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提升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路径探析
Exploring the Path of Improving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Needs Theory
DOI: 10.12677/AR.2023.104204, PDF, HTML, XML, 下载: 97  浏览: 182 
作者: 张 婧, 周晓涛*: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马克思需要理论养老服务农村Marx’s Theory of Needs Elderly Care Services Countryside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其经济和文化相对较为落后,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马克思需要理论认为人应该满足物质、交往和精神需要,对提升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具有指导意义。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养老资源和在村人口年龄两方面。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配套养老设施发展不充分和精神供给发展不充分两方面。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要多元主体合力提供物质基础保障,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满足其社会需要,注重文化建设,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Abstract: The aging population is a serious challenge the world facing, and the issue of elderly care has become a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However,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due to their relatively backward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issue of aging is even more severe. Marx’s needs theory believes that people should meet material, social, and spiritual needs, which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China is imbalanced, mainly manifested in two aspects: elderly care resources and the age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village. The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wo aspects: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upporting elderly care facilities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supp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need theory, to enhanc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multiple entiti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provide material foundation guarantees, support the participation of elderly people in social activities, meet their social needs, pay attention to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meet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elderly.
文章引用:张婧, 周晓涛.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提升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路径探析[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4): 1548-1552.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4204

1. 引言

我国农村老龄化目前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人口基数大,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第二,农村老龄化速度快。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3.81%,比城镇高7.9%,比全国平均水平18.7%也高出许多。23.81%意味着农村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其影响深远,将会对农村整个老龄化的体系形成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1] 为了适应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解决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促进国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视角出发,针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农村养老服务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改善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启示和建议。

2.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三重意蕴

2.1. 物质生产需要

马克思说:“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物质需要是人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人类需要最基本的如食物、衣服、住房等物质生活资料来维持生命和生产。对于基本需要的满足,也会引发一些新的需求的产生,新需求的产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这种新需求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从而使人的生产活动不断地改变和调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新需求。这一新需求既不是先天具有或直接具备,也不是自发形成或被动接受,而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发展起来并逐步得到满足与表现出来。

2.2. 社会交往需要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马克思认为人具有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即“社会性”。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 [3] 家庭是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初级阶段。新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会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人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社会,人就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个人需要的满足。生产活动虽然受到社会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因此,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社会交往。

2.3. 精神层面需要

人们在获得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如食物、饮料、氧气和居所之后,就会向精神需求方面发展。精神需要是人类更高层次的需要,涉及人类精神层面的目标和追求,包括信仰、知识、道德、艺术、美感、情感、创造性等方面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类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有价值观的高等动物,精神需要是人类最本质、最深刻的需要,它体现了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类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基础。精神需要和物质、社会需要共同发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产力水平下决定着相应的精神需要 [4] 。例如,在远古时代,人类只能通过捕猎和采集食物来生存,其精神需要基本上就是获得食物和保障生存,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理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追求事业成功、自我价值实现等等。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升级,如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对健康环境的追求等。精神需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3. 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3.1.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

3.1.1. 养老资源分布不平衡

养老资源的分布与不同的地域、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等因素密切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首先,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城市的养老资源相对集中,养老设施比较完备,而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养老资源相对稀缺。202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新闻1+1》节目中提到,“在养老金方面,城乡的对比上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几年前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城乡养老金的差距差不多是22倍,城市远远高于农村。”其次,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的差异,养老资源的分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养老资源相对丰富,养老金发放相对充足,而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养老资源匮乏,养老金发放面临较大的压力。这种养老资源分布的不均,给一些地区的养老保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1.2. 在村人口年龄比例不平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一直以来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年轻人为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纷纷外出务工。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随着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使得他们在对家中老年人生活照料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人口的外流带来了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生活上的分离。长时间地分离会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纽带逐渐松弛。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家庭和亲情被视为最重要的财富和纽带,子女对父母的侍奉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但年轻人在外出的过程中,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不再把侍奉父母视为人生第一大事,而是寻求个人的自我发展。随着外出时间的延长和外出半径的扩大,传统的道德评价标准,如舆论和孝文化等,也不再如过去那样有约束力。家庭养儿防老的功能在不断弱化,家庭养老供给不足成为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巨大挑战。

3.2.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充分

3.2.1. 配套养老设施发展不充分

从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缺乏高质量的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不足,缺乏科学的养老模式和方法,使得农村老年人无法得到全面的身心护理,导致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不仅使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还可能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他们在晚年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养老难题。

3.2.2. 精神供给发展不充分

“闲坐门前摇椅憩,笑看儿孙院中嬉。”描绘的是一种老有所依、享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这曾是乡土中国一代代人梦想中的晚年图景。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农村家庭不仅“空巢化”严重,农村老人“空心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很多老人娱乐活动单调,运动意识不强。在农村,老年人一般除了看电视、聊天、下棋、打牌以外,没有其他的消遣方式。同时,由于运动健身的意识观念不强,即使村里有健身设施、老年人活动室,他们也不愿意去锻炼。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空虚、孤独感严重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居住分散、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老年活动辐射有限,特别是深山区的农村独居老年人,极易陷入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

4.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路径

4.1. 多元主体合力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在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道路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为老年群体提供全面的养老保障服务,是确保农村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老年人幸福安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首先,各级政府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来规划和实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以便更好地解决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制定农村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制定科学的养老服务标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和场所,适当提高农村养老金的发放比例,切实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其次,培育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建立培训基地,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 [5] 。再者,社会公益慈善机构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关爱老年群体活动,通过开展敬老活动、送温暖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最后,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赡养老人的子女应该尽可能地履行赡养义务,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和精神状态,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生活保障。

4.2. 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满足其社会需要

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强调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必须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需要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个体。因此,在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老年人的社会需要,让他们在社会中获得足够的尊重和认可,这也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我们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出发点。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村干部应该主动担当作为,积极邀请和鼓励老年人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使老年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经验,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的贡献,实现其自身价值。农村老年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参与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政府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帮助他们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老年人适度的社会参与是非常有益的,这能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和活力,提高生活质量,在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帮助老年人在退休后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感 [6] 。还可以由村集体牵头,实行农户之间的互助养老。“互助养老”,指人与人之间在养老上的互相帮助,既可以是青年人对老年人,也可以是老年人之间,特别是低龄老人对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对失能老人的帮助。这可以较好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既体现传统居家养老习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

4.3. 注重文化建设,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要注重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政府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弘扬“孝”文化,让孝亲敬老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并鼓励外出务工子女回乡创业照顾老人。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敬重长辈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孝”文化,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孝敬老人的重要性,加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外务工的子女常常因为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家庭,忽视了父母的情感需求和身体健康。我们也要鼓励外出务工的子女“常回家看看”,评选孝敬老人的典范人物,发挥模范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家庭的精神慰藉作用,让老年人感受家庭的温情。政府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外出务工的子女回乡创业,这不但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5. 结语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满足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在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物质层面的需要,还需要关注社会和精神层面的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制定相应的措施,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享受到更加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 2022-10-26(001).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9.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32.
[4] 李晓青. 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理论视野, 2023(8): 11-15.
[5] 陈睿, 边恕.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农业经济, 2023(9): 91-93.
[6] 梁文凤.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经济纵横, 2022(10): 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