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表达中的可视化研究
Research on Visualization in Chinese Expression
DOI: 10.12677/ml.2024.124310, PDF, HTML, XML, 下载: 31  浏览: 54 
作者: 杨立杰: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山东 潍坊
关键词: 可视化汉语运用美学作用Visualization The Use of Chinese Aesthetics Effect
摘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如何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成了难题。可视化为解决这一难题应运而生,并表现在方方面面。本文将从汉语运用角度和美学角度具体探讨可视化的表现极其作用,并对汉语表达中运用可视化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Abstract: Today’s society is an information-based society, with a hu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overwhelming, how to obtain effective information from a large number of languages has become a problem. Visualization comes into be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is manifested in all aspects. This paper will specifically discuss the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of visu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application and aesthetics,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in Chinese expression.
文章引用:杨立杰. 汉语表达中的可视化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765-76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310

1. 引言

可视化的概念是来源于拉丁语的visio,即“看”的意思,它可以理解为可见的、直观的、形象的等多种含义 [1] 。可视化经常被应用于诸多领域,如计算机领域、新闻媒体领域、高科技领域等,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对可视化进行系统的阐释。我们在生活中对可视化的理解更多的是来源于新闻媒体的可视化、信息的可视化、文化的可视化等等,而不论是什么,都是建立在语言可视化的基础上,并以此为依托。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表达中可视化现象的研究,使大家对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引起各学科对的重视,充分发挥其作用。

2. 从汉语运用的角度看语言的可视化

从夏商周开始,人们试着将自己的思想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直观的、形象的符号来代表特定的事物,经由社会大众的约定俗成,成为当时通行的文字,由此可见,汉字的从无到有也是一种可视化(此处介于篇幅原因,暂且不展开论述)。汉语运用过程中,除开用文字揭示思想、传达情感以外,标点符号和格式的运用是汉语表达过程中可视化的重要体现。

2.1. 标点

“文字之于语言,是很不够用的。非但语言的极细微处,如音高、音强、音长等,不是文字所能描写尽致;即较大而易查的情形,如语音的停顿、语调的表示疑问或感叹,也不是文字所能表示。因此,我们在文语里,除使用文字之外,还运用若干符号,以助文字之所不及。此种符号,我们称为标点。” [2] 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它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感情,起到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是汉语表达中可视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可视化的主要表现及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2.1.1. 增强文章形式的可视化,更便于阅读

我国古古时候,并没有类似今天的标点符号。古人作文,不论长短,从头到尾,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中间不用停顿符号。甲骨文时期,人们经常用分行或间隔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大约到了春秋时期,才开始有了简单的断句符号,一直到宋代,这种简单的符号才被逐渐推广和使用,并有了具体的形态,即句读。句号用在字旁,读号用在两字中间,古代出版的书籍,特别是经书,一般是不加句读的,句读符号多用于校勘或教学方面。汉代《礼记·学记》上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唐代文学家韩愈也在《师说》中说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由此可见,由于古代的句读都比较简单,有的书籍甚至都没有句读,可视化比较差,因此,古人把断句视为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学会断句是读书人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用经验弥补古代书籍中因缺少系统的标点符号而导致可视化差的缺点。

在标点符号成体系之前,其可视化作用往往被忽略,现在我们所用的标点是在学习古代句读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标点体系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后,标点符号逐渐被重视起来,经过不断的完善与修改,汉语有了非常完善的标点符号系统,使汉语表达的可视化大大提高。一方面,标点符号本身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例如,一般情况下,看到问号,就知道表示疑问;看到省略号自觉地反应出这里可能是表示列举或者是语气的延续、迟缓等等。从另一方面来讲,标点符号能够帮助读者断句,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1.2. 增强文章内容的可视化,更便于理解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醒目,适应视觉要求,而且还有区别文意的作用,使文章意思更加清晰明确,增强可视性。

同样的文字,如果使用的标点符号不一样,那么意思也不一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明代才子徐文长到一位非常有钱的朋友家做客,天色将晚,忽然下起了雨,他打算住下来。朋友却不想留宿,于是在一张纸条上写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徐文长一眼就看出朋友的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但是他假装不知其意,拿起笔在原文上加上标点:“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朋友无奈只好让他住了下来。

由此可见,标点的标法不一样,同一句话也就变成了几种不同的意思,对于读者而言,可视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2.2. 格式

格式,指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出自《北史·崔仲芳传》:“时武帝阴有灭齐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 [3] 现在大多指写作时所遵循的一定的规格样式。格式是一篇文章的门面,通常在看内容好坏之前,读者首先关注的是格式。格式干净、整体、有条理也会大大提高可视化。

由于汉字有自己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之前大部分的出版物都采用直排的方式,字的顺序是由上而下,行列的顺序是由右而左,字体也不固定,或大或小,可视化比较差。在从西方引进标点的同时,为了书写方便,格式大致也是模仿西方的。经过长时间的改革与推行,逐渐采用了西方印欧语横行的办法,排版也有了规范,使读者阅读起来更加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可视化。

发展到今天,各种文体的写作格式逐渐标准化。以大学生毕业论文为例,它包括论文封面、开题报告、论文任务书、论文正文、相关说明五个部分;在论文正文中,又会有具体的格式要求,包括大小标题字体字号、正文字体字号、页眉页脚、页边距、行间距等各方面的设置。论文、公文类文体格式的固化,也是可视化的重要表现,有助于进行系统的管理,更便于人们识别与处理,形成规范。

3. 从美学角度看语言的可视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传统的“白纸黑字”“一板一眼”的规范化模式逐渐被打破,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提高可视化,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闻媒体以及其他需要用文字向人们传递信息的各行各业越来越多地开始寻找一条新的道路,一条可以从过去穿越到现在、通过眼睛直达心底的道路。

3.1. 表现形式

3.1.1. 放大加粗

放大加粗就是将一篇文章中想要突出的部分文字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报刊新闻中,人们经常用较大的字号来写文章的标题,并对其加粗,以便读者在第一眼看到报纸或杂志时,就首先被标题抓住眼球,引起兴趣。例如,本篇论文将各级标题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字号并加粗,将文章的层次结构具体而有条理地呈献给读者。

3.1.2. 涂色

涂色经常是伴随放大加粗的方式一起出现的,版面设计中最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元素就是色彩,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语言。在一篇文章中,作者通常会将标题涂成黑色,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涂成红色,再将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涂成其他醒目的颜色,这样,当读者阅读时,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重要的信息,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大的价值。

3.1.3. 背景色

传统纸媒材料(书籍、报刊、杂志等)大部分都是白纸黑字,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文本和背景的搭配,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起,淡粉色或其他颜色作为背景色的报刊杂志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背景色越来越成为增强可视化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协调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艺术的美感,让人过目难忘。例如,伦敦《金融时报》就是用粉红色纸印的报纸,不仅提高了对眼睛的舒适度,充分保护视力,而且营造安静、祥和的氛围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将读者带进阅读殿堂。

3.1.4. 插图

《辞海》对插图的解释是:“指插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的形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 [4] 现代插图定义为用绘画、摄影、图形文字以及图标说明等形式表现书籍、文章内容等信息元素的内涵且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视觉造型符号。因此,插图是可视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例如,我们在中学时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文章中对詹天佑参与修建的“人”字形铁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但是如果只读这段话,对于没见过的同学要弄清这“人”字形铁路究竟是如何在山间修建的,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课文中加了一幅美丽、真实的插图,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一目了然。

3.1.5. 漫画

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指出:阅读文字能使人记住10%,观看图画则能记住30%。漫画是一种具有幽默性、讽刺性和哲理性的绘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是一种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强烈的感官刺激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语言的可视化。例如,之前网络热词“蓝瘦,香菇”风靡整个网络,不久一张画着哭脸的蓝色香菇漫画成为年度最火热的表情包。漫画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受,又能紧扣社会、网络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引人深思。

美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总是依附于具体的典型的形象之中。当然,除上述列举的六种表现形式以外,美学角度还有很多可以提现可视化的表现形式,例如斜线、下划线、艺术字等,此处就不一一展开说明。

4. 作用与影响

语言的可视化就是通过上述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体现的,与此同时,在可视化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是巨大的。

4.1. 为日渐衰弱的传统纸媒注入新的活力

报纸的价值就在于读者阅读其传递的消息和咨询,所以报纸会包含大量的文字以及图片,但是,由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对于新媒体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从而忽视了传统纸媒的作用。与新兴数字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确实处于劣势地位,并逐渐让位于新兴数字媒体。同时,移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获得以及共享十分方便快捷,在信息的加工组合上也不会受到约束,在信息量和内容上都远远不是传统纸媒可比拟的。

在这样严峻的挑战之下,能够提高可视化的各种手段无形之中就为传统纸媒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加粗放大标题,迅速抓住人的眼球,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每个小标题涂色,使读者快速获取重点信息,提高阅读效率;精选图画、插图,用丰富的图案代替枯燥的文字,图文结合,增强趣味性,提高可读性;选用对人眼舒适度最好的背景色,注重各种图片色彩搭配的协调性,为读者营造一种轻松、舒适、愉快的阅读氛围……凡此种种,可见增强可视化对传统纸媒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鲸吞蚕食、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不断提高可视化是非常必要的。

4.2.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有很多让我们忽视的东西,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可视化的重要作用,遍布于各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人们默默地服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绿灯变换着不同的颜色,提示人们何时该走,何时该停;为避免尴尬情况的发生,洗手间的门上贴着不同的性别标志;公交车站牌贴心地用不同颜色显著标明每路车的始发时间、末班时间、行车方向以及票价;每个路口绿底白字的路标(此处为青岛路标颜色,其他城市可能会有不同)由中文、英文和指向性箭头组成;还有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招牌、各种交通标志、花花绿绿的传单……

可视化为我们带来的便利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成为举重若轻的组成部分。有时甚至与社会、时代热点的传播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在新媒体领域,可视化已然成为一个趋势。在严峻形势下,传统纸媒如何生存,海量信息如何在传统门户网站、短视频平台及双微平台脱颖而出,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本文从汉语运用、美学和作用影响三个角度对汉语表达中的可视化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阐释,旨在从传统行文布局方面尽最大可能提高可视化,抓住用户思维,掌握受众需求,提升影响力,进而达到汉语表达理想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嵇颖婕.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可视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22.
[2]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M]. 北京: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3] 王力. 古代汉语[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4] 辞海[M]. 北京: 中华书局,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