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24年中国儿童友好主题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 Trends of Child-Friendliness Theme in China (2003~2024)—Visualization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DOI: 10.12677/orf.2025.151026, PDF, HTML, XML,   
作者: 陈 瑾: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儿童友好CiteSpace热点趋势Child-Friendly CiteSpace Hot Spot Trends
摘要: 为探讨中国儿童友好主题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运用CiteSpace对2003年3月~2024年11月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儿童友好为主题研究的16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儿童友好主题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研究核心机构等知识图谱,可视化结果确定了“儿童友好”“儿童权利”“儿童参与”“风景园林”“公共空间”等研究热点,表明儿童友好主题研究对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对其权益的重视,通过景观设计、公共空间的优化,打造满足儿童友好的建设空间,展现了儿童友好研究的现状。基于研究结论,探索儿童友好前沿选题的研究趋势,提出前瞻性展望。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 trends of China’s child-friendly them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to visually analyze 169 articles on child-friendly research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from March 2003 to November 2024, and draws knowledge maps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keyword co-occurrence, keyword clustering, and research core institutions on child-friendly topics. The visualization results identify research hotspots such as “child-friendly”, “child rights”, “child particip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space”. It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on child-friendly them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as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public space, it creates a child-friendly construction space and sho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friendly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search trend of child-friendly frontier topics and puts forward a forward-looking outlook.
文章引用:陈瑾. 2003~2024年中国儿童友好主题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运筹与模糊学, 2025, 15(1): 275-286.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5.151026

1. 引言

近年来儿童友好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儿童福祉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自1989年联合国发布《儿童权利公约》以来,儿童的权利被明确划分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1],这一公约奠定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础。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在第二次人类居住会议上正式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倡议”[2],旨在创建安全、包容、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区。这一倡议迅速得到全球响应。截至当前,已有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友好认证。2021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联合22个部门下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3],明确提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指导思想、原则等,实现“让儿童成长得更好”的城市建设目标。

2. 儿童友好基础理论

2.1. 传统发展心理学和儿童“社会化”理论

传统发展心理学研究从个体出生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关注儿童个体的发展,但忽视了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儿童“社会化”理论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强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逐渐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然而,随着对儿童权利认识的深入,传统发展心理学和儿童“社会化”理论开始受到批判,因为它们往往过于强调儿童对社会的适应和顺从,而忽视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和需求[4]

2.2. 童年研究运动和新童年社会学

童年研究运动关注儿童在社会、文化和历史层面上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化的过程,它关注儿童的权利、经验和社会中的地位;新童年社会学基于童年研究运动于20世纪后期在欧美兴起,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童年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本质上代表着儿童的思维从简单到复杂,行为从非理性到理性,从前社会阶段完全进入社会的阶段[5]

3. 资料和方法

3.1. 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检索主题词为“儿童友好”。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4年11月。初步检索到189篇文献,在人工剔除无作者记录、重复以及与主题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最终得到169篇文献,文献发表时间范围在2003年3月至2024年11月。

3.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文献均选源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及中文社会库科学引文(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等高质量文献,并排除重复文献、研究述评、科普性文章、信件、国际快讯等无效文献。

3.3. 方法

使用检索式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到的中文文献,并将它们以Refworks格式导出,导出文献以“download_儿童友好.txt”保存后,被导入到CiteSpace软件进行格式转换再分析,将参数设置时间从建库至2024年11月,设定好参数,运行程序进行数据分析。

4. 儿童友好主题分析结果

本文在CNKI上检索“儿童友好”为主题的关键词,为保证文献质量,只选取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检索出189篇文献,去除20篇与儿童友好不相关的文献,剩余169篇,以2003年3月~2024年11月的儿童友好的文献作为分析对象。

4.1. 儿童友好主题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儿童友好主题文献在2003~2024年的发文量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见图1),2017年以前的发文量

Figure 1. Statistical figure of annual publication volume of children’s friendly theme included in CNKI (only counted until 30 November 2024)

1. CNKI收录儿童友好主题年度发文量统计图(2024年统计至11月30日)

普遍较低,自2018年后发文量逐渐上升,2023年发文量最高,达到36篇,截至2024年11月发文量也达到33篇,因此总体上可以说儿童友好主题发文量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4.2.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能有效反映分析文献的主题,对于关键词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主题的研究热度及热度的变化趋势。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收录的儿童友好主题文献库的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分析频数排在前20位的儿童友好主题高频关键词的中心度与频数。图中的每个关键词都对应着一个同心圆(见图2),同心圆的关键词的频数越高,同心圆的直径(面积)越大。同时,同心圆代表着2003~2024年各年度水平上的关键词数量情况,同心圆的颜色越趋近于红色,表示文献发表的年份越趋近于2024年,同心圆越趋近于蓝色,文献发表年份越趋近于2003年。相应的同心圆的颜色宽度越大,代表该年度的这一关键词频数越高。内圈的关键词关联较为紧密,外圈的关键词呈稀疏现象,且发表年份较远。其中,频数最高的关键词包括“儿童友好”“儿童权利”“儿童参与”“风景园林”“公共空间”(见表1)。表明儿童友好主题研究对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对其权益的重视[6];“风景园林”“公共空间”的频繁提及,明确指向研究的重点领域,即通过景观设计、公共空间的优化,打造满足儿童友好的建设空间[7]。其中,“广州”作为唯一入选高频关键词的城市,说明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州市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温大都适宜户外活动。因此,该市通过优化公共空间布局、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服务水平等措施,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其中,广州市儿童公园作为全国首个以儿童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通过提供丰富的游乐设施和活动空间,举办各种儿童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8]。已是第一批入选全国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的城市之一[9]

Figure 2. keywords co-occurrence map

2. 关键词共现图谱

此外,其他高频关键词也能反映出特殊趋势,选取自建库以来且中心性大于0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整理(见表2),2024的关键词是“深圳”;2022年的关键词是“户外空间”“儿童优先”;2021年的关键词是“中小学”“幼儿园”“城市公园”“巴塞罗那”“品质评价”“可达性”“游戏空间”“健康社区”“城市化”;2019年的关键词是“儿童参与”“儿童权利”“少年司法”“公共空间”“社区街道”;2018年的关键词是“安全”“共生”“社区”;2012年的关键词是“规划设计”;2008年度关键词是“城市规划”“城市”“风景园林”“开放空间”;2003年的关键词是“儿童”。根据以上关键词的演变,反映了儿童友好主题从空间和环境到综合发展,从物质层面到权利与参与,从单一领域到跨领域融合,儿童友好主题研究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Table 1. Top 20 high-frequency keywords

1. 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

序号

频数

中心性

年份

关键词

1

38

0.44

2018

儿童友好

2

10

0.25

2019

儿童权利

3

9

0.34

2019

儿童参与

4

9

0.07

2008

风景园林

5

9

0.16

2003

儿童

6

5

0.07

2019

公共空间

7

3

0

2021

广州

8

3

0.01

2012

规划设计

9

3

0.09

2008

城市

10

3

0

2021

儿童景观

11

2

0.01

2021

可达性

12

2

0.01

2022

户外空间

13

2

0.07

2018

安全

14

2

0

2012

公园

15

2

0

2021

儿童健康

16

2

0.05

2018

共生

17

2

0.29

2008

城市规划

18

2

0.03

2018

社区

19

2

0.01

2022

儿童优先

20

2

0

2022

城市空间

Table 2. High-frequency keywords with centrality greater than 0 (sorted by year)

2. 中心度大于0的高频关键词(按年份排序)

序号

频数

中心度

年份

关键词

1

2

0.01

2024

深圳

2

2

0.01

2022

户外空间

3

2

0.01

2022

儿童优先

4

1

0.04

2021

中小学

5

2

0.03

2021

幼儿园

6

2

0.03

2021

城市公园

7

1

0.03

2021

巴塞罗那

8

1

0.03

2021

品质评价

9

2

0.01

2021

可达性

10

2

0.01

2021

游戏空间

11

2

0.01

2021

健康社区

12

2

0.01

2021

城市化

13

9

0.34

2019

儿童参与

14

10

0.25

2019

儿童权利

15

1

0.13

2019

少年司法

16

5

0.07

2019

公共空间

17

2

0.01

2019

社区街道

18

38

0.44

2018

儿童友好

19

2

0.07

2018

安全

20

2

0.05

2018

共生

21

2

0.03

2018

社区

22

3

0.01

2012

规划设计

23

2

0.29

2008

城市规划

24

3

0.09

2008

城市

25

9

0.07

2008

风景园林

26

2

0.04

2008

开放空间

27

9

0.16

2003

儿童

巴塞罗那是儿童友好主题中唯一明确提及的外国城市。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西班牙的“儿童友好城市”的倡议于2002年发起,巴塞罗那于2007年被评为儿童友好城市[10]。作为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其人口达162万,城市公园面积超过583.6 ha (公顷),儿童占总人口的16%,因此市议会非常重视儿童导向的城市公园建设,致力于“促进儿童为主角的市政公共生活参与体系”[11]

4.3.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是Citespace中的一项重要功能,目标是根据数据中发现的描述对象及其关系的信息,将数据对象分组。目的是使得组内的对象相互之间是相似的(相关的),而不同组中的对象是不同的(不相关的) [12]。组内相似性越大,组间差距越大,说明聚类效果越好。揭示研究领域的子领域、研究热点或趋势。modularity Q和mean Sihouette S这两个能反映聚类效果的指标[13]。笔者将待分析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得到7个聚类群组(见图3),分别是“儿童友好”“风景园林”“儿童参与”“社会”“幼儿园”“可达性”“循证”,并且Q值(模块度)为0.8366,大于0.5,说明聚类结果是合理的;S值为0.986,大于0.7,说明聚类结果是高效率且具有说服力的。笔者根据聚类信息一览表,将频数大于1的关键词进行了罗列(见表3)。从频数和中心值来看,“儿童友好”无疑是核心主题,“城市空间”“儿童景观”“健康社区”等关键词反映了学术界在探讨如何构建对儿童友好的城市环境,关注儿童在城市空间中的体验和需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关键词体现了学术界就如何结合风景园林设计来提升儿童友好度进行的思考。“儿童参与”作为儿童友好理念的重要原则之一,其提及频数较高,且中心值为0.34,“儿童参与”“儿童优先”“儿童权利”表明研究不仅关注理论探讨,还深入到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践。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社会”“安全”“共生”等关键词,发现研究聚焦于城市空间的社会安全属性,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存等,旨在创造一个更安全、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14]。“幼儿园”“可达性”“城市公园”“循证”“公共空间”这类群组相比下来并没有很显著,但是也是对儿童友好主题的重要补充,“幼儿园”关注儿童教育空间的设计;“可达性”关注儿童对城市空间访问的便捷性;“循证”强调了基于数据和证据的规划和实践。

这7个核心聚类群组指出了社会对于儿童友好构建的实际需求和研究方向,这些趋势和关注点将推动儿童友好环境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为儿童提供更加安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成长空间。

Figure 3. Keyword clustering map

3. 关键词聚类图谱

Table 3. Keyword clustering information list

3. 关键词聚类信息一览表

聚类群组

频数

程度

中心值

关键词

儿童友好

38

38

0.44

儿童友好

2

2

0

城市空间

3

2

0

儿童景观

2

2

0.01

健康社区

3

1

0

广州

风景园林

9

10

0.07

风景园林

9

13

0.16

儿童

3

3

0.01

规划设计

3

7

0.09

城市

2

2

0.01

户外空间

2

1

0

公园

2

6

0.29

城市规划

2

7

0.04

开放空间

儿童参与

9

9

0.34

儿童参与

2

3

0.01

儿童优先

2

2

0.01

游戏空间

10

10

0.25

儿童权利

2

2

0.01

深圳

社会

2

5

0.07

安全

2

5

0.05

共生

2

4

0.01

社区街道

幼儿园

2

3

0.03

幼儿园

5

4

0.07

公共空间

可达性

2

3

0.01

可达性

2

2

0.01

城市化

2

3

0.03

城市公园

循证

2

6

0.03

社区

4.4. 关键词突现分析

为了呈现儿童友好主题的演化过程,本文使用了Citespace进一步实现了关键词突现分析。关键词突现指通过探测某一时段内引用量或频数有较大的变化的关键词,来验证某一个关键词的兴起或者衰落的情况,这一分析有助于揭示儿童友好主题领域的动态变化,反映研究热点的演绎过程。具体而言,关键词突现分析能呈现突现词(keywords)、突现强度(strength)、持续时间(lasting)、开始时间(begin)以及结束时间(end) [15]。分析结果(见图4)所示:为了方便说明,本文选取前9个突现关键词进行展示和分析,在突现图谱中,红色代表着该关键词起止年份之间的持续时段,红色部分左侧的蓝色部分表示该关键词突现开始前的年份,红色部分右侧的蓝色部分表示突现结束后的年份。为了更直观的显示,本文还呈现时间线图谱(见图5)。图4的内容是对表1的关键词内容的进一步说明,2003年的突现词为“儿童”,于2008年终止。2008年的突现词为“开放空间”,于2014年终止。2012年的突现词为“规划设计”,于2018年终止。2018年的突现词为“社区”“共生”,于2020年终止。2019年的突现词为“社区街道”,于2020年终止。2021年的突现词为“风景园林”“广州”,于2022年终止。2022年的突现词为“儿童优先”,热度持续至今。

根据上述分析能够看出研究的变化:一是对儿童关注度的起伏演变,2003年“儿童”作为突现词出现,表示当时儿童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2008年,突现词从“儿童”转变为“开放空间”,意味着研究从儿童本身转变为他们所处的空间环境。2022年,“儿童优先”再次成为突现词,且热度持续至今,表示儿童友好理念在近年得到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关注。二是空间环境的演变,从“开放空间”到“规划设计”再到“社区”“共生”和“社区街道”,这些关键词反映了学术界对儿童友好空间的环境从初步探索到深入规划设计的转变。三是理论探讨到实践创新的演变,2021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保儿童在城市中的各项需求得到优先考虑与保障。以上关键词突现分析和高频关键词分析一致。

Figure 4. Keyword burst map

4. 关键词突现图谱

Figure 5. Timeline chart

5. 时间线图谱

4.5.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本研究收录了106家机构的文献(见图6表4)。其中,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来源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9篇)、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4篇)、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4篇)。得出以下分析结果:一是合作机构多样。参与的研究机构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建筑学院、园林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育学院等,显示了儿童友好主题研究的跨学科特性;既有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有规划设计院和企业,表明在推动儿童友好主题方面,存在广泛的合作网络。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及其城乡规划系在不同年份均有多次合作,显示出该机构在儿童友好主题研究上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二在时间跨度较长,从2008年到2024年,都有机构参与儿童友好主题的合作,但合作频数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但2021年和2022年合作较为频繁,可能反映了今年社会对儿童友好主题的相关建设关注度有所提升。三在地域分布广泛。合作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湖南、四川、江苏、浙江、吉林等地,表明儿童友好主题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湖南地区的机构合作频数较高,表明这些地区在儿童友好主题研究方面较为重视。从2023年和2024年的数据来看,合作机构数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表明儿童友好主题研究在未来几年内仍将持续受到关注。

Figure 6.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map

6.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Table 4.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table

4. 机构合作网络表

频数

年份

机构

9

2015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4

2017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4

2018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

3

202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3

2021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202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3

2022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

2

2008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202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202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

2022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2

2022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城乡规划系

2

2022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

2

2022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2023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2

2023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2

2023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2023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2023

吉林大学

2

2024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

2024

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 研究结论

本文就发文量展开分析,发现2003年3月~2024年11月期间,CNKI中关于儿童友好为主题的文献年度发文量处于不断增长的总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关键词分析,结果表示高频关键词包括“儿童友好”“儿童权利”“儿童参与”“风景园林”“公共空间”。表明儿童友好主题研究对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对其权益的重视,通过景观设计、公共空间的优化,打造满足儿童友好的建设空间。为体现准确性,本文还对所分析的文献进行了关键词突现分析,分析结果与前述的热点词汇判断一致。最后,本文对儿童友好主题的来源机构进行分析,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湖南地区的机构合作频数较高,表明这些地区在儿童友好主题研究方面较为重视。

基于儿童友好主题文献的学习研究热点与趋势,结合目前儿童友好的建设现状,提出关于儿童友好主题相关建设的一些建议:

5.1. 制定差异化的建设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和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如根据城市的气候类型,建设满足儿童相应活动需求的设施建筑;根据城市的发展特点,赋能儿童友好空间等相关建设;根据城市的文化脉络,将文化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融合等。

5.2. 建立多领域、多部门的工作协作机制

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相关主题建设的合力。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参与儿童服务,推动儿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5.3. 完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标准

空间建设标准包括公园绿地、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的适儿化改造标准,确保儿童友好空间的安全、有趣和包容性,提升儿童的使用体验。

5.4. 加强儿童健康和教育保障

加强儿童健康保障,完善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儿童健康管理水平。同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保障流动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5.5. 推动儿童参与和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儿童参与机制,鼓励儿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保障儿童的权益和利益。

综上,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儿童友好主题的研究文献在传统的主题上更加深入,确保研究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持续跟进并响应与儿童友好主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 Nan, F. (2020) Policy Innovation on Building Child Friendly Citie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Four Chinese Citi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18, Article 105491.
https://doi.org/10.1016/j.childyouth.2020.105491
[2] Jansson, M., Herbert, E., Zalar, A. and Johansson, M. (2022) Child-Friendly Environments—What, How and by Whom? Sustainability, 14, Article 4852.
https://doi.org/10.3390/su14084852
[3] 李雨姝, 鄢超云. “儿童友好”理念的核心内涵及其教育实践[J]. 学前教育研究, 2023(3): 48-57.
[4] 杨剑, 邱茜, 季浏. 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及其在体育领域的应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8(10): 75-81.
[5] 郑素华. 新童年社会学: 英国的发展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12, 34(10): 87-90.
[6] 雷万鹏, 张子涵.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高了留守儿童家长参与吗?——基于湖北省的实证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 2024, 44(12): 24-35.
[7] 吴志强, 郭仁忠, 张兵, 等. “国家空间规划系统化建构”学术笔谈[J]. 城市规划学刊, 2024(5): 1-11.
[8] 刘磊, 石楠, 何艳玲, 等.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践[J]. 城市规划, 2022, 46(1): 44-52.
[9] 邓策方, 吴雅馨. 基于儿童发展权利的空间响应与规划策略思考: 广州的实践探索[J]. 城市发展研究, 2024, 31(10): 87-93.
[10] 张建, 杜青春. 儿童友好城市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巴塞罗那对北京的启示[J]. 北京规划建设, 2020(3): 63-68.
[11] 邢子博, 张天洁.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公园品质与可达性研究——以巴塞罗那学龄前儿童为例[J]. 南方建筑, 2021(5): 13-21.
[12] 王米雪, 张立国. 我国智慧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基于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J].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3): 41-48.
[13]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14] 李圆圆, 王波. 基于空间规划的儿童友好社区场景营造——以重庆儿童友好社区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11): 175-188.
[15] 韩丽丽, 何友均, 朱震锋, 等. 生物多样性信用研究现状、热点及启示——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OL]. 生态学报, 2025, 1-16.
https://doi.org/10.20103/j.stxb.202404110801,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