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辨证融合
The Dialectical Integration of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in Socialist Countries
DOI: 10.12677/ACPP.2023.1212413, PDF, HTML, XML, 下载: 125  浏览: 1,620 
作者: 詹文倩: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关键词: 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Surplus Value Socialist Countries Market Economy
摘要: 剩余价值学说深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剥削根源,深刻表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内部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剩余价值学说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揭露资本家中剥削根源的最锐利的武器。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过程,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宝贵品质,又是新时代经济理论与现实关系发展的必然需求。根据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更加正确而全面地掌握剩余价值学说,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赋予剩余价值理论发展的全新意义,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bstract: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has profoundly revealed the root causes of exploitation in capitalist production, profoundly demonstrated the economic basis of the class struggle within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proletariat, and illustrated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The doctrine of surplus value is the sharpest weapon of the proletariat to overthrow the bourgeoisie and expose the roots of exploitation among the capitalis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is an inevitable process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which is not only a valuable quality of the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system, but also an inevitable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theory and reality in the new era. In light of the reality of the current reform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grasp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more correct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further enrich and improve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so as to give a new mea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so as to better ser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文章引用:詹文倩. 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辨证融合[J]. 哲学进展, 2023, 12(12): 2546-2551.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2413

1. 引言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中,超出其工资报酬所得部分。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不断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或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趋势。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尽管不存在资本家和工人的剥削关系,但是剩余价值规律仍然可以为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 [1] 。

2. 剩余价值理论

(一) 剩余价值的定义

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劳动者创造出的商品价值与劳动者实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被雇佣为工人,为资本家进行商品生产。劳动者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劳动力,创造了商品的价值。然而,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往往只是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收入,远低于他们创造出的商品价值的实际价值。这种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用于扩大生产、积累资本和获取利润。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剥削关系的体现。

剩余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根据价值的创造者而言,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之外所进行的工作所创建的价值。必要劳动时间是指无产阶级工人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即创造等价于他们工资的商品价值。而在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部分,工人所进行的工作将创造出额外的价值,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用于获取利润。而从价值的载体来说,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剩余价值体现在劳动者创造的实际产品和物质财富上。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通过投入自己的劳动力,从原始材料中创造出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这些商品中超出工人所得工资的部分就是绝对剩余价值,它体现在实际生产的物质财富上。

相同地,从价值的创造者角度出发,相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式 [2] 。资本家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提高了每个工人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商品数量,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此外,资本家还可以通过限制工人的休息时间和增加工作时间,进一步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产生。而从价值的载体来看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剩余价值体现在劳动者创造的生产力和技术进步上。通过引入新的生产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人单位时间内创造商品数量的效率,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二) 剩余价值的来源

在古代奴隶社会中,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奴隶的剥削。奴隶主通过占有奴隶的劳动力,强迫奴隶进行生产,剥夺了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最典型的是剩余价值在战争之后会通过落败方流向获胜方,获胜方不仅不将奴隶杀死,反而俘获作为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的新型奴隶。

在封建社会中,剩余价值的来源主要是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地主通过占有土地并对农民实行封建束缚,强迫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从而获取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这种剥削关系通过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方式来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劳动产品也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越来越离不开剩余价值的生产,社会公共产品和福利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那时的社会工种和社会分工会更加细致用来确保人民的社会需求和权益 [3] 。

(三)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他对资本主义中生产关系的独特揭示。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劳动者在维持其生存和再生产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之外,为资本家创造的那部分无偿劳动,它形成了资本家的利润。这个理论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不同的意义。

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剩余价值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和特点。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企业家通过雇佣工人,工人的劳动除了支付了自身生存和再生产的劳动价值外,剩下的部分即所谓的“剩余价值”被企业家占有。因此,企业家能通过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工时等方式增加剩余价值的取得,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而对于社会主义来说,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更加科学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功能从而为社会主义要消除人剥削人的现象揭开序章。资本主义社会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所以,它的历史使命就在于进一步完善生产关系,以便于为新的社会结构服务。而要实现公平正义,就需要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得劳动者能够拥有他们所创造出来的全部价值,而不是仅仅获得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被资本家占有。工人应该是他们自己劳动成果的主人,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的来说,剩余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在社会主义中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指明了消除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道路。

3. 剩余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一) 我国对于剩余价值的政策

我国对于剩余价值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中。从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与资本家所获取的剩余价值的分配角度而言,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雇佣关系中资本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待遇,以及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政策。

同时,我国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劳动监督和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劳动监督部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是否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并依法处理违法行为。社会保障制度则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保障。此外,我国也鼓励实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制度,让劳动者能够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更好地实现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共享。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这个体制下,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努力平衡劳动者与资本家的权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 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吗?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剩余价值的存在形式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国家所有,劳动者是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并参与生产的。因此,剩余价值的获取和分配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存在:

第一,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自己享受剩余价值,享有劳动成果的权益,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和福利。他们的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将用于满足个人和家庭的需求,提高生活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会加大社会公共产品和福利,社会主义国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建设社会公共设施、提供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通过这些公共产品和福利的提供,确保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权益。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将剩余价值投入到再生产和国家发展中,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这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全体人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剩余价值的获取和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进行的,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和利益,而不是个别资本家或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同时,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避免剥削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三) 剩余价值理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剩余价值的概念与商品、价值、资本等一系列因素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资本和剩余价值均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并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形成而出现,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延续,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统治地位的逐步巩固而实现。通过对剩余价值的本质、熟悉感的深入了解,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思想基础与实际价值。

首先,剩余价值的存在使得资本家可以获得利润。在企业中,剩余价值产生了多少,资本家便可以获得多少利润,进而激励他们继续投资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体现和内部动因,利润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会使企业更有发展动力,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发强大。

其次,剩余价值可以推动投资和创新。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将一部分收益归给资本家,使得他们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创新。这种资金的灵活运用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产品改良和生产力提升,推动经济的发展。

再次,剩余价值在市场中起着调节的作用。剩余价值的分配是通过市场竞争来完成的,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由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决定。

最后,剩余价值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提供了利润,资本家通过投资和创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但剩余价值的存在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工人权益保障、贫富分配不均等。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来平衡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确保剩余价值的合理分配,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是违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我们需要全面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通过新型产业引领人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资本的剥削秘密,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钥匙。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是市场经济共同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存在剩余价值。

4. 当今社会与剩余价值理论的辩证融合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用于再生产和积累。而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市场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看待剩余价值理论与现实的融合。

(一) 理性全面地看待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作用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强调了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借鉴这一点,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水平等方式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产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其次,剩余价值规律解析了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公正的分配制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应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并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确保劳动者得到他们应得的价值回报 [5] 。最后,剩余价值规律也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过度追求生产力提升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工人身心健康问题等。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保和劳动者权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辩证融合这一点上,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结合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具体实践,扬弃马克思主义中僵化的、固有的表现,坚持拿取其精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度融合,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二) 当今社会与剩余价值理论的辩证融合

1) 辨证融合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辩证融合是指在辩证法的指导下,将两种或多种截然相反的思想、观点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加以融合并发展,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达到新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一种思维方式。辩证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核心思想包括对事物的辩证看待、矛盾规律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遵循等。同时,辩证融合也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兼收并蓄”的理念的启发和支持,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2) 剩余价值理论的现状分析

剩余价值理论最初由马克思提出,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这部分多余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提出了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资本家实际获取的利润之间的关系,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关于剩余价值的研究涉及到不同领域,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等。经济学家们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利润形成机制、收入分配以及阶级关系等问题。社会学家则从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角度,探讨了剩余价值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剩余价值流动和转移,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价值链整合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和流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剩余价值的分析已经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课题,相关文献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入化的趋势,对理解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是理论争议。剩余价值理论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一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今复杂的市场经济体系,尤其是在全球化、互联网等新情况下。

其次是实践应用。尽管如此,剩余价值理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形成机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传统产业的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最后是重新审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剩余价值理论,试图结合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当代经济的演变。

总体来说,剩余价值理论仍然在经济学领域发挥着一定作用,但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以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

3) 研究当今社会与剩余价值理论辨证融合的社会重要性

剩余价值依然具有重要的解释力,尤其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时。例如,通过剩余价值理论可以深入理解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剥削关系,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中贫富分化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的影响。而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种不公平现象解释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社会要消除这种剥削现象拉开序幕。

而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剩余价值理论需要与其他经济学理论进行融合,以更好地解释和应对新的经济现象和挑战。例如,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剩余价值理论可以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探讨多边贸易、跨国公司等因素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可以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相关理论相结合,研究新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所以,研究当今社会与剩余价值理论辨证融合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首先,是对经济和社会现实的更好解释。剩余价值理论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而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和相互转化。将两者融合,可以更全面地解释当今社会经济运行的机制,包括资本主义下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以及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变化。

其次,能够帮助分析当代社会问题。当今社会面临着多样化、复杂化的问题,例如全球化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变、贫富差距扩大等。剩余价值理论与辩证法的融合可以为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工具和方法论支持,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本质、规律和演变趋势。

最后,有效地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与辩证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两者融合,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挑战,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当今社会与剩余价值理论辩证融合的重要性在于提供更深刻的社会现实解释、帮助分析社会问题以及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实践。

5. 结语

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剩余价值的处理方式和具体实践可能存在差异,因为社会主义的具体形态和实践方式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总体而言,社会主义国家致力于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剩余价值,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与其他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融合,以更好地解释和应对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样的融合可以促进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认识,为构建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秩序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竞.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J]. 商, 2014(36), 112.
[2] 杨浩.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5(4): 9-11.
[3] 孟捷. 剩余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个思想史的考察[J]. 学术月刊, 2021(2): 65-74.
[4] 李亚倩, 张昱.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劳资雇佣伦理关系研究[J]. 西部学刊, 2023(20): 30-33.
[5] 张晓燕, 王阿芳. 马克思资本一般属性视域下的数字资本特殊属性探析[J]. 兵团党校学报, 2023(5): 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