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守母”观的当代大学生“内卷”现象反思
Reflection on the Phenomenon of “Irrational Internal Competition” amo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Revere the Fundamental and Dismiss the Specific”
DOI: 10.12677/ACPP.2024.131021, PDF, HTML, XML, 下载: 254  浏览: 44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魏文倩: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崇本举末“内卷”大学生Revere the Fundamental and Dismiss the Specific Dao “Irrational Internal Competition” College Student
摘要: “守母”观念表达老子对“本”的重视,通过王弼对其老子“守母”的解读,探究“守母”之“母”的不同涵义,以此对大学生的“内卷”现象展开反思,从守“道”、“本”以守人的本性,以求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自由。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revere the fundamental and dismiss the specific” expresses Laozi’s emphasis on “the essence”. Through Wang Bi’s interpretation of Laozi’s “revere the fundamental and dismiss the specific”,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revere the fundamental and dismiss the specific” and reflects on the phenomenon of “irrational internal competi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iming to promote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freedom of college students by adhering to the “Dao” and “the fundamental” to uphold their human nature.
文章引用:魏文倩. 基于“守母”观的当代大学生“内卷”现象反思[J]. 哲学进展, 2024, 13(1): 134-13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1021

1. 引言

自学者黄宗智于2020年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始,于今引发了学界研究到社会各领域的思考。研究者张庆锐分析“高校学生群体是感觉最为强烈、最频繁使用内卷一词的群体之一”,并且其就当代大学生的“考研热”、“考公热”展开原因探讨分析,表现为“大家局限于有限的生活与出路选择中,经常单调、重复地做这些事情,甚至不断加码、加剧竞争环境”,形成一种舍弃自身实际发展,自我人格成长,人际关系发展的舍本逐末的成长观 [1] 。当大学生都朝着当前相同且单一的目标推进时,竞争压力和难度无疑增加,转变思维方式,如何在竞争中更好地谋求自身安身立命之地,尤其是以更加适宜的方式在“内卷”和自我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2. 从“内卷”回到“大学生发展”

在科技的迅速进展、人口的不断增加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提升,而通过绩点、分数的科学化考核,这样的科技化考核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产生了,形成大学生的“内卷”问题。而这一现象归根到底是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对人的异化。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认为的“存在”被时代“遮蔽”而“隐藏”( [2] : p. 245)。也就是说,“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个性被“遮蔽”,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内卷”中的竞争区分高下,但是使得个人变得平面化,个体发展被框定在有限的“内卷”中。

就内卷问题,学者王晓宇、汪安冉认为,要从“工具理性”回到“价值理性” [3] 。从外部条件看,学者于美淅,陈忠平主张通过调整教育评价机制 [4] ;从开辟师生互动渠道,改进大学生评价机制展开 [3] ;此外,学者林扬千则主张从技术手段、心理思想疏导以及资源配置中降低大学生内卷带来的个体、高校、社会的风险 [5] 。同样,有从大学生发展自身展开思考,学者桑若萱,袁乐主张大学生要独立思考、守正创新以及坚守自我 [6] ,学者李东娟则注重价值重塑、目标构建以及能力培养方面 [7] 。

但是以上学者的观点依然未从“内卷”现象自身走出来,“大学生发展”的本质问题没有解决,即如何围绕被“遮蔽”的大学生个性展开,跳出“内卷”而实现“大学生发展”。

3. 从“守母”观探寻“大学生发展”本质

首先,从有以生成角度来看万物之于道本体的形态。若依王弼解,道“无形无名成万物”,作为万物之母无欲。万物始于微,“常无欲空虚”,但有欲可以观“物之徼”——物之边界,于是物既无欲亦有欲,所谓“同出而异名”( [8] : p. 2)。而正因为这种“内卷”的认识的限定关系,引起对“大学生发展”和“内卷”现象的关系的局限认知自身,而无法跳出“内卷”视角中,而依然从“物之徼”的中寻找确定不移的答案。

其次,从生成的边界来看待生成物和道本身的关联。王弼也在注解中对“母”进行了“大象”的定义。“大象,天象之母也,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往而不害,安平太。”( [8] : p. 91)此处似是将“母”这一形态更具像化,包统万物,亦有边界,但这恰恰也是道之另一态,以此将无化为有才能看到其“徼”。

最后,从“守一”而不“丧其本”角度来看“本”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内卷”和“大学生发展”出现一种不可分极度密切的联系态势,但这只是从“内卷”现象自身视角去强制认识“大学生发展”和“内卷”,因而产生这种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三十九章,王弼注解“万物得一以生”( [8] : p. 109)并且以“清、宁、灵、盈、生、贞”( [8] : p. 109)来论证了“守一”即守本的重要性“守一则清不失,用清则恐裂也。故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无用其功,恐丧其本也”。误把或者用意于以末为根本,难以得到根本,舍本逐末所追逐的难得根本,甚至因为失去根本而难以实现其末。而为什么其本失去,末亦难得。在于其末在于其来源之本,而本以无形之体,但是藏于万物之中,一方面,万物之生皆依存于本;另一方面,作为根本的本若并未以其无形之体藏于末之中,其末难成为其末。因为末从其本而生,以此作为起点方才有前文所说的变易的趋势和可能,若空谈末而成,便难或者根本不能实现其末。

因此,如果不回到“大学生发展”自身反思,那么依然难以摆脱“内卷”现象视角自身的局限,而通过对老子“守母”观念探究,可以对“大学生发展”本质探寻。

4. “大学生发展”本质在于不“执”而“崇本”

后世有记载说“(汉代)东京以下,士之好养生者众”(汉代桓谭) ( [9] : p. 10),亦有“至桓帝初祀老子,边韶老子铭称帝”要“存神养性,意在凌云”( [9] : p. 10),其实足可见老子修身之道在其后世解读亦引发士族乃至帝王关注。老子的“守母”观由王弼发展为“崇本举末”。学者洪卫中 [10] 以及王晓毅 [11] 比较了王弼对老子政治哲学中的“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的关系。从黄老之学和王弼中“崇本举末”的解读来看,郭象将政治观念不再被无“为”而框定,以“无”为“用”,而回到个体之性自身 [12] 。而这样的政治观念是否可以转变为个体发展的观念呢?

在河上公版老子道德经注解中,第一章河上公即释义“常道”非“经术政教之道”,而为“自然长生之道”( [13] : p. 11),而这一点并非孤例。其中,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学者徐大椿解“圣人若赤子”时,认为“人心浑然,德本至厚”“口善味,耳善声,目善色”,若以口耳目之“臣”役心之“君”便“壮即老”( [14] : p. 659)。

“自然长生”或不“老”,是因为圣人为德,也就是“无为”“自然”,因此能够保养生性。而“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可因”“可行”而“不可为”“不可执”( [8] : p. 78)。依照学者楼宇烈的解释,“执”是“拘、塞”,即狭隘局限化。而如何跳出内卷而实现“不为”“不执”呢?

学者汤漳平,王朝华认为,“母”是依赖“母”而生,即“母”指“道”,而“贵食母”是指“从道那里获得营养”( [15] : p. 79),但是“人者皆弃生民之本,贵末饰之华”( [13] : p. 20)。在五十二章中,老子将“母”析作本。天下以母为始,得母知子,从天下万物生成的角度分析道之重要性,其根本则是在以“没身不殆”来论证母作为本的重要性。王弼持有“崇本以举末,守母以存子”的观点,并以此观点表达本末关系中主张“崇本”的观点。而这里的无为不代表不作为,而是“守母”,即,从作为“本”的“母”中汲取生命力,回到大学生的个体自身本性。

5. 从“守母”探寻“大学生发展”的途径

(1) 保存大学生多元本性

老子五十八章中认为“人之迷,其日固久”( [8] : p. 156),王弼解,“以光鉴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隐慝也”( [8] : p. 109),“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 [8] : p. 109)。宋人吴澄对此五十八章注解为,“圣人被褐怀玉”而“人不知圣人,但见其外之所被如褐而不之贵,不知其中之所怀如玉而可贵也”( [16] : p. 100)。一方面是对圣人自身的境遇发出感叹,另一方面也是对其隐匿在褐衣之下的才华而有的叹惋。这恰恰是一个相反而生的关系,但是其相反而生的关系最终还是回到人自身。也也就是从大学生群体本性的根本来看,而非局限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内卷。

因此,王弼认为,“本不可失”( [8] : p. 100),而“本在无为,母在无名”( [8] : p. 99),即根本在无名和无为,所以不在功之大,名之美,但若失去根本,则不济或生伪,所以“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具有而不生邪”;不可“舍其母而用其子”,否则有“不周”“有忧患”( [16] : p. 100)。老子就其自身,为“食母”,就根本而存。第五十九章认为,“治人事天当啬,此可以成长生久视之道”。并非通过“内卷”失去“大学生发展”的根本而换得末来的所谓之“本”。也就是说,通过内卷形成的个性的削弱这是不可取的。

(2) 从本性出发展开考核

从大学生本性出发再以此展开科学化的考核。当然无论是保存大学生个体本性还是从本性出发展开的科学考核都需要从合理限度范围内进行考虑和实践。

二十章中言“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王弼对此解“食母,生之本也”( [8] : p. 51),生命的根本在于“食母”,食母是生命的根本。此外,不乏关于本的譬喻,例如,以自然树木生长作比喻,“自然之道亦犹树也”( [8] : p. 58),将自然之道比作树,随着树木生长,年轮会一圈圈远离树木,“多则远其真”,“少则得其本,故曰得也”( [8] : p. 58)少与多,失与得相反的概念来论证,要以少为本。亦有以小大、轻重对举来论证治国不能失其本,王弼解“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轻不镇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 [8] : p. 71),梳理可得,重物方可镇物,老子以重为本。也以此成国之道。第五十九章,亦是回到国之角度分析,舍本逐末以求得末终会失败,但是若守本以逐末则得终。“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国之所以安谓之母,重积德是唯图其根,然后营末,乃得其终也。”

(3) 从本性出发培养兴趣

若直接将“母”与“子”理解为人伦子母关系,则缺乏形而上的意义,依然从第一方面引发出来,对“善建者不拔至以此”此言注解为“此言善建抱为天下母。母建,子亦建;母抱,子亦抱。”“母”“子”关系为“子”为母的相生关系,子随母而变异功夫( [14] : p. 659)。这也就不难理解,将守道作为顺应自然之生理关系意义上的,子母同体的相生关系,可以延展开。故而,可以理解为对大学生群体自身能力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自然顺应时代竞争的需要。也就是在保存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兴趣拓展中得到自然而发展的目的。

6. 从“守母”指导大学生个体发展

“守母”观从哲学观回到“大学生发展”,依然是遵循“守母”观的根本原则,即回到问题的根本——即“大学生发展”的主体本身,即大学生自身。借助哲学治疗的方法,在理论研究之后,通过思维方法调整、反思以及话语治疗等方式 [17] ,向大学生提供对“守母”观认知的内核和途径,促进大学生跳出内卷之争,健康发展。

(1) 认知变易而向上生长

以大学生当前升学、就业以及留学等带来的压力来看,在大学生当中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不良竞争习惯,长远来看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被局限于绩点中,能力培养遭到忽视,人际关系恶化,应当引起年轻群体的足够重视和警醒。究其根本在于,年轻群体长期将自性之成长与自身之志放置在“末”的位置。若大学生以追逐“内卷”为指要,舍弃根本而追逐末的表现正在此。

第六十一章中,老子以治国角度分析,“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在第四十章中也提及此处论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宋人吴澄在《道德真经注》中认为,“道之静则无,动则必与有相反,反者无而不有也。道之体则虚,用则必以弱,为事弱者虚而不盈也。此二句一章之纲。”

因此,不执着于“内卷”,而是以相反相更的辩证关系来论证其中的变易带来的差别。道自身是静,而一动,则是相反之方向以成。若有起源于此,也必然是从下而起之,方能得道,即回到最下之根本,论证变易,从下而向上生长,而非横向无目的竞争,以此能够为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提供积极且重要的帮助。

(2) 对未来抱有其他的可能性

第二十八章中,“功不可取,常处其母也。”这里的“功”亦关系理解为,“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居,恃赖也。”“生谓春生之始,万物赖道以生,而道则无言”( [18] : p. 48)。道之无言,而成为“母”。万物依赖道而生,但是道“无言”,无言功之成就。

从万物和道的关系看,依无言之功,才是顺应万物自然天性才拥有的作为,但如果相反,以心役气亦又极,亦老亦不成长久生养之法,非长久之效。“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8] : p. 150)

况且道兼具两重性,一为无欲,静而无形无边际,二因有欲而有形有徼,年轻群体作为其自身而言具备无限可能而不能拘泥在“有徼”,可以在未来人生中得不同的人生际遇,但是当前总要以一种形态而存在着,求学就业在当下看来是最切合实际的追求和实现的路径,但是其自心自性一定是要拥抱未来的其他可能性的心态,以此能够为自己的人生拓宽视野,不局限在已设定的或者正在努力的范围中。

(3) 从小我之“道”发展而开阔视野

此外,第三十二章中,“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王力在其对第六章的“玄牝之门”“用之不勤”之用研究中提及,此见“道莅天下之效用”专析之以“道效”,而“善建者建道,故不拔……用之于身、家、乡、国、天下,无施而不当。”( [16] : p. 102)也就是说,不止是从国家本体用“道”,而是个体之“道”在个体身上实现之后而能对社会形成激荡与深切的影响。

李大钊言“青年锐进之子,尘尘刹刹,立于旋转簸扬循环无端之大洪流中,宜有江流不转之精神,屹然独立之气魄”( [19] : p. 184)。个人发展、人际关系与经验积累脱离不得社会作为根本,但如何不被时代的“内卷”迷幻所束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的适当处,或可以通过“守母”,守“道”、“本”之心,守自身本性,守己安身立命,跳出单一的“内卷”,着力发展自我,与时代共进,彰显自身风采,促进社会多元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系该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级一般项目名称:乡镇青少年思想政治学习“功利化”问题的溯因和解决——以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生群体为例,项目编号:202311117148Y。

参考文献

[1] 张庆锐. 悬浮于当下境况与意义追寻之间——高校学生“内卷”现象机制探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23.
[2] 海德格尔. 林中路[M]. 孙周兴, 译.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译文出版社, 2008.
[3] 王晓宇, 汪安冉. 从“精英的傲慢”到“群体的症候”——大学生学业“内卷”的话语生成分析[J]. 高等理科教育, 2023(6): 65-71.
[4] 于美淅, 陈忠平.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内卷化”困境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 32(11): 97-102.
[5] 林扬千. 精疲力竭的突围: 大学生内卷化现象的表现、危害及应对[J]. 当代青年研究, 2021(3): 88-93.
[6] 桑若萱, 袁乐. “内卷”对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影响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23, 44(23): 120-122.
[7] 李东娟. 大学生群体“内卷”与“躺平”的样态、成因及其调节[J]. 青少年学刊, 2023(4): 39-45.
[8] 王弼. 老子王弼注[M]. 楼宇烈, 校释.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9] 王明. 老子河上公章句考[C]//陈寅恪. 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 1948年卷.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部, 1948: 1-25
[10] 洪卫中. 从“崇本息末”到“崇本举末”——论王弼对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J]. 中华文化论坛, 2015(4): 159-167.
[11] 王晓毅.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新探[J]. 齐鲁学刊, 1991(3): 9-12.
[12] 刘象. 郭象政治思想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13] 王卡, 点校.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道教典籍选刊[M]. 第7版. 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14] 吴鼐. 老子解[M]//熊铁基, 陈红星. 老子集成(第9卷).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
[15] 汤漳平, 王朝华. 老子[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
[16] 吴澄, 著. 道德真经吴澄注[M]. 黄曙辉, 点校.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7] 武永江. 大学生心理痛苦的哲学治疗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8] 王力. 老子研究[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28.
[19] 李大钊. 李大钊全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