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The Path to Enhanc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摘要: 深入探究并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高校长久以来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和顺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及需要完成的关键性工作。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宏观上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力量,但是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缺乏对大学生个体心理状态的关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很难让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认同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积极的品质和力量,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的、方法、功能上有很好的切合点,因此,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
Abstract: Deeply exploring and striving to improv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universiti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uccessfully achiev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It is also a crucial task that needs to be explored and completed. At pres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has shown strong educational strength at the macro level, but often neglects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s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difficul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a genuine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resul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s the positive quality and power, which has a good connection with the purpose, method, and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an be borrowed to construct a path to enhanc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颜恒之 (20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心理学进展, 14(5), 63-72.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5286

1. 引言

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亲和力缺失等问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由于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契合之处,因此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2.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及其社会重要性

2.1. 亲和力

“亲和力”原是一个化学术语,指的是物质之间结合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后来被引入社会科学之中。社会科学中的“亲和力”概念,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梅拉比安首次提出。在《无声的信息》一书中梅拉比安提出了“亲和力准则”,即“亲和力通过各种表示亲近或者躲避的方式表现出来。人们被他们喜欢的、评价高的人和物所吸引;他们避开那些他们不喜欢的、评价低的人和物”(Mehrabian, 1981)简单来说,亲和力是产生于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认同感、满足感、亲近感,作为一种感知觉的存在,亲和力“是一种情绪情感的力量,它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和期待的满足”(黄宗芬,刘社欣,2018)。

2.2.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基于“亲和力”这一概念,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较弱、实效性有限以及个体接受程度有限的困境,广泛吸收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内容而所创造出来的新概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现今学界分别运用过程性思维、系统性思维、交互性思维来阐释。以过程性思维来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是将其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对象面前所表现出的一种独特说服力、吸引力以及感召力。(张正光,2017)以系统性思维进行理解,则“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多种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亲和属性,并通过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进行优化、整合,使各个亲和要素协调运转、紧密衔接、呈现出良好的运转状态,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各要素共同作用的合力。“(白显良,2017)若以交互性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进行深入分析,则不能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看作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展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更应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自身的吸引力,因此,在把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看作是一种文化力时,所表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自身内在性的思想观念之间的一种相互吸引、相互靠近的状态(王新刚,2019)。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与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之间的亲近关系,这种亲近关系的建立与否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满足教育对象的期待与需要,它不仅直接地体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情感互动交流之中,而且间接地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中。

2.3.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高的社会重要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高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高能够有效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被受教育者理解,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受教育者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错误思潮主要包含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主要采取理论渗透、思想渗透、文化渗透的方式侵害人们的头脑,以达到削弱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变单向思想政治理论灌输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情感互动,教育者立足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自觉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面对错误思潮的侵袭不为所动。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可以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个人兴趣,从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出发,密切联系国际国内的现实问题,关注受教育者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想变化,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3.1. 积极心理学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范围内的人民群众造成了广泛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创伤,心理学随之逐渐成为一种治疗疾病的病理式学科。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也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由美国原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于1998年首次提出,2002年,他的著作《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出版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正式形成。积极心理学被认为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Sheldon & King, 2001),注重人自身生活状态的研究,聚焦积极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和个人的成长过程,重点探究如借助人积极因素的挖掘激发人内心的积极力量,从而将真善美教育作为出发点,让人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陈文华,202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维度:首先是主观维度,主要探讨如何帮助人获得幸福感、获得感、快乐感等主观积极体验,并倡导构建乐观向上的态度。其次是个人维度,主要研究如何帮助个人形成健康向上的个人气质、积极的心理特征、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积极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激发人的兴趣和动力并实现个人价值。最后是群体维度,研究如何在帮助个人的基础上,建立积极集体,主要强调从国家、社会与家庭三个方面入手,来建构积极的环境组织系统。这三个维度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积极集体的构建以积极的个人和积极的主观体验为基础,而积极的集体又能够促进个体幸福感增长,塑造积极人格,给予人更加良好的主观体验。经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就更容易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有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更健康的人际关系。这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思路。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亲和力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

任何命题的提出必然有其社会现实基础,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借鉴积极心理学,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身发展、立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3.2.1. 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亲和力借鉴积极心理学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改善,人的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受教育者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大学生日益重视个体自身的价值。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个体价值在社会中的作用。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便会遭受质疑。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存在较为单一的现象。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已经非常完善,但是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思政课堂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忽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心理因素;课程内容重复次数过多导致枯燥无味,空洞的填鸭式教学与实际生活关联度不高,使学生难以产生共鸣;思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流于表面,学生对思政课认同感不强,在课堂中对于教师的互动邀请消极应付,使得思政课堂常常出现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面临严重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灵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在思政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的针对性,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视角。(董佳影,2019)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可以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信度,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3.2.2. 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大学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存在着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的特点。一方面他们敢于标新立异,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不得不面临学习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压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大多在家长的关爱中成长,他们对于书本中的知识烂熟于心,却普遍缺乏自主意识,进入大学之后容易与社会现实脱节,在遇到挫折之后有采取极端做法的倾向。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大学生群体中有抑郁倾向的比例高达18.5%,其中有抑郁高风险倾向的比例为4.2%,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潘俊波,刘畅,任萌,2018)。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外在的“问题处理”方式,即教育者以警惕的态度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出现问题,就进行“修正”,这种教育理念没有触及的内在的问题根源。事实上,大学生自身具备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就可以建立起完备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心理韧性。积极心理学能够借助积极因素激发大学生心中的积极力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克服自身固有缺点。

3.2.3. 立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改善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分别扮演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无疑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处于这种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容易将学生当作没有主体性、只能被动接受改造的“物”,不仅长期下来将直接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与活力,而且学生都是充满特色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不会顺着教育者的意愿接受教育,自然会导致教育过程中阻力重重。积极心理学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这将学生作当作主体来看待,教育者扮演指导者与引路人的角色,充分鼓励学生发挥能动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助于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关系。

3.3.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鉴积极心理学提升自身亲和力,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其表现为二者在目标上一致、在方法上互补、在功能上契合。

3.3.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上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也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必须关注人、关爱人、关心人,注重人文关怀,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给予受教育者积极影响和心理引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另一方面将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规定落实到位,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规范、约束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健康健全文明的人格和行为习惯,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普通人的幸福感、积极力量和美德,强调培养并发展积极情感、养成积极品质以及打造积极社会组织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打造符合全部人类发展以及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体现出一种蕴含积极性的教育理念(Seligman, 2000)。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对人的影响,即人本身价值的实现,主张通过有效干预,引导人形成积极的主观体验,以个人心理能量建立积极的心态,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形成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都关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都是以人为目的、注重人文关怀的学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高度契合的坚实的理论支撑。

3.3.2. “灌输”与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互补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忽略个体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门关于人的精神世界成长与进步的科学,也是一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科学,必须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旨在“促进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政治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组织和引导学生团结奋斗以实现其人生目标、匡正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执着于追求将个人价值融于社会价值之中,压制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内心需求,使得受教育者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不能得到彰显。教育方法上主要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通过思政课堂从外部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忽略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之外的主观因素如态度、心理变化等,导致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较差,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饱受诟病。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内心情感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实现个体价值。积极心理学既主张使用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引导受教育者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又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注重社会大环境下个体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具有契合性。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足的尴尬境遇。可以试着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感体验法、积极心理辅导法等,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高洁,贾琼,2023)运用心理学知识和理念深入分析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并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积极因素的影响下,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得到改善,师生之间建立起主导主动、民主和谐的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教育意识得以确立,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升个体功能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价值。由此,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互补。

3.3.3. 排斥消极思想与人的正面引导——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契合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潮水般涌入大学生的视野。其中许多消极思想与错误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由于大学生自身思想尚未成熟,有着不可估量的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确立独立自主人格的同时自觉抵制各类消极思想的侵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原点,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给学生以积极影响与人生引导。”(李清华,2019)。

积极心理学同样排斥消极思想。积极心理学通过建立美好生活愿景实现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疏解,不去关注现实生活的残酷性。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主张帮助学生追求有价值感、意义感、幸福感的人生,引导学生向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王云莉,202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在排斥消极思想、强调个体的正面引导的功能上具有契合性。

3.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3.4.1.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初于二十世纪五五十年代在美国萌芽,六十年代开始形成,七十到八十年代开始迅速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将人看作单纯的动物,忽略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将人的本性归结为潜能的发挥。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对人的心理开展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激发人的潜能、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观点,能够解决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只注重对学生的批评而忽视对学生潜能的发现问题。

3.4.2. 福流理论

20世纪70年代,Csikszentmihalyi最早提出了Flow这一概念。他指出Flow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当个体沉浸在当下所进行的活动中时,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识狭窄,只对该项活动有反馈,并不自主地过滤掉一切与该项活动无关的信息和知觉,无暇顾及与之无关的事情,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并且对当下所进行的活动有指向性和操纵感(Csikszentmihalyi, 1997)。在学习中,福流体验可以增强个体学习效率。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福流体验,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浓厚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3.4.3. 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

“拓展–建构”理论是积极情绪理论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该理论的提出人Fredrickson综合了前人的大量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验证了此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积极情绪的拓展与建构。

其一,积极情绪的拓展功能。积极情绪的拓展功能即当个体处于无威胁的情境时,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的知、行的范围,促使个体更高效地分析、处理信息,不断获取新鲜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主体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活力。

其二,积极情绪的建构功能。积极情绪建构功能基于积极情绪的拓展功能。积极情绪的建构功能指的是积极情绪增强个体持久性资源,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的能力。人们通过彼此交流、分享、协作与其他成员共享积极情绪,可增强社会依附力,有助于构建持久的社会资源。此外,积极情绪也能够建构个体的智力资源,已建构的个体资源可以长期储存,随时提取,从而能够促进个体目标的实现。

4.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

4.1. 修身立德,增强思政教育主体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主体地位,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一对矛盾中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开展。“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较高的教育者,其所释放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更容易让学生亲近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具有积极心理学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教育者自身的情绪体验,培养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心理”(谢书楠,2022)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专业素养不足,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就不能对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教育者处着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其一,转变教育者的教学理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批评惩罚多,鼓励赏识少、理论说教多,体验教育少、思想问题督促多,心理呵护关注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根源于传统的“发现学生问题”的教学理念。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着内在的力量,都具有依靠自己克服困难与挑战的能力。因此,教育者应转换为优势教育理念,抵制消极情绪,形成积极动力。优势教育理念能够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优势教育是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天赋、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优势,以学习知识、获得学习技巧、发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获得优异的成绩。首先,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独特优势。其次,教育者要认可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价值,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品格优势因材施教,在课堂中引导、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

其二,加强教育主体人格完善。教育者如果有积极向上、高尚健全的人格,受教育者会心向往之,进而信任其所传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由此得到了加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人格完善至关重要,而教育者的人格通过政治、道德、学术素质等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时刻关注自身的政治水准和形象,坚定政治信仰、明确政治立场、树立政治追求。教育者应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时代与社会的现象,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想法,从而让学生乐意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建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其次,教育者应该提高道德水平,塑造良好的品德形象。学术研究中,教育者应自觉维护自己的学术声誉,杜绝学术不端现象;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不能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应该严守社会公德、建立职业道德、保持个人私德。教育者表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水平可以吸引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最后,教育者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学术素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必须有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还需要与时俱进,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充分交流,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4.2. 守正创新,增强思政教育内容亲和力

时代在变化,大学生的特点也在随之变化。大学生是思维活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关注时事热点的群体,抽象、空洞的理论正是大学生所排斥的,他们更青睐能够与现实生活结合、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进行创新。

其一,语言通俗易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政课堂上不宜过多使用抽象、空洞的理论术语。如有必要,应该在彰显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使用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例子,对其进行举例说明。只有将枯燥的理论融入鲜活的生活实际,才能够让大学生听得进、听得懂,才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阐释力和说服力,进而产生亲切感与和谐感。

其二,立足现实,坚持问题导向。大学生是关注现实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立足于解决大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教育者在选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素材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到学生在学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合理的选择,进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现实相衔接,多视角、多维度的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也能够进一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亲和力,让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意识。

其三,与时俱进,更新教育内容。一方面,理论内容应该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是自己时代的精华,是不断更新的、开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历史阶段上,而是与时代共同进步,因此历经百十年风雨飘摇依然保持着对现实问题强大的解释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关注马克思主义学术前沿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引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育素材也应该与时俱进。社会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抓住大学生关心时事热点的特点,对于身边的热点新闻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才能既体现思政的专业性,又能体现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4.3. 赤诚相待,增强思政教育方法亲和力

以积极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指引,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能够形成对学生的积极关怀,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其一,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支持对思政教育活动进行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付诸实践、受教育者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在活动中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密感,降低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排斥心理,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二,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师生间民主平等关系。教育者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克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地态度,才能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形成对学生的积极关怀;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无私奉献,克服轻视、蔑视教育者的抵抗心理,在相互理解中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三,及时沟通思想感情,建立师生间密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间不仅要建立公务交往关系,更应该建立良好的私人交往关系。良好的私人交往关系能够促进公务交往关系的发展,良好的公务交往关系促进私人交往关系的和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公平公正对待教育对象,赢得教育对象的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公务关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与交往对象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为教育对象排忧解难,帮助其建立起强大的心理防御能力,形成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密切交往关系的建立,能够帮助教育者了解理解教育对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5.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的实践效果

积极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有消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负面因素、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三方面的效果。

其一,消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负面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其社会功能与现代人强调个体自由、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现代性特点相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负面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关注个体内在的积极体验,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能够消除现代人注重个体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之间的矛盾。

其二,直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理论灌输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缺少必要的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如团体辅导、咨询鼓励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三,构建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这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把握互联网时代背景,针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进行调整,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关系,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够使教育环境展现出对学生的巨大亲和力,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师也能够在共同体之中磨砺教学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进一步提升。

6. 结语

积极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不仅具有可行性,也具有必要性,积极心理学对于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高校建设发展中,要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路径,以较强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有效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显良(2017).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 思想理论教育, (4), 17-22.
[2] 陈文华(2021).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提升研究.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30(6), 76-80.
[3] 董佳影(2019). 朋辈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4), 101-105.
[4] 高洁, 贾琼(2023). 积极心理学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 22(12), 120-121.
[5] 黄宗芬, 刘社欣(2018).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广西社会科学, (1), 208-211.
[6] 李清华(2019). 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30), 69-70.
[7] 潘俊波, 刘畅, 任萌, 等(2018).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12), 236-239.
[8] 王新刚(2019). 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及其提升. 教学与研究, (8), 84-91.
[9] 王云莉(202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长安大学.
[10] 谢书楠(2022).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11] 张正光(2017).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5), 139.
[12]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p. 69). Harper Collins.
[13] Mehrabian, A. (1981). Silent Message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4] Seligman, M. E. (2000). Csikszentmihalyi.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5.1.5
[15] Sheldon, K. M., & King, L. (2001).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6-217.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6.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