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完善的友爱”的伦理意蕴及价值——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文本分析
On the Ethical Implication and Value of Aristotle’s “Perfect Friendship”——A Textual Analysis Based on Nicomachean Ethics
DOI: 10.12677/acpp.2024.134118, PDF, HTML, XML, 下载: 61  浏览: 137 
作者: 邓锦慧: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友爱德性友爱德性逻各斯城邦共同体Friendship Virtuous Friendship Virtue Logos City-State Community
摘要: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友爱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阐释。其中,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德性友爱,认为其实现了友爱的最高形式,相较于另外两种友爱具有价值优先性。因此,亚氏将其视作“完善的友爱”,并将其归结于一种伦理德性。在探究“完善的友爱”的根源后,可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真正的自爱,二是善意之心。前者与人类灵魂中的逻各斯部分相关,后者与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相关,二者在“完善的友爱”中完成了有机统一。此外,亚氏还认为,“完善的友爱”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城邦共同体都极具价值。对个人而言,“完善的友爱”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培养和完善德性、获得福祉和实现幸福的重要方式。对城邦共同体而言,“完善的友爱”对构建理想城邦具有范式作用,是发展政治友爱的基础,也对最高公正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Abstract: In Nicomachean Ethics, Aristotle gives a detailed and in-depth explanation of friendship. Among them, Aristotl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virtuous friendship, believing that it realizes the highest form of friendship and has value priority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kinds of friendship. Consequently, Aristotle regarded it as “perfect friendship” and attributed it to a kind of ethical virtue. After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perfect friendship”, it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wo aspects: one is true self-love, the other is kindness. The former is related to Logos, the noblest part of the human soul, while the latter to the most precious emotion of pure good will, and the two are organically united in perfect friendship. In addition, “perfect friendship” is of great value both to individuals and to city-state community. For individuals, “perfect friendshi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one’s own value, cultivate and perfect virtue, obtain well-being and achieve happiness. As for city-state community, “perfect friendship” plays a model role in building an ideal city-state,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friendship, and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supreme justice.
文章引用:邓锦慧. 论亚里士多德“完善的友爱”的伦理意蕴及价值——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文本分析[J]. 哲学进展, 2024, 13(4): 789-79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4118

1. 引言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针对“完善的友爱”提出了其富有洞见的见解。在亚氏看来,“完善的友爱”作为一种伦理德性,实现了友爱的最高形式,不仅对个人而言极具价值,而且对构建理想城邦具有范式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卷二、卷八和卷九的文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论述:(1) 何谓“完善的友爱”?(2) 何为“完善的友爱”的来源?(3) “完善的友爱”对于个人的价值所在;(4) “完善的友爱”对于构建理想城邦的意义。

2. 何谓“完善的友爱”?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三种事物值得人们所爱,即有用的、令人愉悦的和善的事物,并相对应地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友爱:有用友爱、快乐友爱和德性友爱。这三种友爱还具有价值排序上的先后性。其中,德性友爱作为一种伦理德性,实现了友爱的最高形式,被亚氏视作“完善的友爱”。

(一) 三种类型的友爱

有用友爱,即人们因能从对方身上获取有利于自身的好处而产生的互爱,是察觉到对方对自己有“工具性”利益而发生的。这种工具主义的友爱充满了目的性和现实性,其双方亲密度和德性程度是三者中最低的。因为,双方的友爱关系是基于共同利益维持的,并不是为了完善自我的德性或成全对方的德性,倘若一方无法再给另一方提供任何好处时这种友爱便会随之破裂。

快乐友爱,即人们因能从对方身上感到愉悦而产生的互爱。这种友爱是建立在共同愉悦感的基础之上的,随着令双方愉悦的事物的变化,快乐友爱也会随着很快变化。亚里士多德还以“受感情驱使,以快乐为基础”的论断诠释了快乐友爱的动机。从合德性的角度来看,快乐的友爱在德性程度上比有用的友爱更高,因为快乐的友爱其形成过程是非功利的,有上升为善的友爱的空间。

德性友爱,即人们因对方自身之故而产生的互爱,每一方都因对方本身的内在善而希望对方好,即这种友爱是建立在德性品质的基础之上的。正因如此,在适用主体上,德性友爱只发生在公道的好人之间,是“好人和在德性上相似的人之间的友爱”( [1] , p. 128)。

(二) “完善的友爱”所属的友爱类型

在亚氏的衡量视野中,三种类型的友爱是处在价值序列当中的,即具有价值排序上的先后性。亚氏认为,有用友爱和快乐友爱是较低级的友爱,甚至说它们似乎不是真正的友爱。但他非常重视德性友爱,认为其相较于前两种友爱具有价值优先性,将其视作“完善的友爱”,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德性友爱具有持久、稳定的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前两种类型的友爱都不具备持久的性质,仅具有偶发性。因为好处和快乐都是易变的,倘若一方无法再给另一方提供好处或快乐,那么这两类友爱就会随之解体。德性友爱则是基于德性产生和维持的,而德性原本就是一种持久的品质。只要关系中双方仍是具有德性的好人,友爱便会一直持存,且双方互相信任,不易受到离间。譬如亚氏所言:“他们对对方友爱,不是出于偶然因素,而是出于每个人都爱对方的品质。所以在这些人之间存在的友爱,只要他们的德性品质还在,就一直存在”( [2] , p. 1156b10)。

第二,德性友爱实现了“有用、快乐、本身之善”三者相统一,即“每一方都既在总体上是好人,又相对于他的朋友是好人,因为好人既是总体上好又互相有用,并且相互之间也在这两种意义上令朋友愉悦”( [2] , p. 1156b15)。具体而言,德性友爱是建立在德性基础之上的,双方都是具有德性品质的好人,因被对方的德性品质所吸引,互相做出发自内心的友善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德性品质。对于好人来说,能令其愉悦的便是德性,所认为有用的便是不断追求促进自身的善即德性。因此,他们在具有内在善的德性友爱中,同样获得了有用和愉悦。这就是说,德性友爱本身中就包括着有用友爱和快乐友爱中相互有益和愉悦的部分,却相较之显得更为纯粹。此处的“有益”和“愉悦”都是非工具化、功利化的,因为因朋友自身之故而产生的友爱与追求利益和快乐而建立的友爱是不同的,其交互结果的性质也是不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氏将德性友爱视作“友爱的最高形式”( [2] , p. 1156b24)。

第三,“德性友爱之中还存在一种高贵的意愿,即它所指向的目的是人本身”( [3] , p. 95),呈现出向目的之善的人本身的回归,而非将人视作手段或工具。那么亚氏所认为的“人本身”是什么呢?亚氏在第一卷谈到“幸福是什么”的问题时,提出“理性是人性中最本己的东西”( [2] , p. 1097b30)。他将人的功能和生活相结合来考察幸福,认为人的功能就是理性的现实活动,人的善和幸福也存在于这种功能的实现当中。亚氏认为,德性友爱聚焦于人的理性回归,是由理性指引的、真正的、属人的活动,因为“一个人合逻各斯的行为才真正是他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出于意愿的行为”( [2] , p. 1169a2)。

(三) “完善的友爱”作为一种伦理德性

亚氏认为,“完善的友爱是一种德性,或包含一种德性”( [2] , p. 1155a4),并且这种德性对应于人类灵魂上的逻各斯部分,被亚氏称为道德德性。德性在亚氏的规定中是一种使事物状态好并使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而幸福作为一种实现活动,其实现必然需要“完善的友爱”。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亚氏“幸福自足的人是否需要朋友”的疑问具有悖论色彩,即如果一个人没有“完善的友爱”中的朋友这一最大的外在善,便不可能是幸福自足的。

“完善的友爱”作为一种伦理德性,特别强调“主动行动”:其一,在养成上,亚氏认为“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 [2] , p. 1103a24)。自然赋予了人们获得“完善的友爱”的潜能,即人的社会性天赋和灵魂中的逻各斯部分。但是,如果要真正获得,那就必须要求行动、去运用,并达到习惯的程度而得以完善。其二,只有通过主动行动,让善意之心被对方所知,才有可能将完善友爱之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存在。其三,“完善的友爱”的本质在于“主动去爱”,而非“等待被爱”。在完善的友爱中,双方都通过“主动去爱”而实现了“完善的友爱”这一德性。这是因为,“每一方都在逻各斯的驱使下因对方之德性而主动去爱,也正因如此同时地促进着自身德性的提升。”( [4] , p. 36)在亚氏看来,德性必须通过某种符合逻各斯的活动来实现自身并将其表现出来,而“主动去爱”便是这种活动。

此外,“适度是德性的特点,这种适度是由逻各斯规定的”( [2] , p. 1107a1),并且“德性是与快乐和痛苦相关的,产生最好活动的品质”( [2] , p. 1104b28)。作为一种伦理德性,“完善的友爱”同样也是一种适度的活动,也与快乐和痛苦相关。详细而言,一旦人在友爱关系中发觉痛苦比快乐更多,那么这段友爱关系就偏离了适度,也不再是“完善的友爱”。这是因为,有一方在友爱中放弃了理性对其的作用,转而投向使他更愉悦的非逻各斯的部分。可见,逻各斯对“完善的友爱”至关重要——在逻各斯的控制下,“完善的友爱”出于一种理性和情感的平衡状态,并且这种适度是针对人自身所处的具体情境而言的情感和行为的适度,使友爱的双方都处于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

3. “完善的友爱”的根源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氏花了大量笔墨来完善友爱的根源,并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源于真正的自爱,二是源于善意之心。前者与人类灵魂中最高贵的部分(逻各斯)相关,后者与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纯粹善意)相关,二者在“完善的友爱”中完成了有机统一。

(一) “完善的友爱”的自爱本质

在亚氏看来,“完善的友爱”所具有的特征,都在有德性的好人与他自身的关系中得以体现,该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友爱所具有的自爱本质。依其所言,“朋友是另一个自身”( [2] , p. 1166a30),人们怎么对待自己就怎么对待朋友。因此,如果要形成和维持完善的友爱,那么“作为友爱主体的好人也应当与自身处于一种德性的关系”( [5] , p. 38),即处于某一种自爱之中。所以,有必要对自爱的种类进行区分,由此进一步考察“完善的友爱”源于何种自爱。对此,亚氏区分了两种自爱,即贬义自爱和褒义自爱。

在贬义自爱中,人们的目的是满足灵魂中的无逻各斯(欲望)的部分,将钱财、荣誉和肉体看作是最高善去追求,因而人们是自私自利的,只考虑自己,将他人都当作工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与自身不一致,欲求和希望的事物不同,并最终患上“精神分裂”(一部分灵魂在把他拉进邪恶的过程中是快乐的,一部分灵魂即理性的部分却感到无比痛苦,因此他们在快乐后往往会陷入悔恨),需要同别人凑在一起逃避与自身的独处。这衍生出的是一种存在于坏人之间的“畸形的友爱”,这种意义上的自爱应当公正地受到谴责。可见,贬义自爱不可能是“完善的友爱”的根源。

褒义自爱与德性友爱一样,只存在于好人之间。在褒义自爱中,好人在理性的指引下促使自己高尚,满足自身合逻各斯的部分。所以,他们总是做公正的、节制的或任何合德性的事情,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做出牺牲来保留高尚。可见,褒义自爱是德性意义上的自爱,是将灵魂当中的逻各斯部分的实现活动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氏认为,只有褒义自爱才是真正的自爱,因为褒义自爱是合逻各斯的行为,是出于理性和意愿的行为,也真正是人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褒义自爱下,好人与自身的关系十分和谐——他们与自身始终保持同一性,在理性使然下全身心地追求善,目的是为了真实自我,并且希望与自身一起生活、同自身悲喜与共。这恰恰符合了亚氏“完善的友爱”的特征,即“因另一个人自身之故,而希望并促进那个人的善、希望他存在、希望与他悲喜与共的人”( [2] , p. 1166a5)。因此,只有褒义自爱能够发展出“完善的友爱”。

(二) 纯粹的善意之心

关于“完善的友爱”的第二个来源,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善意之心,即“善意是友爱的始点”( [2] , p. 1167a1)。需要明确的是,“善意”与“友爱”并不等同,善意之心只是由于某种机缘而突然希望他人好,是突然产生的、表面性的,也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让对方知晓。但是,善意之心与“完善的友爱”一样具有德性的特征,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善意是产生于德性与公道的”( [2] , p. 1167a17)。并且这种善意是纯粹的,是朝向他人而非自己的。当他人展现出高尚、勇敢等德性品质时,我们会对其产生善意。

善意之心与“完善的友爱”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即善意是尚未发展的友爱。当我们被对方展现的德性品质所吸引而产生善意之心时,如果继续下去就能形成共同的道德,善意便可以成为“完善的友爱”。

4. “完善的友爱”对个人的价值

亚氏认为,“完善的友爱”对个人而言是十分值得追求的,是最大的外在善。这是因为,人们在促进好人朋友的善时,会感到自身作为人的价值得以实现。并且还可以通过与其的共同生活,培养和完善德性,形成更稳固的共同道德,维持双方的德性水平。总而言之,“完善的友爱”对个人来说,是培养和完善德性、获得福祉和实现幸福的重要方式。

(一) 技匠比喻:自我价值的实现

亚氏提出了著名的“技匠比喻”,探讨了技匠为何钟爱他的活动所创造的产品。首先亚氏明确了“一个事物能够是什么,就在于它在实现活动中实现了什么”( [2] , p. 1168a8)。技匠在制作产品时,是将自身作为人的存在投射到了产品当中,这个过程是一个实现的过程,而人是通过实现活动存在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产品就是实现活动中的制作者即技匠本身。无可否认的人,技匠在实现自身的活动中必然感到满足,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高贵的,并且产品的存在使得这种实现活动给技匠所带来的愉悦和期望是持久的。因此,技匠自然十分钟爱他的活动所创造的产品。

“技匠比喻”同样可以推及到“完善的友爱”中施爱者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完善的友爱”中双方既都是施爱者也都是被爱者,这里探讨的是其中的一个切面,即一方作为施爱者时的情况。施爱者因对方德性之故而愿望和促进对方的善时,会感到自身作为人的德性和价值得以实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高贵尚的,并感到长久的满足。正因如此,在后续讨论“幸福的人是否需要朋友”时,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本身就陷入了逻辑悖论,因为幸福的人是不可以缺少完善的友爱的。如果缺少了,就不能说具备了完满的德性,自我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实现。正因如此,亚氏才说,幸福的人也至少需要一个朋友来承受其善举。

(二) 共同道德:维持德性的水平

亚氏特别强调,“完善的友爱”中的双方必须具有共同的道德,揭示了德性上的一致性对“完善的友爱”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二者之间还呈现出一种交互作用,即一致的德性不仅促成了“完善的友爱”,是其必要条件,而且“完善的友爱”也反过来维持了德性的水平,使双方的德性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在“完善的友爱”下,“双方互相间不会提出坏的要求,也不会提供坏的帮助,甚至可以说完全杜绝了这种事情。有德性的人的本性是,既不会自己犯错误,也不会允许朋友犯错误”( [2] , p. 1159b5)。在“完善的友爱”中,由于双方都是有德之人,而有德之人首先不会自己作恶,不会要求朋友助纣为虐,给朋友以坏的影响,也不会容许朋友作恶,为其提供坏的帮助。不仅如此,亚氏还提出“一个朋友是另一个自我或一个第二自我”,朋友对于自我而言是一面镜子,能够从对方那里看到关于自我的映像,在感知对方的德性品质的同时,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德性。因此,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上的“完善的友爱”,有助于维持朋友双方的德性水平,维持其德性的稳定,防止任何一方掉入恶的泥潭中。

那么,如果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使得一方变坏了,另一方还要与其保持友爱吗?这便涉及到了亚氏关于“友爱的终止”的讨论。亚氏认为,这要看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做法:如果变坏的一方没有变好的意愿,那么就要放弃他,因为“好人是不会爱不可爱的东西的”( [2] , p. 1165b15);如果变坏的一方还有能力变好,那么就尽力帮助他,并且“与其在物质上帮助他,还不如帮助他恢复从前的德性”( [2] , p. 1165b18),这对于友爱而言才是更恰当的。可见,“完善的友爱”能使朋友双方的德性得到较好的维护。

(三) 共同生活:培养和完善德性的方式

亚氏强调“完善的友爱”中的共同生活。在他看来,决定一个人是不是他自己的最重要因素是思考部分,思考部分也就成为了人的主要部分,沉思活动同样也就成为了人类享得福祉所必经的途径。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为感觉能力所规定,“人的生命则为感觉与思考两方面的能力所规定”( [2] , p. 1170a15),即人的生命主要在于在实现活动中去感受、去思考。而在“完善的友爱”中与有德性的朋友共同生活,对一个人的感受和思考都至关重要。具体而言。

在感受方面,在“完善的友爱”中,一个人可以在促进朋友的善的实现活动中,感知到对方和自己本身的存在,获得高尚和持久的满足。并且朋友双方都必须一道去感受对方对其存在的感觉,由此形成了共同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生条件上,亚氏提出“这种休戚与共的同感,通过共同生活,通过语言和思想的交流而发生”( [2] , p. 1170b12)。也就是说,共同感觉也与下述的共同生活中的沉思活动和思想交流密切相关。

在思考方面,在“完善的友爱”中,朋友间可以在共同生活中通过语言和思想的交流来进一步思考,开展沉思活动。而且亚氏还认为“共同生活对人而言的意义就在于这种交流,而不在于像牲畜那样的一起栓养”( [2] , p. 1170b13)。好人朋友对一个人的沉思活动和思考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好人朋友及其实践是沉思活动的重要对象。好人“需要沉思好的和属于他自身的实践,而他的好人朋友的实践便是这样的实践”( [2] , p. 1170a3)。并且,由于这种实践具有两种愉悦性,好人以沉思他的好人朋友的实践为愉悦。其二,持续的沉思活动需要好人朋友的陪伴。因为,人作为天生的社会性动物,“只靠自身很难进行持续的实现活动,只有同他人一道才容易些”( [2] , p. 1170a6)。

可见,只有在“完善的友爱”中与好人朋友共同生活,人类才能充分感知到生命的存在,以及进行思想交流与沉思活动。并且以共同生活为载体,使得朋友双方都能在其中提高德性、获得福祉,进而触碰到真正的幸福。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亚氏说:“高尚者的友爱是高尚的,并随着他们的交往而发展。而且他们都在积极的实现活动中相互促进,也似乎变得更好。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把对方身上值得欲求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榜样,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 [2] , p. 1172a10)。”那么可以说,在“完善的友爱”中,与好人朋友共同生活,是培养和完善德性、获得福祉和实现幸福的重要方式。

5. “完善的友爱”对理想城邦的价值

亚氏对“完善的友爱”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它对于个人伦理德性的价值,而且还因为它也是维系城邦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实际上,亚氏所说的个人德性是和城邦共同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个人德性也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得到实现。毕竟在亚氏看来,人之本性除了理性之外,还有社会性,“人按其本性而言确实是生活在共同体中”( [2] , p. 1197b12)。需要注意的是,当亚氏把城邦看成是个人德性能够在其中得到充分实现的共同体时,他所指的是理性状态下的、最好的城邦。那么,理想城邦作为实现个人德性的唯一政治形式,与“完善的友爱”有何关联呢?

(一) 发展政治友爱的基础

亚氏提出:“完善的友爱是把城邦联系起来的纽带”( [2] , p. 1155a20)。在亚氏看来,“完善的友爱”本身就是一种共同体。在“完善的友爱”中,由于存在相似的德性,以及出于对善的共同关注和追求,人们合乎本性地追求共同生活,并自愿地组成共同体。“这也对城邦公民之间的相处模式提供了一种范式——在理想城邦中,所有公民都应该认可和追求共同的善。”( [6] , p. 47)因此,完善的友爱作为因对善的共同关注和追求而形成的共同体,就成为了构建理想城邦的基础。

说到共同的善,就不得不考察亚氏对于“团结”这一概念的阐释。亚氏提出:“团结似乎就是政治的友爱”( [2] , p. 1167b3)。他认为,团结是指城邦公民对共同利益意见一致、愿望相同,并选择同样行为以实现共同意见。这对构建理想城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团结是如何发生呢?或者说城邦公民如何才能愿望和追求一致的事物呢?在亚氏的视野中,“团结只存在于公道的人之间”( [2] , p. 1167b6),认为他们是以同样的东西为根基的,这种东西便是由逻各斯控制的德性。所以,好人不仅与自身团结,相互之间也团结。因此,在城邦共同体中,他们总是认可和追求共同的善,具体表现为追求稳定持久的公正与利益。

当然,政治友爱即团结并不能与“完善的友爱”等同,前者与公共利益相关,后者与个人德性相关。但是,“完善的友爱”仍然对发展政治友爱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第一,完善的友爱对于城邦公民德性的习得、维持和提升至关重要,是培养有德性之人的温床。第二,“完善的友爱中人们对善的共同关注和追求,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城邦中的共同利益,毕竟稳定持久的公正与利益在理想城邦中便是一种善”( [6] , p. 27)。

(二) 促进最高公正的形成

亚氏认为,理想城邦需要最高的公正来维持,而公正又与“完善的友爱”密切相关。譬如亚氏所言,“友爱如同公正,涉及的是同样的对象,在同样的范围内。在每一种共同体中,都有某种公正,也有某种友爱。共同体的范围有多大,就在多大范围内有某种友爱,也就在多大范围内存在公正的问题”( [2] , p. 1159b25)。可见,“完善的友爱”与公正是存在某种关系的。是何种关系呢?亚氏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公正就包含着友爱”( [2] , p. 1155b25)。这是因为,在“完善的友爱”中,有德之人不但本身具有公正的品质,而且为了闪现善在活动中也会表现得公正。由此,“那些因德性之故而结成友爱关系的人,由于都互相希望对方好——这是德性和友爱的本性,都努力做到这点,所以他们之间就不会有抱怨和争吵”( [2] , p. 1162b7)。也就是说,“完善的友爱”之所以不可能出现抱怨和指责,是因为有德之人的本性就是希望和促进对方的善,这就不会有诸如回报等不公正的事情发生。换言之,“完善的友爱”中拥有最高的公正。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认为“完善的友爱”促进了最高公正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廖申白. 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
[2] 亚里士多德. 尼克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3] 付文博. 重拾友爱中的目的之善——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有感[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 5(5): 95-96.
[4] 王玥琦. 友爱、自我与他人[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5] 杨根东. 论完善的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意义[J]. 理论界, 2018(Z1): 35-43.
[6] 陈荟婷. 论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念与共同体形式[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