必须加强对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视和认知,根据村庄实际发展需要,构建具有特色化的村庄。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灵魂所在,乡村凝聚力的关键在于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挖掘乡村历史文脉,具体设计路径:1) 深入调研和采访,挖掘文化元素;2) 识别文化元素,遵循整体意象原则的基础上,确定该乡村独具特色的核心主题;3) 整合文化符号,进行设计转译;4) 创造意象:基于整体意象设计和场所精神设计两大原则营造乡村整体呈现;5) 制定“内外兼修”的设计标准。

此外,要注意平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平衡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既要尊重和维护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又要适应和促进该地区的现代发展;平衡好本土与外来的关系,既要突出和展示该地区的本土特色,又要借鉴和吸收外来经验;平衡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既要体现和增强该地区的文化自信,又要开放和包容他人的文化差异。

4.2. 第二步,塑形:塑风貌、新颜值

当前,探析我国乡村环境空间问题,主要体现为历史文脉断裂、原真空间受创、原有居民流失、旅居关系失衡4个方面 [7] 。强化与完善乡村功能设计,并不能针对性解决“千村一面”问题。面对乡村特色模糊状态,应重塑乡村风貌、提升乡村新颜值,具体设计步骤概括:1) 对乡村景观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其结构和视觉表现形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包括传统的庭院、道路、建筑外立面等,都需要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以场所精神支撑要素为基础,将乡村文化价值的特色要素转化为形成地方精神的基础 [8] 。2) 营建场所精神的空间氛围感,设计过程中邀请村民参与其中,充分考虑在地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文化活动,赋予具有地域生活画像的空间特性。3) 在原有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或对废弃或者闲置的建筑进行价值评估和结构分析,明确可利用数量以及需修缮改造的建筑,开发和盘活使用废弃或闲置化的老建筑,如可建成文化综合体、民俗文化体验馆、儿童阅览室等,对传统建筑修复再利用。4) 组织艺术家、设计专家等进行在地化公共艺术装置等新颜值的注入。5) 融合交互功能需求,增加数字化应用空间。6) 最后制定“形神兼备”的设计标准。

4.3. 第三步,赋能:强产业、新活力

当下乡经济村普遍呈现价值链低端锁定现状,归结原因在于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城乡供需错配失衡、乡村潜能挖掘不够;如何破解?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将自然、人文、山水、文化乡愁转化成产业生态链,再转变为价值和资源,从而形成“美丽经济”,同时,将“美丽经济”和“设计创新”结合形成化学反应,加快乡村一二产向三产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设计路径考虑过程中得兼顾考虑产业强化:1) 明确产业定位,分析乡村的资源、地域产业优势,着重完善拓展单项或者重点几项产业的产业链,定制可市场化的产业发展策略;2) 农业创新,将农业从传统的一产模式转向以加工为主的创新模式;3) 创新设计特色工艺品,在乡村设计中,发展工艺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是赋能阶段中的重要策略,可以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4) 乡村旅游,多样化的旅游线路设计,包括自然探索、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5) 返乡政策,特制创业孵化等政策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新鲜活力;6) 建立“富强兼顾”的设计标准。

5. 总结

总之,“三生融合”视角下的乡村设计应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乡村振兴要站在问题的原点,全面审视设计主客体,将过去服务于空间、环境、产品、品牌单一设计逐渐向更广阔的乡村设计领域蔓延;“三生融合”视角下的乡村设计,倡导融合“自上而下”式和“自下而上”式乡村设计的新范式,兼顾乡村“铸魂塑形赋能”的系统性,强化统筹规划布局,既突出塑造乡村之形,又注重铸就乡村之魂,更重视激发乡村经济向好势能,让乡村建设既有“面子”、“里子”,更有实力“底气”。此设计路径的提出也是破解“发展”和“环境”间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为课题组在后续的设计介入乡村振兴做了明确的目标导向。

注释

图1来源:作者自绘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dzb=true, 2023-02-13.
[2] 施能浦. 台湾的“三生”农业[J]. 台湾农业探索, 1996(4): 3-6.
[3] 温州市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生融合•幸福温州》[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7%94%
9F%E8%9E%8D%E5%90%88%C2%B7%E5%B9%B8%E7%A6%8F%E6%B8%A9%E5%B7%9E/5141179?fr=ge_ala
[4] 方晓风. 设计介入乡村建设的伦理思考[J]. 装饰, 2018(4): 12-15.
[5] 邹其昌. 导论: 乡村设计学体系论纲[C]//邹其昌. 2022年中国设计理论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六届“中国工匠”培育高端论坛论文集《当代乡村设计学》. 2022. https://kns.cnki.net/KXReader/Detail?invoice=qUzqaBrTjkfkbOmWndMT%2BcePhpLjoaUMysUjohVDxZsUCU
YBixvq0I55jhDoyKPihdZ4BLgGoRunv2V0TGTOibqbpz%2B
teHe5tbsswC3005VkMCw69eFbAcftwMhCIVFbPSgzaE%2BtBY82
QGW4D2Zp5WeddTd7hhMS5I68q%2BPq3qs%3D&DBCODE
=CPFD&FileName=TJDX202208001001&TABLE-
Name=cpfdlast2022&nonce=D1EE29D2874E4B6B977
3172CE65FCF5D&TIMESTAMP=1703057609979&uid=
[6]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7] 陈洋, 朱捷. 探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场所精神复兴模式——以陕西韩城古城城市设计为例[J]. 园林, 2021, 38(5): 34-41.
[8] 林旭. 艺术设计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 39(2): 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