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形容词“冷X”、“热X”、“软X”、“硬X”的隐喻移情及其反义研究
A Study on Metaphorical Empathy and Its Antisense of Tactile Adjectives “Cold X”, “Hot X”, “Soft X” and “Hard X”
DOI: 10.12677/ML.2023.1110594, PDF, HTML, XML, 下载: 127  浏览: 214 
作者: 杨淑娴: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触觉形容词移情隐喻反义词Tactile Adjectives Empathy Metaphor Antonyms
摘要: 本文结合隐喻(概念隐喻)、移情等语言学理论,旨在通过对具体触觉形容词“冷”、“热”、“软”、“硬”及其所组的词组词义在具体语境中运用的探讨,对触觉词应用于移情隐喻的语境进行分类。研究归纳出触觉形容词在移情隐喻的语境运用中可分为性格、态度、状态的变化和保持、褒义贬义等几个方面,并发现温觉形容词比压觉形容词更多地用于描写态度,试析其成因为影响人体感受的快慢及涉及的说话者;此外,研究对触觉词应用的反义义场进行了分类,包括了有无对应反义词、词义是否对等几方面,研究认为其与词的具体结构有关,而后加名词的分类可能为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期望借此来加深对感觉和隐喻二者内在关系的理解,并对触觉隐喻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Abstract: Based on the linguistic theories of metaphor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empathy, this paper aims to classify the context in which tactile words are used in empathic metaphors by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actile adjectives such as “cold”, “hot”, “soft” and “hard” in specific context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actile adjectives can be divided into character, attitude, change and maintenance of stat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eanings, and finds that warm adjectives are more used to describe attitude than pressure adjectives, and tries to analyze why they are affected by the speed of human feeling and the speaker involved.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classifies the antisense field of haptic word application,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orresponding antonyms and the equivalence of word meanings.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it is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bsequent nouns may b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This paper hope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se and metaphor,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field of tactile metaphor.
文章引用:杨淑娴. 触觉形容词“冷X”、“热X”、“软X”、“硬X”的隐喻移情及其反义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0): 4434-443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594

1. 引言

隐喻,一般认为其属于修辞学,意思是不使用喻词,对两个具有相似性但本质不相同的事物进行比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由著名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1980)、Johnson (1980)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更加强调隐喻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区别于传统隐喻,是指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系统地用于对另外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进行表达,这种表达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动化的、不被人所意识到的,同样,词义的变化也伴随着隐喻,以“奇葩”为例,这一词多用于调侃,表达“不符合正常人的行为或思维”的意思,而不再同于古时用于描述优秀的作品或人物的意思,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隐喻化的表达已成为了词的本义,甚至有些时候,只有通过隐喻人们才能表达这些概念,这其中也包含了人们的主观认知。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 (1980)概述了隐喻的过程(Similarity→Proximity/Similarity is Proximity):从源域也就是喻体出发,经过映射,单向达到目标域即本体,以此来实现一个完整的隐喻过程。CMT颠覆了传统语义学对隐喻的解释。根据CMT,无形、复杂的抽象概念植根于有形、简单的具体概念,人们通过具体的感知觉经验把握与抽象概念相关的信息,因此,身体经验与抽象的思维不是独立无关的 [1] 。

移情作为一种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指将人的主观的感情转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从语用学对其的定义来看,移情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主观情绪投射到另一个人的情绪、心理上,并认为描述对象本身就如此,不同于隐喻中提到的单向映射过程,移情侧重双方的互动、互相作用,但由于移情本身带有的“共同、共通”等特点,与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产生了关联,此外,移情作为一种主观情绪,往往存在于客观的隐喻过程中。

触觉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最为基本的一种感觉,而且是人获取信息和环境操控的重要通道 [2] 。Langacker (1987)曾提出:触觉作为人类最基础的感觉,可分为温度、压力、痛觉三类 [3] 。Ullmann (1964)也曾对五类感官感觉进行分级排序:视觉 > 听觉 > 嗅觉 > 味觉 > 触觉 [4] ,触觉作为五种感官词中的最低一级,具有高可及性、高易感性的特点,因此触觉词常被用作源域词,映射作为目标域的其它四类较为抽象的感官感觉。感知经验是人通过身体感官,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获取的经验,人们常通过感知经验来理解心理和抽象经验,逐步发展了对物理、心理及抽象世界的认识 [5] 。本文所探讨的是触觉温觉形容词“冷”和“热”和触觉压觉形容词“软”和“硬”以及他们组成的词组,在被应用于移情隐喻时的语境分类和反义词义分类。

2. 移情使用语境及反义归纳

“冷”的本义为温度低,常用于描述物体的客观温度,“热”与“冷”相反,用于描述物体的客观可测量温度高,二者皆属于常用温觉形容词;“软”、“硬”词义相反,皆用于描述物体在一定压力下的表面张弛度,同属压觉形容词。从历时角度看,这些词的基本义都没有产生太大变化,但在引申义方面则变化较为明显,此外,也都逐渐被用于描述人类其它感官感受,以及更精细地描述其它感觉,如“冷冷的声音”,声音属于听觉,没有温度,这种描写除了使描写变得生动,另一方面更是带入了描写者本身的主观情绪感受,认为对方让自己感觉到了“冷”。本章主要从BCC以及CCL两大语料库中选取了以触觉形容词为源域的实例(主要以文学作品和日常对话为主),来对描写对象为人时的移情隐喻现象进行比较及分类。

2.1. 移情语境归纳

触觉形容词的隐喻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进行观察分析,一个是触觉向其他几种感觉的移位,也就是所谓的“通感式隐喻”。一个是触觉形容词向其他非感觉范畴的投射 [6] 。

触觉用作源域是因为其具有高可及性、高易感性,而那些具有抽象性,低可及性的特点的描写对象,常作为触觉映射的目标域存在,由于二者具有极大的相反性,以触觉词对这一类对象进行隐喻描写,能更形象生动地展示人类心理上难以直观展示的抽象认知,其中包括主观上的情绪情感,这也就造成了移情隐喻较为广泛存在于语言现象中,本节主要讨论的是在人的主观化心理状态影响下形成的隐喻过程, 也就是对他人或自己的描述、评价和定义总结,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用于描写人的性格:

1) 他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论雅俗共赏》)

2) 穆拉佐夫说:“我了解您哪,您这个人心慈面软。”(《死灵魂》)

3) 老区人民的坦诚、炽热、厚爱时时撞击着我们。(《人民日报》)

4) “他们说你这个人还算是条硬汉,”卡尔告诉他。(《钱商》)

也可以用于表述一个人的态度:

5) 他倒非常热情,长长地讲了一大通,只是听不大清楚。(《赎罪》)

6) 然而他的态度带着几分冷漠、疲惫。(《布登波洛克的一家》)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描写状态的保持:

7) 他那久历风霜的身子骨坚实、硬朗。(《第二个太阳》)

以及状态的变化:

8) 听了这样的赞誉,薛嵩精神抖擞,又变得很硬气。(《青铜时代》)

9) 竟然有人与我的艺术爱好相同,还有意与我讨论,我不禁心头一热。(《坚持》)

最后可用于褒贬评价:

10) 在她们看来,男人们屈服于自身的本能而去花钱买欢,正是意志软弱的表现。(《男人这东西》)

11) 他们昆曲研究会里一班小孩子们倒是很热心的。(《留情》)

由以上语料,我们可以初步推断,移情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涉及主观评价的隐喻过程中,如例(11)中的“热心”,除了由温觉形容词“热”的本义“温度高”引申出了“乐于助人”的意思,其中暗含的善良、称赞之意,也体现了说话人主观上表达的“因为孩子们的帮助而感到开心、喜悦,并表示赞同”的意思。此外,以上语料也反映出在态度描写方面,温觉形容词比压觉形容词应用更多,而在其他三方面的应用频率则相差不大的现象。据此,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温觉形容词本身是对温度的描写,温度直接影响到人本身的切身感受,带来的反应也比较直接、快速,如食物的温度会影响到人的进食过程,天气的温度影响人的活动过程,进而易影响到人的心情变化等,同时涉及到人身体、心理两方面的直接变化,而反观压觉形容词,描写的是客观存在事物的软硬,与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但并不会快速地影响到人体的变化,如鞋子的软硬、床铺的软硬,往往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二是由于性格、状态、褒贬都是对他人的某方面主观评价,属于个人的单方面的看法,态度则涉及到双方的交互,是描述者对于被描述者采取的行为带给描述者的主观心理感受进行表达,也可能因为这两点原因,压觉形容词较少应用于描写态度。

2.2. 反义对比

本小节针对处于移情隐喻过程中的触觉形容词的反义义场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归类,分为有无对应反义词、反义词词汇义是否稳定以及是否需要连用等。

2.2.1. 无对应反义词

12) 只有瓦洛佳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青春禁忌游戏》)

13) 多少个夜晚我听到大海的轻涛细浪拍打柔和的海滩,打出了一阵阵温情的轻声软语。(微博)

14) 朋友聚会中,柳文杨风趣诙谐的“冷幽默”是活跃气氛的法宝。不过这些还都是表面的东西。(《郑军科幻文学评论集》)

“冷笑”不能衍生对应到“热笑”、“热哭”,“软语”也没有相对应的词“硬语”,“冷幽默”更不存在对应的反义词“热幽默”,因此,这几个触觉形容词 + 名词形成的词语,单方面演绎出了引申义,并逐渐广泛运用开来。

2.2.2. 有对应反义词且不必要连用

1) 反义词词义使用范围对称

15) 但是他的报复手段实在太冷血了。(《肖申克的救赎》)

16) 从赵家楼的一缕火光,燃烧着全中国青年的热血。(《虹》)

17) 可是他却像一块大理石一样,眼泪洗不软他的硬心肠。(《一报还一报》)

18) 所以,我们总裁有句格言——以硬心肠创业,以软心肠济世。(微博)

19) 众人鸦雀无声,有软心肠的人也开始抽泣抹泪。(《白鹿原》)

2) 反义词是临时借用,使用范围不对称

20) 那些在生产指挥组坐够了冷板凳的同事向他抱怨。(《冬天里的春天》)

21) 对不少人来说,坐热板凳不仅毫无心理障碍地乐于去坐,而且抢着去坐,愿意常常坐。(《人民日报》)

22) 戚秀玉先后帮助2.2万多名求职者端上了“热饭碗”。(《人民日报》)

23) 公考“冷饭碗”靠低门槛吸引人气。(东营大众网)

1)例中的词除了在形式构成对仗和意义(词汇意义和理性意义)上都构成反义,在词义运用范围上也构成对仗,如例(15)、(16)中的“冷血”、“热血”都用于描述一个人面对某些事情时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者用于评价一个人的性格是残酷无情的还是温柔体贴的。而2)例中的词词义则较为不稳定,这几个词仅在形式上对仗,却无法在词义上构成反义,仅以其中一个词为主要使用词并固定下来,与其对应的反义词更多是临时借用在特定的语境中,如“冷饭碗”含有的“薪资相对较低的工作”或“发展前景较窄的工作”等意思,已经在日常使用中逐渐固定下来,而“热饭碗”的使用却较为少见,BCC语料库中显示仅有1999及2002年《人民日报》的两篇文章中曾使用过此词,其一便可见上例(22)。

2.2.3. 有对应反义词且必须连用

24) 也就是我爱好热脸贴冷屁股,每天为你鞍前马后的舍命陪君子。(微博)

根据以上语料,可以初步推知触觉形容词在移情隐喻应用中的词汇义不稳定可能与触觉词本身的结构有关,比如2.2.1例中的词义结构为“触觉形容词 + 描写人的语气动作的名词”,难以产生对应的反义词,因为人的语气与动作表情,本身较为抽象,因此借触觉形容词来隐喻,使之变得具体化,但界定标准仍属于主观范畴,难以产生绝对的反义义项;2.2.2.1例中的词义结构为“触觉形容词 + 描写人体构成的名词”,人的身体构成与触觉关联最为直接。身体的触觉经验可以为个体内心或人际间的概念性和隐喻性知识的发展提供一个本体的支架,同时为这些知识的应用提供跳板(Aclerman, Nocera, Bargh, 2010) [3] 。日常生活中,人通过身体去感受感觉,产生触觉,且身体构造是具体的存在,形状大小名称都有严格的标准,属于客观范畴;2.2.2.2例中的词义结构则为“触觉形容词 + 描写客观可视事物的名词”,不同于人的身体构造,客观事物脱离人的主体而存在,但其存在可量化标准,因此偶尔会产生借用现象,但仍旧不能形成固定词义。

此外,也可以看出“热 + 描写客观事物的双音节名词”较容易产生临时借用这一现象,关于这一点还可以深入细分,但也需要更多的语料数据来支撑,在此篇中暂不作进一步探讨。

3. 总结、反思与展望

本文简单通过一些语言现象来浅析、归纳、对比个别触觉形容词在移情隐喻应用中的语境以及反义义场,目的在于分析触觉形容词在应用中反映的移情隐喻,但本文存在语料收集不足,且未能进行详尽的系统的数据分析等问题。至于有关五感或者六感所涉及的移情隐喻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深层形成动因等更多更深的领域仍然亟待探索,而关于触觉形容词的反义不对称问题,也有待进行进一步的考察与切分。

参考文献

[1] 殷融, 苏得权, 叶浩生.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2): 220-234.
[2] 崔倩. 触觉经验对认知判断的影响: 以性别分类和汉字再认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 Langacker, R.W. (1987)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4] Ullmann, S. (1964) Language and Style. Basil Blackwel, Oxford.
[5] 邓奇. 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8.
[6] 王新玲. 现代汉语触觉形容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