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英译看译者主体性——以许渊冲译本第一章为例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from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ao Te Ching: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DOI: 10.12677/ml.2024.124268, PDF, HTML, XML, 下载: 45  浏览: 71 
作者: 吴安员: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
关键词: 《道德经》译本研究许渊冲典籍翻译Tao Te Ching Translation Studies Xu Yuanchong Classic Translation
摘要: 本文选取《道德经》第一章(许渊冲译本),利用李长栓教授的CEA框架(理解,表达,变通)理论,以现代汉语为载体,将文言文文本和英译文本转化为现代汉语译文,比对两者的现代汉语译本,讨论译者在“三段论”框架下“变通”环节对目的语文本做出的调整,反观在英译古汉语典籍时,译者主体性所带来的影响。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Tao Te Ching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and utilizes Professor Li Changshuan’s CEA framework (Comprehension, Expression, Adaptation) theory. Using modern Chinese as the carrier, the paper translates the classical Chinese text an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nto modern Chinese versions. By comparing the two 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s, it discusses the translator’s adjustments made to the target text in the “Adaptation” stage of the “Three-Stage Theory”. This study reflect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
文章引用:吴安员. 从《道德经》英译看译者主体性——以许渊冲译本第一章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427-43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68

1. 背景与目的

随着中国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完整的中国迫在眉睫,而《道德经》这类传统文化典籍正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但由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因为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所形成的高度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文化特性,使得如何向世界准确传播这类经典作品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选取《道德经》起总领性质的第一章作为对象,基于许渊冲先生的译本,探讨《道德经》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对于译文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一)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解构主义翻译学派代表人物本雅明,德里达与韦努蒂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译者主体性的阐发一脉相承,不断深化。本雅明对翻译工具论提出质疑,强调译者的作用;德里达则在本雅明“译文是原文来世的生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原文文本的权威,彰显译者主体性;韦努蒂以异化之异反对翻译活动中的语言暴力,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边界。

译者主体性理论是翻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理论,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性、个性化和选择性。该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不仅是一名技术工作者,还是一名文化传递者和意义创造者。译者主体性是由译者的语言、文化、认知、情感等多个因素所构成的,是译者个人对原文的理解、感受和选择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理论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化和意义重构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经验,对原文进行解读和转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译文。因此,不同译者的主体性会在译文中得到体现,产生多样性的译文。

译者主体性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醒我们翻译不是简单的技术活,而是一种文化传递和意义创造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著的内涵和意境,同时也需要尊重目标文化的接受和欣赏习惯,力求达到文化转化的目的。

(二) CEA框架

北京外国语学院李长栓教授认为,在翻译实践报告写作过程中,普遍忽视了理解过程的体现,认为翻译应由理解(Comprehension)、表达(Expression)、变通(Adaptation)三部分组成 [1] ,故在翻译实践报告写作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一顺序和逻辑,而将其延申至译文的赏析同理也应遵循这一过程,所以本文将在一定篇幅上分析对原文的理解。理解必须深入细致,要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作者的水平,包括理解所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句子结构和含义、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关系;表达是指用符合译入语读者习惯的语言,把原作的意思或作者的意图忠实传递出来;变通是指在无法实现全面对等(即逐词逐句翻译)或全面对等反而不利于实现翻译目的时,通过省略、补充、变换说法等手段,对原文做一些编辑加工。

(三) 《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道经》和《德经》,共计81章。老子通过对自然、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自然、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道”的重要性,提出“德”的概念,主张“无为而治”的理念,对中国古代哲学和道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意义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而且对于当代世界的许多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

而在《道德经》中最具代表性的章节是第一章,它包含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即道的概念和作用。开篇即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概念,强调了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无法用言语和概念来准确描述。这一章节还介绍了道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成的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不加干涉的原则,可以说是道德经中最具代表性的章节,因为它奠定了道德经的基本观念和思想,所以本文选取第一篇作为研究对象。

3. 文本分析

根据CEA框架的“三段论”,我们首先要对原文进行理解,再用英文进行表达,最后进行语言形式上的“变通”。鉴于原文本为文言文,而目的语为英语,两者差异过大,故借用现代汉语为载体,辅助从文言文文本到英语文本的转化,并以原文文本的现代汉语译文与英语译本的现代汉语译文来做比较:

(一) 文言文文本的理解

理解原文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一是道的超越性。道超越了言语和概念,无法被准确描述和命名。这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对于超越性和无为的重视,强调了道的神秘和超越性;二是道与万物的关系。道被视为万物之母,是万物生成的根源。这表达了道家哲学中对于道与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观点,强调了道的无为和自然流动;三是对于名与实的思考。强调了名与实之间的对立。这反映了道家哲学对于言语和概念的局限性的思考,提倡超越名与实的对立,追求超越言语的真实境界 [3] 。

而在不同的层面细微差别又可产生诸多不同的理解,我们先看断句:

《道德经》竹简本没有标点符号,如下所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后期考古发现的文本也只有自然断句,并没有标点符号,可以发现,断句都是基于注解者对《道德经》的理解而自然形成。

《道德经》这类哲学作品开放性高,解释空间大,它不同的断句形成了多个版本的理解,每一种版本都有其独到的哲理性。例如以下小众版本断句: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无论是符合规律的,还是那些让人感觉是极其不符合规律的偶然事件,其实冥冥之中都是符合规律的。即只要发生的,都是合理的;“名可,名非,常名”:命名是名副其实的事物,还是命名有名无实的事物,原则上都是在进行命名。即只要一个事物存在,它便不会因为你称呼的名称不一样而变化。比如草,它不会因为你叫它树,它就变成树,无论你怎么称呼它,它还是它;“无,名天地之始”:所以无,可以称作天地万物最原始的状态;“有,名万物之母”:所以有,可以称作万物的母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回到万物最原始的状态想去观察它的奥秘;“常有,欲以观其徼”:从它的母体状态就想来观察出它以后的各种端倪;“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和有,这两种状态本来是相同的,只是产生出来后叫法不一样罢了,你其实也可以把“有”称作“无”,把“无”称作“有”,无论你怎么称呼这两种状态,它们本质是不变的(因为名可,名非,常名)。无和有这两种状态互相掺杂融合在一起混沌难以辨别,可以称作之为玄,混沌难辨之中依然还隐藏着混沌啊,这是一切事物奥妙的门户。

我们再来看因字词层面的不同解释产生对于官方断句版本的不同释义: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义1: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释义2:

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

(二) 英文的表达

我们来看许渊冲的英文译文:

The divine law may be spoken of,

but it is not the common law.

(Truth can be known,

but it may not be the well-known truth

or

Truth can be known,

but it may not be the truth you known.)

Things may be named,

but names are not the things.

In the beginning heaven and earth are nameless;

when named, all things become known.

So we should be free from desir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mystery of the divine law;

and we should have desires

in order to observe its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Internal mystery and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come from the same origin,

but have different names.

They may be called essence.

The essential of the essence

is the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all mysteries.

(三) 调整与变通

许渊冲译本现代汉语译文:

言语形式的神圣道法,

不是道法的本质。

(真相是可知的,

但却不一定是众所周知的那样

或者说

真理是可知的,

不过不是你所知道的那样。)

事物被赋予了名字,

但名字却并非事物的本质。

从一开始,天地都是无名的;

当事物被命名后,

才会为人所知。

所以我们应该摆脱欲望

才能理解神圣道法的内在奥秘;

而在观察其外在表现时,

我们应该心怀欲望。

内部神秘和外部表现

同根同源,

不过是不同的名字罢了。

二者都被称为本质。

本质的本质

是理解所有奥秘的关键。

可以发现许渊冲先生选用的断句,应是如下所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可以看出许渊冲对于文言文文本的字词理解,整体上是倾向于释义1,不同的是在“玄”字上有自己的理解,将其翻译为了“essence”和“essential”。“玄”的中文释义(玄的解释|玄的意思|汉典“玄”字的基本解释(zdic.net))见图1

Figure 1. Definition and explanation of character 玄

图1. “玄”字释义

“essence”和“essential”的英文释义(Essence Definition & Meaning—Merriam-Webster, Essential Definition & Meaning—Merriam-Webster)见图2

“玄”有深奥的,难以理解的,难以捉摸的意思。“同谓之玄”中的“玄”,可以理解为名词,即深奥的难以理解的东西(“无”和“有”都被认为是深奥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为形容词,深奥的难以理解的(“无”和“有”都是深奥的,难以理解的)。而许渊冲将其理解为“the permanent as contrasted with the accidental element of being; the individual, real, or ultimate nature of a thing especially as opposed to its existence”(永恒的实在);“玄之又玄”也可理解为形容词性状语,即玄妙又玄妙,而许渊冲理解为名词性质“The essential of the essence”(本质的本质)。这种转化和变通,是为了呼应前文对于Truth和Name的论述,保证英文译文的流畅性,而做出的调整。

Figure 2. Definition and explanation of essence and essential

图2. Essence和essential释义

4. 总结

许渊冲的译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与原文同样的优美和雅致;二、有创造性,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调整,使译文更加贴近读者;三、注重翻译的细节,注重语言的精度和准确性,同时注意文化的差异,避免了产生歧义和误解;四、“翻译要有文学感”,注重语言的美感和文学效果。同时也带有极强的个人特色,纯粹的文学角度来看,完全是一次创作。

可见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表现为译者个人对原文的理解、感受和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经验,对原文进行解读和转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译文。译者的主体性会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式的构建、语气的表达等方面。译者主体性的表现也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译者的情绪、态度、价值观等,这些都会在译文中得到体现。因此,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译文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掣肘,在此之前笔者总固执认为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抹杀了原文的巨大解释空间,甚至缩小了语义,替读者“做了选择”。但在笔译实践的过程中,这种“抹杀”,或者称之为“失真”是存在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的。原文文本信息在译者脑海中转化为纯语言,会受到一次译者自身限制的“抹杀”,例如译者源语语言水平。到译者将其转化为目标语时,又遭受一次“抹杀”,双重“抹杀”让翻译成为了一门遗憾的艺术。文学翻译成为了译者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反应自己选择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的原作中的艺术真实。“化境”是每个译者追求的那个完美无缺的圆,却是可望而不可及,每位译者一生都在朝圣路上。

参考文献

[1] 李长栓. 以实践报告展示翻译能力——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J]. 中国翻译, 2022(1): 72-79.
[2] 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3] 袁晓宁. 以目的语为归依的外宣英译特质[J]. 中国翻译, 2010(2):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