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为营造新时代教育领域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与这个国家的教师队伍的素质息息相关,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军”,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的滋养。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大学生群体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水平。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中违反社会风气甚至违法乱纪的事件屡见不鲜,给整个大学生群体、国家的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从强基固本的角度,把廉洁教育向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前置延伸。新时代,应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帮助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抵制诱惑的定力、加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本书基于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水平入手,在结合国内当前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当前我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相应对策和方法。
内容: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概述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分析框架建构、价值指向与战略意义
-
第四章 新时代以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图景及启示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境遇
-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遵循
-
第七章 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质量的策略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读者人群:
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感兴趣的学者,科研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业余爱好者。
刘成成
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专业;学术兼职为上海市法学会纪检监察学研究会会员。
靖鑫
本科毕业于聊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专业。
史聪
本科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学专业,博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专业。