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医学生媒介素养特点与提升路径探究
Explor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ment Paths in the Era of Converged Media
DOI: 10.12677/ae.2025.151091,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任 杰:杭州医学院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融媒体医学院校媒介素养Converged Media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dia Literacy
摘要: 融媒体时代,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医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医学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建设水平,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强化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在“健康中国”战略和“新医科”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十分关键。本文以杭州医学院为例,从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数据出发,分析他们网络媒介素养特点,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探究现状背后的成因,给出具体提升路径。
Abstract: In the era of converged medi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media literacy of medical students directly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has emphasized multiple time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pace and position for fostering talent through online mean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and the “New Medical Sciences” development strategy, cultivating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and improving their media literacy are crucial. Taking Hangzhou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 online media literacy based on survey data on their current media literacy status. Combining social psychology theories, it explores the causes behi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s specific paths for improvement.
文章引用:任杰. 融媒体时代下医学生媒介素养特点与提升路径探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1): 657-66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1091

1. 当下医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于媒介信息的辨别、接受、处理、传播等能力,一个人的媒介素养与当下的媒介环境、他的媒介使用习惯及媒介信息状况有直接关系。因此,为探究当今融媒体时代下,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如何,研究组针对杭州医学院医学专业学生,从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辨别及判断信息真假能力、网络信息的处理及表达能力、对网络思政育人作品的认识能力这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1份,回收有效率为94.1%,其中男生364人,占比38.7%;女生577人,占比61.3%。统计结果跟预期有一定的差异,有些令人意外,有些值得深思,集中呈现出来以下几个特点:

1.1. 医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较强,但对其判断力较弱

在移动互联高度发展的今天,有95%以上的学生日常都会选择用手机进行上网,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每天的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在关于“你能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一题中,有72%的学生都选择了“比较符合”,19%的同学选择了“完全符合”。在关于“你能辨别网络中的真假信息”一题中,有62%的学生选择了“有时候能”,35%的同学选择了“完全能”。在关于“你会主动探索网络信息背后的深层含义”一题中,57%的学生选择“偶尔会”,21%的学生选择“不太会”。以上说明医学生具备较强的网络信息获取能力,但对于网络信息的判断力较弱,对于信息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容易受网络情绪影响。

1.2. 医学生接触网络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学习和娱乐

在关于“你每天上网的主要目的”一题中,排名前三分别是“查阅资料、学习辅助”“聊天”“刷视频”,而只有63个人选择“获取新闻等时政信息”,学习、社交和娱乐是当前医学生上网的主旋律,这也发出了一个重点信号,医学生对于社交软件及短视频传播平台的使用频率较高。

1.3. 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处理及表达能力有限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医学生对待网络中的信息,多数情况下只停留在“看”的层面,对于网络信息的处理及表达能力有限。比如在关于“你经常在网络中发表个人观点”一题中,有75%的学生都给出了否定选择,只有24%的学生给出了肯定回答。在关于“你愿意参与网络热门话题的讨论并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评论”一题中,有43%的同学选择“偶尔愿意”,29%的人选择“不愿意”,28%的人选择“愿意”。不愿意“发声”成为当前学生们的共同特点,冗杂的网络信息应接不暇,学生的表达意愿低,跟个人特质有关,缺乏较为独立的思考判断力,也跟内容的互动及粘性有更为直接的关系。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生们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媒介素养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缺乏独立的判断力,对于网络信息的批判能力较弱;二是缺乏对事实及真相的探索精神,极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误导;三是媒介表达意识低下,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

2. 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教育的客观因素:媒介素养课程缺失导致医学人文素养欠缺

医学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医学技术的培养和技能的实操,而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引导有所欠缺,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媒介素养相关课程不在其内,也缺乏相应的教材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导致这方面的教育缺失,医学生无法全面且客观的认识媒介、掌握媒介知识、拥有媒介素养,这也会进一步导致医学生人文素养欠缺。

2.2. 个人的主观因素:媒介信息认知偏差导致独立自主意识较低

在认知层面,相比主动传播医学内容,大部分医学生们都习惯于被动接受媒介信息,过程中有两种倾向,首先是容易受个人经验影响,习惯性接受自己认可的,屏蔽自己不认可的,进而陷入信息茧房,无法全面看待问题,长此以往只接收单一的信息,从而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产生认知偏差。其次是对媒介素养能力缺乏信心,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独立自主意识及批判性思维较弱,容易受网络情绪等影响,不愿探索事实及真相,极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误导。

2.3. 环境的实际因素:信息爆炸与碎片化导致深度思考时间短暂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环境复杂多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短、平、快”的内容成为各类平台信息的主要形态,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处理能力,导致信息过载,同时这些信息又是零碎的、分散的,长期接触这样的信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思考问题停留在表象,注意力分散,筛选信息的难度增大,难以深入思考和判断。

3. 提升医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路径分析

关注医学生媒介素养,对于其职业认知、医德养成及医疗卫生事业平稳发展至关重要[1]。针对以上的三点原因,笔者认为,提升医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应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素养提升、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三方面下功夫。

3.1. 完善医学院校媒介素养课程体系

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个人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对媒介渠道的使用能力、生产及传播信息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涉及传播学、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2],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课时比例少[3]。在医学院校,这类课程为边缘性学科,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讲授,仅有少数的讲座类活动,无法覆盖全体同学,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甚微。因此,医学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优质慕课网络资源,开展学生自学,并配合开设通识性课程、必修课程等,完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同时增加授课内容中有关于医学人文素养相关的真实案例,提升医学生们对媒介素养的认知程度和应用能力。

3.2. 增强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媒介

提升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需要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保障,应充分挖掘学校中有新闻学及传播学相关教育背景的老师,组建成为媒介素养师资团队的骨干力量,并聘请校外媒介专家做专业顾问,成为带动提升全校师生媒介素养的核心力量,前期培养师生最基本的筛选信息、核查信息真实性的能力,后期加入医学类专业课教师的力量,提升医学健康知识的传播能力,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专业所学,及时有效地在不同媒介平台中传播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媒介传播意识和能力,过程中会有一批优质的学生信息员诞生,成为传播健康知识的主体力量。

3.3. 营造医学院校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媒介素养。一方面,医学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媒介素养学术沙龙、网络知识大讲堂、媒介素质与能力大赛、医学人文故事会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医学生的文化生活,还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媒介,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应结合融媒体背景,整合多方面媒体资源,为医学生提供参与校内新闻采访、写作和制作的机会,并组织他们到信息宣发基地参观考察,了解网络信息的生产、制作和传播全流程,从而增强他们对网络媒体的认知和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会传播、爱传播、能传播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医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也有利于提升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加职业发展潜力。

4. 结语

医学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一部分,对医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医德水平,同时还能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4]。加强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永恒且深刻的话题,最终会表现为其专业化推广医学健康知识的实际效能[5]。因此,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培养出更多技术过硬、人文素养较高的医学人才。而当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信息传播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医学院校应持续关注媒介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确保媒介素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同时,鼓励医学生主动拥抱新技术,做积极的医学信息健康传播者,成为连接专业医学知识与广大民众的桥梁,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融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林, 惠继荣, 董雪梦, 李丹. 健康传播视角下医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J]. 安徽医学, 2022, 43(9): 1104-1109.
[2] 孙帅, 张艳.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 理论经纬, 2022(12): 28-32.
[3] 张静, 唐添慧, 赵智涛. 新媒体时代医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J]. 新闻前哨, 2024(5): 70-73.
[4] 刘钰婷, 陈秀芳. 医学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22, 40(20): 66-68.
[5] 孙林, 章镜, 李丹. 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和必要性评[J]. 新闻前哨, 2021(10): 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