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人本主义应用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课程改革的模式初探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Existential-Humanism in the Reform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DOI: 10.12677/ap.2024.145284, PDF, HTML, XML, 下载: 58  浏览: 12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俊娇, 周洹宇, 张小冬, 陈冰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危机干预高校课程改革Existential-Humanism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University Curriculum Reforms
摘要: 存在–人本主义是一种哲学方法取向,强调个人经验、自由和理解人类存在的责任,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种旨在预防、响应并有效管理紧急情况的专业实践,既是心理专业学生的技能之一,又对提升学生本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理论较为分散,与技术的整合性不足;侧重于技能训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和心理发展。本研究提出新的“以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体系,力求将其逐步打造成一门具有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致力于提升心理韧性和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动态更新机制的活力课程。率先在师范类院校中探索建立有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体系,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五四三二”教学体系模式,培养兼具实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学生。
Abstract: Existential-humanism is a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 that emphasizes individual experience, freedom,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understanding human existence,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psychotherapy.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as a professional practice aimed at preventing, responding to, and effectively managing emergencies, is not only one of the skills required for psychology students but also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enhancing students’ ability to cope with sudden events. However, traditional courses on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often lack integr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techniques, focusing predominantly on skill training while to some extent neglecting students’ individual intrinsic needs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course titled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with Existential-Humanistic Psychology Theory as the Core”, aiming to gradually develop it into a vibrant curriculum characterized by humanistic spirit and human care, focusing on addressing real-world problems, and dedicated to enhancing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with a mechanism for dynamic updates. Pionee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stinctive curriculum system for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a teaching model known as the “5432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Teaching System,” aimed at nurturing students who possess both practical skills in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文章引用:李俊娇, 周洹宇, 张小冬, 陈冰茹 (2024). 存在–人本主义应用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课程改革的模式初探. 心理学进展, 14(5), 46-5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5284

1. 引言

高校作为各领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师范院校更是承担着培养我国未来教师的重任。针对现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中有待改进的方面,本研究在前期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实际和该课程运行经验,探索以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危机干预》教学体系,整合心理危机干预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对师范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和灵活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危机是指当人们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事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为处在危机事件中,并产生心理失衡状态的当事人或人群,以及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人群,提供及时的、专业的心理援助就是心理危机干预。目前社会上各类型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亟需专业人员使用专业方法进行处理和应对。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国民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广东省高度重视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8年发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发布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2021,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指引》等,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提出专业指导。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在省政协座谈会上回复政协委员相关提案时提出,拟制定广东高校和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两个工作指引,健全“预防–预警–干预”工作机制(薛江华,陈素雄,2021)。

《心理危机干预》课程在高校心理系的开设具有相当的社会重要性与迫切性。在大型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侵害等各类危机多发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当事人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工作,有效预防灾后心理疾病的产生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地震、洪水、疫情等灾后救援工作中,我国高度重视灾后人员的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工作,将其放在与家园重建、健康重建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这关乎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在校园内,及时识别青少年学生的危机事件与心理危机状态并及时做出干预,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然而,能有效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仍然短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等学者发文指出,需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完善科研院所、高校、职校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李兰,张亮,王易之等,2023)。因此,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工作者。尤其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专业的危机干预技巧、处理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也是心理学工作者的职责。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实践学科与操作学科的基本理论、概念,掌握操作方法,为以后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打好基础。然而目前在广东省高校中以学科专业课开设《心理危机干预》的院校仍比较少,心理危机干预技能的传授多放置在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开展相关人员(如各院系辅导员、实习咨询师等)的培训项目。

2.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开设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主要开设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公安警察院校等,但缺乏统一的教学模式,存在“医教融合型”、“思政与专业融合型”、“传统心理治疗理论型”等多种模式(季文泽,汤琳夏,2019)。近年来,有一系列院校开始尝试对危机干预类课程进行改革,例如在警察类院校开设“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整合式教学,即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类课程的教学(林建,2022);在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系中进行技能训练、教学实践、临床实习和综合演练相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人才培养模式等(蒋娟,王佳,王毅超,2021)。而在师范院校中,心理危机干预的内容通常放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模块下开设,或以工作坊、论坛的形式开展。另外,在目前数字化教育的背景下,也有高校探索线上课程和在线情境互动课程以提高危机干预技能的效果(董旻晔,贾芷莹,王建玉,等,2019)。基于情境模拟的危机干预在线课程多被应用于对心理危机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董旻晔,2019)。

2.2. 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不同类型高校对危机干预类课程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在具体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认为存在内容庞杂和缺乏体系的问题,并忽略了学生本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特点,也缺乏鲜明的课程理念。以广东某师范学院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为例,该课程为应用心理学专业选修课,内容主要由“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心理危机干预的一般理念”、“特殊领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案例分析”、“干预方案设计”四个部分构成。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这种“一般理论加具体类型”的内容架构,也是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课的主流模式。其教学内容通常包括:危机干预的理论,基本的危机干预技术,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性暴力,虐待,成瘾危机,居丧危机,公共机构中的暴力行为,人质危机,危机中的人类服务工作者等。我们认为这一内容体系虽然从逻辑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暴露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亟待改革和完善。

2.2.1. 基本理论较为分散,缺乏一个统合应用于各种危机的理论

现有课程中理论部分涉及到多种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流派,广度较大但重点不突出。虽然比较全面,但限于课时原因,难以深入讲解各个理论流派,或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深入理解。因此在后期利用这些理论分析具体危机个案时,容易出现找不准重点的现象,不能快速形成有效的思路,也缺乏比较结构化的干预方案,不利于初学者早期的学习和迁移。

2.2.2. 理论与技术的整合性不足,对技术的应用易流于表面

现有课程中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理论和特定的技术的整合度不够高,因为目前心理危机干预的技术通常是心理咨询通用的技术,如倾听、共情、具体化、面质等面谈技巧、团体咨询技巧等,对特定理论中有针对性的技术讨论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理论之后,还是不懂得如何根据该理论设计具体干预方案,并灵活使用相应技术进行干预。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以统合各危机类型的理论及其技术加以重点讲授,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案例、形成干预方案、强化技术应用能力。

2.2.3. 强调职业技能训练,对学生本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不够

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仍以问题解决取向为主,即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专业化培养,将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与心理危机有关的问题作为课程重点。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本人是工具的使用者,是能力运用的主体,主体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工具使用的结果好坏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心理服务工作,工作者本人的心理品质、素质不仅会对来访者的心理治疗起到直接作用,也决定了自身同情疲劳或职业倦怠的程度,因此也应该是关注的重点之一。因而不论是从学生的成长和潜能激发的角度,还是从职业能力提升的角度,都亟需在本课程中进一步体现对于学生本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从而形成“双中心”、“双重点”。

2.2.4. 教学模式和手段仍较为传统,需要与时俱进

尽管在心理危机干预课程的前期实践中,教师通常会注意使用综合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但是在模式和手段上仍然显得较为传统。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自然灾害多发以及新冠后时代的大背景下,更需要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实时分析与热点追踪。这就需要引入更新的教学手段,扩展书本知识,在社会这本大书中学习、实践,同时也是对课程的动态更新。

另外,目前广东省师范院校中开设本科生心理危机干预专业课的院系仍显不足,也尚未形成比较完备的课程结构体系。如何在师范类院校中探索建立有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体系,培养具备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技能的师范生,也是一项新的重要课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前期调研和文献查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本课程开设运行以来的经验,提出了新的“以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整合”体系。

3. 使用“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统合《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

之所以将存在–人本主义作为统合心理危机干预课程的主导力量,是因为该流派的理论和技术可以用于理解各种类型的心理危机,并在实操中具有容易操作和效果容易显现的特点。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众多,在扩展危机理论中,就包括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适应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混沌理论、发展理论等,各种理论呈现出对于心理危机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理解。而相较于其他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我们认为存在–人本主义是更适合进行统一整合与系统学习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有以下理论依据。

3.1. “以人为本”是所有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理念

人本主义(Humanism)治疗大师罗杰斯曾说:“这个世界将是更人性的,也将是更人道的”(卡尔·R·罗杰斯,2006)。可以说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首先和始终要把握以人为本、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理念开展工作。“人”是心理危机干预关注的对象,人的需求应被置于首位。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层次的需要,也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在心理治疗中咨询师主要是提供一种包含了共情、真诚透明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激发来访者的潜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是为受到重大创伤事件的人员提供紧急心理援助,帮助他们恢复各项适应功能。危机中的个体情绪问题异常突出,对其进行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信任、安全和接纳的氛围,赢得当事人的配合,才能进行情绪问题的疏导等工作。随后阶段的干预过程,也是以牢固的咨访关系为基础,这些都是人本主义理论关注的重点。

3.2. 存在主义强调对于自己命运的把握,符合各类型创伤的干预理念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种哲学意味浓厚的理论,研究人的本真和存在,其在心理治疗上的启示主要在于强调自我觉察,强调个人做出选择,通过选择创造意义(马丁·海德格尔,2014);并影响了一系列重要的心理治疗流派,其中以格式塔治疗为代表。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危机干预认为,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的不是消除症状本身,而是要重新启动个体的潜能,帮助其做出对自己负责任的行为选择,发展出为自己负责的行为模式,重获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从而恢复心理平衡状态。存在–人本主义应用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特点还包括: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强调个体的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等。这些观点符合各类型心理创伤干预的理念。

3.3. 存在–人本主义对学生作为人类服务工作者的潜能培养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比其他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存在–人本主义更加强调咨询师(人类服务工作者)本人的心理资源和能量,因为它不是一种纯技术取向的、而是态度取向的治疗方法,来访者通过咨访关系像透过镜子一样观察他自己。存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人性、人生意义、自我成长等相关命题,促进自我认识和潜能激发。如前文所述,心理服务工作者本人的心理品质、素质不仅会对来访者的心理治疗起到直接作用,也决定了自身同情疲劳或职业倦怠的程度,因此也应该是关注的重点。存在–人本主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

3.4. 技术上有较强的普适性

与其他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相比,存在–人本主义取向咨询的技术具有更强的普适性。一方面,在接纳、安全和尊重的氛围中使用各种非指导性心理咨询技术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另一方面,注重此时此刻、提升觉察力;通过放松技术、空椅子技术、艺术性的表达释放等技术适合解决大多数的心理危机问题。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存在–人本主义治疗技术,有利于学生在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迅速形成有效的分析思路和干预方案。

3.5. 存在–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危机干预便于和其他理论融合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我们主张使用存在–人本主义理论贯穿《心理危机干预》的教学体系,但并不代表存在–人本理论和其他理论流派是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关系。相反,我们认为该理论适合与其他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进行融合。本课程仍会介绍其他主要的理论并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以存在–人本主义为基础,根据危机个案的实际情况适当融合系统理论、混沌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以综合运用,帮助解决当事人的心理危机。

有学者认为,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人文关怀对心理疏导具有统领和指导意义,决定着心理疏导的方向,也是心理疏导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杨鑫铨,2015)。人本主义关注人类的理智能力,相信人有能力运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的命运;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认为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前人研究认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贡献主要不在于相关服务模式的发展,而在于其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谭文静,李金娟,王丽,2007)。从中可以窥探其之于心理治疗的重要意义,也符合本课程下人才培养的目的与内涵。

因此,通过将存在–人本主义贯穿于整个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这一方式,可以将较为分散的各种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技术加以有机统合,密切了理论和技术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应用解决实际心理危机的工作能力,一方面加强塑造学生本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双管齐下,围绕着“人”这一命题和理念形成课程内核,提出了“让更有效的人,以更人性的方式,做更有效的人类服务”这一课程理念。

4. 存在–人本主义应用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4.1. 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五四三二”教学体系模式

在课程体系上,探索建立五模块,四技能,三贯穿,双重点的“五四三二”教学体系模式,具体包括:① 五模块:课程大纲、教材教辅、教学方式、实训方式和考核方式五大模块的完善与创新;② 四技能:理论能力、迁移能力、实操技能、成长潜能四大技能的着力培养;③ 三贯穿:将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贯穿各类型危机的分析;将存在–人本主义的各项技术贯穿于各类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操方案设计;利用存在–人本主义理念和其他理论流派理念的融合,贯穿心理危机干预的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各层面。④ 双重点:不仅重点培养实践问题解决能力,还要重点培养学生本人的积极心理素质和持续成长的能力,弥补原先体系中只看重问题解决,忽视个体素质塑造的短板。该课程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Figure 1. Diagram of the “5432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Teaching System”

图1. 《心理危机干预》本科课程“五四三二”教学体系模式

通过上述的“五四三二”教学体系模式,将高校心理系本科生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不断深化,逐步打造成一门具有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致力于提升心理韧性,具有动态更新机制的面向未来和成长的活力课程。

4.2. 具体改革内容

在课程理念方面,针对原有课程强调职业技能训练,但对学生本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不足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上,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应用解决实际心理危机的工作能力,一方面加强塑造学生本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双管齐下,围绕着“人”这一命题和理念形成课程内核。提出了“让更有效的人,以更人性的方式,做更有效的人类服务”这一课程理念和工作理念。

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贯穿各类型危机的分析,将存在–人本主义的各项技术贯穿于各类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操方案设计,并利用存在–人本主义理念和其他理论流派理念的融合,贯穿心理危机干预的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各层面。

在课程体系方面,探索建立五模块,四技能,三贯穿,双重点的“五四三二”教学体系模式,具体包括:课程大纲、教材教辅、教学方式、实训方式和考核方式五大模块的完善与创新;理论能力、迁移能力、实操技能、成长潜能四大技能的着力培养。将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贯穿各类型危机的分析;将存在–人本主义的各项技术贯穿于各类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操方案设计;利用存在–人本主义理念和其他理论流派理念的融合,贯穿心理危机干预的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各层面。不仅重点培养实践问题解决能力,还要重点培养学生本人的积极心理素质和持续成长的能力,弥补原先体系中只看重问题解决,忽视个体素质塑造的短板。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特殊的课程模式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度加工和理解能力,通过实训和校外导师示范,提升知识迁移和技能实操能力,通过对案例的独立分析方案设计和角色扮演、录像观摩反思,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和灵活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人类服务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Figure 2.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practice class flow chart

图2. 心理危机干预实践课课堂流程图

以实验课教学为例,利用课堂时间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的内容和流程包括:在一节实验课中,该组同学先介绍案例背景,再通过角色扮演呈现案例治疗情况的过程,完成后进入答辩环节,由其余同学进行提问,本组同学进行解答。再由老师对重点问题提出讨论,进行总结点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在课后进行剪辑加工,形成视频库,供学生本人观摩、反思。研究和实践均证明,对于心理咨询技术的学习而言,角色扮演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但要结合反复观摩和反思总结,咨询技能才能有进一步提高。所以本课程上不仅有角色扮演,还有讨论、点评,以及录像观摩,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咨询情况、综合表现和主要短板,利于发现问题、促进提升。心理危机干预实践课的课堂流程图如图2所示。

5. 课程改革前后课程体系模式的异同

经过上述改革,本课程体系模式与原有模式相比既有延续又有创新。在相同点上,改革后模式保留了原有模式下各类型具体危机的学习以及相应危机干预方案设计,并保留了实践课中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演练来模拟危机干预过程的方法。但新模式具有诸多创新和区别,主要包括:① 新的理论侧重:重点深入学习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并强化使用其在各种类型危机中的使用,快速形成有效的干预方案;② 新的技术贯通:使用存在–人本主义的方法在危机干预的工作理念、工作氛围和具体干预技术上进行贯通,强化对技术逻辑的理解以及技术使用的能力;③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又强调学生(人类服务工作者)本人的积极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韧性的增强,增强其承担这一高压工作的心理能量,凸显以人为本的双中心;④ 新的特色鲜明的课程理念,并在五模式——课程大纲、教材教辅、教学方式、实训方式和考核方式上加以贯彻;⑤ 实时扩展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的主题,融入当下时事,加强课程与社会的联系;⑥ 在学生的技能培养上不仅锻炼理论能力、迁移能力和实操技能,还增加了成长潜能的培养,使课程具有更灵活动态的成长属性。

6. 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虽然存在–人本主义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框架,有助于深化现有课程的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范畴和视野。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将存在–人本主义融入实践的不同方式,进一步丰富课程内涵。

我们认为未来这一模式可以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可以进行多层次的运用。首先,可以应用于师范院校应用心理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所培养的学生在职前实习和职后实践中均可专业运用危机干预的技能对各类校园危机事件、自然灾害带来的心理创伤障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等相关人群开展危机干预工作,减轻危机事件的影响,降低心理创伤,发挥本课程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本项目还可以应用于大学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部教师的心理学技能进修培训中,提高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和科学应对技能,进一步发挥本课程的实践价值(熊翀,范浩坡,2023)。第三,以本课程体系为蓝本,开设设立全校性的师范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公选课,并鼓励社会工作、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公共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同学修读,扩大本课程的应用范围和受益面。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广东省2022年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780)资助,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2022jxgg06)资助。

参考文献

[1] 董旻晔(2019). 基于模拟教育的心理危机干预核心能力发展模式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 董旻晔, 贾芷莹, 王建玉, 张海音, 施贞夙, 李国红(2019). 情境学习对心理危机干预技能提升效果的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39(5), 539-543.
[3] 季文泽, 汤琳夏(2019).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42(3), 53-59.
[4] 蒋娟, 王佳, 王毅超(2021). 应用心理学专业危机干预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13(28), 97-101.
[5] 卡尔∙R∙罗杰斯(2006). 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李兰, 张亮, 王易之, 王伟进, 陈雪峰(2023-06-21).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 中国经济时报, p. 1.
[7] 林建(2022). “立德树人”理念下整合式教学在“心理危机干预”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反思. 公安教育, (3), 67-70.
[8] 马丁∙海德格尔(2014).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 谭文静, 李金娟, 王丽(2007). 浅析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关系——以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为例. 社会工作, (8), 14-17.
[10] 熊翀, 范浩坡(2023).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辅导员角色定位. 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 5(3), 140-145.
[11] 薛江华, 陈素雄(2021-09-13). 省教育厅: 拟制定广东高校和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两个工作指引. 羊城晚报, p. A5.
[12] 杨鑫铨(2015-01-28).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一体化的现实价值. 光明日报, p.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