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众需求的苏南地区乡村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ies in Southern Jiangsu Region Based on Public Demand
DOI: 10.12677/Design.2023.84465, PDF, HTML, XML, 下载: 75  浏览: 125 
作者: 王紫璇: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公众需求乡村景观设计Requirements of the Public Rural Landscape Design
摘要: 随着苏南地区乡村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不同的群体汇聚在一起时产生了不同的乡村景观需求。本文将重点分析苏南地区的主要人群特征和他们的公众需求,再通过设计手段介入,提出合理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和设计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different groups have different rural landscape needs when they gather together.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ir public needs, and then through the design means, put forward a reasonable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model and design strategy.
文章引用:王紫璇. 基于公众需求的苏南地区乡村景观设计策略研究[J]. 设计, 2023, 8(4): 3781-3785.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465

1. 苏南地区乡村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苏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城镇化率已接近80%,其乡村作为全国乡村景观发展最成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乡村自然风貌得到恢复,民宿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及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聚落景观风貌得以提升 [1] 。大量人口被江南水乡古镇雅致多变的城镇空间、亲切纯朴的邻里交往所吸引前来居住或游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多数乡村的环境更新规划普遍由政府、精英和开发商主导,广大乡村居民、社会各类组织等未能充分参与规划过程 [2] 。此外,当不同背景的人群所组成的差异群体出于多种目的聚集于苏南乡村,地理的隔阂被打破,物质和文化的隔阂却由此产生。具体主要表现为现代与传统、中心与边缘、强势与弱势文化的冲突 [3] 。因此,从整体上看,苏南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已得到显著改善,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在日益增长,当下苏南地区的乡村景观已不能满足全部人群的差异性需求,这对提升规划公众参与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苏南地区乡村景观的公众需求

苏南乡村也是城镇,是真实生活的载体。既然是城镇,就要服务于生活在城镇中的人。基于马斯洛(A. Maslwo)“需求层次理论”的行为需求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人类的需求展开,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年龄性别的居民会有不同的生活需要,这些需要互相交织,并无严格的界线。公众需求包含了一系列的公众行为即指各个阶层与年龄段的人群之间普遍存在的行为特征与规律。从人群类型上看,当下苏南乡村景观的实际参与者主要可分为原住民、经济型移民、舒适型移民和游客四类人群,不同人群在乡村的行为动机和需求都各有差异。

原住民中老年人居多,截至2015年,苏南乡村60岁以上人口共计27万,比重高达总人口的22.96%,96%的村庄已经进入老龄化,逾七成的村庄老龄人口比重超过20%,最严重的村庄老龄人口比重高达89.62%,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 [4] 。据老年行为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原住民时间的节律性较强,外出交往的意愿主要集中在早上和傍晚,大多是晨练以及晚饭后的散步等活动,这也符合他们的日常生活作息。他们更喜欢安静、舒适有较好交往氛围的场所,希望有好的休憩设施,以便能坐下来互相交流,希望找回过去邻里交往的氛围 [5] 。作为长期生活、工作在乡村的居民,原住民存在着超脱他人的地方依恋。他们是苏南乡村真正的“主人”,更加热爱古镇,关心古镇的长久发展。

经济高度发达的苏南地区吸引了大量返乡归巢的“经济型移民”,他们大多由农名工、非转农等返乡人员组成。一方面他们受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福利制度的影响 [6] 。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精神压力、恋土乡情、追求体面生活方式也是这类人群逆城市化驱动的重要因素 [7] 。由此,他们选择回到乡村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主要分布于乡镇的商业中心区域,多数从事着经营活动,可以说是原住民和舒适型移民之间的连接桥梁,其日常规律符合日常商品经营时间,在户外场所逗留时间较短。

舒适型移民通常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出于康养、休闲、体验等多种目的去往乡村,他们尊重并接受乡村的地域文化和邻里关系,同时对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严苛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追求,追求个性化。出于享受生活的意愿,他们对居住的品质要求极高,在基础设施健全完备的情况下,偏好绿化程度好、环境安静的场所,更注重公共景观的私密性,对交往氛围的需求不高。

游客作为在乡村停留时间较短的人群,据统计对于苏南乡村的景观需求更注重出游休闲体验和对江南乡村典型景观风貌和人文风貌的审美考量,“小桥、流水、人家。”是大部分游客对于苏南乡村的憧憬与想象。此外,交通便利度、餐饮住宿条件、综合体验项目等都是游客群体在乡村旅游时常考虑的要素。

这四类人群对景观理想时间需求、理想空间需求、理想要素需求均存在不同差异 [8] ,据文献查阅与统计对于乡村景观的特征整体概况如表1。只有在景观设计前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需求,才能进一步提升乡村和谐的人居关系。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populations for rural landscape

表1. 四类人群对于乡村景观的需求特征

3. 设计手段介入基于公众需求的苏南乡村景观提升

3.1. 设计手段引导不同类型人群间的良性互动

宏观上看,乡村真正需要的是形成良性的资本循环和人口回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在景观设计更新中原住民和不能一味地迎合外来移民的喜好,保护是合理利用的前提。目前国外乡村景观管理模式基本是政府与当地村民两种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目前看来最为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政府导控+村民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景观管理模式 [9] 。苏南地区的乡村景观完全有条件借鉴这种景观模式,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使江南乡村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首先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可和自觉维护,在乡村中长居的原住民、经济型移民、舒适型移民三者互协作自治,游客源源不断带来新的活力,乡村景观才能真正被有效的保护和永续发展,形成群体之间的良性循环如图1

邻里关系的和谐作为公众共同的需求,新型邻里关系强调的是公共性与私密性的有机结合 [10] 。在具体的乡村设计改造过程中,明确划分出商业区和居住区,明确生活和生产的界限。在乡村居住区中进一步建立原住民居住组团和外来移民居住组团,这一过程不能盲目扩张,避免过度追求现代化使乡村陷入异质化困境。不同组团之间的风貌需保持一致,具体的建筑规格、院落大小、庭院景观可以由个人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可规范开展民宿和租赁业务。不同组团中需穿插设置中心广场、商业街、居民活动中心等公共过渡区域,作为邻里之间的中心连接点,居民在其中有序进行早锻炼、集市、广场舞、体验课程等休闲活动,以引导不同人群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避免形成文化隔阂,这也使乡村的多元群体可根据自身需要寻求适度的交往机会、不断调整交往深度和交往规模,获得更好的乡村居住体验。

Figure 1. Benign interaction and circular pattern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图1. 不同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及循环模式

3.2. 对地域性景观资源的进一步甄别和挖掘

设计师在进行乡村建设时,首要工作便是甄别和发现乡村的物质与人文资源。苏南乡村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理想载体,关键是水乡自身是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活力 [11] 。当下,苏南乡村中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仍待进一步挖掘。以“水”这一苏南乡村的重要自然资源和典型文化象征为例,在进行乡村改造时,在做好生态环境的护理还需尊重水乡的自然肌理,增设观景平台、桥梁、船只等亲水性景观要外,充分开发自然资源,加强地域性典型特征。此外,经济型移民和原住民在政府监管下,还可有序开展乡村生产体验活动,例如菱角采摘、莲蓬采摘、水生植物研学等项目来满足各类人群的休闲、观赏、学习体验需求。对于苏南乡村景观的资源进一步甄别和挖掘,可以有效增强乡村各类人群的文化认同感和乡村归属感,提升地域文化特色。

4. 结语

总的说来,外来人口不断涌入苏南乡村带来的景观公众需求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要牢记满足公众需求的乡村景观更新是一个多方参与并求同存异的过程。在乡村景观更新的设计中,只有充分考虑那些真正在乡村生活的人群以及他们对于乡村景观真正的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最终通过设计的具体形式加以传达,才能达到“人–社会–自然”各要素之间的和谐,让乡村振兴成为可能。设计师应继续积极探索满足大众公众需求的乡村景观模式,在留住乡愁的同时为传统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源泉。

注释

图1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陈鹏, 邵钰涵. 乡村产业发展与景观演变[J]. 中国城市林业, 2019, 17(6): 7-12.
[2] 韩雨薇. 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苏南乡村环境更新规划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科技大学, 2017: 28.
[3] 张小飞, 郑小梅.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 人民论坛, 2012(27): 118-119.
[4] 张悦, 王雨村. 苏南乡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9, 32(4): 44-51.
[5] 薛宇波. 基于老年人行为与需求的乡村社区室外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 2023.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ipUboLYjcOUSqoq
BSEsx8_Lzx3d1xwfgSm8fu0UhpY60u9xuVqHuX
QuiZvFBhzbzsh8zCGeAeDVT883sD2-DiInvQTL4P6Pb7LfJNM6q9mdmBDAjaE0Um3
J6Fs2xEu2tCoEtJDcZgaqcbgKkcKJ-B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6] 黄少安, 孙涛. 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 “非转农”——基于城乡户籍相对价值变化和推拉理论的分析[J]. 江海学刊, 2012(3): 90-96+238.
[7] 张世勇. 新生代农民工逆城市化流动: 转变的发生[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1): 9-19.
[8] 黄扬飞, 孙嘉诚, 冯雨峰. 特色小镇原住民邻里交往空间探析——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 27(6): 104-112.
[9] 乔丹, 柯水发, 李乐晨. 国外乡村景观管理政策、模式及借鉴[J]. 林业经济, 2019, 41(7): 116-123.
[10] 邢晓明. 城镇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 学术交流, 2007(12): 163-165.
[11] 陶文静, 阮仪三, 袁菲. 以“人民性”为尺度保护及合理利用江南水乡[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9):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