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目的论的《西游记》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以第七章和第十章为例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al-Loaded Words in Journey to the West Based on the Skopos Theory—Taking Chapter 7 and Chapter 10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l.2024.124230, PDF, HTML, XML, 下载: 73  浏览: 11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邓其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西游记》生态文化负载词The Skopos Theory Journey to the West Ecological Culture-Loaded Terms
摘要: 在中国文化不断走进并深入世界民族之林的背景下,《西游记》作为一本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是广为流传的经典小说。文化负载词作为具有特定语言社会的地域和时代烙印通常在不同语言环境的语言转换上更容易出现误区和盲区。本文将基于翻译目的论,聚焦余国藩译本的《西游记》中第七回和第十回情节中的生态类文化负载词上的翻译研究。译本对该部分大多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其中一些需要进行调整修改。本篇研究有利于促进弘扬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e entering and penetrating into the forest of the world, Journey to the West, as a classic novel, has not only been a household name in China but also is widely circulated in foreign countries. Cultural-loaded terms as having the regional and period marks of a specific language society are usually more prone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blind spots in language conversion in different language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 skopos theo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study of the ecological cultural-load terms in the seventh and tenth episodes of Journey to the West in Yu Guofan’s translation. Most of the translations of these parts adop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some of them need to be adjusted and modified. This study is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文章引用:邓其琪. 基于翻译目的论的《西游记》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以第七章和第十章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139-14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30

1. 引言

翻译目的论的核心理念是翻译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坚持翻译行为的目的。功能派翻译目的论一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初始阶段是凯瑟琳那·莱斯第一次将功能的范畴引入翻译批评上,她与汉斯·弗米尔一同被认为是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创始者;第二个阶段是以赖斯的学生弗米尔(Hans J. Vermeer, 1928~)为代表,他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78)一文中提出“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概念。并将这个概念划为三个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即遵从目标语接收者的要求,对翻译行为进行批评赏析,译本的褒贬以是否满足要求来鉴赏,这也意味着,翻译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应适时调整;“连贯原则”即译文要求自然顺畅,有较高的可读性,逻辑清楚,其可读性和接受性主要面向的是目的语接收者;“忠实原则”即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的连贯一致,它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中的忠实于原文,但是基于翻译目的论的原则,这种忠实程度应该顺应译文的目的以及译文的连贯度 [1] 。由此可见,三者之间不是互不干涉,而是相互关联的,主要表现为“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必须遵从“目的原则”,而“忠实原则”又遵从于“连贯原则”;第三阶段发展于贾斯塔·霍茨–曼塔里的理论,她以行为理论为源,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不同于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曼塔里的研究理论更加重视翻译整个过程,即包括译者和接收者等的参与者,时间和地点等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 [2] ;最终阶段是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全面总结和完善 [3] 。

翻译目的论的不断发展,使它更加全面化和普适化。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将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个方面,对译本进行研究赏析。在此翻译视角下,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将会更加顺利和繁荣。

2.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西游记》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魔幻的故事情节、严谨的文学结构和深刻的人物形象,成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西游记》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广为流传。在新时代,我们国家时刻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西游记》便是一个绝佳的契机。1942年美国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的译本——《猴子:中国民间小说(Monkey: Folk Novel of China)》将这部经典小说带入西方,之后,西方各国纷纷对该译本进行转译,伴随着影响的扩大,《西游记》也顺势登上了英、美、法、德各国的大百科全书,目前美籍华裔学者、芝加哥大学教授余国藩的同名译本四卷是在西方较受欢迎的译本。

廖七一(2000)提出“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term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4] ”。它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势必将形成特殊的词汇,而这些词汇具有特定的语言社会的地域和时代烙印会很难为来自不同语言和时代背景的人所了解,中国的传统词汇,不仅要向本土文化适应者科普,对于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也要考虑斟酌翻译时的准确性,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关于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其中认可度较高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Nida)和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两个版本。奈达将文化分为五大类,即:1) 生态文化、2) 宗教文化、3) 物质文化、4) 社会文化、5) 语言文化 [5] 。生态文化负载词指的是带有动物、植物、气候、山河等自然元素的文化负载词。不同的自然背景下必然会产生不为其他地区、文化了解的词汇。目前,随着更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和国内大环境的推动,国内对《西游记》译本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对余国藩译本物质,语言,社会文化负载词的研究,但是缺乏集中又系统的对生态文化

负载词的研究,并且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研究也大都是从生态翻译理论等其他视角进行分析,本文将选择余国藩译本中第七到十三章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进行整体的收集和分类,并结合《西游记》特定的创作背景和特殊的写作风格,将本研究的生态文化负载词分为:1) 动物、2) 植物、3) 气候、4) 建筑这几个方面,以推动《西游记》走出国门的目的角度进行具体研究分析。

3. 文化负载词分类与分析

3.1. 动物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神话小说,故事中出现许多妖怪,他们中的许多便是灵性化的动物,这些精怪的出场使故事充满想象空间和趣味,以原著改编的电视剧为例,它深受中国观众喜爱,其中一些妖怪的形象甚至建构了儿童观众对动物观。本文对第七章和第十章出现的动物类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做出总结(见表1),发现内容一般都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更加遵守忠实原则,但是有时一些动物代表的文化特征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人潜意识存在的,但是这些并不为目的语接收者所了解,因此要想让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需要更多考虑目的原则,对翻译策略进行斟酌。

Table 1. Methods of translating animal-based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their sources

表1. 动物类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及出处

3.1.1. 好似癫痫的白额虎(Chapter7)

He was as wild as a white-brow tiger in a fit

“白额虎”实际上就是我国的东北虎。“白额”指的是老虎头上的白色花纹。而东北虎作为我国保护动物形象为我们所熟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一个经典的故事章节“武松打虎”中也提到,将这种老虎称之为“吊睛白额虎”,由此可见,这种描述是我国特有的对老虎的称呼。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将老虎的形象直接描述出来,符合原文的意思,即忠实原则,此处主要是向读者呈现出这种老虎特殊的形象,因此选用直译的方法,也符合目的原则。

3.1.2. 云林一段松花满,默听莺啼(Chapter10)

At a dense forest’s pine-seeded corner/I hear, wordless, the oriole…

余国藩在此处将“莺”直译成“oriole”,这里“莺啼”用在诗词里彰显着春天的景色。因为在中国我们用黄莺代表春天,因为黄莺,也就是黄鹂,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留鸟。通常每年4~5月迁来中国北方繁殖,9~10月南迁。这对经常在中国诗词中读到“黄鹂”和“黄莺”的中国读者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西方国家与我们气候不一,这里用直译可能会产生读者的困惑,不能领悟到其中包含着的“春天”的意思,不符合目的原则。这里可以将之修改为更加广为人知的代表春天的鸟类名称布谷鸟,译作“cuckoo”。

3.1.3. 数点沙鸥堪乐道(Chapter10)

Counting the seagulls is pleasure to be told!

“沙鸥”在此处译作“seagull”,但是此处“数点沙鸥堪乐道”的“沙鸥”是生活于中国内陆的水鸟,具体来说并没有沙鸥这个分类,鸥科主要分为Laridae和Sterninae。Laridae就是类似海鸥seagull之类的。Sterninae是指燕鸥,在内陆水域里活动,此处出现的沙鸥当属此种分类。因此此处直译不能完美地遵守忠实原则,然而根据“seagull”无论在文中还是在西方国家都具有自由自在的象征含义,用在文中意义恰当,遵守了目的原则。考虑到目的原则的领导关系,此处直译较好。

3.1.4. 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Chapter10)

Every day I give him a golden carp as a present

“金色鲤”在小说连贯了许多重要的情节,它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这里我们选取了第二次的出现,在长安城外的泾河中,他们大都是河中的重要水族,归泾河龙王所管。后来袁守诚每日为渔民张稍卜卦,告知他下网捕鱼的方位、时辰,张稍每日奉献一尾金色鲤鱼作为酬谢。这金色鲤鱼的出现启动了泾河龙王和唐太宗的生死轮盘,最直接的作用是让泾河龙王被斩杀,最后进入阴间六道轮回投胎去了。其余三次也均关系到生死轮回,金色鲤鱼在我国一直有着吉祥的象征,具有深刻的含义,从小说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此处的“金色鲤”是洪江龙王,用金色鲤暗示身份的高贵和特殊。这里采用直译,外国读者可能不太会领会到金色鲤的特殊性,此处不符合目的原则。

3.2. 植物

Table 2. Methods of translating plant-based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their sources

表2. 植物类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及出处

《西游记》是创作于我国本土大陆的小说,因此故事中出现的植被等一定是我国特有的,当生态背景不同时,植被差异是最直观的表现,而植被的不同带给聚居地的人对此种植物所所有的定义和赋予的意义不同,从而产生文化差异,余国藩译本对待这种植物类的生态文化负载词采取了特定而适当的翻译策略。本文对研究文本中植物类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做出总结(见表2)。

3.2.1. 今是我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枚奉献(Chapter7)

These few immortal peaches plucked from the large trees by our hands.

“蟠桃”一词代表着特殊的文化含义。在中国传统中,蟠桃是一种仙桃,正如《西游记》中介绍的那样“延寿延年能易休,有缘食者自非常。”如果只译作“peach”则会丧失它更加丰富的含义,余国藩在第七回中将之译为“immortal peaches”,采用增译的翻译手段,其中“immortal”表示“不死的;不朽的”,不仅指出了蟠桃的外在形象,即符合忠实原则,也包含了长寿的意思 [6] ,因此充分符合目的原则,同时也照应了《西游记》作为一个神魔小说的特点,体现了小说的连贯性。

3.2.2. 手捧灵芝飞蔼绣(Chapter7)

Holding a most luxuriant long-life plant

“灵芝”是一味名贵的中药,也是一种上等的补品,用它与其中药配伍可以对许多身体不适进行调理。具有清肝毒、降肝火、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新陈代谢等作用。在我国文化中,灵芝是吉祥与福寿的象征。这里“灵芝”出现在文章的第七回蟠桃会上,余国藩将之译为“a most luxuriant long-life plant”,采用增译的翻译手段,将灵芝珍贵长寿的特点描述出来,并将之归类至植物一类。读者可以轻易地了解到灵芝的功效,不易引起误解,符合忠实原则和目的原则。描述特点的形容词顺序符合目标语接收者的语言顺序,符合连贯原则。

3.3. 气候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的进步让人们能够对气象的预测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国优秀传统气候常识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我国古代气候常识和经验成就斐然,其中许多成果时至今日依然适用,古代气候文化无疑是我国一大优秀文化遗产,大力宣扬相关理论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传播地更广更远。

霜降鸡肥常日宰(Chapter10)

When Frost Descends the fatted fowls are slain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在此处,余国藩采用直译的方法,将“霜降”之译为“Frost Descends”,即字面意思上的“霜降”。然而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此处“霜降”代表着气温低,用环境氛围烘托出宰鸡吃的幸福感。这里虽然句子连贯易懂,但是外国读者可能就容易误解作者的意思,更遑论了解到“二十四节气”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了,不符合目的原则。可以在词末加上注释“the 18th Chinese solar term of the year”。

3.4. 建筑

地点名词有时也包含着文化的印记 [7] ,在余国藩译本第七章和第十章中,大多数的地点名称都以音译和直译为主,例如“水帘洞”译作“Water-Curtain Cave”,“长安”译作“Chang an”(chapter10),“泾河”译作“Jing River”(chapter10)等,笔者挑选了较为特殊的一例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对之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修改意见。

你在那“剐龙台”上(Chapter10)

On the dragon execution block you…

“剐龙台”在小说中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名称,指用来对龙族进行惩罚的地方,这里余国藩将之译作“the dragon execution block”,其中“execution block”则类似于刑场,属于意译的翻译方法,更容易让目的语读者利用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来了解这个地方,从而理解了龙王对此的恐惧,符合三大原则中的目的原则。但是此处忽略了对“剐”字的描述,“剐”在中国封建时代是一种残酷的死刑,意为把人的身体割成许多块,例如剐刑(即“凌迟”)。其中有成语“千刀万剐”为人们所熟知。明确了是什么刑法之后,读者才更能够体会到惩罚之严厉,从而为后文中龙王受刑后的怨念埋下伏笔,此处若能将刑法的方式更加细致的描述出来更好。建议加上注释“a place to punish somebody by scraping his body off”,此处用“scrape”考虑到中国神话故事中龙鳞出现频繁,便于读者联想。

4. 结语

中华文化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世界的关注和研究,文化负载词作为一种以文字形式承载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在推动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背景下,余国藩译本《西游记》在世界的影响力甚大,其中的词汇理应得到细致的考究。

本文基于促进外国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为目的,通过对《西游记》第七章和第十章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动物,气候和地点的生态文化负载词一般都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直译的手法时常能够直接更好地保留原意和专业性,但是《西游记》作于我国本土的小说,文中所描述的生态文化词汇也都是基于我们的生态环境背景下的。因此词汇的翻译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歧义。同时一些特有的形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或者说幻化出来的,是为外国读者所不了解的亦需要做详细具体阐释。如若不对这些加以改正,容易导致读者的困惑和偏见。对于植物的翻译,余国藩做到了更加细致的增译,能够详细地描述出特有的植物特色和功能,比较契合“三大原则”,其中也有一些表述不到位的地方,笔者对此提出了个人的修改意见。

总而言之,为了顺应弘扬文化的潮流,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该合理运用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等各种翻译策略,进行灵活地思考和转换,择优选取 [8] ,而对于传播在外的《西游记》各类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修订,不仅能够促进加深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优秀文化的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3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YJG202301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露露.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学术论文翻译中的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7.
[2] Reiss, K. and Vermeer, H.J. (2014)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Routledge, London, 85-92.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759715
[3] 汤玉洁. 浅析翻译目的论[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1): 159-161.
[4] 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232.
[5] Nida, E. (1945) Linguistics and Ethnology in Translation-Problems. WORD, 1, 194-208.
https://doi.org/10.1080/00437956.1945.11659254
[6] 王丹.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詹纳尔英译本《西游记》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大学, 2019.
https://doi.org/10.27405/d.cnki.gxbdu.2019.000358
[7] 姜君来, 张锐. 模因论视角下《三体》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研究[J]. 汉字文化, 2023(20): 169-171.
https://doi.org/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3.20.052
[8] 杨益晨, 李凤萍. “生生之谓译”视角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J]. 汉字文化, 2022(11): 137-139.
https://doi.org/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