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商平台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效益研究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Financing Benefit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E-Commerce Platforms
摘要: 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带来新的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电商平台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分析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研究发现,电商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促进销售增长,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此外,电商平台还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仍面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建议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的信用体系、优化风险管理并加强政策支持。本研究为相关企业、金融机构与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s Internet technology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for supply chain financing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financing based on e-commerce platform and analyze the risks and challenges it faces. It is found that the e-commerce platform effectively reduces financing costs, improves capital turnover, and promotes sales growth by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flow, logistics and capital flow in the supply chain, thus enhanc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upply chain. In addition, e-commerce platform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food safety and promoting farmers’ income. However, e-commerce platform supply chain financing still faces problems such as credit risk, operational risk and legal risk.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his paper suggests improving the credit system of fresh produce suppliers, optimizing risk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relevant enterpris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policy makers.
文章引用:胡智辉. 基于电商平台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效益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3): 136-142.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3688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商平台已成为现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企业的运营模式。生鲜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庞大且稳定。然而,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保鲜要求高、运输损耗大、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1]。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的供应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相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供应链融资能够有效缓解生鲜农产品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资金压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同时,电商平台的兴起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交互平台和交易渠道。电商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价格波动、销售数据等信息,为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评估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然而,目前有关基于电商平台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效益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对于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推动电商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于电商平台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效益的系统分析,揭示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助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2. 电商平台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中的作用机制

随着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其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电商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机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整合与信用评估

电商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各类信息,包括交易记录、销售数据、库存水平等。这些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丰富的信用评估依据,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融资决策的准确性。例如,京东通过整合平台交易数据、仓储物流和第三方支付信息,实现了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四流合一”,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了精准的信用评估服务。这种数据驱动的信用评估模式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还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2.2. 资金流闭环管理

电商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金流的闭环管理,确保融资资金专款专用,降低资金挪用风险。这种闭环管理机制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还增强了金融机构对融资风险的控制能力。例如,蚂蚁金服的“旺农贷”模式通过定向支付贷款,确保农户贷款资金只能用于购买指定的农资农具,农产品销售回款则优先用于偿还贷款。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保障了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

2.3. 供应链环节全覆盖

电商平台能够覆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实现全流程的融资支持[2]。这种全覆盖的融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资金瓶颈问题,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例如,京东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供应商提供从采购到销售的全流程融资支持,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这种模式不仅优化了供应链的资金配置,还提升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4. 促进供应链协同

电商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能够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可以更好地支持上游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同时通过销售回款的及时结算,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例如,京东通过供应链金融,为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同时通过优化物流和销售流程,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这种协同机制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还增强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5. 创新融资模式

电商平台的出现推动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难题,还通过核心企业的风险把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例如,蚂蚁金服通过“互联网 + 金融 + 大数据”的模式,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服务。此外,京东的“京保贝”和“京小贷”等产品,通过线上操作和实时监控,实现了供应链融资的高效管理和风险控制。这些创新模式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经济效益分析

电商平台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降低融资成本

电商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显著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了融资效率,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3]。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由于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导致融资门槛高、利率高、审批流程复杂。而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分析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的历史交易记录、销售数据、客户评价等多维度信息[4],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信用评估依据。这种数据驱动的信用评估方式,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还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其能够以更低的利率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此外,电商平台还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专门针对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的融资需求,提供低息、灵活的贷款方案。通过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能够获得更稳定、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从而优化其财务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3.2. 提高资金周转率

供应链融资能够加快资金周转,缩短供应链的运营周期,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资金周转的速度直接影响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效率。由于生鲜农产品的易腐特性,资金的及时到位对于维持供应链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电商平台通过供应链融资,能够为供应商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帮助其快速采购原材料、扩大生产规模并优化物流配送。通过电商平台的融资支持,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采购和生产环节,减少资金占用时间,从而加快资金周转。同时,电商平台还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进一步缩短供应链的运营周期。通过加快资金周转和优化供应链管理,生鲜农产品供应商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竞争力。

3.3. 促进销售增长

通过电商平台的融资支持,生鲜农产品供应商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促进销售增长。在生鲜农产品市场中,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是影响销售业绩的关键因素。电商平台通过供应链融资,为供应商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供应商可以利用融资资金建设现代化的保鲜设施和冷链物流系统,确保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不受影响。此外,电商平台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帮助供应商更好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组合,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市场策略,生鲜农产品供应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销售增长。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不仅为供应商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提升了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电商平台可以通过整合供应商、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5]。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有助于供应商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推动整个生鲜农产品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4. 社会效益分析

4.1. 保障食品安全

电商平台通过供应链融资,能够支持生鲜农产品供应商采用更先进的保鲜技术和冷链物流设施,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性、时效性强等特点,其供应链涉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在传统模式下,由于资金不足,供应商往往难以投入足够的资源用于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导致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品质下降,甚至出现变质等问题。通过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供应商可以获得资金支持,用于建设现代化的冷链设施,如预冷设备、冷藏车、冷库等。这些设施能够有效降低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延长保鲜期,确保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仍保持良好的品质。电商平台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对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实现信息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6]。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等方式,查询生鲜农产品的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从而增强对食品安全的信任。这种信息透明化不仅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还能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促进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4.2. 促进农民增收

供应链融资能够帮助生鲜农产品供应商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在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由于资金短缺,供应商往往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产量有限,销售价格也难以提高。电商平台通过供应链融资,为供应商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此外,电商平台还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从而为供应商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鲜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策略,帮助供应商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从而提高销售价格。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销售价格,供应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同时,电商平台还通过“公司 + 农户”模式,将供应商与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供应商通过电商平台获得融资后,可以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保障农户的稳定收入,还能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4.3. 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供应链融资能够推动生鲜农产品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在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由于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限制,产业的发展往往较为缓慢,难以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7]。电商平台通过供应链融资,为供应商提供了资金支持,使其能够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从而推动产业升级。电商平台可以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其建设现代化的生产基地,采用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鲜农产品的配送路线和库存管理,减少物流损耗,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同时,电商平台还通过推动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电商平台通过制定严格的品质标准和品牌认证体系,引导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优势。通过品牌化建设,生鲜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附加值,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5. 风险与挑战

尽管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5.1. 信用风险

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的信用体系不完善,可能导致违约风险增加。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多为中小企业,其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信用记录不完善,金融机构在评估其信用风险时面临较大困难[8]。例如,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在获得电商平台融资后,可能会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最终引发信用危机。此外,电商平台在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估时,可能过度依赖平台内部数据,而忽视了供应商的实际经营状况和信用历史,从而导致信用评估不准确。供应商可能通过虚假交易或刷单行为提升其信用评级,从而获得不合理的融资支持。这种信用风险不仅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利益,还可能导致供应链融资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5.2. 操作风险

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存在漏洞,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订单处理、资金流转、物流配送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操作风险。例如,一些电商平台在审批电子订单时,可能会因为缺乏规范的审批流程,导致项目的资金流向不符合要求。电商平台的技术系统还可能存在漏洞,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这些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营,还可能导致供应商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损失。同时,业务人员的操作失误或不规范行为也可能引发操作风险。

5.3. 法律风险

当前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仍面临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纠纷。融资性贸易行为在供应链金融中广泛存在,但现有法律法规未能明确界定其合法性边界,导致融资性贸易行为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此外,电商平台在处理消费者投诉和供应商违约等问题时,可能因相关法律规范的不明确而遭遇法律争议。这种法律风险不仅可能影响电商平台和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还可能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而对市场信任和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边界,已成为保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6. 政策建议

为推动基于电商平台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有效应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挑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6.1. 完善信用体系

6.1.1. 加强信用信息归集与共享

建议构建全国性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信用信息平台,整合税务、工商、金融机构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实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电商平台之间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通过数据共享机制,为信用评估提供全面、多维度的依据,从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提升信用评估的精准度。

6.1.2. 强化信用监管

建议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供应商提供低息贷款、优先融资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供应商则采取限制融资额度、取消融资资格等联合惩戒措施。通过差异化监管手段,引导供应商增强信用意识,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

6.1.3. 推动信用文化建设

建议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例如,定期举办信用管理培训,帮助供应商深入了解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信用建设。

6.2. 优化风险管理

6.2.1. 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

建议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风险识别与评估模型,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监测与评估。通过实时分析供应商的交易行为、资金流向等数据,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6.2.2.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建议电商平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流程和信息披露机制,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供应链融资的全流程进行监控。通过制度化管理,确保风险可控,提升平台的运营稳定性。

6.2.3. 提升风险管理文化

建议通过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将员工的风险管理绩效与个人收益直接挂钩。例如,设立专项风险奖励基金,对在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同时,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平台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保障供应链融资的稳健运行。

6.3. 加强政策支持

6.3.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为助力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发展,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与便捷式信贷产品,拓宽其融资渠道。政府可设立专项财政贴息资金,对供应商贷款利息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同时,对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给予专项补贴,降低供应商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为供应链稳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6.3.2.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对参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融资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降低其融资成本。具体而言,可对供应链金融服务收入减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对供应商的融资利息支出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对支持供应链融资的担保机构减免相关税费,提升各方参与积极性,推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6.3.3. 推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障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建议政府加大对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冷库、冷藏车等冷链设施的建设和升级。通过设立专项补贴、税收优惠或低息贷款等政策工具,鼓励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建设现代化冷链设施,降低损耗,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推动生鲜农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7. 结语

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在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益。然而,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政策支持措施。通过完善信用体系、优化风险管理和加强政策支持,可以进一步推动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的发展,促进生鲜农产品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参考文献

[1] 万慧兰, 刘博. 平台认证机制对生鲜农产品电商卖家销售绩效的影响——基于线上声誉的互补作用[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8): 115-118.
[2] 柳梦漪. 电商平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2024.
[3] 苏锦涛, 梁岩, 李星, 等. “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创新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1(8): 1-5.
[4] 张芳, 刘贺鸣, 武杰. 考虑直播带货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销售模式比较[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3, 59(23): 293-304.
[5] 曹娜. 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运销体系重构[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 32(4): 90-94.
[6] 谭舒怡. 新零售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社区营销模式分析[J]. 商业文化, 2021(10): 93-95.
[7] 宋则. 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理论和政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 2024, 38(4): 38-43.
[8] 孙海雯, 魏娟.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估——基于ISM模型[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22):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