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逻辑进路及其当代思考——基于《帝国主义论》的文本考察
The Logical Approach of Lenin’s Financial Capital The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Thinking—A Textual Study Based on Imperialism Theory
DOI: 10.12677/acpp.2024.134104, PDF, HTML, XML, 下载: 40  浏览: 72 
作者: 张皓栩: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列宁金融资本理论《帝国主义论》逻辑进路当代思考Lenin Financial Capital Theory Imperialism Theory Logical Approach Contemporary Thinking
摘要: 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对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具有清晰的逻辑进路,从生产集中和垄断的逻辑起点,到金融资本渗透与统治的逻辑展开,再到虚拟性、寄生性和腐朽性的本质探索,构建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在新时代的今天,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的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也要具有当代视野,进行当代思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展创新。
Abstract: In on Imperialism Theory, Lenin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capital in the face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Lenin’s theory of financial capital has a clear logical path, from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production concentration and monopoly, to the logical expansion of financial capital penetration and rule, and then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ssence of virtual, parasitic and rotten, to build a scientific Marxist theory of financial capital. In today’s new era, accor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problems and new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Lenin’s financial capital theory should also have a contemporary vision, contemporary thinking, and constantly develop and innovate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of the era.
文章引用:张皓栩. 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逻辑进路及其当代思考——基于《帝国主义论》的文本考察[J]. 哲学进展, 2024, 13(4): 697-704.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4104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的今天,金融资本作为当代资本的主导形式,深刻影响着世界的经济秩序和格局,剧烈冲击着中国的经济市场。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爆发,各国为应对疫情纷纷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使得国际金融资本进一步扩张,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增加,金融危机的风险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呼唤着人们加强对金融资本理论的研究。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下文简称《帝国主义论》)一书中,面对资本输出加剧、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愈发密切的资本主义新变化,对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构建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重新审视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内容,回顾梳理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逻辑进路,对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金融资本的特点与实质、更科学的把握金融资本的内在矛盾与当代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价值启发意义。

2. 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逻辑起点:生产集中和垄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银行资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主要西方国家帝国主义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讨论,霍布森、希法亭等都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自己的思考。霍布森在《帝国主义》一书中探讨了许多与金融资本相关的论述,看到了工业资本的集中、金融家的影响力弥漫到政治领域等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现象。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一书中首次阐述了金融资本理论的相关内容,认为“金融资本是转化为产业资本的银行资本”,是“归银行支配和由产业资本家使用的资本” [1]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写作中,汲取了这些学者关于金融资本理论的部分有益观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自己的金融资本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实质上,近年来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论述……恐怕都没有超出这两位作者所阐述的,确切些说,所总结的那些思想的范围”( [2] , pp. 11-12)。

生产集中和垄断是列宁通过《帝国主义论》一书阐述其金融资本理论的逻辑起点,列宁认为,生产的集中、从集中自然过渡到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在这样的垄断趋势下,在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社会现实中,卡特尔的形成从偶然到普遍、从萌芽到高涨、从暂时到稳固,并在20世纪初逐渐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极力获取其所在行业的一定的统治关系,极力获取垄断基础上形成的高额利润,它们通过组成联盟、规定生产数量、商定价格、划分范围、技术改良、扼杀其他非垄断企业、霸占原料产地等手段扩展自己的垄断领域和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着垄断和垄断组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随着银行的集中化,少数银行“收集”到了越来越多的资本,银行业开始发展出银行托拉斯,银行的新作用也在这种趋势中出现了。垄断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再生产,但是银行的垄断使得工业只能向少数的银行借贷,银行从“普通中介人”日益成为“恐怖主义者”,通过办理业务了解企业状况、和企业与政府“人事结合”、领导人分工专业化等手段不断推动与工业资本的融合,使得工业资本家越来越依赖于各大银行。银行的新作用推动了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在此基础上,金融资本形成了。列宁看到了希法亭金融资本定义的不足之处,着重强调了生产集中和垄断的作用:“生产的集中;从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 [2] , p. 44)。

3. 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逻辑展开:金融资本的渗透与统治

伴随着银行资本新作用的不断扩大,金融资本从无到有,不断增强着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金融寡头的经济统治逐渐形成。金融资本的影响力不止如此,它们从经济领域逐渐渗透到政治领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资本在获得了国内的统治之后,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把资本主义的密网布满全世界,形成国际卡特尔,并逐渐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金融资本在国内的渗透与在世界的统治,是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逻辑展开,也是《帝国主义论》中花费较多篇幅来论述的重要内容。

3.1. 金融资本的国内渗透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金融资本采取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手段,不断赚取垄断利润,巩固它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地位。列宁指出,“参与制”是金融资本进行龌龊勾当、加强金融寡头实力的主要手段。首先,股票的发行使得他们只购买部分股票就可以影响其他企业的决策,用少量资金统治相关的生产部门。在“参与制”下,股票和股份公司为金融资本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杠杆,使得金融资本通过层层的子母公司关系掌握超越自身几十倍的资本,极大加强了金融资本的经济实力。此外,“参与制”下子公司的“相对独立性”使得金融资本规避经营风险、避免法律处罚的能力提高,可以在法律范围内通过子公司肆无忌惮地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参与制,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金融寡头的经济统治不断巩固。

随着金融资本的不断扩张,它们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其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为金融资本的再扩张奠定基础。金融资本的渗透在政治领域最为典型。金融资本通过贿赂官员、聘任离职政要等手段不断加强与政界的联系,影响国家决策,从而加强自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地位。列宁通过举弗尔克尔、达维多夫的例子说明了金融资本的政治渗透是普遍的,不仅在德国的银行业是这样,在美法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如此。此外,金融资本还渗透到了教育、传媒等社会生活领域,通过在社会中不断发挥作用,影响着社会对金融资本的看法,从而掩盖和粉饰金融资本的行为,为自己更好地攫取垄断利润提供社会支持。

3.2. 金融资本的世界统治

金融资本在取得国内的统治地位之后,由于资本扩张与追逐利润的无限性,它们开始把视野放向国际市场,努力将金融资本的密网铺向全世界,努力建构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地位。列宁在这里论述了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几种方式,即资本输出、资本家同盟与大国瓜分世界。通过这些方式,金融资本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某些时候甚至可以影响、支配政治独立的国家。随着金融资本世界统治的逐步确立,正如列宁在法文和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的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 [2] , p. 7)。

首先,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建构自己关系网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与自由竞争时期的商品输出相对应,是垄断的发展所形成的新的输出方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有限性与资本扩张的无限性产生了矛盾,这些“过剩资本”因为资本的逐利性而迫切需要寻找利润较高的投资场所。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许多经济落后地区被迫进入到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为金融资本的资本输出创造了可能。随着资本输出的加剧,输出国在获得了特殊的“利益”,列宁认为“这种利益的性质也就说明了金融资本和垄断组织的时代的特性”( [2] , p. 62)。这种利益是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的结合,通过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从一头牛身上剥下两张皮来”。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的基础,通过在殖民地开设大量银行等方式,资本输出总额不断增加,金融资本的世界经济统治逐渐形成。其次,直接的瓜分世界是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确立世界统治的“直接”手段。伴随着资本输出的加剧,金融资本垄断世界市场的欲望不断膨胀,与在国内扩张的方式一致,各大金融资本“自然地”形成了瓜分世界市场的协议,建立起了国际卡特尔、世界性托拉斯等资本家同盟。金融资本及其相关的政策、意识形态,是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主要动力。在金融资本统治的时代,这些国家为了抢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为了缓和国内因垄断造成的社会矛盾,为了在世界市场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不断进行着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在此基础上,金融资本的世界统治形成了。

4. 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本质探索:虚拟性、寄生性和腐朽性

在金融资本遍布世界的密网覆盖下,世界逐渐被瓜分完毕,帝国主义从萌芽发展到了统治阶段。在这样的过程中,金融资本的虚拟性、寄生性和腐朽性更加明显,以“剪票息”为生的食利者阶层数量不断增加,且日益脱离生产,只靠债权为生;金融资本的垄断形式使社会的发展减缓甚至停滞,富人一味的沉溺于享乐,自然或人为的阻碍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关于虚拟性这一特征,马克思和希法亭都进行了相关论述,列宁也吸收了他们论述的优秀成果;而后两个特征是希法亭所没有注意到的,在这方面列宁认为“他在这一点上比非马克思主义者霍布森还后退了一步”( [2] , p. 97)。在此基础上,列宁探索了金融资本的存在问题和本质缺陷,详细论述了金融资本虚拟性、寄生性和腐朽性的特征。

4.1. 金融资本的虚拟性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提到,金融资本既在不断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掌握,又在不断脱离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本的虚拟化。金融资本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它在发展中与商品的生产过程联系日益减少,金融资本家也不再关注生产过程,只关注货币的增值,单纯靠利息为生,并通过掌握货币的社会权力来对进行垄断和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流通公式得到了简化,金融资本跳过了生产过程,变成了G-G’,这使得金融资本似乎处在一个不断自行增值的过程中,正如大卫哈维所提到的,“货币的‘虚拟形态’——信用‘货币’——被推到了极端,它们与社会劳动的现实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薄弱了” [3] 。金融资本脱离生产过程的虚拟性,使得它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在各类资本中处于最高级、最灵活的地位,因此它的运动规律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本的独特性。正如杨长江在文章中提到的,“金融资本具有相对独立且不断发展着的运动规律……是独特、充满假象而且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 [4] 。从马克思提到的“投机”、“赌博”到希法亭定义的“创业利润”,这一“颠倒错乱形式之母”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赚取垄断利润、进行统治,在专业化的流动中不断实现着“钱生钱”,脱实向虚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因此,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者说生产资本相分离,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及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 [2] , p. 56)。

4.2. 金融资本的寄生性

在金融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下,证券等具有虚拟性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盈利,这使得一部分资本家重视金融交易忽视商品生产,在此基础上,食利者阶层出现了。关于食利者阶层在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增长的原因,大卫·哈维指出,在资本流通中货币具有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为食利者阶层的产生、增长奠定了基础;此外,由于生息资本的流通,资本积累要求他们获得并宣称自己是一种独立于实际生产过程的权力。列宁认为,在垄断这一深刻经济基础下,货币大量聚集起来;随着资本输出以及对殖民地的瓜分,货币资本的数量迅速增加,并且这些资本集中在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中,食利者阶层脱离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只靠寄生其他国家为生,并且这种寄生的获利是巨额的,比对外贸易高四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贷款、投机、证券、担任中介等方式,获取了远超工业生产的收入,它们的寄生性越来越明显,逐渐变为“食利国”或者“债权国”,脱离生产的收入占比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各国加大了对于殖民地的开拓与剥削力度,通过对殖民地开展双重剥削,占有殖民地低廉的生产资料,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方面获取高额利润。

4.3. 金融资本的腐朽性

在金融资本寄生性的趋势下,获得既得利益的资本家为了维持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垄断地位,通过各种方式保证高额利润的获取,金融资本的腐朽性特征愈发明显。腐朽性首先表现在金融寡头为了维持垄断地位,对于技术进步进行人为的阻碍。列宁在文中第八章列举了制瓶工厂主通过收买制瓶机专利阻碍其应用的例子,论述了垄断所带来的金融资本的腐朽性。可能会带来行业革命的发明创造,在被卡特尔收买之后,并不会被用来推动技术进步社会发展,而是被束之高阁,从而排除可能在这一行业可能产生的竞争与革命,维持自己在该行业的垄断地位。其次,腐朽性表现在富人对于享乐的过分追逐,沉溺于享乐不思社会的进步。列宁指出,“在英国,愈来愈多的土地不再用于农业生产,而成了专供富人运动作乐的场所。”( [2] , p. 103)在英国,从事生产的人口占比逐年降低,食利者阶层不断扩大,这使得脱离生产、沉迷享乐的富人越来越多,资产阶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逐渐变小,逐渐转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保守力量。最后,腐朽性表现在金融寡头对于工人阶级的分化方面。金融寡头通过分化工人阶级,形成了许多工人“上层”,通过对这部分人提高待遇、享受选取权来以偏概全,掩盖其余工人阶级的状况。这部分工人“上层”的资产阶级化,使得他们脱离了无产阶级群众,接受资产阶级的领导,为金融寡头服务,从而在工人群体的分化中巩固了金融资本对于工人阶级的统治,维护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社会稳定。

5. 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当代思考:指导意义与当代拓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世界范围内新自由主义政策逐步成为主流,金融资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导着我们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探索。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希法亭、列宁,再到当代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探索,该理论在发展中不断适应着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新时代的今天,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的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也要具有当代视野,进行当代思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展创新。所以本部分将从指导意义与当代发展两方面进行论述,既强调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生命力,又强调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当代扩展。

5.1. 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较列宁所处的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期,金融资本在全球化、数字化的今天具有许多新的特征,深刻影响着世界的经济秩序和格局,在世界市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时代特征发生了改变,但是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金融资本的特点与实质、更科学的把握金融资本的内在矛盾与当代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价值启发意义。

首先,列宁在研究金融资本理论的过程中使用了许多研究方法,这为当今我们深入研究金融资本提供了方法论借鉴。一是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写作中坚持了唯物辩证法,运用了矛盾分析法来对金融资本理论进行阐述。在对金融资本理论论述过程中,列宁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出发,既继承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信用、生息资本、货币资本等金融资本理论的相关论述以及恩格斯晚年的相关思想,又对霍布森、希法亭、布哈林等同时代学者的金融资本、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吸收。通过对这两方面相关理论的继承发展,列宁形成了自己的金融资本理论,扩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的逻辑框架。二是列宁在金融资本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坚持了唯物史观,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研究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新特点,研究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化的新趋势之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思想。

其次,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科学地论述了金融资本的定义、本质与运动规律,这为当今我们深刻认识金融资本奠定了理论基础。金融资本本质上是“资本”,是“以信用体系为中心的特定的资本流通过程”( [3] , p. 445),并不是“钱能生钱”的神秘物。正如第三部分所提到的,金融资本似乎处在一个不断自行增值的过程中,但实际上,价值都是由劳动力所创造的,金融资本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正如恩格斯在致奥古斯特·倍倍尔的书信中所指出的:“在交易所里转手的剩余价值是已经存在的剩余价值,是过去剥削工人的产物。” [5] 此外,列宁也看到了金融资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巩固自己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这一理论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帮助我们克服对于金融资本的崇拜,全面、科学地认识金融资本,既要看到金融资本的积极作用,通过金融资本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又要看到金融资本的消极作用,经济运行的过度脱实向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要对金融资本的扩张本性进行管理与约束。

最后,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详细地阐述了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必然性逻辑,这为当今我们科学解释、有效防范经济危机提供了指导。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的虚拟性特征推动着虚拟经济的占比不断提高,经济泡沫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实体经济的再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金融资本无法自由转换成货币资本,就会使金融资本丧失它的货币基础,形成影响全世界、破坏性巨大的经济危机,给全球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的环节,在当今全球化更为发达的时代,对全球经济仍然具有非常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学习理解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和逻辑,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防范世界经济危机提供理论和思想指导。

5.2. 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当代扩展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也是如此。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创新,回应当今时代的新要求。上一部分中我们提到,金融资本在全球化、数字化的今天具有许多新的特征,例如新自由主义政策推行、银行的地位下降、金融机构兴起,这些都是列宁所没有看到的。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这些时代特征,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进行了当代扩展,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

首先,当代金融资本的概念界定不断外延。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的科技革命的开展,信用、金融领域的业务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产业,全球的联系日益密切,这对当代金融资本的概念界定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当代金融资本的概念进行外延。从覆盖范围来看,当代金融资本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虚拟性,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扮演者重要作用,在全球市场的各个产业中迅速流动,具有跨国界、跨产业的特点,可以被称为“国际垄断金融资本”,是“是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在金融市场及投机活动中使用的货币资本” [6] 。从内容上看,要根据当前的资本主义新变化进行必要扩展。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对银行资本进行扩展,将原来的银行资本扩展为“以垄断性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垄断资本” [7] 。在产业资本方面,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与服务业的兴起,产业资本的概念也不断外延,不仅仅包括传统产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也都被涵盖在内。在此基础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现了“整体性融合”,通过现代公司制度将当代金融市场和当代产业体系相结合。

其次,当代金融资本的本质属性不断深化。本文在第三部分分析了金融资本虚拟性、寄生性和腐朽性的本质属性,这些本质在当代金融资本的发展中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在不断深化,表现更加明显。其一是虚拟性方面,金融资本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而是一种对已经形成的剩余价值进行再分配的资本。在新自由主义政策下,信用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金融领域的相关业务迅速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增多,虚拟资本在这种脱实向虚的趋势下发展迅速,资本的金融化、泡沫化、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二是寄生性和腐朽性方面,当代金融资本发展迅速,这些金融部门只追求利润,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依靠纯粹的金融活动谋生。金融部门的爆炸增长与实体经济的停滞,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金融投机活动中,寄生性不断增加,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除此之外,世界市场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寄生也更加严重,“像德国这样的资本密集型价值体系与孟加拉国这样劳动密集型价值体系进行交易,结果是价值和剩余价值从后者转移到前者去……这是一种‘无声’的方式,让富裕地区以牺牲落后地区为代价变得更加富有” [8] 。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中进行双重剥削,在资本和商品输出的同时对其劳动力进行间接剥削,世界金融市场处于金融寡头和发达国家的统治下。

最后,当代金融资本的控制力量不断增强。金融资本对经济、社会领域的控制力是金融资本的重要特征,正如大卫·哈维所说,金融资本“是关于资产阶级内部一个制度化的权力集团的概念”( [3] , p. 490)。列宁曾经论述了金融资本在经济、政治领域的控制力,在当代,这种控制力更加强大,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与国家的关系方面,金融资本通过贿赂官员等方式影响国家政治,并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公共权力,推动公共部门私有化。例如,在教育、医疗、养老金等社会保障领域,金融资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私营机构开始进入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本身最终变成一盘‘大生意’——这种事在资本的历史上相当常见” [9] 。在与群众的关系方面,金融资本深刻地控制着群众的生活,将每个个体不可抗拒地卷入了金融体系中,“为了家庭和个人的命运,我们不得不与社会资本合作,不得不关心资本的安全,因为整体资本秩序的安全直接决定这个人财富的命运” [10] 。金融资本为群众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个人金融业务,跨越时间配置劳动力价值,使人们通过借贷可以更好地满足需要;但同时,这些信贷业务增加了人们的债务负担,使其陷入到了债务陷阱中,“债务为某些未来价值生产的结构设置好了牢笼。债务是资本实现其现代奴隶制的强力手段”( [8] , p. 312)。

参考文献

[1] [德]鲁道夫·希法亭. 金融资本[M]. 福民,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244.
[2] 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11-12, 44, 7, 62, 97, 56, 103.
[3] [英]大卫·哈维. 资本的限度[M]. 张寅,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7: 459, 445, 490.
[4] 杨长江. 略论当代金融资本[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 6(5): 127-15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34.
[6] [美]约翰·B. 福斯特. 垄断资本的新发展: 垄断金融资本[J]. 国外理论动态, 2007(3): 7-12.
[7] 吴大琨. 金融资本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57.
[8] [英]大卫·哈维. 马克思与《资本论》[M]. 周大昕,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8: 241, 312.
[9] [英]大卫·哈维.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M]. 许瑞宋,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6: 201.
[10] 谢亚洲. “金融资本”与当代新帝国主义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7):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