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效用论概述为例
Teaching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icroeconomics Course—Taking Utility Theor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4.141152, PDF, HTML, XML, 下载: 137  浏览: 25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赵思温, 阿斯古丽•艾合麦提*:昌吉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新疆 昌吉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效用Microeconom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tility
摘要: 落实“三全育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以效用论概述为例来展示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教学全过程中,以期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加以正确引领,以达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wide Educati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and realization of the trinity teaching goal of knowledge improvement, 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have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microeconomics course contain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is paper takes utility theory as an example to show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n a subtle and silent way, so as to correctly guide th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hile implanting knowledge and cultivating abil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foster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文章引用:赵思温, 阿斯古丽•艾合麦提.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效用论概述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1): 993-99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152

1. 引言

课程思政缘起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谓课程思政,并不是将课程与思政进行简单的拼凑,更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的原本属性,将专业课程“思政化”,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基因,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经济学是“经邦济世,强国富民”之学,其本身就蕴含着许多哲学原理和思想政治资源,与课程思政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1] 。但是由于经济学整个学科体系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及市场上的,所以其既具有一定的科学因素或者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实用价值,又具有适应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价值取向或者意识形态属性 [2] 。因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作用,批判吸收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发挥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本文以《微观经济学》课程第二章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为例。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具体的知识点教学。以期全方位、多环节“渗透式”强化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具有经世济民情怀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2. 教学内容分析

在经济学中,家庭被看成是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他们出卖自身拥有的生产要素以获得收入,并在收入约束的条件下选择消费商品或服务,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以获取最大效用满足为目标,因而对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分析又被称为效用理论。效用理论在解释和研究消费者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边际效用解释了消费者追求最大满意度的动力,而心理效用则解释了非经济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同时,消费者选择还受到收入水平、市场竞争和个体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了解和研究效用理论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3.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本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大一年级学生,经过前期调研交流发现,学生在理论和思想领域的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微观经济学主要以高等数学等学科为基础,理论和模型相对较为复杂,学生虽然具备一定学习能力,但学生基础层次不一。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速度参差不齐,对课程设计质量和教师的整体水平要求较高。其次,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对生活中的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能力。同时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空洞的思政说教存在抵触情绪;最后《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且无入学前的知识铺垫,学生学习过程可能会出现畏难心理,对课程的前沿性和趣味性要求较高。

4.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充分理解效用的概念;熟练掌握效用的含义;了解效用函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掌握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

(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证的能力;塑造经济学思维,能够运用课程理论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将经济学与专业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三) 情感目标

在案例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感受生活中的经济学。让学生懂得经济理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5.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效用的概念;效用的含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涵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效用递减现象。

6. 教学设计

(一) 视频案例导入

播放一段有关“幸福”的小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幸福究竟是什么?你的幸福又是什么?从而引入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幸福和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欲望既定的条件下,效用越大越幸福,效用既定的条件下,欲望越小越幸福。欲望即“需要而没有”,指一个人想要但还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里感觉。借助古诗案例《不知足》进行讲解,一方面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人的欲望具有多样性,一种欲望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欲望也会随之产生,因此人的欲望表现为无限性。同时对特定商品而言,人的欲望又是有限的。随着一个人拥有或者消费某一特定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想要而未得到某种东西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愿就会越来越弱 [3] 。

其次在理解了欲望之后,让学生讨论欲望和理想的关系。通过理解理想与欲望的区别,让学生明白如果欲望能够立到实处,也就成了理想,理想如果好高骛远,最终也不过是欲望。理想是指引青年成长进步的灯塔,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最后通过前面所见的“幸福公式”分析得出。想要获得幸福,在控制管理自己膨胀的欲望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用。因此在未来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抵御诱惑,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 效用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这一部分采用案例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教师首先给出效用的定义,其次通过案例让学生回答到底“什么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从而说明效用是人的心理主观感受,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效用因人、因地、因时不同而不同。对于效用概念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最后教师由案例逐步引出三层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明白其逻辑关系,夯实基础。

效用是主观心理感受,思考喝酒能否给喝酒喝带来效用?吸毒呢?学生不光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更要从实际情况去分析。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学会明辨是非和对错。通过播放禁毒宣传片,让学生意识到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是涉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不仅严重侵害人的身体健康、销蚀人的意志、破坏家庭幸福,而且严重消耗社会财富、毒化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同时极易诱发一系列犯罪活动。随着时代及互联网的发展,新型毒品增多,伪装也越来越强。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定自己的意志品格,擦亮眼睛,坚决抵制毒品,不尝试,不靠近,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三) 效用理论发展

在分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时,有两种度量效用的方法。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来说,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学习本部分知识时,教师不仅仅要把理论知识讲清楚,还要让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推证能力,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让学生领会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分析和总结。形成严谨的科研品格。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衡量,正如长度可以用米、重量可以用千克为单位一样,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获得的效用满足,可以以“尤特尔”为单位,用1、2、3等基数表示出来。同时不同消费者的效用也可以进行加总比较。在理解基数效用论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基数效用论下的加总求和是否科学?随后分别让两位同学计算自己消费不同商品得到的满足程度。通过对比发现,效用具有主观性,不同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没有统一客观标准,从而发现基数效应论的“缺陷”,进而导入序数效用论。效用是一种主观感受,不能准确的用基数测度,也不能加总求和。但是,可以排序,用序数表示。

(四) 基数效用论

为了考察消费者消费商品数量的选择,通常区分商品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学生在掌握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关系上,还要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涵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效用递减现象。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讲授基数效用论时,教师多采用案例分析法,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启发学生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利用一个数字例子给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让学生理性上认识到边际量测度的是“每增加一单位”。另一方面为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做铺垫过渡。从函数表达式出发,对TU和MU进行函数关系推导,推证出MU为TU曲线斜率的结论,教师再借助图示分析出MU和TU曲线上特殊点对点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理解图形的形态、变量对应关系和曲线变化趋势,提高学生的图形分析能力,为之后更多曲线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观察吃包子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考边际效用有什么样的规律?同一件事情多次发生,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饥饿时,吃的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最大的,随着吃包子的数量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却降为零。如果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从而引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其次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产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原因。最后互相交流思考生活中是否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事例。例如在恋爱过程中,是否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呢?那怎样能更好的维系彼此之间感情的热度,让效用持续的保持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呢?以学生感兴趣的情感问题作为切入点,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树立正确恋爱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7. 教学反思

(一) 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的建设不仅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对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任何课程内容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学过程所涉及的人、事、物等,都可能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文明演进息息相关,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过程中以及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深入挖掘每个知识点及各教学环节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认真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始终坚持育人导向,不断梳理和创新教学内容,激活课程思政元素,将育人理念渗透到教书育人全过程。

(二) 增强课程思政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

教师在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具备育人意识。具有育人意识的课程思政老师,能够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专业课教师应当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本质,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是时代的要求,是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另外,课程思政的落实说到底还是要借助教师自身的能量,发挥教师的专业技能。课程思政以各类专业课教学活动为基础,因而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技能,用心、用力、用情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才能持续提升自己专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4] 。

(三)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效用理论概述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线上 + 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手段,并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法、研讨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结合日常生活中热点经济现象和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的活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四) 丰富案例资源,加强专业课与思政元素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逐渐成为内容广泛、前沿性强的一门学科。案例教学是微观经济学常见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丰富案例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抗击新冠疫情、建党100周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时政素材以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经济事件,这些案例更能反映时代特点,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故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教学,贯穿于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从而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中国,认识现实中国,把握未来中国,建设当下中国,在认识世界中理解中国,在理解中国中走向世界。

基金项目

昌吉学院教科研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21KCSZ010)。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卢娜.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J]. 教育进展, 2022, 12(8): 3097-310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8473
[2] 王小红, 张弘, 张勇. 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2): 75-85.
[3]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4] 唐芳云. 切实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EB/OL].
https://epaper.gxrb.com.cn/gxrb2/html/2020-07/16/content_1701875.htm, 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