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的技能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
Research on the Skill Demand and Cultivation Mode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OI: 10.12677/ecl.2025.142629, PDF, HTML, XML,   
作者: 李 豪, 孙思莹:贵州大学医学院,贵州 贵阳;邬卫东: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农村电商人才技能需求培养模式乡村振兴Digital Transformation Rural E-Commerce Talents Skill Demand Training Mode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中,电子商务已成为驱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问题愈发凸显其重要性。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与农村电商人才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产生的深远影响,并细致梳理当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策略与方法,以期为促进农村电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wave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e-comme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driving rural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s has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its import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rural e-commerce talent development, analyze its far-reaching impact on rural e-commerc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meticulously sort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challenges it fac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focused strategies and method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s and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文章引用:李豪, 邬卫东, 孙思莹.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的技能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2): 1114-1120.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2629

1. 引言

“数商兴农”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农村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推动了“商”与“农”的深度融合,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1]。自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乡村、积极实施“数商兴农”工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将农村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置于重要位置,给予其高度重视与支持。

进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乡村发展,进一步强调了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紧迫性,明确了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数商兴农”工程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显得尤为关键,不仅关乎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更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2]

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的技能需求

农村电商作为利用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农民或农产品经营主体提供互联网宣传、销售及支付等服务的新型业态,正逐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3]。在这一背景下,电商人才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要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农村电商人才必须掌握一系列特定技能,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1. 电商平台运营能力

电商平台运营能力是农村电商人才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它不仅是构建电商运营体系的基础,更是实现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关键[4]。这一技能涵盖了店铺开设、产品上架、价格策略制定、促销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多个方面。农村电商人才需要熟练掌握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如店铺装修、商品发布、交易管理等,以确保店铺的日常运营高效有序。同时,他们还需要深入了解平台的运营规则和策略,如流量分配机制、搜索排名算法等,以便在平台内获得更好的曝光度和销售业绩。在实际操作中,农村电商人才需要关注市场动态,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销售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商机,优化运营策略。

2.2. 营销推广技能

营销推广是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的关键手段。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需要掌握多种营销推广技能,以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5]。这包括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营销(SMM)、内容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等多种方式。通过SEO技术,农村电商人才可以优化店铺和商品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提高曝光度和点击率。而SMM则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发布有价值的内容,吸引并留住潜在客户。内容营销则通过创建有吸引力的内容,如博客文章、视频、图片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黏性。电子邮件营销则通过发送个性化的邮件,向潜在客户或现有客户传递促销信息或品牌故事。在实际操作中,农村电商人才需要根据产品或品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营销推广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市场反馈和用户评价,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以提高营销效果。

2.3. 订单管理与客户服务能力

订单管理与客户服务能力是农村电商人才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它关系到客户体验和忠诚度,进而影响销售业绩和品牌形象[6]。订单管理包括订单接收、确认、发货、物流跟踪以及售后处理等流程。农村电商人才需要确保订单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和提高客户满意度。在客户服务方面,农村电商人才需要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他们需要耐心解答客户的咨询和问题,提供专业的购物建议和解决方案。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客户的反馈和投诉,及时处理并解决问题,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村电商人才需要建立完善的订单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体系。他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自动化订单处理系统、智能客服机器人等,提高订单处理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客户体验的细节,如页面设计、购物流程、支付方式等,以提供便捷、舒适的购物体验。

2.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据分析已成为电商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农村电商人才需具备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这是他们制定科学营销策略、优化运营流程、提升业务效率的关键[7]。数据分析技能要求农村电商人才能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销售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市场趋势数据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他们可以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预测销售趋势、评估营销策略的效果,并为后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持能力则要求农村电商人才能够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案。这包括产品定价策略、促销活动策划、库存管理策略等多个方面。在制定决策时,他们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成本效益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了提升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农村电商人才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决策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培养模式,旨在推动农村电商人才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而校企合作机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牵头,职业院校与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之间可以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8]。具体来说,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在校期间,学生可以深入企业的电商项目,亲身体验电商运营的各个环节,从而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这种实践经历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毕业后,学生得以直接过渡到与其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中就业,这一过程实现了教育学习与职业生涯的无缝衔接。此举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就业率,同时也为企业构筑了可靠且持续的人才供给渠道。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企业可以借助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开展员工培训和技术研发,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职业院校则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河南省某职业院校与当地农业企业携手,共同开启了一段校企合作的新篇章。该合作模式不仅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实现了双方共赢的局面。在校期间,学生们能够深入参与到企业的电商项目中,亲身体验电商运营的各个环节。从市场调研到产品策划,从营销推广到客户服务,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电商思维。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实战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企业方面,则通过这种模式获得了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学生们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无需再进行漫长的适应期。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种合作模式的推动下,河南省某地区的农村电商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商平台的兴起,为当地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与进步。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3.2. 建设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村电商人才,需要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以设立电商培训室、模拟电商店铺等场所,并配备现代化的电子商务设备和软件[9]。在这里,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电商技术和应用,进行订单管理、营销推广、商品拍摄和编辑等实际操作练习。这种模拟实战的训练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商业务的全流程,加深对电商业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外,实训基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服务。通过设立创业指导中心、提供资金支持等举措,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参与电商项目。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农村淘宝项目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为了培养更多适应农村电商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阿里巴巴在多个省份建设了农村淘宝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不仅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商务设备和软件,还设立了电商培训室、模拟电商店铺等,高度还原了真实的电商运营环境。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实训基地,学生可以接受到由阿里巴巴资深讲师和行业专家提供的专业培训,内容涵盖电商核心业务。通过模拟实战的训练方式,学生们能够亲自操作电商平台,体验从商品上架到订单处理的全流程,从而加深对电商业务的理解和掌握。此外,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实训基地还设立了创业孵化中心,为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包括创业指导、市场调研、资金对接、物流仓储等一系列服务,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创业门槛和风险。

3.3. 开展专业培训与研讨会

专业培训与研讨会是提升农村电商人才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为了有效实施这一策略,需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首先,与当地乡村电商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成功企业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授课。这些专家可以分享最新的电商趋势、技术动态以及成功案例,不仅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行业洞察和实战经验,还能拓宽他们的行业视野。其次,结合理论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演练。通过模拟电商店铺运营、营销推广活动策划等关键环节,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操作实践。这一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电商业务流程的理解,还能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此外,定期举办乡村电商人才论坛,搭建一个跨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平台。邀请政府代表、企业高管、学术界专家及农村电商创业者等多元主体,共同探讨电商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这一举措不仅能促进信息的广泛流通与资源的有效整合,还能为学生提供与业界精英直接对话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潜能。最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电商课程资源和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交流,从而拓宽学习渠道,提升学习效果。该平台集成了互动学习工具和在线交流社区,使学生能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访问高质量教育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与质量。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浙江省率先启动了“千村电商”人才培养示范项目,旨在通过构建系统化、实战化的培训体系,为农村电商领域输送高质量人才。该项目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培训策略,有效促进了农村电商人才的知识更新与能力升级。

项目核心举措之一是与本土乡村电商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邀请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和成功企业家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与实战教学。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资深从业者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学生解析电商前沿趋势、技术革新及实战案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行业视野,更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智慧与策略指导。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项目精心设计了实战演练环节,模拟电商店铺运营、营销策划等关键环节,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操作实践。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商业务流程的理解,更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此外,项目还定期举办乡村电商人才论坛,搭建了一个跨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平台。论坛汇聚了政府代表、企业高管、学术界专家及农村电商创业者等多元主体,围绕电商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深入研讨。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信息的广泛流通与资源的有效整合,更为学生提供了与业界精英直接对话的机会,激发了创新思维与合作潜能。另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项目创建了线上学习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丰富的电商课程资源、互动学习工具及在线交流社区。学生可灵活安排学习时间,随时随地访问高质量教育资源,与师生进行即时交流,极大地拓宽了学习途径,提升了学习效率与质量。

3.4. 建立电商人才资源库与完善激励体系

电商人才资源库和激励体系是保障农村电商人才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有效推进这一策略,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

首先,在整合资源方面,应由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共同参与,建立乡村电商专业人才资源库。该资源库不仅收录行业专家、企业合作伙伴和优秀电商人才的基本信息,还详细记录其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及成功案例。这一平台为人才、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搭建了高效的沟通桥梁,优化了人才搜索与匹配服务,提升了乡村电商领域的人才利用效率。其次,通过资源库,可以为乡村电商人才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具体措施包括定期举办电商创业沙龙、营销技巧分享会等线下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同时,依托线上平台开设电商运营、数据分析等远程课程,帮助人才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此外,还可组织实战项目和研讨会,为电商人才提供实际操作经验,助力其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在激励体系方面,需要从多角度激发农村电商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此,可通过设立奖项如“乡村电商之星”,对在电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进行表彰,并提供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以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和职业荣誉感。同时,还应优化收入分配方式,增强社会尊重和职业发展前景。例如,提供创业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为电商人才搭建资源平台和项目合作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福建省为推动农村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实施了一项名为“乡村电商之星”的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在于建立乡村电商人才资源库和完善激励体系,旨在发掘、培养和留住一批具有潜力的农村电商人才。

在人才资源库建设方面,福建省政府联合了当地电商企业、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共同搜集和整理乡村电商领域的人才信息。资源库不仅涵盖了人才的基本信息、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还特别注重收集他们的成功案例和创新实践。这一平台为电商企业、政府部门和人才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人才匹配更加精准高效。为了提升乡村电商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福建省通过资源库组织了多样化的培训和实践活动。例如,定期举办电商创业沙龙、营销技巧分享会等线下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同时,依托线上平台开展电商运营、数据分析等远程培训课程。另外,在激励体系构建方面,福建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激发人才积极性及其创造力。一方面,通过设立“乡村电商之星”奖项,表彰在电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以此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和职业荣誉感。另一方面,福建省还积极为电商人才提供创业扶持和职业发展机会,如提供创业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以及搭建电商平台对接、项目合作等资源平台,帮助人才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4. 结语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当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培训与研讨会、建立电商人才资源库以及完善激励体系等培养模式。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电商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电商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度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需加强政策支持为农村电商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电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丽, 滕慧君. “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赜[J]. 农业经济, 2024(2): 136-137.
[2] 钱俊.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电商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J]. 农业经济, 2018(11): 108-110.
[3] 游晓东, 陈鎏鹏, 汪虹雨, 等. 农村电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增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9): 102-105.
[4] 肖国安, 陈谦, 王文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22(10): 161-168.
[5] 杜军. 全域营销视角下的电商直播生态与趋势——评《全域营销》[J]. 商业经济研究, 2022(21): 2.
[6] 于洋, 于晗, 李宸坤, 等. 农村电商对品牌农业意识提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 农业经济, 2024(11): 135-137.
[7] 余奕佳. 大数据指导电商数字化运营的模式建构研究——评《电商数据分析与数据化运营》[J]. 中国科技论文, 2023, 18(9): 1067.
[8] 郑辉英.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实践探索[J]. 职教论坛, 2020, 36(10): 136-139.
[9] 潘荟有, 韩素军, 胡怡昕.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助力直播电商人才培养研究[J]. 产业创新研究, 2024(18): 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