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影视字幕翻译策略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Subtit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DOI: 10.12677/ml.2024.124281, PDF, HTML, XML, 下载: 62  浏览: 179 
作者: 宋云生, 高 蕴:云南工商学院文法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影视字幕翻译策略Eco-Translatology Film and Television Subtitles Translation Strategy
摘要: 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电影汉英字幕翻译的原则与特点,通过研究中国优秀影片的汉英字幕翻译,分析生态翻译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构建电影字幕翻译的生态平衡,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主要策略,提高中国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传递优秀的电影文化,扩大中国影视作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English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mov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By studying the Chinese-English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excellent Chinese movies,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in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balance of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exploring the main strategies of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hinese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transmitting excellent film culture, and expand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on world culture.
文章引用:宋云生, 高蕴.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影视字幕翻译策略[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522-52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81

1. 引言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影视文化的交流在对外交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影文化的外宣对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对影视字幕的翻译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主要从生态翻译理论的基本内涵及近年热映的一些影视剧,例如《悬崖之上》《中国医生》《流浪地球》等影片的汉英字幕翻译来探讨生态翻译理论下,如何在影视字幕翻译中体现其翻译的思想与技巧。

2. 影视字幕翻译的一般原则

第一、忠实性原则。翻译的忠实性原则体现了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翻译理论之“信”,电影字幕翻译首先要能达到“信”,即体现出译语对源语的忠实翻译。

第二、简洁性原则。电影是高度浓缩的生活片段,电影故事的对白应当体现出简洁性,观众才能更好的理解电影的内容,领会电影作品传递的文化思想。因此,翻译一定要简明扼要,抓住对白的要点。

第三、瞬时性原则。电影字幕不同于文学作品,字幕对白瞬间即逝,要求翻译要瞬间呈现出情节对白的核心内容。

第四、少注性原则。电影字幕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有过多的注释,因此少注性成了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正如钱绍昌教授所言:影视语言具有“聆听性、 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 [1] (钱邵昌,2000)。刘秀明、张翠等学者也提到影字幕的翻译具有瞬时性和和综合性的特点 [2] (刘秀明,张翠,2019)。

第五、口型化原则。口型化原则要求译文在对话的长短、节奏、换气、停顿乃至口型开合等诸方面达到与剧中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口吻相一致(张晓丽,2009)。

3. 生态翻译理论

生态翻译学 [3] (Eco-translatology)是由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胡庚申(2008)提出的一种跨学科或多学科的后现代翻译理论,该理论借鉴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生态翻译学提出近二十年来,出现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在使用该理论进行翻译时,大多数研究主要运用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者之间互相转换的翻译法。该理论重点强调了译者要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创造和谐的翻译生态环境,同时也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译者选择翻译法的功能,创造好的翻译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的两大亮点在于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其理论创新包括:创设‘关联序链’,揭示‘生态范式’,确证‘三生’论域,首倡‘新生态主义’。而国际发展则是理论创新的一种路径、标志和追求;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是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的,体现出同频共振的基本特征。” [4] (胡庚申2011)

4. 影视字幕翻译研究现状简述

影视作品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和内容载体,中国电影要想“走出去”,字幕翻译的质量尤为重要 [5] (马一帆,冉玉体2022)。国内影视字幕翻译时常因质量等问题为观众所诟病 [6] (陈琬倩,2021)。麻争旗认为影视剧脚本翻译需要遵循“口语会话原则、声画对立原则、雅俗共赏原则、人物性格化原则、情感化原则” [7] (2003)这些翻译原则和许多学者提到的翻译原则各有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形成了互补,对译者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杨洋从字幕翻译受技术和语境约束的角度,来考虑翻译语言的艺术性及考虑观众的信息处理能力,以此进行直译或意译 [8] (2006)。在生态翻译学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观能动性。虽然也受许多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制约,但具有译文最终的选择权 [9] (高会丽,2020)。本文将从生态翻译的视角,以具体的电影译本来探讨影视字幕的翻译,探索影视字幕翻译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对字幕翻译者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提高翻译的质量。

5.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策略

(一) 采用省译法,体现简洁性。省译法是字幕翻译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即省去不必要的部分,只保留核心内容,让观众瞬间抓住关键信息。以电影《悬崖之上》的两句人物对白来分析。例1:叛徒说:“让我们负责配合。”字幕直接译为:“in charge of coordination”。例1省略了“让我们”三字,但不影响观众对内容的理解。例2:“去苏家屯收皮子的。”译为:“Collecting hides at Sujia Village”。例2省略了做什么事的人。

(二) 采用归化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与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体现通俗性。电影字幕翻译要考虑大众的接受性,因此通俗易懂显得很重要。有时观众由于缺乏对源语文化的理解,这时往往采用意译法或归化翻译法,能较好的传递原文的意思。例1:电影《悬崖之上》伪警说:“他们在苏联受过训,精得很”。“精得很”译为:“They are top level”,这就是意译。当然,这样的翻译是否可以再优化,值得商榷。例2:共产党人张宪臣受到严刑逼供,在意识到自己很难脱身时,和战友说:“我这身子出去也是废的,倒不如废物利用。”这句话体现了革命前辈的自我牺牲精神。字幕译为:“I’m worthless trash now. Might as well reuse the trash”,这两句话中既有直译,也有意译。张宪臣把自己的身体比喻成“无用的垃圾”是直译,第二句“倒不如”进行了意译,较好的保留了源语的结构和意义。同时,这句话中运用了修辞,把自己比喻为无用的垃圾(worthless trash)。例3:电影《中国医生》中有一句话:“拉了我们一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别人在关键时刻帮助了我们,因此要意译,本片中将此句译为:You all chose to stick with us.本句译文较好的体现原句的意思。可见,译者灵活的译法,体现出直译与意译的各自优势,在字幕翻译中也同样使用。

(三) 注重修辞的运用。在影视翻译中大量的运用到修辞格,这样会让语言更加生动。主要采用的修辞有: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双关(spun)、委婉语(euphemism)、夸张(hyperbole)等。英语和汉语一样,作为历史悠久的语言,每种语言在表达时都会用到修辞,特别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趣味性,说话者会使用双关语,使语言风趣幽默。这时尤其要注意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只有充分领会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才能做到恰当的自然转换,所以在翻译包含修辞的语句时要注意源语的文化内涵,力争译出原汁原味,同时要求译语应该保持一定的美感,也就是尽量做到“雅”。

(四) 采用异化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与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以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对话为例:“你行不行啊!户口。”“Can you drive? Hu Kou?”“户口”一词是典型的异化翻译法,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悬崖之上》叛徒对伪警科长说:“苦肉计而已,我们常用。”这句话被译成“Gotta make it look real. Comes with the territory.”笔者认为这句话的翻译值得商榷,似乎没有译出源语中“苦肉计”的内涵,“把事情做的像是真的一样”,这就是苦肉计吗?显然英美人很难理解这样的翻译,这就是没有传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之“苦肉计”,意思是说:为了蒙骗敌方,故意在对手面前表演,甚至做出虐待自己的行为,让敌人信以为真,传递出错误的信息,达到自己战略上的目的,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军事行动。后半句话笔者试直译为:This is our usual deception tactic。把“欺骗策略”(deception tactic)补译出来,这样句子意思更清晰。

(五) 体现语言维。生态翻译理论中,语言维指的是译者在翻译时要把源语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价值观念 [10] (2021吕姣荣)、语言习惯考虑进去,从语言维的角度体现出译者的自主选择适应性。即译语要尽量体现源语的思维习惯,让受众能较好的理解字幕内容,体现源语和译语的生态平衡。以电影《中国医生》中的对白来为例,例1:新冠疫情刚爆发时,发病的人越来越多,大量的病人涌入传染病医院,病床难求,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对院长说“我们已经扛不住了。”汉语中“扛不住了”是比较方言化的表达,译者比较准确的把握了对话的内涵,译为:“We are at full capacity.”译文比较准确的把握了方言的意思,考虑了受众的理解,反映出医院“容量不够”的窘迫现状。例2: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医务人员和病人都很着急,院长在动员大会上说,“我们都是责无旁贷”。“责无旁贷”是汉语的一句成语,译者恰当的找到了对应的词,采用省译法译为:“Has a responsibility to help”。

(六) 体现文化维。电影是要传递文化信息的,通过文化负载词传播源语的文化,扩大源语的文化影响力,所以电影字幕的翻译要考虑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大众对异域文化的理解认同程度,通过恰当的翻译方法体现文化维的内涵。以电影《中国医生》的下列对白翻译为例,由于武汉医务人员的严重不足,疫情发展很快,许多援鄂医生不得不在除夕夜之前告别家人,前往武汉救援。临行前,一位父亲对作为援鄂医生的儿子语重心长的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国为民,是为大孝。”这句话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引自《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本句话包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在这里,曾子所言的“士”应当是儒家之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知识分子。曾子认为,士人要有弘大的襟怀,刚毅的品格,才能推己及人,救人救世,进而兼善天下。电影台词中引用了曾子的名言,想要体现的是当国家面临大难,作为知识分子的医者敢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作为医者的伟大,它已经超越了个人名利的范畴,关乎到国家的安危,社会的兴衰。译为:“An educated man, can not be but resolute and broadminded. For he has a huge responsibility, for country for people, is for filial piety”。本句话虽然难译,但译者比较充分的理解了源语的文化,兼顾了两者的平衡,简洁的体现了源语的文化内涵。

(六) 体现交际维。电影字幕在传递异域文化的同时,也是在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体现字幕交际的功能。例1:《悬崖之上》中伪警说了一句话:“这领头的啥来路啊?”,这句话是比较方言化的表达,译文并没有直接翻译为问句,而是翻译成了祈使句:“Tell me about their leaders.”达到了沟通的交际效果。例2:电影《中国医生》中,文婷为了尽快的恢复就医秩序,对渴望求生而又失去理智的病人说:“我看哪个还敢闹?”……“我也会找你算账。”话虽然不多,却准确的把握住了病人求生的心理,安抚了病人的情绪,控制住病区混乱的秩序,病人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鲁莽行为,听从了文婷的指挥。译者较好的把握了电影人物的语言特点,言简意赅的进行翻译,“If see anyone causing trouble again, …But I will also get even with you.”起到了很好的交际沟通作用。

6. 结语

生态翻译理论作为国内学者创立的一种翻译理论,为翻译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也要辩证的看待每一种翻译理论,任何翻译理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生态翻译理论也需要不断的发展。正如胡庚申教授所说:“生态翻译学既是当代翻译研究的突破,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翻译策略或方法的运用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指导,但过度夸大某种翻译理论的作用也不实际,在考虑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与特点的前提下,借鉴生态翻译理论和其他理论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的实现翻译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1): 61-65.
[2] 刘秀明, 张翠. 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电影《无名之辈》方言字幕翻译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12): 71-72.
[3]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 2008(6): 11.
[4]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 2011(2): 7.
[5] 马一帆, 冉玉体.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影视字幕翻译研究——以电影《长津湖》为例[J]. 英语广场, 2022(11): 3-6.
[6] 陈琬倩. 新世纪二十年本土影视字幕翻译研究述评[J]. 东南传播, 2021(8): 73-76.
[7] 麻争旗. 影视剧脚本的翻译及审美特征[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2): 39-48.
[8] 杨洋. 电影字幕翻译述评[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 95-97.
[9] 高会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20(2): 19-21.
[10] 吕姣荣.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影视字幕翻译研究[J]. 汉字文化, 2021(15): 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