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偏苗族服饰的变化与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Miao Costumes in Longlin Autonomous County, Guangxi
摘要: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偏苗是隆林的六种苗族支系之一,文章也将从隆林偏苗族服饰的发展现状展开深入探讨。偏苗服饰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其生存与传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生存空间受挤压,传统服饰审美观念淡化,传统女红工艺衰落及服饰本身的现代传承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要突破苗族服饰传承的困境,实现偏苗服饰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bstract: Longlin Autonomous County,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s a place inhabited by many ethnic groups and has a rich and colorful ethnic culture since ancient times. Among them, partial Miao is one of the six Miao tribes in Longlin, and this paper will als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Longlin partial Miao costumes.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present, its survival and inheritance have been seriously challenged, the living space has been squeezed, the aesthetic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lothing has been diluted,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women’s red craft and the modern inheritance of clothing itself has greater limitations, etc.,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of Miao clothing inheritance, to achiev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iao clothing.
文章引用:冷佳航, 王振豪.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偏苗族服饰的变化与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5): 29-3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5360

1. 引言

早在十七大报告中便提到:“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因此,保持民族传统服饰的民族性、多样性、实用性并使其展现独特的时代特征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族传统服饰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复兴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是民族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2014年,广西隆林偏苗服饰制作技艺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名录。偏苗服饰有着丰富的服饰文化内涵,同时也承载着偏苗族的独特精神内涵 [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西隆林偏苗服饰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冲击,通过对偏苗服饰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其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对偏苗服饰的新发展提出创新性发展建议,从而探讨出一条适合广西隆林偏苗服饰发展的道路。偏苗传统服饰作为偏苗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快节奏的现代人们生活中,通过对其创新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以起到唤醒民族文化身份、增强民族责任感的作用。

2.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偏苗服饰的起源

偏苗族的服饰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部落时代 [1] 。据史书记载,偏苗族起源于南方的原始森林,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偏苗族的服饰常常以当地植被的颜色为主,如深绿、浅黄、嫩红等,使服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这种色彩的运用既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也让人们在穿着这些服饰时更加融入周围的环境,呈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感。此外,偏苗族的服饰也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古代,偏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因此他们的服饰设计考虑到了保暖和便利性,传统的偏苗服饰主要以棉、麻、丝等天然材料为主,选用了富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染料,使得服饰色彩鲜艳且不褪色,同时还能适应湿润的气候。

随着时代的推移,偏苗服饰逐渐演变为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在服饰上,偏苗族人民独具匠心地融入了丰富的刺绣和手工艺技术。传统的花纹图案如山水、花草、虫鱼等元素,在服饰上得以精湛地展现,每一件偏苗服饰都是匠人经过数日数夜的精心制作,体现了民族传统工艺的卓越之处。偏苗族的服饰不仅在技艺上独具特色,更在文化内涵上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服饰上的图案往往传承了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通过这些图案,偏苗族人民将自己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传承下来。例如,一些服饰上的凤凰、龙等神兽图案,代表了偏苗族人对美好未来和祥和生活的向往 [2] 。

3. 偏苗服饰的发展现状

隆林偏苗族服饰的发展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传统的偏苗族服饰以手工纺织为主,采用当地特有的植物纤维,如苎麻、蚕丝等,经过复杂的编织和染色工艺,呈现出独特的图案和色彩,这些服饰保留了古老的手工艺传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偏苗族服饰。

近年来,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偏苗族服饰在设计和制作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创新。传统的手工纺织逐渐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得偏苗族服饰在质感和外观上更加出色。同时,设计师们在服饰的图案和样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将更多的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偏苗族服饰更具时尚感和艺术性。不仅如此,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偏苗族服饰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旅游景区,游客可以欣赏到正宗的偏苗族服饰表演,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尽管偏苗族服饰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之一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年轻一代对手工艺的兴趣不如前人。因此,如何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到偏苗族服饰的制作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同时积极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以保持偏苗族服饰的独特魅力。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相信隆林偏苗族服饰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

4. 偏苗服饰的发展困境

4.1. 大机器生产对偏苗服饰的冲击

现代大机器生产的崛起对偏苗族传统服饰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偏苗服饰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在效率和成本上无法与机器生产相抗衡,这导致了偏苗族传统服饰的生产逐渐萎缩。以前靠手工织布、手工刺绣等技艺传承的制作方式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大规模生产的服装,这无疑削弱了传统偏苗服饰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 。

现代大机器生产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趋势,使得偏苗族传统服饰在设计和风格上逐渐失去了独特性。机器生产的服装往往追求规模化、标准化,而忽视了民族特色和传统元素的注入,这导致了广西隆林偏苗族传统服饰在外观上与其他地区的服装越来越相似,失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这对于维护和传承偏苗族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隆林当地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偏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实现对隆林偏苗服饰的创新发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2. 现代生活方式对隆林偏苗服饰的冲击

因现代生活方式和衣饰习惯的改变,现如今,偏苗服饰的基本是老一辈在生活中常常穿戴,中年一辈的人会在红白喜事穿这些正式服装,年轻人一代一般在苗族传统节日跳坡节的时候穿戴。伴随老一辈的故去,其文化也将随之弱化。传承群体的改变对苗族服饰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件完整的苗族盛装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愿意花费几年时间去制作一件传统工艺服装的人逐渐减少,传承群体的质量和数量也面临挑战 [4] 。并且偏苗服饰在广西苗族的传统生活中逐渐从日常服饰转变为成为礼仪服装,很少有偏苗族年轻人愿意穿着传统服饰,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在商店买回的成衣。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只是在节日、宗教、丧葬、婚礼、庆典等仪式上才能看到,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传统的苗族服饰俨然成为现代苗人在不同仪式上的礼服。

4.3. 当代时尚潮流审美的冲击

偏苗族服饰是偏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年轻人开始追求时尚和潮流,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现象对于偏苗族服饰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穿着时尚潮流的服装,而不是传统的偏苗服饰,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

时尚潮流对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偏苗服饰的冲击体现在服饰设计上,随着时尚潮流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服装设计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偏苗服饰花卉、山川、龙凤、寿桃、蝴蝶等已经与当代主流审美相背离,无法迎合当今青少年群体的审美要求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金钱购买一些时尚潮流的服饰,这种消费观念的改变导致偏苗族服饰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偏苗服饰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传统偏苗服饰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时尚潮流的元素,推出更具创新性和时尚感的偏苗族服饰,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偏苗族文化。

5.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偏苗服饰发展之路探究

5.1. 人才引进,技艺革新

引进人才是振兴偏隆林苗服饰制作技术的关键一步。传统技艺需要新鲜的血液来注入活力,因此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隆林当地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招聘优秀人才等方式,将现代设计、工艺制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引入偏苗服饰的制作领域,从而提升隆林偏苗服饰的制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对偏苗服饰制作技术进行革新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一环,革新并不是简单地改变传统,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可以从材料选用、工艺流程、设计理念等方面入手,引进先进的制作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制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要注重挖掘和保护传统工艺的精髓,使之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3] 。

此外,加强隆林偏苗服饰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也是推动偏苗服饰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一个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形象设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参加各类展会和展销会等方式,拓展市场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振兴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引进人才、革新技艺是至关重要的举措。广西隆林县偏苗服饰制作技术的革新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可以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5.2. 加强文化宣传,树立民族自信

隆林各族自治县要注重挖掘偏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对偏苗族服饰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宣传活动将焦点放在了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上,通过丰富的文字和图文并茂的展示,向人们展现了苗族服饰的源远流长,传承千年的历史底蕴,激发人们对苗族服饰文化的浓厚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文化的珍贵性。

在宣传中要强调苗族服饰的独特设计与工艺,偏苗族服饰以其精湛的手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备受赞誉,通过对服饰制作过程的介绍,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每一件偏苗服饰背后的匠心独运,要注重通过实地拍摄、展览等形式,展示偏苗族服饰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这样的宣传不仅让人们欣赏到苗族服饰的艺术价值,更能让他们体会到苗族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

苗族人民将服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传统节庆中穿戴,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装束,通过真实展示苗族人民在各种场景中的着装,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苗族服饰的生活气息,由此让人产生对这一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宣传还要通过对苗族服饰背后寓意的挖掘,强调苗族服饰所传递的文化内涵。苗族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通过对服饰图案、颜色、配饰等元素的解读,宣传活动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苗族人民对于自己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这有助于塑造本地民众对苗族文化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传承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5] 。

广西隆林自治县通过对苗族服饰文化的深度宣传,不仅使本地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宣传工作有助于提升苗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使其更加自豪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而博大的文化遗产。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广西隆林自治县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本土文化的繁荣而不懈努力。

5.3. 图案、样式创新,传统与时尚相交融

在偏苗族的传统服饰中,图案的设计多以寓意吉祥、祈福为主,一些常见的图案包括龙凤、寿桃、蝴蝶等,这些都代表着繁荣、长寿和幸福。龙凤图案通常出现在衣襟、袖口等位置,寓意着男女之间的和谐共处 [2] 。而寿桃则常常出现在衣服的腰部位置,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蝴蝶图案则被赋予了美好的爱情寓意,因此常见于婚礼等重要场合的服饰中。除了图案的设计,偏苗族的服饰在样式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传统的偏苗族服饰多采用鲜艳的颜色,如深绿、浅黄、嫩红等,突显了苗族文化特色,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创新中,可以巧妙地将传统的花草纹样与现代的几何图形相结合,使服饰更富有层次感和时尚感。例如,一些服装上出现的藤蔓纹样,通过简化和抽象,变得更加现代化,使整体造型更为独特,既保留了文化传承,又迎合了时尚潮流。

也可以尝试新的材质和工艺,传统的偏苗服饰多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和天然材料,但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服饰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尝试运用先进的面料技术,引入环保、舒适、易打理的新材质,提升服饰的品质感和实用性。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创新。隆林各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在服饰设计中融入更多地方传统的元素,如民歌、传说等。通过将当地的文化与服饰相结合,既能够吸引更多人了解当地文化,也能够为服饰注入独特的地域氛围。在进行时尚融合与创新时,需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不能简单地追求潮流而割裂传承,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融合,使服饰既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通过设计的巧妙结合、材质的创新以及对当地文化的深入挖掘,可以使偏苗服饰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时尚潮流的有益补充。

6. 总结

隆林偏苗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现代社会却面临着文化发展的困境,民族服饰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偏苗服饰的发展探索新出路,有助于激发偏苗族民族文化的活力,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时代潮流的跟进和适应。偏苗服饰的创新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艺术风格和创意理念,使得偏苗服饰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和谐共生,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志蓉. 广西隆林偏苗服饰着装习俗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8(1): 20-23.
[2] 张佳慧. 整体观下的隆林偏苗服饰结构研究[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 2(1): 24-26.
[3] 吴彪. 安顺苗族服饰传承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以小新寨为例[J]. 教育文化论坛, 2014, 6(2): 126-129.
[4] 温淑琪. 贵阳苗族服饰传承的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21): 127-128.
[5] 华思宁, 华建业. 论苗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对策及意义[J]. 四川戏剧, 2014(8):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