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呼和浩特市(简称“呼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与山西北部的朔州等地接壤。从方言分区上看,呼和浩特汉语方言地处晋语张呼片和大包片交界地带,是内蒙古晋语的代表,也是晋语在山西以外地区的重要一支。
呼和浩特方言词语中存在大量的重叠形式,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等,一般都可以重叠,它们重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起的作用也各有不同,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语法现象。本文以呼和浩特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和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2. 呼和浩特方言形容词重叠的形式
重叠是指语言成分重复出现以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通过重叠法构词,不仅能使词语音节匀称、形式整齐,往往能够赋予词语新的意义和感情色彩。朱德熙先生认为重叠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音节、语素和词的重叠,音节和语素属于构词重叠,词的重叠属于构形重叠[1]。但从词语的组成形式上看,不论构形重叠还是构词重叠,都可以分成完全重叠和不完全重叠两类:完全重叠式是指重叠式中的所有音节全部是重叠的;不完全重叠是指重叠式中只有部分音节是重叠的[2]。论文语料来源主要有两处:一是对不曾长时间离开呼和浩特的本地人进行调查取得的;二是通过查阅哈森、胜利《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词典》[3],并参照以往关于呼和浩特方言的论文研究成果,如李仁孝、李作楠(1986) [4],李作楠、李树新(1986) [5],并从中选取了适合本论文研究的语料。所以后文将采用完全重叠和不完全重叠两种方式,对所收集语料中的形容词重叠式进行分类并简要探讨。
2.1. 完全重叠式
2.1.1. 词根为单音节语素
1) AA式
在呼和浩特方言中,单音节形容词最常见、最基本的重叠形式为AA式。AA后面可以带“儿”表儿化音,也可以带“的”。例如:
a) 欢欢儿:饭店订好了,你们欢欢儿往过圪嚓哇。(表示高高兴兴的)
b) 利利:你把嗓子打扫得利利的,声音放得脆脆的。(表示利索)
c) 挺挺儿:姐,挺挺儿吃你的,别着急。(表示安心)
d) 款款儿:把点儿钱款款儿的让人家骗光啦。(表示轻易)
2) 圪 + AA式
这种形式是由前缀“圪”,加单音词根重叠式构成,例如:
a) 圪竖竖:他圪竖竖的站在门前。(形容直立的样子)
b) 圪艳艳:这花红得圪艳艳的。(形容某物很鲜艳)
c) 圪弯弯:去那儿尽是些圪弯弯的路。(形容弯弯曲曲的样子)
d) 圪晕晕:喝了两杯酒就圪晕晕的啦。(形容头脑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人有要跌倒的感觉)
e) 圪愤愤:他恼得圪愤愤的。(形容怒不可遏的样子)
2.1.2. 词根为双音节语素
1) AABB式
在呼和浩特方言中,形容词“AABB”式的重叠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由两个单音语素各自重叠构成,“AB”不成词,“AA”和“BB”必须组合起来才能表达完整意思;另外一种是以双音词“AB”为基式构成的“AABB”式重叠,“AB”成词,其所构成的重叠式意思与原词相当。例如:
(1) AB不成词,AA与BB组合成AABB式
a) 乞乞缩缩:他乞乞缩缩抖个不停。(形容冷得发抖)
b) 毛毛蛋蛋:毛毯子盖得毛毛蛋蛋的了。(不光滑,不平整。用于形容布、毛等制品磨损的样子)
c) 丢丢啖啖:他说话丢丢啖啖的。(形容说话咬字不清)
d) 努努惬惬:努努惬惬的爬上圪了。(形容使劲的样子)
e) 挪挪对对:这事儿她挪挪对对的不给我办。(形容故意拖拉)
(2) AB成词,以AB为基式构成AABB式
a) 支支架架:这栋楼房支支架架的围了一圈儿。(形容支架很多)
b) 心心事事:他心心事事的,好像有事。(形容有心事的样子)
c) 灾灾病病:你有个灾灾病病,没人照看,我不放心。(形容多病,多难)
d) 疯疯张张:这人做事疯疯张张的,一点儿也不仔细。(形容人不稳重,慌张)
e) 悄悄密密:他们几个人悄悄密密的准备好新年礼物了。(形容做事保密)
2) XAXA式
“X”多为“圪”头词,例如:
a) 圪扭圪扭:孩子长大了,能自己圪扭圪扭地走向楼道进入教室了。(形容扭来扭去的样子)
b) 圪拐圪拐:他前两天从楼上摔下圪了,现在走路还圪拐圪拐的。(形容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
2.2. 不完全重叠
2.2.1. 词根为单音节语素的形容词重叠形式
1) ABB式
(1) 重叠方式
① A为单音节词,BB为叠音词无实义,不能独立成词
a) 干甚甚:这块地干甚甚的,坐下歇一会儿哇。(形容非常干燥)
b) 白瓦瓦:娃娃吓得脸都白瓦瓦的了。(形容很白)
c) 老外外:这人老外外的没个调。(形容年岁很大,含贬义)
d) 齐戳戳:她把头发剪得齐戳戳的。(形容非常整齐)
e) 瓷定定:砖烧得瓷定定的,还怕卖不出圪?(形容物体很坚固)
② AB为双音节复合形容词,加一个语素B构成重叠
a) 水灵灵:刚买的桃儿水灵灵的。(形容水果等鲜嫩多汁而爽口)
b) 一色色:海棠花开一色色红,我二人相交情意深。(形容颜色单纯,不混杂别的成分)
c) 软塌塌:这沙发软塌塌的,坐着真舒服了。(形容绵软)
d) 悄密密:他悄密密的离家了。(形容行动不使人知道)
e) 甜腻腻:这奶茶甜腻腻的,糖精搁得多了哇?(很甜,含厌恶意)
(2) 组合方式
① 同一词根“A”可以与不同的词缀“BB”搭配
同一词根搭配不同词缀,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差异。因为同一事物既有相似性又有多样性,所以它们表达的侧重点不会完全相同。例如:同样是说绿色,“绿甚甚”形容颜色很绿,而且含有喜欢的意味;“绿异异”则是形容绿得刺眼,令人生厌;同样是“虚”,“虚编编”是形容某个人很虚伪,而“虚腾腾”则是用来形容食物松软。
② 同一词缀“BB”也可以搭配不同的词根“A”
与前一点不同,使用同一个后缀形成的形容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某种共性,例如:“甚甚”可以搭配“干、长、白、绿、苦”等词根,表示程度的增强,且一般含有中性或褒义色彩,不含贬义色彩。再如“瓦瓦”,一般可以搭配“白、绿、乱、冻、冷、苦”等词根,同样是表示程度的加强,但一般含有贬义色彩,不含褒义色彩。
2) AXBB式
“AXBB”式可以说是“ABB”式的变式,“X”一般由只表示音节,且没有实义的几个词缀,如:“圪”“忽”“不”等构成。
(1) A圪BB式
中间加“圪”的“ABB”式形容词一般都是含有中性或褒义的,较少有含有贬义的“ABB”式形容词中间加“圪”。
a) 一圪星星:那些东西像小米粒一样,一圪星星的。(形容东西极小)
b) 巧圪灵灵:这闺女巧圪灵灵的,甚也做得不赖。(形容灵巧)
c) 白圪甚甚:她头上扎着白圪甚甚的白丝巾。(形容很白,含喜欢意)
d) 清圪朗朗:洱海水清圪朗朗的。(形容清澈透明)
e) 干圪巴巴:话说得干圪巴巴的,不入耳。(干巴巴,含贬义)
(2) A忽BB式
中间加“忽”的“ABB”式形容词,一般表示程度更深,还有“过于A的”意思,多为中性义,也有一部分含贬义。
a) 清忽淋淋:这水清忽淋淋的,能喝了。(形容水很清澈,无杂质)
b) 赤忽支支:这裙子这么红,赤忽支支的。(形容过红或过于光滑)
c) 筋忽颤颤:这粉条子筋忽颤颤的。(形容食物非常筋道,既有韧性,又有咬头)
d) 虚忽拍拍:这人虚忽拍拍的。(形容人非常虚伪,不实在)
e) 甜忽恣恣:这药甜忽恣恣的,真难吃。(形容味道过于甜,甜得让人厌恶)
(3) A不BB式
a) 中间加“不”的“ABB”式形容词,一般含贬义。
b) 白不菜菜:这块布白不菜菜的,不好看。(形容白色,含厌恶意)
c) 灰不几几:灰不几几的衣裳多难看。(形容颜色灰暗,含厌恶意)
d) 肉不乃乃:这是些啥东西?肉不乃乃的。(形容像肉一样软,含厌恶意)
e) 苦不外外:年轻轻的,整天价苦不外外的。(形容愁苦的样子,含贬义)
f) 笨不几几:你笨不几几的,甚也干不成。(形容笨拙)
3) ABBC式
a) 一色色水:把房子刷得一色色水白。(形容颜色单纯,不混杂别的成分)
b) 穷腥腥气:茅庵房房圪洞洞地,烧了一把灰蒿蒿穷腥腥气。(形容穷苦、冷落的气氛)
2.2.2. 词根为双音节语素的形容词重叠形式
1) ABAC式
a) 二忽二心:你这人二忽二心的,啥也干不成。(形容犹豫不定的样子)
b) 不拘不择:那老人一辈子不拘不择的,穿甚都行。(形容不讲究,不挑剔)
c) 奴声奴气:小孙女奴声奴气的,真招人喜欢。(形容说话娇声娇气)
d) 冷眉冷眼:一到他们家,几个人冷眉冷眼把我说了一气。(形容冷淡的样子)
e) 圪低圪洼:这地方圪低圪洼的,该垫一垫啦。(形容高低不平的样子)
f) 圪摇圪摆:前头圪摇圪摆的走来了一个人。(形容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
2) ABCB式
a) 待理不理:我好好跟你说话,你咋待理不理的?(形容似理睬非理睬的样子)
3) AABC式
a) 悄悄圪密:一个人悄悄圪密的回圪了。(悄悄的,偷偷的)
b) 糊糊圪擦:汤面糊糊圪擦的,不耐饥。(形容糊状的食物,含贬义)
3. 呼和浩特方言的语法功能
分析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不仅要考察它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同时也要考察它的组合能力,接下来本文将分别从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和形容词重叠式的组合能力两方面着手分析。
3.1. 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总体来说,在句法功能上,呼和浩特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式和一般形容词相同,主要是用作谓语和定语,其次是用作补语,较少用作宾语和状语,且不能带宾语。
3.1.1. 作谓语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形容词作谓语或谓语中心的句法功能是较为普遍的,但通常要受到前加程度副词、后加语气词或动态助词等条件的制约。而形容词的重叠式本身就有表示程度加强的意味,前面不再需要用程度副词修饰,但是一般需要在语气助词“的”帮助下才能作谓语。且形容词重叠式作谓语时,后面不能带宾语。例如:
a) 呀!眉毛重点点儿,眼睛花生生儿。(形容大眼睛,双眼皮)
b) 这几天睡不好,脑子里闷沉沉的。(昏昏沉沉的)
c) 这条路圪低圪弯的,甚会儿才能走到头儿。(弯弯曲曲的)
d) 这褥子软不塌塌的,絮好了。(绵软的)
e) 肚早就淹板板儿的了。(形容腹部凹下去,即瘪)
3.1.2. 作宾语
充当宾语的形容词重叠式,往往具有名词的性质,用来陈述主语是“什么样的”而不是“怎样的。”例如:
a) 你有个灾灾病病的,没人照看,我不放心。(多病或者多灾的样子)
b) 我好好跟你说话,你咋待理不理的?(似理睬非理睬的样子)
3.1.3. 作定语
充当定语是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形容词重叠式作定语时,前面不能再使用“很、非常”等程度副词进行修饰,因为重叠就已经表示程度加深了。形容词重叠式充当定语时,一般要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加上结构助词“的”。例如:
a) 娃娃吓得脸都白瓦瓦的了。(形容很白)
b) 学生穿的都是一色水水的蓝衣裳。(形容同一颜色)
c) 他乞乞缩缩抖个不停。(形容冷得发抖的样子)
d) 他圪低圪伺的不愿走。(形容不情愿的样子)
e) 谁不喜欢活脱落落的孩子?(形容活蹦乱跳的样子)
3.1.4. 作状语
用作状语的形容词通常是表示事物情态的状态形容词,这类形容词通常具有明显的描写性,其中有许多是重叠式的和带生动后缀的。部分形容词重叠后属状态形容词范畴,较之重叠前,描写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是一般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因而前面通常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时,可以不加状语标志词“地”。例如:
a) 圪瓶瓶打了一摞碗。(形容声音响亮而清脆)
b) 从那边的墙缝儿里圪蠕蠕爬出一条蛇来。(形容弯弯曲曲地爬行的样子)
c) 姐,挺挺儿吃你的,别着急。(安安心心的)
d) 欢欢儿给妈找圪哇,不要站的了。(抓紧时间)
3.1.5. 作补语
用作补语的形容词重叠式,可以表示情态或者程度,通常是全句表意的中心。因其本身已经带有表程度深的意味,前面通常不用程度副词修饰,但要带补语标志“得”,并且后面也需要加上语气助词“的”。例如:
a) 肚子饿得火燎燎的。(形容特别难忍)
b) 风吹得冷圪飕飕的。(形容很冷)
c) 路面让水冲得圪低圪洞的,真难走。(形容坑坑洼洼的样子)
d) 这后生把头剃得秃圪念念的,真难看。(形容光秃秃的样子)
e) 他把家拾掇得谨谨齐齐的。(整整齐齐)
3.2. 形容词重叠式的组合功能
3.2.1. 否定副词与形容词重叠式
石毓智(1996)认为“否定式和重叠式是互斥的,因为二者的语法意义具有不相容性。否定是一个级差现象,否定的词语在否定之前在量上是中性的,而重叠式是定量化的概念”[6]。具体表现在,形容词重叠式一般不受否定副词修饰,也就是说,否定句当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形容词重叠式的身影,它一般只出现在肯定句中。但在研究呼和浩特方言时,我们发现否定副词“不”是能够修饰部分形容词的重叠式的。例如,有些“AA儿”式词语可以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表示与A相反的意思:
a) 你家也不远远儿,我一脚油门的事儿。(很近)
b) 野生樱桃,不点点儿一个儿。(不小)
c) 这个娃娃,大过年的不挺挺儿在家呆着,非要出去害。(不老老实实的)
d) 东西不大大儿个,难找了才。(很小)
但是,像“别”“不要”“不能”等否定副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重叠式,例如:
a) 做什么都慢慢儿的,小心一点,不要疯疯张张的。(形容不稳重,慌张)
b) 别迷迷瞪瞪的了,赶紧准备准备上学去哇。(迷迷糊糊的样子)
c) 沉住点气,开车更要小心谨慎,不能急急慌慌的。(急急忙忙)
方言与方言、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确实是存在差异的,有些语法规则普遍适用于各个方言和普通话之中,有些却彰显出方言的地域特色。在呼和浩特方言中,否定副词可以修饰形容词重叠式,确实体现出其特殊的语法规则。
3.2.2. 程度副词与形容词重叠式
石毓智在《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中提到过,形容词重叠式是定量化的概念,也就是说形容词的重叠式已经是一个确定的量级了,它本身就可以表达出高程度的量,因而就不再需要通过其它语法手段赋予其更高量了,所以一般来讲,形容词的重叠式不能受程度副词“很、非常”等的修饰[6]。我们可以说“外面很冷/外面冷得很”,但不能说“*外面很冷瓦瓦的/*外面冷瓦瓦得很”,因为“冷瓦瓦”本来就是用来形容天气非常寒冷的。
像“有些、有点儿”等低量程度的副词,是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重叠式的,例如:
a) 天气有点儿闷沉沉的,带把伞再出圪哇。
b) 今天还有点儿凉暎暎的,你一会儿出来给我带件衣服。
c) 这个牌子的香水挺好闻的,就是后调有点儿甜腻腻的。
能受低量程度的副词“有些、有点儿”等修饰的形容词重叠式,大部分是含厌恶义,或者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消极意义的。而含有褒义的形容词重叠式“甜甚甚、粉丢丢、”就不能受“有些、有点儿”等低量程度副词修饰。低量程度副词修饰具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重叠式时,实际上是委婉表达了不好的方面,契合了语用原则中的“礼貌原则”。说话人为了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使自己的观点能充分的表达,特意选用低量程度副词,从主观上把消极程度降低,因而具有消极意义的形容词重叠式可以与低量程度副词相配。与此相反,在交际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最大限度的赞誉别人,所以含褒义色彩的重叠式需要充分表达其积极意义,所以不能用低程度副词修饰含褒义色彩的重叠式,否则就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
4. 结语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从结构上看,形式多变,且数量丰富;从意义上看,均表达程度的加深;从语法功能上看,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宾语和状语,部分能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