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Path of Integrating Local Red Resourc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3.136607, PDF, HTML, XML, 下载: 142  浏览: 288 
作者: 孙 琳: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有效路径Red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alid Path
摘要: 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其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有着深刻价值。本文在阐述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融入过程中的制约性因素,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创新,探索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从而为高校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red resources has very rich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and its factors inclu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profound value. Based on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red culture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aint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and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times,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olitics of local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college students’ ideas and politics. The effective path of educ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in local red culture.
文章引用:孙琳.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6): 3819-382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6607

1. 引言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政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基因。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课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禀赋。将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有效推进思政课的丰富发展,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促进思政课的进步。探索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既有其独特的价值,也有其非凡的现实意义。

2.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

地方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历史悠久,是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红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独特的社会环境,每个地方的红色文化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共同构成了地方红色文化独特的内在精神气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各个省区市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具体内容有:历史事件或活动原址、重要机构旧址、名人故居、红色文化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等物质资源,以及红色人物、红色革命事迹、红色文化精神等非物质资源。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红色文化形态,一起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重要素材 [1] 。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是高校思政课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思政课在吸收全国红色文化资源养分的同时,也要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支撑,推进高校思政课与地方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在高校思政课中引进地方红色文化能够增加思政课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能够加强地方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2] 。

2.1. 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活起来

传统思政课堂以国家统一书本为教材,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为主。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将思政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根植于红色沃土的宝贵资源,有着很强的实践价值,高校思政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并带入自己的课堂。通过这种途径必将设计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思政课。把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想政治知识结合起来,使课本上的抽象严肃的知识变成了具体、生动的知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3] 。就拿英雄城市武汉来说,他是一个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武汉市的思政课在学习和研究的同时,也能从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挖掘出许多有用的知识。例如,武昌起义和八七会议相关知识,可以从首义公园和八七会议纪念馆中寻找到宝贵的一手资料,将课本中的知识与首义公园和八七会议纪念馆中的资料相结合,让知识走出课本,让学生走进知识,让思政课活起来。高校思政课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升华,使学生更加真切地学习思政课知识。

2.2. 有利于传播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当地人民的精神宝库,在对当地人民精神的滋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文化作为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发展史的进步。人类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能脱离文化的基础,更不能脱离高校的传播与创新。高校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决定了高校势必要担负起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担。高校思政课要肩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重任,需要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到高校思政课中来,通过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从而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地方红色文化,使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进入千家万户,走进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方式把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到广大网民中间去。在大学生中营造一种学习和传承地方红色文化的氛围。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必将把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使红色文化资源更加丰富。红色文化背后的人物和事迹需要高校工作者去了解挖掘,从而使这些人物和事迹以崭新的方式出现在当代人的世界里。这样更有利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

2.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地斗争,形成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只有他们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富强。坚持以文化育人,是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加强育人功能的重要方式。地方红色文化中有许多为革命先烈英勇牺牲的先烈,他们的事迹和人格无一不在激励和鼓舞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学生。这些历史人物就像榜样一样,为当代大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指引着大学生前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特别的感染力,让大学生通过历史文物感受革命的实践,通过革命人物感知革命的不易,从而更好地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我们可以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提炼出革命先烈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用更加生动直观的红色文化丰富学生们的体验。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意识。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反思生命价值,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肩负起国家复兴的重任。学生们在不断更新和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化作实际行动,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拥护我们的祖国,敬爱我们的国家 [5] 。

3.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制约性因素

3.1.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性不强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红色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还有一些尚未得到开发和挖掘。有很多当地居民都不了解其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色文化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人们还未对这些红色文化喜闻乐见。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政府并没有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整体规划:也可能将一些红色遗迹的管理趋于简单化,并没有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内涵和意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碎片化特征,使人们只能被动接受这些零碎的知识,只能片面理解红色文化。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碎片化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大学生在了解红色文化时所接受的信息是片面的,因此,学生很难深入理解那些红色文化资源,而仅仅只是将地方红色文化当做一种精神追求。地方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但由于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整合与整理,使其真正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地方红色文化也不能更好的融入高校思政的课堂中,学生们也不能对红色文化进行情感认同。

3.2.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单一化

当前高校的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特别对于思政这一文科学科而言,更是以教材为主。由于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渗透,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加多样,比如许多大学都开展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教育活动,但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趋向,对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影响十分有限 [6] 。因此,多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其创新和发展红色文化的主体。目前高校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一些与当地红色文化相关的知识,以死记硬背为方式,应付考试。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下,学生们并没有深入了解其红色文化背后的内涵和意义,学生们的精神并没有得到鼓舞和升华。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渴望走出教室去实地观察,他们更渴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学生们只是被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并没有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这就造成了对红色文化学习的缺乏,也使大学生难以真正认同红色文化。高校应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各类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活动。同时,高校还应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红色基地、纪念馆和博物馆等地,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和峥嵘岁月。让学生们能够从更深层次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由此得知,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并不能更好的促进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3.3. 网络传播的负面性影响强烈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中充斥着大量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身心还不成熟,思想活跃,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作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广泛的信息媒介,极大地方便人们生活。然而,依托网络形成的网络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冲击也是不容小觑的。首先,大众化的网络文化表现为通俗化、娱乐化、流行化、更新迭代快,因此,网络歌曲、流行热梗会得到广泛地传播。而红色文化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庄严而单一,在快餐化的网络文化中,很难吸引大众的眼球。其次,网络文化中不乏灰色文化,用着低俗的语言,干着抹黑红色文化的勾当。这种灰色文化严重冲击了我们主流价值观,破坏大众对红色文化的信念。最后,欧美国家具有网络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霸权,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传播迅速的特性,传播他们的资本主义价值观,输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虚无主义,不断边缘化和妖魔化我们的红色文化。

4.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选择

地方红色文化具有深刻的革命内涵,在充实人的精神中发挥着独特价值,在高校育人中具有特殊优势。在当今时代一定要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血脉。我们要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仅要深入挖掘、丰富内涵,而且还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创新。我们要从更高更深的角度来挖掘,比如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等。思政课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作用,并用优秀传统的红色文化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促进作用。

4.1. 系统整合地方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应该进行课程系统开发,将文化资源与实际课程相联系,而课程开发的关键就是要系统整合本土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就当前的学习而言,高校往往侧重于片面性的教学。高校应该从多个学科,联动多个教师,在课堂课程中进行渗透教育。整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应该结合本地区文化的优势,可以依据当地的风土民情来表现,通过不同方式来进行集中表达 [7] 。只有将伟大的革命故事人物融入到本地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红色精神才能真正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在红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停留于课堂学习以及参加革命遗址的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情感共鸣。学生很难真正体会抗战斗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多的只是浅层了解,所以必须要将当地红色文化与当地的风土民情、乡土关系相结合。高校应该对校际资源进行积极的整合和利用,特别是要在高校之间建立起信息和物质共享的渠道,加强交流和合作,形成对红色文化起到育人作用的共识,将红色的主旋律传播出去,构建基于红色文化的高校联盟,将各高校之间的红色育人模式进行联动,将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革命精神的时代性,赋予革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真正做到历史与当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2. 丰富课堂资源内容形式

高校要依据有关红色文化的材料,构建“红色文化”的课程资源库,并对与之相适应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与组织 [8] 。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时,应该根据当地红色文化的特色,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课程内容。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应该尽快转变以教材为主要课程资源的习惯,充分利用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资源,有效进行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好的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 [9] 。红色文化具有跨科学科属性,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不同学科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拍摄微视频,创作微小说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文献等各种途径了解到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真正做到多方面教学的有机结合。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围绕《建党伟业》、《我与党史》这一题材,对本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进行专题调研,使师生对红色革命的各个层面有更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构建“沉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增强了教育的实效。

4.3. 营造高校红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学的重要阵地,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重要成就。文化氛围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手段,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进行红色资源的开发时,应该将课程与文化氛围相结合,发挥好二者的互补作用。目前,全国各大学纷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些高校可以结合校史建立红色实践基地,可以开展系列校园活动。高校可以通过“红色文化教育”、“红色主题班会”、“红色电影观看”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地方红色的熏陶和感染,也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发挥校园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在校园内的宣传栏、走廊、公告栏等处张贴关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10] 。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和革命历史纪念地参观访问,重温入党誓词;举办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接受教育;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红色文化资源,扩大其影响力。

4.4. 构建网络教学载体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世界密不可分,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休闲娱乐都可以在网络世界进行。因此,网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种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关键在于突出红色主旋律。红色故事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讲好工作红色故事,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播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和发挥红色故事的感染力 [11] 。让学生们切实地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个革命先烈经过努力奋斗得来的。利用网络媒体,加强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做好红色故事的宣传工作。紧紧把握信息时代的传播规律,运用年轻化,可视化的表现形式,使红色故事和历史人物生动地塑造在我们面前。增强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沟通,使其更加接近观众,并与观众进行情感沟通,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努力构建新的互联网+红色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快速高效的优势。可以创建地方红色资源网站,将一些具有特色的遗址遗迹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遗址遗迹的魅力。高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新的红色文化宣传平台,对红色文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充分发挥“线上 + 线下”两种课堂互补的作用,充分运用“学习通”、“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钉钉”等公共宣传载体,把红色文化的内容定期地传达给学生,把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红色文化所感染。高校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大学生喜欢的社交媒介,开设红色文化专题,打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实现红色文化传播的大众化、时尚化。

5. 结论

地方红色文化的特殊性和先进性,能够极大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进步。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需要多方参与,这不仅仅是高校自己的责任,更需要个人社会国家的通力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群体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加强对本地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并将其与大学思政课程相结合,既是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蕾.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创新路径[J]. 黑河学院学报, 2023, 14(4): 103-105+108.
[2] 胡岳潭.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意义、问题与路径[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报, 2023, 36(1): 49-52.
[3] 程世利.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实践[J]. 活力, 2022(21): 10-12.
[4] 刘雪珊. 地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以潮州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15(4): 83-90.
[5] 张丹.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和策略[N]. 中国文化报, 2022-03-25(003).
[6] 崔洁如. 浅析地方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以井冈山红色文化为例[J]. 活力, 2022(12): 19-21.
[7] 彭石军. 地方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湘江战役为例[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23, 23(1): 38-42.
[8] 李玟珏.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西部学刊, 2023(4): 113-117.
[9] 梁春媚. 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探析[J]. 活力, 2023(3): 30-32.
[10] 刘园, 吕戈. 重庆红色资源高质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J]. 重庆行政, 2023, 24(2): 99-101.
[11] 路叶.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6(8): 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